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天津高考真题
历 史
一、选择题
1. 周人认为,商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敛怨以为德”,为上天所弃;为此,周奉行“惟德是依”“敬天保民”。这主要体现了周人( )
A. 能够借鉴历史经验 B. 推崇神权至上思想
C. 沿袭前朝价值观念 D. 坚持礼法并重传统
2. 唐中宗下令修改《氏族志》,至唐玄宗初年撰成《姓氏录》;书中对相关家族按照道德、功勋、血缘、籍贯,“等而次之”,对有官爵的“夷番酋长”也授予相应等级。此举( )
A. 维护了门阀制度 B. 破除了门第界限
C. 改革了选官制度 D. 削弱了士族集团
3. 在编撰《资治通鉴》过程中,面对多政权并存时期如何确定编年标准的问题,司马光认为,政权无论华夷大小强弱,须同等对待,不能独尊一国为正统,“而其余皆为僭伪”,从中可以看出司马光( )
A. 坚持务实治史的追求 B. 推进华夏认同的志向
C. 强调民族对立的意图 D. 独尊中原王朝的立场
4. 下表为天津两所学堂的基本情况及主要课程设置,表中内容的联系与变化反映了( )
天津武备学堂 (1885年,军事专科学堂) | 天津中西学堂 (1895年,综合性学堂) |
课程分为学、术两科:中国经史、测绘、算学、战法兵器等,马、步、炮队操演阵式等 | 通学课程包括:高级应用英文课程,西学基础课程如几何学、微分学等,应用性课程如驾驶、万国公法、理财富国学等 |
A. 百日维新的成效 B. 统一学制的建立
C. 社会制度的演进 D. 洋务人士的反思
5. 1919年4月底,虽经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仍然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列强的这一行径,引发了国人“积压已久的不满与愤怒”。从形成原因上,对“积压已久”理解全面的是( )
A. 五四爱国运动的激发 B. 群众爱国意识的觉醒
C. 近代历史发展的结果 D. 列强压迫中国的反弹
6. 下图表现了劳动人民边生产边学习的情景,它反映出( )
A. 统一战线受到了广泛拥护 B. 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支持
C. 抗日民主根据地巩固发展 D. 敌后战场开始成为主战场
7. 1954年,中国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64年,中法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72年,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与英法美三国关系的变化( )
A. 证明了“一边倒”方针的胜利 B. 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 说明了全方位外交活动的开展 D. 反映了两极对峙格局的终结
8.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指出改革要侧重于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这表明(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B. 农业生产责任制继续深化
C. 对外开放战略全面顺利实施 D. 生产资料所有制急需调整
9. 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土地都是国家财产,军事贵族的封地面积较小且几乎不可世袭;苏丹维持着一支战力强大的常备军,并把征服的土地奖给士兵。这使奥斯曼帝国在与中古西欧各国竞争中常处于优势,造成该局面主要是由于双方( )
A. 社会形态不同 B. 土地制度不同 C. 军事装备不同 D. 控制地域不同
10. 文艺复兴时期,有学者赞成古希腊人的说法,认为人类历史循环往复,交替进行;也有学者质疑古希腊人的人类历史退化观,其理由是仅印刷术一项就可以超越古人的所有发明。上述观点与文艺复兴特点相符合的是( )
A. 汲取东方文化精华 B. 批判继承古典文化
C. 崇尚理性科学思想 D. 追求现世幸福生活
11. 16世纪,西属拉丁美洲的波托西成为世界重要的银矿开采中心,其人口高达12万人,比西班牙任何城市都多,印第安矿工艰难劳动生产的银锭和劳工生产的银子流入世界各地。导致波托西繁荣的直接原因是( )
A. 种植园制的盛行 B. 奴隶贸易的兴盛
C. 商业革命的发展 D. 殖民掠夺的疯狂
12. 在实行等级制度的西方社会中,存在着多种法律体系,贵族领主、城市新贵、城市市民、宗教人士和非宗教人士以及男人和女人的基本权利皆有区别。下列各项中,从法律制度上对此做出根本性否定的是( )
A. 《查士丁尼法典》 B. 《权利法案》 C. 英国的《大宪章》 D. 《人权宣言》
13. 1830-1896年美国生产1蒲小麦由3小时变为10分钟;1869年美国运输1蒲小麦到英国需37美分,1905年缩短到5美分。上述变化的主要物质支持是( )
A. 农业技术的进步 B. 电力应用的普及
C. 生产工具的更新 D. 劳动技术的提升
单项选择题Ⅱ:14-15题,每题3分,共6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分别为3、2、1、0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14. 中国古代新建王朝前期的统治者,面对经济残破、民不聊生,大多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等顺应民意的措施,由此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治世”,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上述措施与“治世”之间的关系,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B.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5. 如果在1930-2000年出版的国际图书中,分别检索“联合国”和“危机”,可得到两词出现频率的统计示意图。对下图反映的相关国际政治内容,理解最全面的是( )【最优选择题,请审核老师负责删除这句话】
