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董教学随笔318】双线并举,内蕴自成 ——谈谈文章的双线结构

文摘   2024-08-18 02:05   陕西  

写作·技能

双线并举,内蕴自成

                      ——谈谈文章的双线结构

陕西  董问博

双线结构常常运用在记叙文中以及游记散文中。它指的是写作叙事过程中设置明、暗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彼此映照、对比、交叉、重合,从而更好地传情达意的谋篇布局的一种写作方法。在写作时,运用双线结构的方法叙事,或明暗两线推进,或两件事并行(或者交叉)推进,这样构思可以拓展事件的时空跨度,深化文章情感,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多彩。
   明线就是从文章表面文字中能看见的贯穿文章始终的,将文章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脉络。一般是事件发展的情节(即故事或者游踪)。暗线就是相对来说要从文章中分析得来的贯穿文章始末的线索,一般是人物心理变化以及主旨情感等。
  双线结构能够加大材料容量,又能节省笔墨,使文章曲折跌宕,主题鲜明。下面具体谈谈如何使用双线结构组材。

1.并行交错写场景。两条线索交错扭接,镜头在不断地转换过程中,摹写出两方面不同的内容,所抒发的情感在结尾处合二为一。
如学生习作(节选):

凛冬将尽,但天气仍乍暖还寒。……这衰草连天的景象特别符合我此时的心境:心圃荒芜,无从打理。
     站在小升初生活的尾梢,我虽然尽力为梦想埋首耕耘……我努力想掌控各门功课的诀窍,但往往事与愿违……      

突然,一只纸鸢翱翔在天空那随风舞动的身姿,像驱逐寒冬的勇士,像一团烈火,燃烧在天空,也燃烧在我的心田。
   我深深地被这只纸鸢震撼,它盼春焕春的热望……    

学业上,我也遇到属于我自己的“寒冬”,我也应该像纸鸢那样,守住心底的热望,吹散凛冽的寒风。
    这纸鸢,是我心中划破长空的一道闪电,当我凝眸于它时,我便暗暗对自己说: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李乐萱《邂逅纸鸢》

   文章开篇摹写自己此时的心境,在这样的心境下,邂逅了纸鸢,一方面写纸鸢在寒冬中随风舞动的身姿,以及由此生发的情感;另一方面写自己学习上遇到的困境以及借纸鸢走出困境的过程。两条线索交织,最后小作者对纸鸢精神的认同,情感线合二为一。文章就在镜头的不断转换中,情感的不断变化中推进。

2.暗线包容明线中。包容式的双线结构,暗线(心理变化线、情感线)往往包容在明线(事件线)里,明线是外显的,暗线是内隐的。

如学生习作(节选):

我的家乡药王山,那是药王孙思邈隐居、采药、行医之所在,我因这些文化遗存而感到自豪。每年二月二古庙会,其壮观景象更让我大开眼界,一直念念不忘,记忆犹新。

地方的庙会始于唐朝……每年,来药王山祭拜成为很多人寄托美好愿望的生活方式。

最先吸引我的是花样繁多的民俗表演。……众多游客围观,大家看着这乡土气息毕现的民俗表演,眼角眉梢满是笑意。

看了没多久,我的兴趣点转移到周围的小摊点上……让人馋涎欲滴。

参观游览了山顶上的精美石刻和石碑……这些记录着药王山悠久历史和传奇故事,让人不禁抚古思今,思绪悠然神飞

逛完药王山庙会,我不禁感慨家乡人文底蕴深厚,地方风俗之绵长……

            ——张峰瑜《药王山庙会剪影》

  以药王山的古庙会为写作对象,介绍庙会的具体内容,按照观看体验的先后顺序记写,这是明线,行文中,暗含着对家乡风俗的喜爱,对家乡人文底蕴、地方风俗绵长的慨叹,这些情感是暗线。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学校小学部)

范文

成都寻美

文/侯梦麟

读万卷书固然能获得丰厚的知识,但行万里路更能发现见闻之趣、风俗之美、生活之乐。我喜欢行万里路,喜欢旅游。

去过好些地方,成都之行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每每回忆起来,不禁眼底流光,会心笑。

踏在成都这片土地上,虽已天接近黄昏,但周围的景物点亮了我的眼睛。给人一种穿越的既视感,或年代感十足,或刻意追寻古典意趣的建筑鳞次栉比,星罗棋布,加之身着古装的女子三五成群从远处款款走来,给人的感觉就是美。路的两边,绿槐高柳咽新蝉,花妍草盛隐啼莺,夜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降临,华灯初上,霓虹闪烁,经营夜市大排档的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成都的夜生活拉开了序幕。

我觉得,夜晚的成都反而比白天更加热闹,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人,仿佛约好了一般,穿梭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妈妈说,他们都是慕名而来,一饱口福的。这一点我很赞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我们挤到一家火锅店,占据了一张方桌,美食是火锅。滚沸的汤汁香气扑鼻,让人馋涎欲滴,肉片、青菜、土豆、粉带统统下锅,又风卷残云般填到肚中。然后,不断挑战着肠胃的接受度,直到肚腹抗议,才回酒店沉沉睡去。成都人对美食的执着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可见一斑。

大熊猫繁育基地参观,又给我了另一种感受。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的基地,让我们近距离领略国宝们的生活。这里,能看到成年大熊猫,它们或在优雅地吃着竹子,或在慵懒地晒着太阳,或静默地坐在树枝上思考“熊”生;还能看到出生没几年的熊猫,它们有的在争抢竹子,有的在打打闹闹,还有一只踩在同伴身上向上爬,还有头碰头,不知道在密谋什么,看着这些行走的“糯米团子”,我的心都要被它们萌化了。可是讲解员说,大熊猫可是猛兽,袭击人,毫不含糊,还被称为“食铁兽”。我一听瞪大眼睛,不觉咋舌。成都之行,打开了我观察熊猫的扇门,让我喜欢上了这种动物。顶流熊猫“花花”,那憨态,那机灵,那温顺,更是成了我的“心上熊”。

旅游使我收获颇丰,开拓了我见闻,丰富了我的阅历,让我切实领略了不同城市的性格。成都人的生活,成都的饮食文化,还有成都的“特产”——熊猫,都让我眼界大开,成为我成长过程中宝贵的财富。

                   西安滨河学校小学部五年级12班学生,指导老师:董问博

红色字写出了我在成都参观游玩的路线,属于明线;蓝色字写出了我在成都寻到美后的感受,属于暗线。结尾处“收获颇丰”,总结升华全文,也使得明暗线合二为一。

(指导教师:董问博)


与时光对坐
记住我们生活过的地方,记住相遇,记住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