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采风作品(二十八)】赵君平《巧乡女儿爱乞巧——记乞巧文化传承人董丽琴》

政务   2024-10-15 09:55   甘肃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巧乡女儿爱乞巧

——记乞巧文化传承人董丽琴

赵君平


2024年陇南乞巧女儿节如期举行,开幕式“乞巧情·在水一方”大型情景剧演出现场人山人海。恢弘的舞台,庞大的演员阵容和气势,新颖的歌舞剧表演,将“巧妹”的爱情故事放在“大乞巧”的背景氛围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年作为传承人,我也参加了开幕式的表演,承担乞巧程式解说和“中年巧妹”的角色。在“中年巧妹”出场的时候刚好有几句山歌,高亢嘹亮,似乎是从遥远的天际穿过山林飘到耳边。一听就知道是董丽琴演唱的。

上高山要走盘盘路,

缠了脚得吃无尽苦。

再高的山有到顶的时,

小脚的路何时走到头?

高高的山上羊吃草,

人里头都说妹的好。

正月里冻冰二月里消,

妹的路何时走到头?

这一段山歌开唱的时候,乞巧情·在水一方的情景剧当中,老年巧妹、中年巧妹、青年巧妹和幼年巧妹同时在场。在小巧妹的讲述中,时光流逝,短短几分钟,呈现了一生岁月变换,体现出明清时代,裹了小脚的女人那份生活的艰难和心酸。同是乞巧传承人,在这一刻,又找到了心灵的契合点,我决定抽空去采访她。

因为乞巧节我们彼此都在各自的乞巧点忙乞巧的事情,根本没有时间沟通和交流,七月初七,送走了“巧娘娘”,七月初八,我就迫不及待地约她见面了。

走进卢河村,就看见茂盛的玉米林子,郁郁葱葱的树木,每走一段路,就会出现一个小广场,不得不说卢河村的基础建设是真不错。小公园里凉亭下的男人们在悠闲的打牌,董老师的家,就在小广场旁边。听到我要采访她的消息,董丽琴早早就站在路边等候我。

走进董丽琴家的院子,就好像是走进了一个童话的世界。院子由绿草坪铺成,显得十分温馨,院子上空是一些五彩的小风车儿。连她们家的门帘儿都是一副山水画。同时,也可以看到一些毛毛虫、滑梯、秋千等玩具,让人感觉走进了一个游乐场。院子里栽着各种各样的盆景,还种着牡丹。有一方小小的舞台,挂着一幅秋天的图景幕布。她还是一个民办园的园长呢,家也是她的工作场所。

(左为董丽琴,右为作者赵君平)

今天的他穿了一件白色的上衣,头发很自然的挽在脑后。一条珍珠项链和一对流苏耳环,衬得她的脸很精致。这么多年了,因为同是传承人的缘故,我们常常会在传承人培训会上见面。从没有这么近距离地仔细打量过她,她真的长得很好看,属于那种越看越耐看的人,圆圆的脸盘上,有一双深情的眼睛,虽然已快六旬的年龄,但是目光中还有着几分羞怯。

董丽琴是六五年生人,今年已经59岁了,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疼爱她的老公、孝顺的儿子和媳妇儿,还有两个孙子,孙女儿已经上五年级了,孙子还在上幼儿园的大班。小孙子在院子里和几个小伙伴玩耍,其乐融融,孙女儿在院子里写作业,很礼貌地和我打招呼。

孙女儿卢思雅长得非常清秀,有一张鹅蛋型的脸和一对细长的眼睛,看上去非常招人喜欢。我问她是否参加了今年的乞巧活动,她大大方方地说:“我参加乞巧,还跳麻姐姐,打花膜儿,泼又泼,可开心了。”而且卢思雅告诉我,今年的乞巧,她姑姑也就是董丽琴的女儿也参加了,也就是说,她们家奶奶、姑姑和她三代人都在乞巧。

我笑着说:“董老师,你这乞巧传承得很成功嘛。”她不置可否地笑笑,把我请进屋子里,泡了一杯热茶。于是我们俩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聊今年的乞巧,聊彼此这几天的生活。我笑着说,我们家都十来天没有开灶了,从开幕式开始联排,到乞巧节组织活动,和央视记者直播乞巧,小半月了,我都没有做过一顿饭,孩子一直是在用外卖来填饱肚子。她笑着说自己也是,这七天乞巧的时间,都是她老公在做饭。我们相视而笑,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彼此之间,因为共同的话题,而显得格外亲近。


那么,董丽琴是怎么样与乞巧结缘的呢?董丽琴是五九年生的人,大概在六五年左右就跟着小姨去乞巧了。父亲是乡村医生,母亲是家庭主妇,但是父母非常开明,供她上到了高中,她是家里的老大。

那时候能上学的孩子本来就不多,上高中的更是寥寥无几。不过她在上学那年月,今天在这个村子种地,明天去那座山上拾柴,真正学习的时间很少。考师范的时候,差了几分没有考上,补习一年之后,忽然不让高中的学生考师范了,要再念一遍高中又得三年。于是她就放弃了再考试的机会。