A. 全球治理体系有待完善 B. 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混乱
C. 原有国际机制失去作用 D. 世界局势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棉布是农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在家庭中“四时可纺织”“七岁女七十岁妪皆可纺”;除自用外,棉布还可在市场出售,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专门的纺户和织户,纺户纺纱出售,织户买纱织布。据研究,明清时期布产量远超英国工业革命早期,但直到鸦片战争前,棉纺织生产始终停留在家庭手工业阶段,并未发现棉纺织手工工场。
——摘编自《中国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 随着家庭纺织业的繁荣,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形成众多市镇。这些新型市镇接近农村,服务于家庭手工业生产发挥了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其中一些大型市镇,发展为与传统“郡县城市”不同的“工商城市”,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潮流和趋向;在人口、城区规模以及工商业水平上,毫不逊色于中古西欧的自治城市;开辟了一条中国封建城市发展的新道路,不过,到鸦片战争前夕,世界级大城市大多位于欧洲与美洲。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中国明清时期与近代英国在棉纺织业发展上的不同路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参照西欧城市化历程,说明中国明清时期市镇发展的状况。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时,黄河、永定河等水患严重。1882年,李鸿章尝试使用西方机器船治河,清淤疏浚效果不佳,清廷批示,此机器船“起泥不灵,看来竟是废物,嗣后毋庸购买”。1886年,醇亲王等人又以现用船只“笨滞无力”为由,奏请“购造试办”西方机器船,若用来拖带传统刷沙工具,可“事半功倍”;清廷允准。山东巡抚购买西方机器船,并委托国内船厂仿造。1898年,西方专家受邀考察勘测黄河河道,提出水土保持等整体治河方案,清政府未予采用。
——摘编自《再续行水金鉴》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利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大中小相结合的水利工程系统。1951年作为建国初期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官厅水库建设开始启动。刚刚获得解放的劳动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水库建设当中,轮番工作,昼夜不停;在中央统一调配下,各地迅速支援大型机器设备和钢筋、水泥等材料。1954年官厅水库竣工,基本解决了长期危害永定河两岸人民的水患;此后又在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以及水力发电、生态环保和旅游开发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十年北京市水利建设成就史料》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简析清政府治河时对西方技术的尝试及其态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以官厅水库建设为例,概述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以来,海洋一直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彼此之间物质与文化的交往,很多都是借助海洋进行的。无数历史事件证明,人们了解、掌握并利用了海洋的自然地理特点和变化规律,不断丰富和创造出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从而使自己的活动在历史中留下鲜明的印记。
选择中外历史上一次与海洋相关的重要历史活动,自拟标题,综合运用多学科内容,就此次活动的目的、背景条件、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历史意义,加以说明。(要求:标题与海洋活动相关,具体清楚;内容完整,以历史学科为主,联系其他学科内容;观点正确,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周朝建立之初,统治者鉴于商朝晚期尖锐的社会矛盾,通过总结反思,感悟到商朝统治者不恤民力,反而将民怨四起视作有德,致使军队倒戈,最终导致了灭亡。周人从商朝的灭亡中汲取了教训,提出了“惟德是依”“敬天保民”,充分体现了周初统治者的“殷鉴”意识,即反思历史、重新认识天命的思想,A项正确;神权至上思想盛行于夏商时期,周朝在宗法制的基础上以礼治国,神权思想有所弱化,排除B项;商朝统治者推崇神权至上,同时“敛怨以为德”,周朝则推崇礼制,提倡“敬天保民”,两个朝代的价值观念有一定变化,与C项中“沿袭”的含义不符,并且材料主旨也不是在强调两个朝代价值观念的沿袭,排除C项;礼法并重、隆礼重法是战国时期荀子的主要思想,强调礼和法在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坚持传统”意指该主张周初即已出现,时序错乱,排除D项。故选A项。
