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2024福建高考生物试题和答案(官方详解)

学术   2024-11-17 09:18   北京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科研团队研制出全球首个以尿液中的抗原为靶标的戊肝诊断试剂盒,该成果属于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试剂盒的研制过程应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B.该试剂盒的检测原理为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C.该试剂盒检测前的采样不会对受检者造成创伤

D.该试剂盒还可用于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测

【参考答案】D

【考查意图】

    本题以我国科研团队研制出全球首个以尿液中的抗原为靶标的戊肝诊断试剂盒为情境,考查特异性免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能理解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抗原与抗体等概念,并结合情境信息对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作出正确判断。试题侧重对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该试剂盒的研制属于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需要应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A选项正确;该试剂盒利用了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的优点,其能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B选项正确;该试剂盒以尿液中的抗原为靶标,采样尿液不会对受检者造成创伤,C选项正确;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所以不可用于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测,D选项错误,为正选项。

【答题情况] 本题满分2分,属于容易题,区分度0.29。全省前10%的考生得分率为99.50%,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98.96%,前60%的考生得分率为95.84%。全省前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不太明显。

2.豆子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经历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并发生了复杂的细胞代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豆子开始萌发时,赤霉素含量增加

B.与豆子相比,豆芽 DNA 总含量保持不变

C.与豆子相比,豆芽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D.豆子萌发成豆芽后,细胞的全能性丧失

【参考答案】A

【考查意图】

    本题以豆子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为情境,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自由水和结合水的作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能在豆子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结合情境信息作出正确判断。试题侧重对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等生命观念的考查,体现了基础性的考查要求。

    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A 选项正确,为正选项;豆子萌发成豆芽的过程经历了细胞分裂,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因此豆芽中的DNA总量增加,B选项错误;豆子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吸收大量水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增大,细胞代谢增强,C选项错误;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细胞全能性,D选项错误。

【答题情况] 本题满分2分,属于中等偏易题,区分度0.47。全省前10%的考生得分率为94.35%,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91.00%,前60%的考生得分率为78.65%。全省前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较明显。

3.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植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细菌,可导致胃溃疡甚至胃癌的发   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幽门螺杆菌通过减数分裂进行繁殖

B.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癌可遗传给后代

C.抗病毒药物无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D.临床检测幽门螺杆菌前应口服抗生素以杀死杂菌

【参考答案】C

【考查意图】

    本题以幽门螺杆菌与人体健康为情境,考查原核生物(细菌)的结构特点和繁殖方式、可遗传变异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能运用原核生物的相关知识,判断幽门螺杆菌的繁殖方式以及由其引发的胃癌是否可遗传,评价其检测和治疗措施是否合理。试题侧重对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幽门螺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主要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不能进行减数分裂,A选项错误;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癌,属于体细胞的基因突变,通常不会遗传给后代,B选项错误;细菌和病毒的结构不同,故治疗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原理、方法不同,C选项正确,为正选项;抗生素杀死杂菌的同时也能杀死幽门螺杆菌,D选项错误。

[答题情况] 本题满分2分,属于容易题,区分度0.36。全省前10%的考生得分率为98.50%,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98.41%,前60%的考生得分率为94.80%。全省前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较不明显。

4.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我国在朱鹮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数量从1981年的7只增加到现在的11000多只。下列保护措施中,不能提高朱鹮环境容纳量的是

A.多种植朱鹮的筑巢树木

B.增加朱鹮觅食的湿地面积

C.扩大朱鹮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D.加强对受伤朱鹮个体的救护

【参考答案】D

【考查意图】

    本题以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朱鹮的保护现状为情境,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环境容纳量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能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和原理,结合情境信息对提高环境容纳量的措施作出判断。试题侧重对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多种植朱鹮的筑巢树木可以增加其栖息地,A选项正确;增加朱鹮觅食的湿地面积,使朱鹮的食物来源增多、活动范围增大,B选项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给朱鹮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改善栖息环境,是最根本的保护措施,C选项正确;加强对受伤朱鹮个体的救护可以降低死亡率,但对朱鹮环境容纳量没有影响,D选项错误,为正选项。

[答题情况] 本题满分2分,属于容易题,区分度0.12。全省前10%的考生得分率为98.46%,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98.41%,前60%的考生得分率为96.88%。全省前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不明显。

5.虾酱是以虾为原料的传统发酵食品。在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原料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发生水解,形成虾酱的特有风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虾酱特有风味的形成受发酵时间的影响

B.传统虾酱的制作过程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C.原料中的蛋白质会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D.虾酱发酵过程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分析有助于改良风味