“那时候的乞巧简单,但是乞巧的姑娘对巧娘娘特别尊敬,七天八夜,除了吃饭的时间要回家之外 ,平时都是待在坐巧人家,陪着巧娘娘,晚上也会住在坐巧人家。相比较而言,现在都是乞巧的时候去陪伴巧娘娘,平时也就不怎么去了。”说这话的时候,她的语气恳切,虔诚。似乎深深沉浸在过去乞巧的美好时光里。

十岁那年,农历七月七日清晨,董丽琴跟着小姨去迎水,把水迎进来之后呢,她们几个小姑娘照花瓣儿。她跪在巧娘娘面前,祈求巧娘娘给自己赐个笔样儿。“有一句唱词是这么唱的:巧了给个花瓣儿,不巧了给个烂扇儿。这时候我就想着要个笔样儿,多赢人啦。”她摘了一个巧芽儿,轻轻地放在水盆里,开始照花瓣儿。其他的姑娘照的有树叶、花、针,她的巧芽,是一支带盖儿的钢笔。小姨夸她:定是个读书的好料子,长大了一定是个握笔杆当干部的。当时的她,可开心了。从此,她感激巧娘娘,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每年都要好好儿乞巧。从此,她就与乞巧结缘,爱上了乞巧,诚心诚意地坚持每年都乞巧。

“我最喜欢梳油头的仪式了”董丽琴笑着说。迎巧的时候大家唱着“迎巧歌”:“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一柱香,两柱香,我把巧娘娘接进庄。一根线,两根线,我把巧娘娘接进院。”迎进来之后,要举行隆重的梳油头,也就是说,要将巧娘娘的头发整理好。有乞巧歌为证:“一碗油,两碗油,我给巧娘娘梳油头,前面梳的溜溜光,后面梳的照菩萨。巧娘娘的脸粉坛坛,两股子头发整蒜蒜,尺子按,剪子绞,巧娘娘的头发实在好。”我俩你一句我一句,说到高兴的地方就会不约而同唱起来。

不过,很快,我就意识到自己偏题了,于是,尽量引导她多说,为我们呈现70年代乞巧的场景。

“在70年代是不拜巧的,各个点上乞巧的姑娘们都是敬自己的巧娘娘,大概80年代才开始拜巧,那时候的巧点非常多,每个队都有一个巧点。后来呢,因为包产到户,劳动的时候大家都在一起,于是协商着说,你来敬我的巧娘娘,我去敬你的巧娘娘,然后就开始逐渐走动拜巧,沿用至今。”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拜巧”的“由来”,或许不一定准确,但是在她的经历当中,却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那时候乞巧姑娘的衣服也不是统一的,没有条件统一衣服,自己最漂亮的那件衣服,洗干净就可以了。而且早先的时候,巧饭会餐是必不可少的。乞巧的姑娘,端面、拿油、抱柴,摘菜,大家聚在坐巧人家开开心心的吃一顿饭,但现在巧饭会餐也很少见了。”的确如此,我亲历了80年代的乞巧盛况,也有切身感受,90年代,“巧饭会餐”淡化了,很多坐巧人家嫌麻烦,这个仪式就越来越少了。

以前的乞巧比较简单,大家在劳动、做针线的时间,提前学唱乞巧歌,听着听着就会了。老人教的迎巧,送巧方面的歌曲,都会传承下去,简单而虔诚。

常年参加乞巧活动,董丽琴也成了巧姑娘,而且更厉害的是她自己会造巧娘娘像。那又是怎样的机缘让她学会了造巧娘娘像呢?董丽琴不无自豪地说,受母亲的影响比较深。她的母亲心灵手巧,擅长绣花,飞过一只蝴蝶,她用指甲在布上划拉出蝴蝶的痕迹,就能够绣出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拿一朵花放在她跟前,她用指甲在布片上画出花朵的样子,搭配各色丝线,就能绣出一朵栩栩如生的花儿。

受母亲的影响,董丽琴这个左撇子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绣花、做巧果、做巧娘娘像。

九零年,董丽琴的女儿出生了。等到女儿长到十岁的时候,她又开始组织乞巧活动,并尝试做巧娘娘。那时女儿十岁,上五年级,说自己想乞巧,于是她召集了十几个小姑娘,生了巧芽,用了黄豆、玉米、小麦等几种不同的谷物,嫩黄嫩黄到巧芽,看上去非常喜人,精灵的女儿用彩色纸梳了几根带子,非常好看。

董丽琴在六月底就开始准备造巧的材料了,将好几张麻纸打湿,找来一个圆形的东西将纸糊上去,并在中间留了一个窟窿。脸上画上了眼睛,鼻子,早先没有红色颜料,她用大红纸为巧娘娘涂上胭脂和口红,头发用黑纸剪好粘上去,然后依据母亲做衣服的样子,给巧娘娘做衣服,裤子,鞋。照着影视剧中“织女”的模样打扮巧娘娘

