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采风作品(四)】张军民《独特魅力的乞巧起源地——西汉村送巧纪实摄影》

政务   2024-08-17 13:00   甘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的唯美篇章至今在礼县祁山镇的西汉水畔久久回荡。就在这样一条见证了秦人发祥、三国战场、乞巧遗风的西汉水旁,有一个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民风淳朴向善、乞巧民俗文化起源地之一——礼县祁山镇西汉村。

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牛郎织女的故事便由此产生。不过,天上的星星如何成了织女和牵牛?有学者认为,织女的原型是秦人始祖女修,而牵牛是周人远祖叔均。传说女修善织,叔均则发明了牛耕,身处男耕女织经济结构中的古人,便以他们命名星座。所以细究起来,“乞巧”风俗其实是秦人古老遗风。

2006年,七夕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于年轻女性们的乞巧女儿节,仍将继续传承原生态的民间信仰,以及表达人们对于智慧、生活的美好愿望。

在礼县西汉水上游一带的永兴、祁山、盐官等乡村的乞巧民俗文化活动为七夕赋予了更为重要的内涵。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唐代 · 林杰《乞巧》

诗中描写的乞巧节,在礼县一带流传了1800多年。每年的农历六月最后一天晚上到七月初七,礼县西汉河上游一带未出嫁的姑娘们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歌舞活动,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

礼县西汉村就位于西汉水上游,这里的乞巧民俗活动,正与它的名称一样,历史悠长,历年举办“耍巧娘娘”(乞巧)活动,从未间断。无论是老祖宗留下的古老唱词,还是现在新编唱词,西汉村都保留和传承原汁原味韵调,坚持不变,唱腔韵调与周边村镇等地略有不同,从而形成“西汉韵调”,“耍巧娘娘”各个环节等都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老形态,独具本地特色。

在礼县、西和人的传统习俗中,通常把心目中最尊敬的女性神灵称作“娘娘”。天上织女“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巧娘娘”。

乞巧节围绕“巧娘娘”展开,分为七个环节。其中送巧最为隆重。照瓣卜巧举行后,说明乞巧活动即将结束。此时,姑娘们怀着惜别的心情,抓紧送巧前仅剩的一段时间尽情唱巧。

夜晚的礼县祁山镇西汉村传来悠扬的歌声,坐巧人家——村民王岁女家中灯火通明,迈入院门,盛装打扮的乞巧女们正排成两队,摇着花扇,此起彼伏地唱着乞巧歌。

此时,歌声停止,乞巧组织者很不情愿地开始送巧仪式,妇女们分站神桌两旁,将贡品分类装碟、整齐陈列,再一次整齐地转到送巧娘娘像前的供桌上。乞巧女们虔诚地拜向巧娘娘,祈求赐予大家聪慧、灵巧。

送巧仪式正式开始,姑娘们怀着留恋而无奈心情齐唱《送巧歌》,略带忧伤的歌声流露出了姑娘们对“巧娘娘”的惜别之情。

送巧时,乞巧组织者照例祭祀跪拜,手持巧娘娘像,引领姑娘们走出坐巧处的大门,走向原迎巧地点。

一盅酒,两盅酒,把我的巧娘送上走
一根绳,两根绳,把我的巧娘送出门
一根线,两根线,把我的巧娘送出院
一炉香,两炉香,把我的巧娘送出庄

蓝天你把门打开,把我的巧娘送上来
野鹊哥,野鹊哥,把我的巧娘娘捎过河
白手巾上画石榴,巧娘走家我没留
留留留,留不哈,害怕王母使家法

白手巾上画莲花,巧娘走家我咋家
白手巾上写黑字,巧娘走家我没治
去家去,上天去,天上的牛郎配婚去
牛郎配婚双双对,再等明年的七月七

十二个月月满了,巧娘上天不管了
不管穿,不管戴,只要两朵银花在
一股青烟上天了,凡间的女子心安了
今年去啊明年来,头顶香盘就接你来

《送巧曲》一路伴随着送巧女们,大家步伐缓慢、心情沉重、互不言语,惜别的气氛笼罩着整个送巧队伍。

在西汉村乞巧文化广场,“巧娘娘”和群众们汇集在一起,乞巧女们怀着惜别的心情,紧抓仅剩的最后时间尽情唱巧,优美而古老的唱腔不绝于耳。略带忧伤的歌声流露出了姑娘们对“巧娘娘”的惜别之情。

一路上,大家一起到达西汉水河边地点后,继续最后的送别仪式,乞巧女们面对神像照例祭祀跪拜,怀着留恋而无奈的心情齐唱《送巧歌》。

在送巧歌声即将结束时,乞巧女们全体跪倒在地,乞巧组织者手执蜡烛,将巧娘娘像点燃。烈火熊熊燃烧,火星点点飞耀,袅袅青烟,直升夜空。同时将巧娘娘像及一起物品焚化,场面极为宏大、感人。

送巧仪式结束,乞巧女们手牵着手,在不断的唏嘘声中,穿越茫茫夜色,沿年年迎巧、送巧的老路返回。

陇南西汉水流域礼县一带一年一度的传统乞巧活动,就此落下帷幕。

西汉水奔腾不息,祁山、大堡子山历经风雨岿然屹立,见证着礼县这片热土的历史变迁。




作者简介

张军民,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信集团摄影协会会员、甘肃省摄影家协会理事、甘肃省现代摄影学会理事、陇南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end

 




来源:陇南文联

爱国 为民 崇德 尚艺

西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西和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重要力量。


监制:吕程    审核:韩强    编辑:南豆




扫码关注我们      西和县文联

西和县文联
推动文艺创新,促进社会和谐,以发现培养文艺人才为己任,推动西和文学艺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