【参考答案】B

【考查意图】

    本题以中国传统发酵食品虾酱的制作为情境,考查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及其应用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能运用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原理,结合情境信息对生产实例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试题侧重对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不同微生物发酵所需时间不同,A 选项正确;传统发酵技术不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发酵过程是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者发酵物中的微生物,B选项错误,为正选项;微生物发酵使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C选项正确;不同微生物可以产生不同代谢物,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含量影响风味,D选项正确。

【答题情况】本题满分2分,属于容易题,区分度0.27。全省前 10%的考生得分率为 99.46%,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 98.91%,前60%的考生得分率为 95.34%。全省前 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不明显。

6.成年棘胸蛙存在雄蛙大、雌蛙小的两性异形现象,推测这是雌蛙对雄蛙长期选择的结果。支持该推测的证据是

A.体型较大的雄蛙能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

B.雌蛙对相同种群雄蛙的求偶鸣叫更敏感

C.雄蛙在雌蛙产卵高峰期求偶鸣叫更积极

D.体型较大的雌蛙交配后能产出更多的卵

【参考答案】A

【考查意图】

    试题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棘胸蛙的两性异形现象为情境,考查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能运用自然选择与适应形成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为情境中的观点寻找证据。试题侧重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基础性的考查要求。

    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和差异(变异),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会赋予个体生存和繁殖的优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进而成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征。体型较大的雄蛙具有繁殖的优势,能获得更多的交配机配机会,所以,“体型较大”就成为雄蛙的适应性特征,A选项正确,为正选项;B、C、D选项均没有体现雌蛙对体型较大的雄蛙的选择作用,B、C、D选项错误。

【答题情况】本题满分2分,属于容易题,区分度0.20。全省前 10%的考生得分率为 99.50%,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 99.46%,前 60%的考生得分率为 97.42%。全省前 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不明显。

7.中国水仙是一种三倍体观赏花卉。传统生产采用分球茎繁殖方式,不仅周期长、产率低、花色单调,还易积累病毒。下列措施无法达到改良目的的是

A.用水仙鳞片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以提高产率

B.利用单倍体育种对中国水仙进行品种选育

C.选用水仙幼嫩组织作为外植体获得脱毒苗

D.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引入外源基因改变花色

【参考答案】B

【考查意图】

    本题以中国水仙的繁殖与性状改良为情境,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基因工程的应用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能运用植物组织培养的知识和原理选取恰当的材料,并结合基因工程的知识和原理选择合适的技术解决问题以满足人类需求。试题侧重对生命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用水仙鳞片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解决繁殖周期长、产率低的问题,A选项正确;中国水仙是三倍体,因联会紊乱一般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故无法进行单倍体育种,B选项错误,为正选项;用茎尖等幼嫩组织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得到脱毒苗,C选项正确;结合基因工程技术,引入控制花色的外源基因可以解决花色单调的问题,D选项正确。

【答题情况】本题满分2分,属于中等偏难题,区分度 0.25。全省前 10%的考生得分率为70.39%,前 20%的考生得分率为 63.72%,前 60%的考生得分率为50.55%。全省前 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较明显。

8.橘小实蝇是一种危害柑橘类果树的害虫。研究发现,雄虫能提供底物给直肠中的芽孢杆菌,让芽孢杆菌合成吸引雌虫的信息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橘小实蝇雄虫吸引雌虫的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

B.雄虫直肠中的芽孢杆菌有利于橘小实蝇种群繁衍

C.利用该信息素诱杀橘小实蝇雌虫属于化学防治

D.用含该信息素的诱杀饵剂可改变橘小实蝇种群的性别比例

【参考答案】C

【考查意图】

    本题以危害柑橘类果树的害虫橘小实蝇的防治为情境,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能运用生态系统的信息类型、信息传递的作用等相关知识及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原理,结合情境信息对生态学原理的实践应用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试题侧重对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信息素是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A选项正确;雄虫直肠中的芽孢杆菌合成的信息素能吸引雌虫进行交配,提高种群的出生率,有利于种群的繁衍,B选项正确;利用信息素诱杀橘小实蝇雌虫,是利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进行害虫防治,属于生物防治,C选项错误,为正选项;诱杀饵剂只诱杀雌虫,故可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D选项正确。

【答题情况】本题满分2分,属于中等偏易题,区分度 0.45。全省前 10%的考生得分率为97.00%,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 95.41%,前 60%的考生得分率为 86.72%。全省前 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较明显。

9.科研人员用CCK-8试剂盒检测化合物M对肝细胞增殖的作用效果。该试剂盒的检测原理:在活细胞线粒体脱氢酶催化产物的介导下,试剂盒中无色的WST-8被还原成橙黄色甲朥,通过检测反应液颜色深浅判定活细胞的相对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ST-8可影响肝细胞线粒体脱氢酶的专一性