造巧、做巧果、排练歌舞、置办乞巧衣服、组织拜巧事宜,这一切活动她都包揽了下来。

我问她:“为了传承乞巧文化,您都采取了那些行动?”她笑着说:“乞巧就是广交女性朋友,不管年龄大小,平时多交流一些乞巧的话题,说一些乞巧带来的乐趣。给小姑娘讲一些牛郎织女的故事。告诉她们,快要到乞巧的时候,要做好造巧的准备,造巧娘娘的时候,让乞巧的娃娃来帮忙,有意识的让姑娘们了解造巧,喜欢造巧。”

作为传承人,她也力排众议,扛起了一个传承人的责任。

“记得在2018年组织乞巧的时候,有一个参与乞巧的妇女要给大家编排九天仙女、七仙女的舞蹈。我说不行,我们乞的是巧娘娘,是织女,不是九天仙女。而且把天仙配这种黄梅戏放进乞巧节目,容易让外人对乞巧产生误解。作为传承人,我是不允许别人这么做的。结果她跟我争了起来,随后就退出了乞巧的队伍。后来我想了想,群众不懂乞巧也很正常,就主动去她家,好言相劝。后来她想通了,也不生气了,从那以后乞巧的人员再也不提天仙配、七仙女那些节目了。”

今年的乞巧,她依然很忙,与往年有所不同,往年都是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而今年提前十天才做准备,因为姑娘们虽然都在假期,但是有的弹钢琴、学绘画,上着特长班,她们作业多,没时间。妇女们正在摘花椒、摘豆角的季节,也没有时间参与。到了农历六月下旬,学生补习班放假了,才开始排练。大人忙完了白天的活,晚上才有排练的时间,感觉比往年吃力了好多。但通过努力,线上调演的时候,董丽琴的乞巧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卢河镇比赛的时候她的乞巧队获得了一等奖。

我问她:“传承乞巧方面遇到过困难吗?”她思考了片刻,坦言道:困难之一就是乞巧姑娘假期作业多,没时间,闲暇之余就是玩手机,这是一个社会现象,对啥都不感兴趣。其二就是中年妇女要么打工,要么上班带娃,没时间参与。其三慢慢的就是老龄化了,能抽出时间的只有老龄妇女,所以要想传承乞巧,还得乡政府出面,发动乞巧姑娘,组织乞巧人员,我们传承人只负责指导排练才能坚持。

“传承乞巧活动,只靠我们传承人是远远不够的,这项工作真的还需要政府出面给我们以人力支持。”她的话,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对乞巧的发展,我希望政府每年给我们人力资源,组建乞巧队伍,我们传承人发展传承弟子,像滚雪球一样,传承人越来越多,那么只有这样,我觉得乞巧文化才一定会发光发亮。”

当然,能者多劳,她还是村上的妇女主任。她从1997年就从事妇女工作,妇女工作实质性的工作就是服务性的工作,帮助孤寡老人搞清洁,帮助单亲母亲开导思想、走出困境,帮助重病妇女保持良好的心态、战胜病魔,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给他们理发、送衣物,给残疾儿童送爱心。这些事情很琐碎,但是一件件蕴含着人间温情。她把妇女工作与乞巧紧密联系起来,利用乞巧的队伍搞一些妇女的工作,比如说走访入户、照顾孤寡老人,用一双双巧手为那些需要帮助人送去温暖。

所谓“福来者福往,爱出者爱返”。董丽琴不计得失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一沓沓荣誉证就是很好的证明。2014年8月她被中共西和县委、西和县人民政府命名为“西和县乞巧传承人”,2022年12月,她被甘肃省文化旅游厅认定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乞巧节”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2014年3月她还荣获了“甘肃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优秀共产党员”“我为卢河添风采”演讲比赛三等奖、优秀妇女工作者、2022年度优秀妇联执委,这些镇上的奖励只是冰山一角。2014年被陇南市妇联、西和县县委、县政府授予“巧婆婆”荣誉称号,获得县妇联组织的“乞巧之乡”家庭才艺大赛三等奖;2007年获得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山歌比赛二等奖,2023年获得“古韵唱新词 山歌颂党恩”仇池山歌比赛二等奖。这些荣誉证书看得我眼花缭乱,她却异常淡定,只说,这也没什么,不过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优秀的人一直都是谦虚低调的,从她的荣誉可以管中窥豹,略知一二,她不光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还是一名出色的妇女干部,更是一位才艺出众的女子。乞巧,磨砺了她,让她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是传承人,也是“巧婆婆”,更是“最美家庭”的获得者。“乞巧之乡”的沃土,根植了她的善良、贤惠、孝顺和多才多艺,她用自己的方式,让“善良”生根发芽,让“灵巧”开枝散叶,在家乡这一方天地间,她就像一朵摇曳生姿的“野棉花”,默默地把温暖和清香散播。


本文配图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赵君平,女,西和县人,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省级乞巧文化传承人,在《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飞天》等杂志发表散文、诗歌多篇。


  

end

 

来源:陇南文联


爱国 为民 崇德 尚艺

西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西和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重要力量。


监制:吕程    审核:韩强    编辑:杨凯

扫码关注我们      西和县文联



西和县文联
推动文艺创新,促进社会和谐,以发现培养文艺人才为己任,推动西和文学艺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