2.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明确准确时空为:唐朝(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唐中宗下令修改《氏族志》,至唐玄宗初年撰成《姓氏录》,这一举措打破了以往单纯依据血缘和门第来确定社会地位的传统做法,开始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实际贡献及才能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士族集团的垄断地位,促进了社会流动,D项正确;它并不是在维护原有的门阀制度,而是通过引入新的评价标准来削弱其影响力,排除A项;虽然这项改革有助于破除某些方面的门第界限,但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结构,而非全面打破所有形式的等级差别,排除B项;此事件虽涉及到了官员选拔的一些因素,但它主要是关于社会地位的重新定义,而不直接反映选官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排除C项。故选D项。
3.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过程中,在记载历史上多政权并存期间的史事时,必须寻求相对统一的纪年轴线。对此,他总结出“政权无论华夷大小强弱,须同等对待,不能独尊一国为正统”的结论。由此可见,他是以清晰的大纲为基础,采用编年的形式,将历史事件按照年代顺序进行论述,注重结构和逻辑的合理性,这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编年标准不一而带来的时序混乱,也规避了错综复杂的“正统”之争,充分体现了司马光治史上的务实态度,A项正确;“华夏认同”指少数民族对华夏族的认同,情境中虽有“华夷大小强弱,须同等对待”之语,但不涉及华夏认同的问题,排除B项;情境信息尽管把政权分为“华夷大小强弱”,但强调的是要在著史时对其同等对待,而不是它们之间的对立,排除C项;“不能独尊一国为正统”与“独尊中原王朝”的表述恰好相反,排除D项。 故选A项。
4.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军事专科”“综合性学堂”和“学、术”两科、“通学课程”等信息,反映了两所学校的多种不同。从中可以看出,经过十年的实践,中国学习西方的内容更加广泛、深入,发生了由单纯学习军事技术逐渐发到自然科学、法理等,由创办军事专科学堂到创办综合性学堂的转变这些转变,既是时势的影响,也是亲历者痛定思痛、不断反思的结果,D项正确;百日维新尚未开始,排除A项;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排除B项;当时中国仍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社会制度未发生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5.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长期存在着封建统治者同人民大众、中华民族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这些矛盾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不断发展,成为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在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帝国主义势力长期压制下,这些矛盾终于由于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而爆发。巴黎和会上列强的行径,既是其殖民侵略和压迫中国的缩影,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政府无能、国势不盛的反映,这说明“积压已久”是近代历史发展的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C项正确;“五四爱国运动的激发”,是“积压已久的不满与愤怒”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A项; “群众爱国意识的觉醒”虽是愤怒不满的原因,但明显难以全面反映出“积压已久”的历史内涵,排除B项;“列强压迫中国的反弹”可以解释国人的“不满与愤怒”和“积压已久”的一个方面的原因,但不是对原因的全面解释,排除D项。故选C项。
6. 【答案】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其准确时空为:1943年(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展示的是劳动人民边生产边学习的情景,并且包含“1943”、“抓紧生产”、“学习”等字样。这表明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1943年左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了支持长期抗战,在坚持生产和提高民众文化水平方面做出了努力,抗日民主根据地巩固发展,C项正确;虽然抗日战争期间确实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该选项没有直接体现出图中特定情景,排除A项;土地革命主要发生在国共内战早期阶段,而题目中的时间为1943年,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此选项与背景不符,排除B项;敌后战场在整个抗日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个说法并不足以解释图中劳动人民边生产边学习的具体情境,因此不够贴切,排除D项。故选C项。