B.线粒体脱氢酶参与肝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C.用该方法对肝细胞增殖情况检测无需控制反应温度

D.若M促进肝细胞增殖能力越强则反应液颜色越深

【参考答案】D

【考查意图】

    本题以科研人员通过 CCK-8 试剂盒来检测化合物 M对肝细胞增殖的作用效果为情境,考查酶的特性、细胞呼吸、细胞增殖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运用相关知识理解CCK-8试剂盒原理,对观点、结论或操作进行分析,并作出正确判断。试题侧重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酶的专一性主要取决于酶的结构,WST-8 是线粒体脱氢酶催化的底物,不会影响酶的专一性,A选项错误;线粒体脱氢酶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B选项错误;线粒体脱氢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因此检测时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C选项错误;若 M 促进肝细胞增殖能力越强,则肝细胞数量越多,线粒体脱氢酶也就数量越多,被还原的WST-8越多,反应液颜色就越深,D选项正确,为正选项。

【答题情况】本题满分2分,属于容易题,区分度0.21。全省前10%的考生得分率为99.46%,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 99.46%,前 60%的考生得分率为 97.38%。全省前 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不明显。

10.人肠道细胞中载脂蛋白B基因转录后,其mRNA上特定位置的碱基C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碱基U,造成该位置相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UAA,该终止密码子对应的DNA模板链序列为

A.5'-TTG-3'                            B.5'-ATT-3'         

C.5'-GTT-3'                            D.5'-TTA-3'

【参考答案】A

【考查意图】

    本题以人肠道细胞中载脂蛋白 B基因转录后的特殊变化为情境,考查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能运用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及密码子等相关知识,结合情境信息推理分析并作出正确判断。试题侧重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基础性和综合性的考查要求。

    载脂蛋白 B基因转录后,其mRNA 上特定位置的碱基发生改变后,密码子 5'-CAA-3'变为终止密码子5'-UAA-3',但是 DNA 模板链的碱基序列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该终止密码子和原密码子对应的DNA模板链序列相同;又知mRNA序列与DNA模板链序列是反向配对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3'-GTT-5',即5'-TTG-3',A选项为正选项。

【答题情况】本题满分2分,属于较难题,区分度 0.41。全省前 10%的考生得分率为 66.00%,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 60.02%,前 60%的考生得分率为 43.09%。全省前 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明显。

11.叶片从黑暗中转移到光照下,其光合速率要先经过一个增高过程,然后达到稳定的高水平状态,这个增高过程称为光合作用的光诱导期。已知黑暗中的大豆叶片气孔处于关闭状态,壳梭孢素处理可使大豆叶片气孔充分开放。为研究气孔开放与光诱导期的关系,科研人员将大豆叶片分为两组,A组不处理,B组用壳梭孢素处理,将两组叶片从黑暗中转移到光照下,测定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0 minA组胞间CO2浓度等于B组胞间 CO2浓度

B30 minB组叶绿体中C3生成和还原速率均大于A

C30 min时,限制A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时间

D.A组叶片相比,B组叶片光合作用的光诱导期更长

【参考答案】B

【考查意图】

    本题以大豆叶片光诱导期与气孔开放关系的实验研究为情境,考查光合作用的原理、影响因素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能获取复杂的情境信息,运用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对壳梭孢素对叶片光诱导期和光合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作出正确判断。试题侧重对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0 min 时,无光照,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但A组气孔处于关闭状态,B组用壳梭孢素处理,气孔处于开放状态,因此两组胞间CO2浓度不同,A选项错误;30min时,B组的光合速率大于A组,说明B组的暗反应速率也大于A组,B选项正确,为正选项;大约23 min后,A组的光合速率不随着光照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 30 min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不是光照时间,C选项错误;由图可知,从黑暗中转移到光照下,A组叶片光合速率增高达到稳定的高水平状态所需时间长于B组,即A组光诱导期长于B组,D选项错误。

【答题情况】本题满分4分,属于中等偏易题,区分度 0.46。全省前 10%的考生得分率为94.12%,前 20%的考生得分率为 91.06%,前 60%的考生得分率为 80.54%。全省前 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较明显。

12.Bax蛋白和 Bak蛋白在 T淋巴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特定作用。为探究相关机制,科研人员分别用凋亡诱导试剂a和b处理不同基因型的T淋巴细胞,计算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



注:“+”表示有相应的基因;“-”表示无相应的基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淋巴细胞数量异常会影响机体的特异性免疫

