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
何亭蒴
桌上的书堆得很高,满满当当的,它堵住了飘散而下的清幽月光,却未堵住垂于天之端的圆圆月亮吧,无聊的心思便随他飘离直到故乡。(由眼前所见之景,想到故乡,从后文和结尾段可知,联想的点是“月光”,所以为了使文章紧凑,故乡的事景人情应该放在“月光”这个背景下,这样写人记事才不“散”。)
故乡小院里有一棵极为高大的槐花树,覆掌上去,传来的是古老粗糙的触感,坑坑洼洼的树干却支撑着盛开的槐花,槐花是带着香味的,味道极淡,与玫瑰的浓郁不同。可即便它的香味很淡,却和夏夜的清凉之风一起,吹走酷暑的燥热之感。它在阳光下也是极美的,午后强烈的阳光在遇上嫩白又带点米黄的小花上却败下阵来,只是轻轻地播撒着生机。花瓣在日光下已看不真切,唯有满丛“星星点点”的白以及调皮的光尘漫下来,活像下凡的仙女,给刚起床的我带来极为美好的感官体验,有时还会“摇树”摇下几朵花来嘬着吃花蜜,甜沁沁的,吃完后还咂吧咂吧嘴,回味刚刚的香甜,我回味着,那记忆中的槐树景与槐树蜜让我回味无穷。(这一段写槐树的树干、槐花味道、槐花的样子、槐花蜜,并把这些景放在夏夜和午后,时间界限不是很明晰,景物层次也不分明,不如全放在夏夜月光下,语言精简一些,点缀出环境,最好用人物活动贯穿其中,这样写叙事更明晰,也跟下文表述一致,行气贯通。)
外婆最拿手的菜有很多,可我独要蒸鸡蛋。刚蒸出来覆着水汽的蛋突然遇上浓醇的配料,鲜滑嫩弹的金黄与恰到好处的佐料相结合,在我的嘴里交杂碰撞,满齿间都是丰富的口味,即便烫得要出水泡都只愿“囫囵吞枣”,不舍得吐出。我回味着,那记忆中小巧可爱的蒸鸡蛋让我回味无穷。(可以把这段和上一段合并,把外婆的蒸鸡蛋也放在小院、槐树的环境中,这样才能让文章叙述更加集中。赏花、吃蜜、吃蒸蛋,整体的事件节奏比较舒缓,和下文广场上的对弈和广场舞形成鲜明对比,下文的节奏比较紧张,这样全文张弛有序,起伏有波澜。)
故乡不只有景,有食,还有情。(这段话起不到过渡的作用,因为上文中也蕴含着情。可以拿地点转换对比。)
每逢傍晚不管是夏日还是冬季,都会有邻里出来闲逛,在故乡修得平整的马路上,每一个台灯下都会聚一撮人。几个大爷联合办了一张桌子,极其沉稳地下象棋,也有恨铁不成钢的围观者,着急地大声嚷嚷,更有情绪激昂者直接上手夺棋。大爷那边很火热,阿姨这边也不甘示弱,将音箱打开,扭动着身体随节奏跳舞,与蝉声聒噪应和,竟不觉嘈杂,有几个阿姨偷懒,在旁边唠家常,还有年轻人聚在一起聊聊时尚与工作,最欢悦的必是小孩,他们的手搭着别人的肩,构成个小火车来来回回地窜,从象棋区转到跳舞区,还形象地配着火车鸣笛的“呜——呜——”声,好不快乐,大家都氤氲在花香以及这美好夏夜的月光里,那记忆中的情让我回味无穷。(下棋、广场舞、孩童玩耍都可以写得更加详细点,这样才能凸显文章的节奏感,也能体现出家乡的特色。这里的故乡小广场能不能再加入一些环境描写,写出地方特色。)
我一直在回味,回味家乡的景,家乡的食,家乡的情。(话有三说,用别的语言表述出回味的情感来,这样会更好。)
这些平凡朴素的实物让我铭记于心。“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烟火气使我从回忆里不断体会,难以忘怀,回味无穷。(抒情性语言太单薄了,可以再添上五六句。强化整体的抒情性,让文章内容更贴合题目“回味”的“味”,抒情性语句也能让文章整体节奏舒缓,行文张弛有序。)
我腾开桌子上的一摞书,静静沐浴在月光中,仿若在故乡。(结尾又把开头拉回来了,这样很好!)
