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夕浪 || 教学成果奖的初衷和使命是什么?

文摘   2025-01-15 14:00   江苏  

柳夕浪,江苏海安人,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座教授。教育科研业余爱好者,做过中小学教师、教科研人员、教育局负责人。从教四十余年来,注重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有朋友来找我,说他主持了一个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省级科研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了几篇论文,还有本书将要出版,来问我:“是否可以申报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该怎样申报教学成果奖?”


如果要我说,他的这些科研课题、论文与教学成果奖没有直接关系。


自参加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筹备以来,我总在思考和追问:作为国务院确定的教学领域唯一的政府奖,与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并列,它的初衷和使命是什么。如果在奖励功能定位上认识模糊,陷入误区,背离了它的初衷,那么它至少得按下暂停键。


教学成果奖不同于科研成果奖,也不是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或个人奖,它是什么呢?我以为应该回到常识、回到此项奖励的初衷上思考



No.1

指向教学活动,避免它的泛化



什么是教学?有多种不同说法,但它总有不可简化的底线。


如同画马,至少有马的显著特征如奔腾姿势的勾勒,让人看出那是马,而不是猪、狗、猫之类。


教学一则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引发、组织和指导;二则围绕特定育人蓝图—“课程”展开;三则直接面向特定的受益群体—学生的学习。


教学和教育联系在一起,所谓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它不只是智育,也是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基本途径;同时不限于课堂,现代教学越来越超越40分钟或45分为一节的课堂,而发生在场馆、发生在云端、发生在现实生活和生产现场。


但不管怎么变,它不能少了上述三个要素。


无教师的“教学”其实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的学习;无学生的“教学”也许是喃喃自语;无课程的“教学”,那是没有目的、预设的闲谈,非学校教育所为。


回归教学成果奖的初衷,应避免它的泛化:


要避免泛化为整个教育活动。


如果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纳入奖励范畴,那么家庭中的亲子沟通、国家机关的领导示范、媒体的舆论宣传,甚至抖音上的短视频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对人的成长产生影响,都成了教学成果的奖励内容。


要避免泛化为行政管理。


将行政放权赋能、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校舍建设、学校教育的督导检查等纳入奖励范围。这些支撑和保障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但不是教学活动本身。



教学活动离不开的条件支撑很多,如它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但空气是大自然的恩赐,我们是不是也要奖励一下大自然呢?


要避免泛化为教师教育。


基础教育有明确的受众—幼儿、中小学生。师范大学为培养中小学教师而开发的教师教育课程、培训方案等是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内容范围,这其实是个常识。


上述若干泛化就是让教育管理者、行政部门和大学教授有更多机会参评,这只能使教学成果奖越来越偏离基础教育教学的主体力量、奖励的重点对象—中小学和幼儿园一线教师。



No.2

破解教学难题,避免它的失范



在边疆听说,国家早就建立了内地与边疆地区对口帮扶机制。


内地支持边疆教育,第一选项是造房子、铺操场,因为它不仅见效快,而且看得见、摸得着:援建工程的牌子刻着“××单位建造”,足以说明了一切。


很少有把教师研修、教学改革作为选项,因为它周期长、见效慢,说不准还会搞砸。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教学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说明了教学成果奖设立的必要性。如果教学与盖房子一样有固定施工程序,可以机械化、自动化,那就不需要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创新,有了立项、投标、质检即可。


教学原本是个专业活儿,不是政绩工程。

它不是贴上什么新标签,如“大单元”“大概念”“数字化”之类,再配合搞点什么电视台、报纸、网站专题推送,广而告之就可以了,它是要花功夫的。


如什么是教学“大单元”?在理论上是否成立?某学科教学的“大单元”该如何设计和实施?它的结构和要素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采取“大单元”教学策略才是有效的?什么时候是无效的(不存在万能的教学法)?

对这些问题的突破往往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探索和完善,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不可能一步到位。


对那些声称搞出什么课程教学“新系统”“新体系”“新范式”的,我会肃然起敬。


因为“体系”旨在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系统地研究教学活动的全貌、结构和规律,通常属于宏大叙事,研究者得有高屋建瓴的全局性把握,并在实践中构建出来。而一往高处站,我便感到难以掌控,有些腿发软、手发抖。


当然我会进一步追问,所建构的体系是什么?与已有体系相比较新在哪里?为什么要建构?该新体系是如何建构出来的。


如果只是发明几个新名词,编了几本书,教学真问题根本没有触及到,也就谈不上揭示教学活动规律,谈不是形成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的教育教学方案,谈不上问题的真正破解。这样的“教学成果”是教学改革研究的严重失范。



No.3

提高教学质量,避免它的异化


2024年3月10日公布修订后的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第一条,明确规定了教学成果奖的目的: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第二条规定了教学成果内涵及基本要求,强调“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学校培养目标均有明确规定,各学科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培养目标作了具体化的规定。


当下最重要的教学成果是什么?

