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采风作品(十三)】杨克栋、刘高潮《内涵丰富 风情独特的仇池乞巧节》

政务   2024-09-10 09:32   甘肃  

内涵丰富 风情独特的仇池乞巧节

杨克栋   刘高潮


陇南仇池地区的乞巧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独特的地域风情。

仇池山位于甘肃南部的西和县。此山“四面斗绝,孤险云高”相传为人类始祖伏羲诞生地。仇池地区已被史料和考古证明是秦人的发祥地,也是三国争雄的古战场。氐族杨氏在此建仇池国历时358年之久。疆域最大时,辖甘陕南部及四川北部的广大地区。

仇池地区的传统习俗中,人们通常把心目中最尊敬的女性神灵称作“娘娘”,如王母娘娘、送子娘娘等。据载,天上织女“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巧娘娘”。当地姑娘们怀着对巧娘娘虔诚的心情,抱着美好的期盼,每年从农历六月三十日晚(小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初七晚,举行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乞求巧娘娘下凡,给她们赐以聪慧和灵巧,故称其为“乞巧节”。因参加乞巧活动的多为未出嫁的姑娘,文人们又称为“女儿节”。解放前,由于受封建传统意识的影响,对姑娘们管束较严,一般到十二三岁后,不再允许随便出门在人前走动。但到乞巧节前后的这一二十天中,家里一般再不过问。即使贫穷人家的姑娘,这期间不管农活再忙,也不安排活计。姑娘们自由组织,不分昼夜地载歌载舞,祭神乞巧。可以说,乞巧节是她们一年一度最欢乐的时光。

仇池地区的乞巧节全程历时七天八夜,主要有手襻搭桥、迎巧、祭巧、唱巧、跳麻姐姐、相互拜巧、祈神迎水、针线卜巧、巧饭会餐、供馔、照瓣卜巧、送巧等十二项活动仪式,内容丰富,程序繁多,风情独特。现简述如下:

一、手襻搭桥

手襻搭桥仪式在农历六月三十日下午迎巧前举行。届时每个姑娘将五月端阳绑在手腕上的手襻解下,一条接一条的绾成一根长头绳。手捧香盘的姑娘前面引领,其他人列队跟随。香盘内放有香、蜡、黄表纸等祭品和头绳。姑娘们来到村镇外的河边,先由两人分别站在两岸,把头绳横拉在河面上,接着点蜡、炷香、焚表,祭祀跪祈。然后大家成排列队,牵手摆臂,齐唱《搭桥歌》:

三张黄表一刀纸,我给巧娘娘搭桥子。

三刀黄表一对蜡,手襻的红绳把桥搭。

巧娘娘穿的绣花鞋,天桥那边走着来。

巧娘娘穿的高跟鞋,天桥那边遊着来。

巧娘娘穿的缎子鞋,仙女把你送着来。

巧娘娘穿的云子鞋,登云驾雾虚空(天空)来。

巧娘娘,想你,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唱罢,站在河两岸拉头绳的姑娘同时松手,绳子即刻落入河中被水冲走,这标志着乞巧节的帷幕已经正式拉开。

二、迎巧

迎巧仪式于农历六月三十晚上的九时左右举行。按乞巧习俗,各乞巧点迎巧的地点一般固定不变。如城镇的多在坐巧处较近的十字街口,乡村的多在村外大路口或河边。届时姑娘们精心打扮,穿戴一新,列队前往。人人手合胸前,各执燃香一支,手捧香盘的姑娘前面引领,其他人在虔诚、肃穆的气氛中缓步跟随。到达迎巧地点,照例跪拜祭祀,然后牵手摆臂,齐唱《迎巧歌》之一: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

巧娘娘教我绣一针,一绣桃花满树红。

巧娘娘教我绣二针,二绣麦子黄成金。

巧娘娘教我绣三针,三绣中秋月亮明。

巧娘娘教我绣四针,四绣过年挂红灯。

去年去了今年来,头顶香盘接你来。

巧娘娘,想你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唱罢,燃放鞭炮,开始返回。在返回的路上,姑娘们边走边唱《迎巧歌》之二: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一柱香,两柱香,我把巧娘娘迎进庄。

