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董教学随笔312】探访宗师的人生历程之解锁“三苏”的传奇人生

文摘   2024-07-04 06:10   陕西  

探访宗师的人生历程之解锁“三苏”的传奇人生

董问博

主题阐释

在中国文学史上四川眉山的一户人家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浪子回头的父亲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哥哥一个一手文章、一手天下的太平宰相弟弟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其中,父亲苏洵是唯一一位未中进士却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作为文学家,苏轼、苏辙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作为实干家,他们更是立下了不朽的功业。兄弟二人的非凡成就同样离不开父亲苏洵的教育。

历经千年,三苏的文字仍在人们的吟咏中回荡,感召后世之人。三位宗师的思想、人格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依旧熠熠闪耀,这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个文化奇迹。风云变幻,人生无常,苏轼、苏辙晚年再遭贬谪,苏门文人也飘落四方,也让后人扼腕叹息。

 

【时文热读】

墨迹千年说不老 遍数风流看东坡

  近日,海南省博物馆的“千古风流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吸引了众多“坡迷”慕名前往。此次展出的332件/套精品文物中,涵盖书法、绘画、碑帖、器物等多种类别。

  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文人榜,苏东坡必定榜上有名。东坡的魅力,在于其既有入世之进取,又有出世之旷达。苏东坡曾任八州太守,此次展出的多件文物背后都展示其治理才能。

  两度任职杭州的苏轼,修缮六井,疏浚西湖,筑成千古苏堤,设立安乐坊救治瘟疫中的民众。此次展出的《苏轼游虎跑泉诗》,便是由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行书轴录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诗作《虎跑泉》。

  在密州任职期间,苏轼捕蝗赈灾、抗旱祈雨、追捕悍匪,葺建超然台。从展出的《超然台怀古》拓片等,观者可体味东坡“凡物皆有可观”“诗酒趁年华”的超然物外情怀。

  东坡关心着装,于是有了子瞻巾、东坡笠、椰子冠;他热爱美食,发明东坡肉、东坡羹;他还会制墨、懂建筑、善治病、能耕种……苏轼与沈括所撰《苏沈内翰良方》、清代书法家张照《临董其昌书苏轼真一酒歌》行书卷等展品,从不同侧面反映出苏轼将细碎生活过成诗的“有趣灵魂”。

  展中的《献蚝帖》册明拓本内容颇有趣味。该帖为苏轼于1099年在儋州写给幼子苏过的信,谈及海南盛产生蚝,可煮可炙,十分美味,并叮嘱儿子切勿泄露此消息,以防北方文人听说此事后都为分食佳肴而求谪海南。诙谐幽默之语正是苏轼苦中作乐的人生态度。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自开展以来人气持续火爆,或许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与东坡跨越时空的共鸣。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24-02-27,有删改

【解读】

当下,苏轼已从古代走进现代,从传统文化领域进入大众文化视野苏轼已经成为一个生命力旺盛的文化符号。苏轼的一生是精彩的,也是坎坷的但他在风雨人生从容淡定继续往前走,这种情怀让我们后世子孙都高山仰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苏东坡。从他身上,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心灵的回响。

【关键词】

积极进取  乐观旷达  苦中作乐  共鸣  

 

【素材精选·一】

从千年三苏祠感悟文化自信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走进三苏祠的游客,会首先读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重要讲话。

  穿越千年,百亩古祠缘何能够映照中华文化?先贤智慧怎样启迪新时代的哲思?“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这副斑驳的对联,默默讲述着“三苏父子”浓墨重彩的人生经历。

人们徜徉在三面环水的悠悠古祠中,驻足在意味深长的匾额楹联前,感叹着“一门三杰”的旷世才情,折服于“孝慈仁爱、厚人薄己”的淳厚家风。

少时曾“游荡不学”的苏洵发誓读透经史并教子成龙。在他和妻子程氏的悉心培育下,苏轼、苏辙兄弟二人金榜题名,名震天下。此后,“三苏父子”以天下为己任,尤其是苏轼,哪怕命运多舛、岁月磨蚀,依然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文学造诣与人格精神流芳千古。

苏氏一门秉承清廉正直的家风家教,培养的是浩然正气,这就是中华的脊梁。苏东坡的一生鲜活地印刻在你我的心中,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有的志气、骨气、底气。三苏文化从来没有过时,东坡精神更是与当代国人同频共振。饱经风霜未曾褪色,光阴流逝更添厚重。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的千古名句,道出了多少人心中浓浓的乡愁,而他的人生故事,又承载着中华民族多么深厚的家国情怀。

  这种家国情怀被记录在文字里,镌刻在石碑上,成为连接我们的情感纽带。有了这种情感纽带,社会风尚就有协商互让的和谐基础,文化自信就有取之不竭的根脉源泉,治国理政更具坚实可依的承载基因。 

(摘编自“新华网”2023-06-10,有删改) 

【解读】

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了解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最好的地方三苏的家训中,读书首先是为了治人,以自己所学为国效劳;同时也是治身,即使不为当时所用,也要著书立说传之后世。三苏的家风家教,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也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三苏的家风家教,是当下家庭教育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文化自信  浩然正气  家国情怀

 

【素材精选·二】

东坡热背后藏着怎样的流量密码?