B.试剂 a诱导 T淋巴细胞凋亡的效果优于试剂 b

C.试剂a依赖 Bax蛋白和 Bak蛋白诱导 T 淋巴细胞的凋亡

D.Bax蛋白和 Bak蛋白协同参与试剂b诱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

【参考答案】C

【考查意图】

    本题以科研人员探究 Bax蛋白和 Bak 蛋白在 T淋巴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为情境,考查细胞凋亡、特异性免疫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获取情境信息,分析实验数据。试题侧重对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T 淋巴细胞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强弱,A选项正确;试剂a诱导下的T淋巴细胞存活率比试剂b低,B选项正确;不论 Bax 基因或 Bak 基因是否存在,试剂a诱导下的T淋巴细胞存活率均相同,故试剂a不依赖Bax蛋白和Bak蛋白发挥作用,C选项错误,为正选项;通过比较图中 Bax 基因和Bak 基因组合条件下试剂b诱导的T 淋巴细胞存活率可知,Bax蛋白和Bak蛋白均参与试剂b诱导的细胞凋亡,且具有协同效应,D选项正确。

【答题情况】本题满分4分,属于容易题,区分度0.21。全省前 10%的考生得分率为 99.73%,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 99.66%,前 60%的考生得分率为 98.36%。全省前 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不明显。

13.杂合二倍体紫贻贝的快速育种过程中,用遗传物质失活的精子激发卵子发育,并通过一定途径实现卵子发育成二倍体。常用的途径是:①抑制第一极体形成;②抑制第二极体形成;③抑制第一次卵裂。不考虑基因突变和其他情况的染色体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②途径获得的二倍体一定是纯合子

B.③途径获得的二倍体一定是纯合子

C.①途径和②途径获得的二倍体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D.②途径和③途径获得的二倍体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参考答案】B

【考查意图】

    本题以紫贻贝的快速育种为情境,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能理解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特点,并对分裂过程异常的可能结果作出正确判断。试题侧重对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思维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用杂合二倍体进行快速育种,①途径抑制第一极体形成,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得到的二倍体仍为杂合子;②途径抑制第二极体形成,一般情况下生成的二倍体为纯合子,但若减数分裂工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则获得的二倍体就可能是杂合子,A选项错误;③途径抑制第一次卵裂,即抑制卵子(仅1个染色体组)的有丝分裂,则该卵子经染色体复制加倍后形成的二倍体一定是纯合子,B选项正确,为正选项;综合1②③途径的分析,C、D选项错误。

【答题情况】本题满分 4分,属于难题,区分度 0.24。全省前 10%的考生得分率为 57.71%,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 47.14%,前 60%的考生得分率为 31.95%。全省前 10%、前 20%、前 6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均较明显。

14.乙烯前体物质 ACC 能在氧化酶ACO 作用下生成乙烯,而乙酰转移酶B (NatB) 会促进 ACO的乙酰化,进而影响ACO 的降解速度。已知乙烯含量与拟南芥幼苗顶端的弯曲角度有关,为探究 NatB 调控植物乙烯合成的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乙烯会促进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的增大

B.NatB 基因突变会导致拟南芥内源性乙烯水平下降

C.外源施加 ACC 可增大 NatB 突变株顶端弯曲角度

D.乙烯不敏感株中 NatB会抑制 ACC转化为乙烯

【参考答案】D

【考查意图】

    本题以科研人员探究 NatB 调控植物乙烯合成的机制为情境,考查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基因突变、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激素的应用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能获取情境信息,正确分析实验目的、实验变量、对照实验和实验结果,进行推理、判断后得出实验结论。试题侧重对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根据试题情境,可以构建如图75所示解题模型。

由实验结果可知,野生型在乙烯处理下的顶端弯曲角度比空气处理大,A选项正确;图中空气处理下的野生型的顶端弯曲角度比同等处理条件的NatB突变株大,说明突变株产生的内源性乙烯少,B选项正确;外源施加ACC,使得反应物ACC增多,在同等条件下,产生的乙烯增多,导致顶端弯曲角度增大,C选项正确;NatB能减缓ACO的降解速度,从而促进ACC转化为乙烯,D选项错误,为正选项。

【答题情况】本题满分4分,属于中等偏难题,区分度0.52。全省前10%的考生得分率为86.23%,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 81.74%,前 60%的考生得分率为 66.58%。全省前 60%的考生平均

15.人体Ⅰ型胶原蛋白是骨骼和结缔组织的主要结构蛋白,由两条α1 链和一条 α2链组成,α1链由17号染色体上的COL1A1 编码, α2 链由 7 号染色体上的COL1A2 编码。某夫妻因部分Ⅰ型胶原蛋白结构异常导致疾病发生,检测发现丈夫存在1个突变的COL1A1,妻子存在1个突变的COL1A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中的 COL1A1 和COL1A2 为非等位基因