一根线,两根线,我把巧娘娘迎进院。

一根绳,两根绳,我把巧娘娘迎进门。

一对蜡,两对蜡,我把巧娘娘迎进家。

去年去了今年来,头顶香盘接你来。

巧娘娘,想你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姑娘们欢快的歌声,在万籁俱寂的夜空回荡,显得格外清脆嘹亮。

迎巧队伍返回坐巧处,巧头在神桌前跪拜祭祀,其他姑娘成排列队,牵手摆臂,齐唱《迎巧歌》之三: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我把巧娘娘请下凡,天天给我教茶饭。

巧娘娘请到神桌上,天天给我教文章。

巧娘娘请上莲花台,天天教我绣花鞋。

巧娘娘请来了点黄蜡,天天教我绣梅花。

巧娘娘请来了献茶酒,给我赐一双好巧手。

去年去了今年来,头顶香盘接你来。

巧娘娘,想你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在一片欢歌声中,巧娘娘被虔诚、隆重地迎进了坐巧人家。


三、祭巧

乞巧节前,姑娘们先要在村庄选一家条件尚好、比较宽敞的姑娘家做乞巧点,并推选一位精明强干有威望的已婚妇女做巧头。姑娘们先要在纸活铺“请巧”或亲手精心制作巧娘娘的纸扎像,像被供奉在坐巧人家的正庭神桌上。桌前挂有彩色桌裙,桌上摆有木质或金属献器,并供有糕点、水果和各种花样的面制、油炸供品,左右各摆放一个插满鲜花的花瓶。这与古时“以香花水果为供”的记载相吻合。一切祭巧活动,都在这张神桌前进行。

祭巧的程序比较严格,一般分集体祭巧和个人祭巧两种。集体祭巧所用的香、蜡、黄表和供品都是从集体筹资的款项中支出的。从迎巧后的第二天起,由推选出的专人负责。每天早晨、中午、晚间三个时段,姑娘们都要在坐巧处点蜡、炷香、焚表、跪拜,以示虔诚。白天香烟袅袅,晚上明烛高照。

除集体祭巧外,凡参加乞巧的姑娘,一般都要进行两次个人祭巧。第一次在七月初一的上午进行。大清早她们梳妆打扮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各种祭品放入香盘中,双手虔诚地捧着前往坐巧处。到了神桌前,照例祭祀跪拜。如有心愿,跪拜时会默默祷告,乞求巧娘娘保佑。有些地方,姑娘们有竞相起早、争抢头香的习俗。第二次在初六或初七上午进行。所捧香盘中,主要盛放着生长整齐的白色豆芽(也叫巧芽)。家境好的姑娘,还会盛放各种糕点和水果等供品。个人祭巧,多以单独进行。有些家庭贫困的姑娘,也会两三人相约,共同准备一个香盘,到时结伴祭巧。


四、唱巧

唱巧是乞巧活动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最热闹的形式。姑娘们在这七天八夜里,从白天到深夜,按一定的程序,用不同的歌曲在巧娘娘像前尽情地载歌载舞,以此表达夙愿,抒发情感,展示才艺。

唱巧的曲调分为两句调、三句调和数板调三种。两句调、三句调的曲调自由流畅,不管歌词多长,都以两句或三句分为一节,每节唱罢,用“巧娘娘,想你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作为副歌,充分表达了姑娘们对巧娘娘的无限期盼。唱《送巧歌》时,则用“七月里,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作为副歌。数板调,就是按唱巧时双脚跳跃的节拍,把歌词说唱出来,像说快板一样,音调有高有低,节奏有紧有缓,气氛热烈欢快。在“跳麻姐姐”“泼又泼”等乞巧活动唱巧时都用这种曲调。