宣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苏轼的文字,常被其中蕴含的浩然气概所折服。苏轼留下了丰富而复杂的文化遗产,经典文学有一个不断地被后人认识、研究、阐释的过程。越来越多的人经由阅读、讲座等方式了解苏东坡、走进他的精神世界。

  跨越千年,“东坡热”为何经久不衰?不少学者认为,苏东坡对人生和自我和解的超脱智慧为当下提供了一剂精神良药。“苏东坡对人生有很清楚意识、反省和把握。不管是顺境、逆境,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他都能化解克服时代或者环境造成的影响。”复旦大学教授陈引驰表示,“阅读文学作品,不仅是享受美好文字的熏陶,作家的情感、思想对今人亦有所启发,帮助我们认识自我,进而平衡生活与精神世界。”

读懂东坡,感受丰厚旷达的人格魅力吟咏东坡,孕育不断生长的文化符号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性的文人之一。“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是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也是他;“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他,“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也是他。苏轼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全球也吸引了不少“东坡迷”,推动出版界不断挖掘创作“富矿”。

(摘编自《文汇报》2023-08-18,有删改) 

 

【解读】

三苏精神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苏洵思想之深刻,苏轼境界之超越,苏辙意志之坚定,他们在待人接物上的特征、他们面对人生得意与低谷时的态度,现在依然能给我们启示和鼓舞。

【关键词】

东坡热  精神良药  旷达   

 

金句摘抄

1.苏东坡是在苦难之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把自己的悲慨融合在开阔博大的景色之中,融合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苏轼》
2.苏东坡一方面对自己的苦难能够放达超脱,而一方面是如此的多情,他对所有经过的地方,所有来往的人物念念不忘。——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苏轼》
3.苏轼的率真也可以理解为正直。在新旧两党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拼杀得如火如荼时,苏轼没有为了一己之私随风而倒……官场中挣扎了大半辈子了的苏轼,始终没有学会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并且一有不快意的事,便“如蝇在食,吐之方快”,此等坦荡胸怀,才可以说是真正读过圣贤书的文人,才可谓书生本色。难怪他入狱后,无论政见上相容还是相悖者,都多方营救(其中包括王安石和司马光,不是人格魅力,何能如此?——梁衡《来世便嫁苏东坡》
4.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苏辙《游西湖》

赏析同样是辞官退隐,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句,表现出的是归隐后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的快意。本诗尾联,苏辙“无言”而“归卧”,闭户不出,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的是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

5.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赏析重阳节历来是人们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好日子,但苏洵却在愁里度过。“久”字更有丰富的内容。苏洵在二十七岁以前“游荡不学”,不一定有“愁”。但从二十七岁开始,他发奋苦读,希望有用于世,却多次科考不第后来,虽然名动京师,却沉沦下僚,无法一展抱负。这个“久”字至少包括了他三十年的不得志。但“傍”“来”二字仍表现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

写作空间

【佳作示例】

又识苏轼
刘雨佟

《水调歌头》的流行乐曲我早就会唱,今天,当真正学习里面的歌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对作者苏轼的认识又清晰了几分。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与弟弟远隔千里,七年未见,加之苏轼自己外放冷遇的处境,孤愤之情溢满胸怀。如今虽然远离汴京党争的漩涡,但仕途险恶,边患频仍始终萦绕在词人心中。

此时,月明星稀,皎洁的月色就像人光明磊落的性格,于是词人也产生出把酒问天的豪情,同时伴随着,是苏轼想飞向月宫的愿望,但终因月宫寒气逼人而作罢。那种既向往天上,又流连人间的矛盾心理,含蓄曲折地表现出来。似乎是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缺憾,这其实更能表现出对人间的留恋和热爱。罗曼·罗兰有句名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苏轼的这份勇气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我在学习过程中,也经常遇到的困难,但是我要么故步自封,要么自怨自艾,要么一蹶不振,等到心态调整得差不多,从困难中走出来的时候,我发现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别的同学又进了一大步。读了苏轼的人生经历,汇总了他人生中的困境, 比较之下才发现,我自己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想到此,对苏轼的敬意又多了几分。

这首词虽然吟诵的是秋,情怀颇为寥落,但是并不悲观,字里行间反而带有“触处生春”韵致,是苏轼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愿望的美好表达。这也是让后世读者最为动容的地方。自己人生遭遇挫折,却用博爱的情怀去生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这就是苏轼令人爱戴的地方。

又识苏轼,品其词,观其人生,让人在对古人古事古情怀的探寻中,寻觅人性中最本真的律动……

(作者系西安滨河学校 初2024届勤学2班学生,指导老师:董问博)


与时光对坐
记住我们生活过的地方,记住相遇,记住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