7. 【答案】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其准确时空为:1954-1972年(中国、英法美)。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题目描述了中国在不同时间段内与英国、法国以及美国之间外交关系的变化过程,这些变化背后体现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则。特别是在冷战背景下,中国能够逐步改善与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这说明中国并未完全倒向某一超级大国,而是依据自身利益和国际形势作出灵活调整,B项正确;“一边倒”是指新中国成立初期决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战略选择,而题干中的外交突破更多地展示了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寻求合作的态度,排除A项;当时中国外交仍受到两极格局限制,称不上是真正的全方位外交,排除C项;实际上两极对峙格局直至20世纪末苏联解体后才真正结束,而题干所述时期正值冷战高潮阶段,所以该选项不符合实际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8.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9年(中国)。根据材料“指出改革要侧重于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扩大企业自主权”正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这充分反映了中央已认识到,在调整国民经济比例的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需要提上日程,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村农业改革,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城市经济改革,没有涉及对外开放,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
9.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奥斯曼帝国与中古西欧各国。结合材料“苏丹维持着一支战力强大的常备军,并把征服的土地奖给士兵”及根据所学可知,苏丹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意味着他有权支配帝国的所有土地,把征服的土地奖给士兵,这种土地分配制度鼓励军人随时随地和世代为苏丹而战,由此保证了军队的常备化和军队较强的作战能力。与奥斯曼帝国形成对照,西欧封建社会实行封君封臣制,土地被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在各自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这往往导致政治上出现分裂割据局面,B项正确;社会形态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一般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情境中的奥斯曼帝国和中古西欧各国都属于封建社会,属于同一个社会形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双方的军事装备,排除C项;奥斯曼帝国最终发展壮大,控制东西方要道的全盛时期是在16世纪,与材料中的中古时期西欧不属于同一时段,且控制地域不同是这种优势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文艺复兴时期(世界)。根据材料“有学者赞成古希腊人的说法,认为人类历史循环往复,交替进行;也有学者质疑古希腊人的人类历史退化观,其理由是仅印刷术一项就可以超越古人的所有发明。”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也并没有完全抹杀古希腊人的发明及其历史价值。对古希腊人观点及其成就的态度是,赞成中有新的充实,质疑中并未彻底否定,B项正确;“汲取东方文化精华”,只表述了批判与继承关系中的继承关系,排除A项;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兼有“崇尚理性”“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等特征,但这时的“理性”更多是针对当时教会鼓吹禁欲主义、腐败守旧而言,与材料中对古希腊历史观的看法不在一个层面,排除C项;“追求现世幸福生活”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对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亦不涉及史观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11.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的西属拉丁美洲波托西。新航路开辟后,由于美洲有大量金银可采,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早期殖民者多使用欺诈、掠夺、屠杀、残酷压榨等野蛮手段,疯狂掠夺当地资源和财富。这一径给当地人民带去了深重灾难,冲击和阻断了当地的文明进程。在第安人大量死亡后,欧洲人便开始将非洲黑人运往美洲充当劳动力形成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拉丁美洲殖民地展开更大规模的奴役与夺。无论是早期还是此后,无论是对印第安人还是对非洲黑人奴隶殖民者疯狂掠夺的本性是一致的,D项正确;种植园经济的盛行主要在农业、畜牧业方面,并非银矿,盛行时间也较晚,排除A项;奴贸易的兴起是在印第安人大量死亡之后,与情境中的“16世纪”和“印第安矿工”信息不符,排除B项;商业革命是指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包括商品种类与数量增多、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商业经营方式转变及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等。材料并未体现这些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12.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结合所学内容,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建立起共和制,极大地冲击了旧的等级制度。