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佳作1060】王尚坤:那一次,我寻找到了李白

文摘   2024-06-19 11:44   陕西  

那一次,我寻找到了李白

文/王尚坤

鬼斧神工,笔生花,清水芙蓉天然雕饰……这些是后人对李白诗歌的赞誉,也是我喜欢诗的原因之一。暑假,父亲要去安徽宣城出差,可以带上我,我听后眼角眉梢满是笑意,并脱口而出:“咱们去寻找李白吧!”父亲疑惑地看着我,我忙解释道:“《独坐敬亭山》,李白的名诗,这次,我也去仿效仿效。”

站在敬亭山下,发现山没想的那么高,但丘陵地带拔地而起,60余座山头如百鸟朝凤,似众星捧月般簇拥在一峰周围。矫首遐观:满眼苍翠,云雾漫绕;凝神细视:林壑幽深,泉水淙淙。整个山水不但十分灵秀,而且恰到好处渲染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意境。

就是这么一敬亭山,不像天柱山那样险峻,不像黄山那样奇绝,没有泰山那样烟火旺盛,为什么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特别是李白七次登临,并吟哦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千古绝唱。

山峦绵延、水光潋滟、山花绚烂、流云悠闲,这充满诗意的敬亭山,就像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李白。那时的他可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客;感慨天门山,抒情峨眉月的游客。游山玩水走亲访友中,李白也度过最为惬意,充满诗意的青年时光。

诗情中亦有沧桑。敬亭山上的亭台楼阁、摩崖石刻因风吹日晒,更因兵燹之祸而毁坏,幸存的建筑寥寥。敬亭山,就不仅因自然风光而闻名,更添加了历史的厚重,山山水水中更增添了不堪回首的往事。就如同中年时的李白,看不惯朝廷上那些谄媚小人对当时社会现实和腐败黑暗现象有了深刻认识,李白不敢相信自己当初眼中的大唐盛世,竟是如此不堪入目。随后,他选择了再次游历。同年轻时的游历不同,此时的李白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诗歌的主题也越发厚重,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穿过门坊,但见仰望青天、仙袂飘摇的李白塑像静立在昭亭湖畔。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兜兜转转后,登临太白独坐楼。回忆老年时期的李白,隐居庐山不问世事。却因曾被犯上作乱的永王李林招为幕僚一事,受到牵连被流放。后幸得赦免,但诗人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一想到此,不禁让人扼腕叹息。站在敬亭山顶,极目远眺,南漪湖烟波浩渺,水阳江蜿蜒曲折,恰如历史的波涛,滚滚流逝。

走访敬亭山,我的脑海里始终都有李白的影子。诗人一生的遭际无不影响着他的诗风,无不影响着他处世行事的态度就像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造就了敬亭山,让它成为独一无二的所在。

那一次,我寻找到了李白。我与李白结识在敬亭山……


(作者系西安滨河中学初2026届鸿鹄H班学生    指导老师:董问博)

与时光对坐
记住我们生活过的地方,记住相遇,记住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