就是“三有”时代新人培养目标的达成,就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它只有且必须反映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上。

如果你是语言学科老师,最重要的教学成果便是学生在复杂的现实语境下,面对不熟悉情况或观点不一致的人,能够采取所学语言与对方进行(口头或书面)沟通和交流,成功打动或说服对方;


如果你是数学老师,最典型的教学成果便是学生在处理那些混乱的数据,不受数据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和异常值的阻碍或误导,从中抽象出有洞见的模型来;


如果你是科学老师,最有育人价值的教学成果便是学生设计和调试实验,不会在收集和分析数据时出现不诚实或自欺欺人的行为;


如果你是历史老师,具有标志性的教学成果便是学生从历史角度形成有洞察力并对当前问题有支持性的报告;


如果你是体育与健康课教师,最有说服力的教学成果便是学生拥有阳光心态和健康生活方式,近视眼等发病率远低于所在地区平均水平;


如果你虽是某学科老师,却有着突出的跨学科意识,最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教学成果便是学生根据学校要求和个人实际,制定一个计划,监测自己的进度,并在挑战中坚持下去,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离开学校时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而这个方向是个人兴趣能力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匹配;……

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永远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最重要的教学成果就是素养目的地的到达;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文章发表等乃是教学过程的衍生品、副产品,主次不能颠倒。


如果为一己私欲,撇下学生不管,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在各类赛课、论文评比中获奖,也许一举成名,但又如何带着对学生的愧疚申报教学成果奖呢?


如果一个地区为了打造少数若干尖子生,整个教育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学生课业负担普遍很重,身心异常问题突出,而这样的地区偏偏评上不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只能说明教学成果奖异化了,偏离了它的初衷。这些所谓成果非但没有促进学生的成长,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妨碍着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我曾在《人民教育》看到这样一则报道:

村小200余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30名;15名教师,多数都在50岁以上。该校校长夫妇自上个世纪80年中师毕业,一直在农村学校工作。面对农村家长教育意识薄弱,留守儿童隔代教养,不少孩子养成了爱玩手机和电子产品的不良习惯,学习动力不足、合作意识不强,有些学生三、四年级就近视了,怎么办?怎样通过学校教育,引导农村孩子健康成长?


受场馆设施设备等限制,学校能开展的音体美项目有限。2012年前后来发现学生对花样跳绳感兴趣,仅接受过几天培训的校长夫人做了跳绳教练,边摸索边带着学生练习。师生通过不断观察、反复练习,慢慢摸索出了窍门:单摇跳、双摇跳、车轮跳……他们学会的花样越来越多,劲头也越来越足,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为提升学生创编花样的积极性,只要是学生发明的跳法和花样,学校就用他们的名字命名。几年之后师生探索出的基础跳法已逾30种,花样跳、合作跳和创新跳等多达200余种。学生在校跳、回家跳、三五成群到老师家跳,每天基本都要两个小时以上,跳绳队学生跳的时间更长。


老师说,正是保证了两小时的跳绳时间,学生们才跳出了健康。课外上跃下跳、闪转腾挪,课上聚精会神、自信阳光。


2019年,当地教育局与卫计委公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显示,学生近视率和肥胖率均为零,全校学生平均身高高于同龄人0.8厘米。


学校从“创”“跳”“画”“做”等方面入手,设计校本化融合课程,分别在语文、体育、美术等学科中渗透绳元素,完成话绳、写绳、跳绳、画绳、编绳等任务。一根绳不仅跳出了“健康第一”,跳出了团结与自信,还跳出了智慧与创造,学校逐渐走上了花样跳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之路。坚持跳绳8年,学生在变,教师在变,学校也在变。


原先学校附近的老百姓纷纷把孩子送到中心小学或城区民办学校就读。近两年来,陆续有十几名孩子又转学回来了。某生是该校第一个学会二人车轮跳的学生,由于父母离异,早年一直与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直到升入初中,才跟随父亲前往外地读书。通过跳绳,她很快就融入了新的集体。她说“真心感谢老师带我们坚持跳绳,不光让我有了一技之长,还给了我生活的信心!”。


我以为这是典型的且质量不错的教学成果,但在各级教学成果的申报、评审中,此成果却无人问津。这是为什么?


转自丨柳浪文英

编辑丨周利

审核丨蔡榕

声明:此文系转载,仅作为分享用。如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

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传播优秀教育评价理念;推广先进教育测评技术;共建和谐基础教育生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