回味
何亭蒴
一剪清辉映照在书页上,那上面的文字显得越发清晰,我凝神细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哦,原来是王湾的诗句。抬头望月,明镜高悬于藏蓝色的天幕中,显得更加皎洁。我突然想起故乡的圆月,连同那里的事景人情,浮现在眼前,回味于心底。
故乡小院一隅,有一棵高大的槐树。这老槐树比我还大,粗糙的树皮,三人环抱才能围住的树干,以及像一柄大伞一样覆盖着整个小院上空的枝杈,让我对它有几分肃然起敬。槐花盛开时,小院里萦绕着淡淡的香气,让人心情愉悦,陶醉不已。我们用竹竿将其打落,收集起来,吸里面甜甜的槐花蜜,蒸香气扑鼻的槐花麦饭。每每回忆起来,都不觉馋涎欲滴。夏夜,我们在槐树下乘凉,点点月光从树叶的缝隙中透过来,投射出斑斑驳驳的光影,我们踩着地上的光斑,争先恐后,推推搡搡,好不热闹。欢笑声回荡在小院上空,伴着暖风吹拂,树影摇曳的声响,那余韵一直掠过我的心底,让人久久难忘。
玩累了,坐在台阶上乘凉,奶奶总是适时地把一碗刚蒸好的蛋羹送到我面前。这可是我的最爱,覆着水汽的鲜嫩爽滑蛋羹,被用小刀分成若干个小方块,上面淋上生抽,虾酱,三五个葱末,让我食欲大增,风卷残云般吃完,还吧唧着嘴,回味着蛋羹的鲜香爽口。
如果说小院是故乡剪影中最具温情的地方,那么乡镇小广场则体现着动感和活力。
夏夜,太阳还没有完全掩去余晖,广场便热闹起来。石桌石凳早已被老大爷们霸占,他们摆上象棋盘,饶有兴致地下着,或执子冥想,或猝不及防攻击,“啪”的一声震得山响,吓人一跳,但是恨铁不成钢的围观群众,或叫好,或感叹,或着急地大声嚷嚷,更有情绪激昂者直接上手夺棋。而下棋者内心沉稳,不急不躁,心中自有乾坤。广场中心又被跳舞的大妈们占据,她们打开音响,如入无人之境,腰肢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动,举手投足间体现出一种不输于年轻人的活力。看着她们灵活多变的舞姿,眼角眉梢的笑意,我感慨这几年新农村建设让故乡人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个穿着旱冰鞋的顽皮孩童,一个拉着一个,组成一个小火车,在人群里来来回回地窜,穿过广场舞的人群,还发出火车“呜——呜——”的鸣笛声,他们时快时慢,闪转灵活,好不快乐。广场上霓虹闪烁,和夏夜的疏星遥相呼应,月光也不吝啬自己的光华,清辉笼罩在广场上,广场越发显得明亮。这一切欢愉,沉淀在我以后生活的万家灯火里,回味起来,让我的生活更添韵致。
此时,我轻抚着书页上的月光,慢慢将书合上,连同故乡的点点滴滴。我抬眼,天宇中月亮依然皎洁,我相信,故乡的槐树依然葳蕤苍翠,故乡人生活越发丰富而精彩,这些旧有时光的剪影,莹然在我心中,让人回味,让人铭记……
作者系西安滨河学校初2023届N1-5班 指导老师:董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