唱巧歌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涉及面也很广,包括祈神祭祀、生活劳动、历史时政等内容。按其来源大体分为传统歌词和新编歌词两种。传统歌词,就是口头相传很久,家喻户晓的乞巧歌词。这类歌词大部分是在不同乞巧仪式中祈神、祭祀时演唱的。如《搭桥歌》《迎巧歌》《迎水歌》《送巧歌》等。也有少部分,虽然与乞巧仪式无关,但内容多与老百姓的生活和劳动密切相关。如《打秋千》《正月里冻冰春分消》《二十四节气歌》等。传统歌词的语言大多纯朴平实,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歌色彩。新编歌词,就是当代、当时新编新唱的乞巧歌词。每年乞巧前,各乞巧点的组织者,都会邀请本村镇热心乞巧的文化人,根据历史资料和现实重大事件编写歌词,以供乞巧演唱。如《洋烟歌》《打壮丁》《八仙洞》《三国歌》等。新编歌词,每年层出不穷,数量较多。所编歌词押韵流畅,但多带有文人腔调。

唱巧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配合歌词、曲调做出各种形体动作。这种手舞足蹈的动作,能使唱巧的情绪与气氛达到最佳状态。唱巧的动作分为牵手摆臂式、往来穿插式、原地跳跃式和扭摆行进式四种。

牵手摆臂式为唱巧姑娘商定好要唱的歌曲后,在神桌前互相牵手站成一排,唱时双足不动,牵在一起的双臂随歌声节拍作前后摆动,强拍后摆,弱拍前摆。坐在炕上和站在神桌前的姑娘随声相和。在举行搭桥、迎巧、迎水、拜巧、送巧等仪式时多采用这种动作。

往来穿插式俗称“参花剪子”。相约唱巧的四位姑娘,面对面的站在神桌前的空地四角上。唱巧开始后,每唱到“巧娘娘,想你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的副歌时,站在对角的两个姑娘随歌声摆臂行进,相互穿插,交换位置。转身站定时,再接唱下节歌词。再次唱到副歌时,站在另外对角的两位姑娘照样摆臂行进,穿插换位,直到一曲唱完为止。

原地跳跃式俗称“泼又泼”。相约唱巧的三四位姑娘,在神桌前站成一排。唱巧开始后,随着《泼又泼歌》的数板调节拍,她们一起在原地靸足跳跃,同时双臂大幅度交替摆动。跳跃动作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在其她姑娘的和声中,气氛紧张而热烈。一曲下来,跳唱的姑娘个个满头大汗,人人气喘嘘嘘。

扭摆行进式多在宽敞地带行进唱巧时采用。唱巧姑娘手拿纸扇或手帕,排成一行或数行,随歌声节拍,踏十字步行进。同时随着腰部的扭动,双臂在胸前舞摆。在边唱边走边扭摆中,可以变化出各种式样的行进队形。


五、跳麻姐姐

跳麻姐姐是一种请神附体、祈祷问事的乞巧仪式。麻姐姐为麻姑的俗称。对麻姑的记载,散见众多的古籍之中,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称其为仙女;二是称其为“女巫之鬼”。乞巧中所指的麻姑是仙是鬼?还待考究。

跳麻姐姐前,首先要确定一位跳神姑娘。确定的方法通常有三种:一是平时曾梦见自己跳麻姐姐,到乞巧时真想跳一回的;二是认为自己有厄运,为求吉祥发愿要跳一回的;三是公认神会在此人身上附体,大家一致推荐出来的。这种乞巧活动,既神秘又略带风险,一般不轻易举行。若要进行,必须请富有跳神经验的成年妇女做主持。开始时,被确定跳神的姑娘和主持妇女,一起在神桌前点蜡、炷香、焚表、跪拜,并默默祈祷,求神显灵附体。然后主跳姑娘站在神桌正前方,左右各站一位陪跳姑娘,其她姑娘神色严肃而紧张地分站神桌两旁。一位装扮麻姐姐替身的姑娘,钻到神桌下,准备回答问话。一切准备就绪,主持的妇女就宣布“跳麻姐姐”开始。