B.该夫妻所患疾病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丈夫体内Ⅰ型胶原蛋白结构异常的概率是1/2

D.该夫妻生下正常女孩的概率是1/8

【参考答案】C

【考查意图】

    本题以人体工型胶原蛋白结构异常导致的遗传病为情境,考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人类遗传病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能获取情境信息,理解I型胶原蛋白结构异常导致疾病发生的机制,进而对遗传病类型作出正确判断,同时依据遗传定律对后代的患病情况进行演绎推理。试题侧重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I 型胶原蛋白 al链的编码基因COL1A1和a2链的编码基因COL1A2,分别位于17号和7号染色体上,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选项正确;患病夫妻体内只有1个突变基因,造成I型胶原蛋白结构异常导致疾病发生,可判断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选项正确;丈夫体内部分I型胶原蛋白结构异常导致疾病发生,说明其体内正常的COL1A1编码正常的al链,突变的COLIA1编码异常的al 链,体内正常al 链占1/2,人体I型胶原蛋白有两条al链,因此理论上,丈夫体内I型胶原蛋白结构正常的概率应为1/4,异常的概率为3/4,C选项错误,为正选项;夫妻各携带1个显性致病基因,且为非等位基因,则产生的后代有1/4的概率不携带致病基因,因此生下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8,D选项正确。

【答题情况】本题满分4分,属于中等偏难题,区分度 0.54。全省前 10%的考生得分率为90.35%,前 20%的考生得分率为 84.74%,前 60%的考生得分率为 62.48%。全省前 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明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0分)珍稀濒危植物留坝槭为落叶乔木。为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方案,科研人员调查了某留坝槭天然种群,发现少量留坝槭个体散生在总面积约 17000m²的落叶阔叶林中,受其他植物遮阴的影响,成树长势不佳,仅7株成树可正常开花结果,且种子存在败育率高、萌发率低等问题。该种群年龄结构和各年龄阶段的死亡率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注:树龄用胸径表示, 幼苗(胸径<2.5cm);幼树(2.5cm≤胸径<12.5cm);成树(胸径≥12.5cm)。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准确掌握该地留坝槭的种群数量,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2)该地留坝槭面临的主要生存压力来自种间竞争而非种内竞争,依据是                  。

(3)据图分析,该留坝槭种群的年龄结构为        ,但种群处于衰退状态。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该种群衰退的原因是        

(4)为提高该地留坝槭的种群数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出2点)。

【参考答案】

(1)逐个计数

(2)留坝械种群密度小,种内竞争弱;受其他植物遮阴影响,在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

(3)增长型 种子少且萌发率低导致出生率低;幼树向成树过渡阶段的死亡率高

(4)人工培育留坝械幼苗后移栽到该地;适度采伐或修剪对留坝械遮阴的植物

【考查意图】

    本题以珍稀濒危植物留坝械的调查与保护为情境,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能根据情境中关于留坝械天然种群生存现状的信息,结合种群年龄结构和各年龄阶段死亡率的统计图进行分析,解释该种群衰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试题引导考生关注濒危物种的保护,树立生态保护意识;侧重对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第(1)小题,留坝械是珍稀濒危植物,天然种群数量很少,故要准确掌握其种群数量,须采用逐个计数法。

第(2)小题,留坝械的种群密度小,因此种内竞争弱,且受其他植物遮阴的影响,成树长势不佳,说明种间竞争是其主要的生存压力。

第(3)小题,通过胸径表示的树龄分析,幼苗和幼树的数量远多于成树,判断其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文本信息显示,能开花的成树少,且种子败育率高、萌发率低,这导致种群的出生率低下;图示信息显示,幼树的数量显著多于成树,说明从幼树到成树的过程中种群死亡率高,这两方面共同导致留坝械种群的衰退。

第(4)小题,针对该地区留坝械种子少、萌发率低等问题,可以通过人工繁育幼苗并移栽的方式来增加数量;针对该地区留坝械受其他植物遮阴影响导致种间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可采取适度采伐或修剪其周围的植物等措施提高存活率。

【答题情况】本题满分10分,属于中等偏难题,区分度 0.30。全省前 10%的考生得分率为70.99%,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 67.36%,前60%的考生得分率为 58.03%。全省前 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不明显。

17.(13分)病毒感染初期,机体会分泌干扰素并作用于细胞受体 IFNAR来应对感染。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已知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6 (hCD46)是麻疹病毒入侵细胞的主要受体,小鼠没有该受体,科研人员构建hCD46 转基因小鼠用于相关研究,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 PCR 技术获取目的基因hCD46,复性温度下发生的扩增过程是             。