在此期间,法国议会颁布了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等原则,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念是对等级制度做出的根本性否定,D项正确;《查士丁尼法典》是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由方编撰的法律文献,肯定皇权的至高无上,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排除A项;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会权力高于王权,但其未否定各等级之间的不平等性,排除B项;英国《大宪章》签署于13世纪,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要体现的是封建各阶级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排除C项。故选D项。
13. 【答案】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正向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其准确时空为:1830—1905年(美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题目描述了小麦生产时间和运输成本在这段时间内的显著减少,这些变化背后的主要物质支持在于生产工具和运输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农业机械如收割机、脱粒机等新型农具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铁路和蒸汽船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则大幅度降低了运输成本,C项正确;“农业技术的进步”也确实促进了农业效率提升,但这里的重点更多地是在具体的机械设备上而非广泛的技术进步,排除A项;电能在20世纪初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但就本题所述的时间段内尤其是针对农业而言,其作用尚未达到主导地位,因此不能作为主要因素来解释题目中的现象,排除B项;“劳动技术的提升”指的是劳动者个人技能的提高,虽然这也有助于生产率的增长,但在该案例中更关键的变化还是来自于外部工具和技术条件的革新,排除D项。故选C项。
单项选择题Ⅱ:14-15题,每题3分,共6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分别为3、2、1、0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14. 【答案】B
【详解】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国古代新建王朝前期”“经济残破、民不聊生”“轻徭薄赋、休养生息”“顺应民意”以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新建王朝前期的统治者,很多都会面对经济残破、民不聊生局面,这种局面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动荡对当时的生产力造成的破坏。面对这种局面,新建王朝统治者执政之后,为了巩固统治,要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进行分析,这是为恢复生产力而在生产关系上进行的调整,即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B项最佳;A项不是唯物史观的正确表述,排除A项;C项是符合唯物史观的正确表述,且可以说明本题情境的前半部分,但与设问指向不符,C 项有一定道理;D项也是符合唯物史观的正确表述,同时涵盖了B、C两项的内容,部分符合设问指向,优于C项,但与B项内容相比,不够精准,不是设问要求的“最准确”内容,D项次佳。故答案为:B(3分)D(2分);C(1分);A(0分)。
15. 【答案】A
【详解】本题为最佳选择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其准确时空为:1930-2000年(世界)。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和“危机”两词在图书中的出现频率统计示意图反映了自1930年至2000年间国际社会对这两个概念的关注度变化情况,特别是二战后随着联合国成立及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危机”一词也频繁出现,这说明全球面临着众多挑战和不稳定因素,全球治理体系有待完善,A项正确;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危机的次数比联合国次数出现的要多,世界局势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加,D项有一定的道理,答案次佳;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危机显示的次数在增加且超过联合国,可得出“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混乱”,但是此选项仅适用于冷战结束后的特定时间段,而题目背景信息涵盖的时间范围更广,故无法完全覆盖整个时期的特点,B项有一定的道理,答案次佳;“原有国际机制失去作用”,这种表述过于绝对化了,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仍然在发挥作用,只是面临更多复杂性和局限性而已,排除C项。故本题答案A(3分)D(2分)B(1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答案】(1)不同:中国家庭棉纺织生产自给自足,分布广泛,基础较好;出现纺、织分工,产品更多用于出售和交换;始终属于家庭手工业,并未步入手工工场阶段。
