金融监管总局:职工三百人以上的金融机构,董事会中应当有职工董事

企业   2024-12-25 18:47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NFA

12月25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公司治理监管规定与公司法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

2024年7月,新修订的《公司法》开始实施,根据公司法最新规定,《通知》允许金融机构根据自身实际,优化监督机构设置。可以继续保留监事会、监事,也可以选择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履行监事会职责,不设监事会或监事。

“对于资产规模较小的小型银行,可以不设立监事会,可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并通过职工监事和外部监事行使相关职能。”有专家表示。

《通知》要求,职工人数三百人以上的金融机构,除依法设监事会并有职工监事的外,其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职工董事。职工董事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

《通知》明确高级管理人员和监事不得兼任职工董事,以避免利益冲突。考虑到设置职工董事需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并履行企业民主管理有关程序,金融监管总局将结合实际情况,指导各类机构稳妥有序做好章程修改、人员选任等相关工作。

《通知》要求,金融机构按照本通知开展相关工作过程中,应加强与股东、职工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结合实际稳妥有序做好章程修改和人员选任等工作,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效能。
按照新《公司法》,公司可以选择设监事会或只设一名监事,符合以下条件的也可以不设监事:第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设置审计委员会或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第二,国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设置审计委员会。
业内人士认为,设立监事会变成一个可选项。符合条件的公司是否设立监事会,应由股东大会决定。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贷的金融机构,相比一般企业对公司治理运行机制要求更严,尤其是对权力监督、制衡、约束的要求更高。大中型银行应深入落实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规定,继续加强监事会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监事会应严格按照我国法律和监管要求,切实做好对董事会、高管层的履职监督,扎实开展风险、内控和财务监督,按季度定期形成监督报告。
从《公司法》的制度设计看,若公司选择不设监事会,现行制度项下的独董和监事会职责将合二为一,独董在公司治理中承载的责任更艰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目前银行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公司治理失灵导致,关键是法律应鼓励银行履行自治,银行的董监高都应当勤勉尽责,为金融消费者和社会创造价值。
刘俊海建议,未来银行治理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从继续完善监事会制度角度来看,提升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话语权,扩充增量监督职权,细化存量职权。另外,推行独董津贴的市场化,为解除独董后顾之忧,促进独董轻装上阵,大胆勤勉履职。

来源:界面新闻

新金融联盟NFA
一个高质量的新金融政策研讨和行业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