(2)将hCD46 接入质粒应选用的限制酶组合是         。为提高转基因效率,同时避免标记基因进入胚胎体内,应选用         限制酶组合将重组质粒变为线性 DNA。

(3)为获取大量胚胎用于移植,可用激素处理小鼠a,使其         。将胚胎移植到小鼠c的子宫中,应选用桑葚胚的原因是        。

(4)利用PCR技术对子代小鼠进行hCD46 基因检测,应设置不加 DNA模板的对照组,目的是         。

(5)若能进一步构建既表达hCD46受体又敲除 IFNAR 基因的小鼠,则该小鼠对麻疹病毒具有高易感性,原因是        

【参考答案】

(1)两种引物分别与含hCD46基因的两条模板链结合

(2)EcoRI和Not I AgeI和Hind Ⅲ

(3)超数排卵 桑葚胚易于在小鼠子宫着床

(4)排除PCR体系中外源DNA的污染

(5)该小鼠能被麻疹病毒感染,且干扰素无法作用于 IFNAR 以应对感染

【考查意图】

    本题以构建麻疹病毒易感转基因模型鼠为情境,考查了基因工程、胚胎工程及特异性免疫等必备和识,要求考生能结合转基因模型鼠的构建示意图进行分析,准确选择限制酶,分析 PCR 及胚胎移植的操作过程,并解释转基因小鼠对麻疹病毒易感的原因。试题引导考生认识生物工程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模型鼠在病理研究中的意义,关注健康生活;侧重对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第(1)小题,PCR 每次循环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复性温度下的扩增过程就是把复性这个步骤进行具体描述,即“两种引物分别与含有hCD46基因的两条模板链结合”。

第(2)小题,从不破坏目的基因的角度出发,限制酶组合应选择EcoRI和Not I。在将重组质粒线性化、去除标记基因的同时,还要保持hCD46 基因结构的完整性,即要有启动子和终止子,才能保正该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正常表达,因此应选择AgeI和Hind Ⅲ。

第(3)小题,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小鼠a,使其超数排卵,受精后能获得更多的胚胎;将胚胎植入子宫模拟的是胚胎着床的过程,因此选择什么时期的胚胎用于移植,需要考虑该胚胎着床的成功率。

第(4)小题,PCR实验可能会受到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可通过设置不加DNA模板的对照组,来确定PCR体系中是否存在外源DNA的污染。

第(5)小题,据题干信息,hCD46受体是麻疹病毒入侵细胞的主要受体,而机体分泌的干扰素应对麻疹病毒感染依赖 IFNAR受体,因此既表达 hCD46 受体又敲除 IFNAR 基因的小鼠容易被麻疹病毒感染。

【答题情况】本题满分13分,属于中等偏难题,区分度0.41。全省前10%的考生得分率为66.59%,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 63.14%,前 60%的考生得分率为 52.66%。全省前 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较明显。

18.(12分)海马是与记忆相关的脑区。雌鼠在老年期会出现海马萎缩,为研究这一现象与雌激素分泌减少的关系,科研人员利用正常雌鼠和性成熟时切除卵巢的雌鼠 (GDX雌鼠) 进行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小鼠雌激素的分泌受到        轴的分级调节。

(2)据图分析,影响雌鼠海马中突触数量和海马体积的因素是         ;推测GDX雌鼠中年期会出现记忆障碍,依据是        

(3)进一步的实验证实雌激素调控海马萎缩的靶细胞是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已知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可通过特定基因影响靶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为确定雌激素调控的特定基因,对敲除雌激素受体基因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进行        (填“基因组”或“mRNA”) 测序,将测序数据与         细胞相应的测序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并结合其他实验最终确认雌激素调控海马体积的基因为 Eno1。

(4)根据上述结果,除补充雌激素外,提出一种治疗雌鼠海马萎缩的思路          

【参考答案】

(1)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

(2)年龄、卵巢 GDX雌鼠中年期海马体积减小,突触数量减少

(3)mRNA 正常的海马星形胶质

(4)调控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Enol的表达量/调节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Eno1蛋白活性

【考查意图】

    本题以科研人员对雌鼠海马萎缩机制的实验研究为情境,考查激素调节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分析实验结果,寻找支持假设的证据,并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进一步开展实验探究,提出治疗雌鼠海马萎缩的新思路。试题侧重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第(1)小题,雌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调节。