英国纺织手工工场出现较早,分工细致,生产经验丰富;棉纺品市场需求扩大,催生新技术,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以蒸汽动力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带动棉纺织业进入大机器生产阶段。
(2)状况:明清时期,大批新型工商业市镇兴起且大型市镇规模可观,这与家庭纺织业的繁荣和海内外贸易发展有关,西欧城市化初期也源于工商业的发展。明清市镇更多服务家庭手工业,充当商品集散中心,为资本聚集和地域性商人的出现创造条件;“工商城市”不同于“郡县城市”,体现了中国封建城市发展新道路,但规模有限,没有发展成为西欧那种工业化城市。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近代(英国)。
不同:中国:根据材料“在家庭中‘四时可纺织’‘七岁女七十岁妪皆可纺;”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家庭棉纺织生产自给自足,分布广泛,基础较好;根据材料“除自用外,棉布还可在市场出售,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专门的纺户和织户,纺户纺纱出售,织户买纱织布”可知出现纺、织分工,产品更多用于出售和交换;根据材料“棉纺织生产始终停留在家庭手工业阶段,并未发现棉纺织手工工场”可知始终属于家庭手工业,并未步入手工工场阶段。
英国:根据材料“明清时期布产量远超英国工业革命早期”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近代棉纺织业手工工场出现较早,分工细致,生产经验丰富;棉纺品市场需求扩大,催生新技术,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以蒸汽动力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带动棉纺织业进入大机器生产阶段。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近代(英国)。
状况:根据材料“随着家庭纺织业的繁荣,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形成众多市镇”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大批新型工商业市镇兴起且大型市镇规模可观,这与家庭纺织业的繁荣和海内外贸易发展有关,西欧城市化初期也源于工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这些新型市镇接近农村,服务于家庭手工业生产发挥了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可知,明清市镇更多服务家庭手工业,充当商品集散中心,为资本聚集和地域性商人的出现创造条件;根据材料“其中一些大型市镇,发展为与传统‘郡县城市’不同的‘工商城市’,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潮流和趋向”可知“工商城市”不同于“郡县城市”,体现了中国封建城市发展新道路,但城市规模有限,没有发展成为西欧那种工业化城市。
17. 【答案】(1)使用西方机器船治河,实践失败,一概否定。尝试购仿相结合、中西技术相结合治河,予以支持。邀请西方专家勘察,对其提出的治河方案未予采纳。晚清利用西方技术进行治河尝试,限于当时社会实际环境,成效甚微;治河尝试与结局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一个缩影。
(2)特点: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利,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领导。②中央统一调配,集全国之力支援建设,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点。③治理水患与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体现了科学规划的特点。④解决长期危害人民群众的水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⑤劳动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忘我劳动,体现了艰苦奋斗精神。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尝试及态度:根据材料“1882年,李鸿章尝试使用西方机器船治河,清淤疏浚效果不佳,清廷批示,此机器船‘起泥不灵,看来竟是废物,嗣后毋庸购买’。”得出使用西方机器船治河,实践失败,一概否定。根据材料“1886年,醇亲王等人又以现用船只‘笨滞无力’为由,奏请‘购造试办’西方机器船,若用来拖带传统刷沙工具,可‘事半功倍’;清廷允准。”得出尝试购仿相结合、中西技术相结合治河,予以支持。根据材料“1898年,西方专家受邀考察勘测黄河河道,提出水土保持等整体治河方案,清政府未予采用。”得出邀请西方专家勘察,对其提出的治河方案未予采纳。
简析:从三次尝试的总体效果上看,成效甚微。表面上,这是当时的国人对西方机器船功能、效用缺乏了解,没有根据治理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使用,深层上,则反映出当时中国尽管通过洋务新政,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有所认识并尝试引进,但还未能根据中国的实际,实事求是地加以考察利用,加之晚清政府屡遭列强蹂躏,已是百孔千疮、国库空虚,在治理水患上实在力不从心,因而更多的只能是急功近利,浅尝辄止。从这个视角上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治河的尝试与结局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一个缩影。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初期。特点: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利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大中小相结合的水利工程系统。”