第(2)小题,分别比较图中雌鼠的不同年龄、是否切除卵巢,其海马中突触数量和海马体积都会变化,说明年龄、卵巢是海马中突触数量和海马体积的影响因素。海马是记忆相关的脑区,实验结果显示,GDX雌鼠的海马体积减小,突触的数量下降,因此会出现记忆障碍。

第(3)小题,通过比较敲除与未敲除雌激素受体基因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各基因的表达量,可以找到表达水平差异显著的基因,该基因即受雌激素调控的基因。mRNA可以反映基因的表达情况,因此,对敲除及未敲除雌激素受体基因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分别进行mRNA测序,并比较测序数据,可以确认雌激素调控基因。

第(4)小题,关于雌鼠海马萎缩的调节机制,可以构建一个简单模型:雌激素→星形胶质细胞→调控Enol 基因表达→Eno1蛋白发挥效应,因此,治疗雌鼠海马萎缩,除补充雌激素外,还可以在雌激素发挥作用的路径上找思路,如调控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 Enol 的表达量、调节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Eno1蛋白活性等。

【答题情况】本题满分12分,属于中等难度题,区分度 0.33。全省前 10%的考生得分率为77.12%,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 74.02%,前60%的考生得分率为 64.47%。全省前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不明显。

19.(12分)簇生稻具有多稻粒着生成簇的特点。为确定调控簇生表型的基因,我国科研人员用叠氮化钠(NaN3)处理簇生稻(三粒一簇)种子,获得大量诱变株M1),并从 M1自交后代M2中筛选出 2个非簇生稻突变体株系开展相关研究,最终确定BRD3 基因参与调控簇生表型,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用 NaN3处理簇生稻种子的目的是          M2的突变株中仅筛选出2个非簇生稻突变体株系,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特点。

2)筛选出的非簇生稻和簇生稻杂交,获得 F1均为弱簇生稻(两粒一簇),F1自交获得F2。若将F2弱簇生稻与非簇生稻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是        

3)已知花梗中的油菜素甾醇含量调控稻粒着生性状的形成。非簇生稻突变株中,BRD3蛋白失活。在稻穗发育阶段,非簇生稻突变株花梗中的油菜素甾醇含量显著高于簇生稻。推测BRD3蛋白在水稻簇生表型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是        。结合该机制分析F₂性状分离比是121,而不是31的原因是         

4)一般情况下水稻穗粒数和粒重之间呈负相关。本研究发现簇生稻穗粒数增多,但粒重与非簇生稻基本相同。综合上述信息,提出一种利用该簇生稻提高其他品系水稻产量的思路        

【参考答案】

(1)提高突变率 随机性和不定向性

(2)弱簇生稻:非簇生稻=1:1

(3)在稻穗发育阶段,BRD3 蛋白使花梗中油菜素甾醇含量降低,导致簇生表型形成 杂合子具有部分正常的 BRD3蛋白,使其花梗中的油菜素甾醇含量介于簇生稻和非簇生稻之间,导致弱簇生表型出现

(4)用该簇生稻与其他水稻品系进行杂交育种,将簇生表型引入其他品系

【考查意图】

    本题以我国科研人员对水稻簇生表型的调控研究为情境,考查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基因分离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根据图文信息进行分析,演绎推理杂交实验的子代表型及其分离比,解释子代表型的形成机制,并进一步提出水稻增产的思路。试题侧重对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1)小题,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因此用NaN;(化学诱变剂)处理簇生稻种子是为了提高突变率。对簇生稻进行诱变处理,在自交后代的突变株中仅筛选出 2个非簇生稻突变体株系,其他突变的存在,体现随机性;簇生基因可以发生不同的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体现不定向性。

(2)小题,簇生稻与非簇生稻杂交,得到的F1为杂合子,表现为弱簇生;F1自交,F2中的弱簇生稻依然为杂合子。因此,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弱簇生稻与非簇生稻杂交,得到弱簇生稻:非簇生稻=11

(3)小题,已知花梗中的油菜素甾醇含量调控稻粒着生性状的形成,非簇生稻的BRD3蛋白失活,且其花梗中的油菜素甾醇含量高。由此推测,调控簇生表型的BRD3基因在稻穗发育阶段,通过合成BRD3蛋白,降低花梗中的油菜素甾醇含量,进而形成簇生表型。要解释 F1弱簇生稻自交产生F2的性状分离比为什么是121,关键是要分析纯合子与杂合子的表型为何不同:非簇生稻的BRD3蛋白失活,簇生稻的BRD3蛋白全部正常;而弱簇生稻是杂合子,合成的BRD3蛋白部分正常,则导致其花梗中的油菜素甾醇含量介于簇生稻和非簇生稻之间,所以表现为弱簇生表型。

(4)小题,育种思路是让其他品系水稻获得簇生性状,进而提高产量。可将其他品系水稻与簇生稻杂交,获得簇生性状。

【答题情况]本题满分12分,属于中等偏难题,区分度0.38。全省前10%的考生得分率为64.37%,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61.55%,前60%的考生得分率为50.84%。全省前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较明显。

20.(13分)脂滴是存储和转运脂肪的细胞器。脂肪酸和甘油合成脂肪存储于脂滴中。糖类代谢异常时,脂肪可分解为脂肪酸为机体供能。为研究脂肪酸供能的转运路径,科研人员让小鼠成纤维细胞摄入红色荧光标记的外源脂肪酸后,分别置于细胞培养液和无机盐缓冲液中培养,用绿色荧光、蓝色荧光分别标记细胞的脂滴和线粒体,分析荧光重合程度,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的目的是使细胞处于营养匮乏状态,动员          为细胞供能。

(2)据图分析,标记的脂肪酸能被细胞吸收并存储于脂滴中,依据是    ;在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的细胞中,脂肪酸的转运路径是       。

(3)实验结果发现,在一定时间内,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的细胞中脂滴的数量增加。推测脂滴中的脂肪酸来源与溶酶体参与的细胞自噬有关,理由是              。

欲为该推测提供实验证据,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和3-MA (一种自噬抑制剂) 为材料设计实验,完善实验思路并写出支持推测的预期结果。

①实验思路:对照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置于        中培养;实验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置于        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        。

②预期结果:        

(4)在营养匮乏状态下,有些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会出现游离脂肪酸的过量堆积,导致脂毒性的发生。从脂肪酸转运路径的角度推测,细胞出现脂毒性的原因是         (答出1点)。

【参考答案】

(1)脂肪/脂肪酸

(2)红色荧光与绿色荧光重合程度高 从脂滴转运到线粒体

(3)在营养匮乏时,溶酶体可降解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释放脂肪酸

①不含有 3-MA 的无机盐缓冲液 含有 3-MA 的无机盐缓冲液 细胞中脂滴的数量

②实验组细胞中脂滴的数量少于对照组

(4)脂肪酸无法及时转运到脂滴/脂肪酸无法及时转运到线粒体

【考查意图】

    本题以科研人员对脂肪酸供能转运路径的研究为情境,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呼吸等必备知识,要求考生分析实验结果,判断脂肪酸的转运路径,设计实验验证脂滴中脂肪酸的来源,推测在营养匮乏状态下细胞出现脂毒性的原因。试题侧重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第(1)小题,据题干信息可知,当糖类代谢异常时,脂肪可分解为脂肪酸为机体供能;据图可知,在无机盐缓冲液中,细胞摄入的脂肪酸逐渐在线粒体处聚集,因此可以判断当细胞处于营养匮乏状态时,能动员脂肪(酸)供能。

第(2)小题,在细胞摄入红色荧光标记的脂肪酸后,红色荧光与标记脂滴的绿色荧光高度重合,说明脂肪酸能被细胞吸收并存储于脂滴中。在无机盐缓冲液中,初始时红绿荧光重合程度高,红蓝荧光重合程度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红绿荧光重合程度逐渐降低,而红蓝荧光重合程度升高,说明脂肪酸从脂滴逐渐转移到线粒体。

第(3)小题,细胞自噬是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在无机盐缓冲液中培养的细胞因营养匮乏,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物质和能量,脂滴中脂肪酸可能由此而来。要证明脂滴中的脂肪酸来源与细胞自噬有关,首先要让细胞处在营养匮乏状态下,所以要用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细胞。然后,通过是否添加自噬抑制剂 3-MA 来控制自变量,观察细胞中脂滴的数量来检测因变量。添加自噬抑制剂 3-MA 组(实验组)的脂滴数量少于不添加 3-MA组(对照组),则支持推测。

第(4)小题,从平衡的角度看,脂毒性说明脂肪酸的来源多于去路,导致其在细胞质基质中积累。脂肪酸来源与细胞自噬有关,去路则可以转运到脂滴储存,或者转运到线粒体氧化分解。从脂肪酸转运路径的角度推测,即细胞出现脂毒性的原因为脂肪酸无法及时转运到脂滴或者线粒体。

[答题情况]本题满分13分,属于中等偏难题,区分度0.40。全省前10%的考生得分率为72.96%,前20%的考生得分率为69.72%,前60%的考生得分率为58.91%。全省前60%的考生平均分与全省前10%、前20%的考生平均分差距较明显。

https://pan.quark.cn/s/c84993a65807

生物颂
生物颂 | 生物学习和考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