得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利,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领导。根据材料“1951年作为建国初期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官厅水库建设开始启动。”“在中央统一调配下,各地迅速支援大型机器设备和钢筋、水泥等材料。”得出中央统一调配,集全国之力支援建设,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点。根据材料“此后又在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以及水力发电、生态环保和旅游开发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出治理水患与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体现了科学规划的特点。根据材料“1954年官厅水库竣工,基本解决了长期危害永定河两岸人民的水患”得出解决长期危害人民群众的水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根据材料“刚刚获得解放的劳动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水库建设当中,轮番工作,昼夜不停;”得出劳动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忘我劳动,体现了艰苦奋斗精神。
18. 【答案】论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阐述:15世纪末的欧洲正处于大航海时代的开端,各国对外扩张和开发新航路的热情高涨。地理和天文知识在过去几个世纪里发展迅速,欧洲对亚洲物产的渴求使得海路探险成为可能。葡萄牙已经在寻找通往印度洋的东南航线,西班牙迫切希望通过一条西北航线找到亚洲,以此与葡萄牙竞争。为了找到更快速的前往亚洲的航线,直接接触并获取东方的香料、丝绸和其他珍贵商品。哥伦布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包括使用罗盘、六分仪、星盘等导航工具,以此来确定船只的方位和纬度。船只皆为当时先进的远洋船只,可以应对大西洋的风浪。航行依靠风帆来利用横渡大西洋的信风。哥伦布于1492年到达巴哈马群岛以及后来的中美洲海域,此举打开了欧洲殖民美洲的序幕,引发了全球化的早期阶段。开启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联结,其后果包括生态系统的重大变化,人口的迁徙与互动,以及世界经济的重塑。然而,随之而来的亦是对美洲原住民的冲击与殖民压迫,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综上所述:哥伦布的航行不仅为欧洲打开了美洲大陆的大门,它象征着人类对地理疆域的进一步探索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融和冲突。地理学、航海技术、经济学和文化交流等多学科视角均交织在这一壮举之中,体现出海洋活动对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推动作用。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从古至今(世界)。首先拟定标题。解读材料,材料主要介绍了自古以来,海洋一直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海洋在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彼此之间物质与文化的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题目要求选择中外历史上一次与海洋相关的重要历史活动,自拟标题,综合运用多学科内容,就此次活动的目的、背景条件、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历史意义,加以说明。根据所学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可以拟题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其次,根据所拟论题,从背景、目的、采用技术手段和历史意义四个方面论述。如背景:15世纪末的欧洲正处于大航海时代的开端,各国对外扩张和开发新航路的热情高涨。地理和天文知识在过去几个世纪里发展迅速,欧洲对亚洲物产的渴求使得海路探险成为可能。葡萄牙已经在寻找通往印度洋的东南航线,西班牙迫切希望通过一条西北航线找到亚洲,以此与葡萄牙竞争。目的:为了找到更快速的前往亚洲的航线,直接接触并获取东方的香料、丝绸和其他珍贵商品。技术手段:哥伦布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包括使用罗盘、六分仪、星盘等导航工具,以此来确定船只的方位和纬度。船只皆为当时先进的远洋船只,可以应对大西洋的风浪。航行依靠风帆来利用横渡大西洋的信风。历史意义:哥伦布于1492年到达巴哈马群岛以及后来的中美洲海域,此举打开了欧洲殖民美洲的序幕,引发了全球化的早期阶段。开启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联结,其后果包括生态系统的重大变化,人口的迁徙与互动,以及世界经济的重塑。然而,随之而来的亦是对美洲原住民的冲击与殖民压迫,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最后总结:综上所述:哥伦布的航行不仅为欧洲打开了美洲大陆的大门,它象征着人类对地理疆域的进一步探索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融和冲突。地理学、航海技术、经济学和文化交流等多学科视角均交织在这一壮举之中,体现出海洋活动对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推动作用。
https://pan.quark.cn/s/f0970f249b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