神桌两旁的姑娘齐声问:“麻姐姐,做啥着哩?”神桌下的姑娘则回答:“簸粮食着哩。”接着,神桌旁的姑娘用数板调齐唱:“簸东了,簸西了,簸下的粮食鸡噆(叼)了。”唱罢,桌旁的姑娘又问:“麻姐姐,做啥着哩?”桌下姑娘答:“磨面着哩。”桌旁姑娘齐唱:“东磨面,西磨面,渠里无水磨不转。”唱罢,桌旁姑娘又问:“麻姐姐,做啥着哩?”桌下姑娘答:“擀面着哩。”桌旁姑娘分成左右两部分,互相问答对唱:“多么少?两盆哩。薄么厚?照人哩。长么短?噎人哩(意为面条长,咬不断)。”接着,神桌下的姑娘一边往出钻一边用拖长的声调大喊:“麻姐姐的神—来—了!”神桌两旁的姑娘齐唱《跳麻姐姐歌》:

麻姐姐,虚空(天空)来,脚上穿的登云鞋。

麻姐姐,隔河来,手里打着响锣来。

麻姐姐,翻山来,脚踏铺下的红毡来。

麻姐姐,神来了,黑天半夜咋来了?给神端的茶来了。

麻姐姐,神来了,黑天半夜走来了,给神端的酒来了。

杏核茶,蜂坛酒(蜂蜜水酿造的酒),

虚空行,云里走,麻姐姐拿的降妖斗。

神桌两旁的姑娘,不停地唱,反复地唱,一直唱到认为主跳姑娘神已附体时为止。

《跳麻姐姐歌》一旦唱起,神桌前的三位姑娘,随即一起开始按歌声节拍用双足原地跳跃。并且两臂同一方向前后摆动。开始跳的较慢、较低,摆动幅度不大,随着时间的延长,歌声节拍逐渐加快,跳摆的速度也愈快,高度也愈高,幅度也愈大。左右陪跳的人,如感到体力不支,可以随时替换。中间主跳的姑娘,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在中途停止跳跃。实在体力不支,可由左右陪跳的姑娘搀扶其胳膊,帮她坚持跳跃,直到神灵附体为止。神灵附体的标志就是主跳人脸色发白、目光呆滞、情不自控、神态痴迷。出现这种情况后,主跳人大多会自行倒地。否则,大家一拥而上,将其用力强行拉倒。这时有一位大龄姑娘将倒地者抱在怀中问:“你是巧娘娘还是麻姐姐?”倒地者以神的身份回答后,所有的姑娘马上跪在地上,主持的妇女焚烧黄表并祈祷:“麻姐姐,麻姐姐,请你嘴里头莫要留言,舌底下莫要压话,给黑眼的阳人(阳世间看不清事态的人)指一条明路。”接着就问吉凶祸福。

跳麻姐姐的神秘和风险就在于此。有时主跳姑娘倒地后,一时气息奄奄,昏迷不醒,这就给大家带来了恐慌与紧张。有的喂水,有的掐穴位。主持妇女急忙焚烧黄表进行祈祷。一般只要歇息一会儿,昏迷的姑娘就会苏醒过来。如果倒地的主跳者答非所问,说的事情有所谓的蹊跷怪异之处,事后为了解读其中的隐寓和含意,会引起有些人长时期的议论和传播。


六、相互拜巧

乞巧过程中,比邻的乞巧点之间,还要相互开展拜巧活动,俗称“行情”。如上街与下街、东关与西关、前庄与后庄、上坝与下坝、此村与彼村等等。乞巧点相互拜巧的关系,是依照多年约定俗成的惯例而确立的,礼尚往来,每年不变。如有一方去拜巧,另一方无故不予回拜,则被视为大不敬,定遭参拜方的责骂。如此既伤和气,来年必将断绝拜巧关系。

相互拜巧时,姑娘们精心打扮,穿戴一新,成排列队。前面引领的姑娘手捧香盘,盘内放着各种祭品和馈赠对方的礼品—巧芽。拜巧队伍到达目的地时,村前和巷口早已人头攒动,站满了看热闹的男女老少,其中不乏要找对象的男青年和他们的父母。被拜访的一方燃放鞭炮,出面相迎。到了坐巧处,先由拜访方负责人在神桌前照例祭祀跪拜,接着赠送巧芽。然后所有拜巧姑娘,从神桌前至院中站成若干排,牵手摆臂,齐唱乞巧歌。为显示才艺,博得好评,往往要选唱最得意的新编歌词,一连接唱好几首。唱到传统乞巧歌时,双方的姑娘也齐声和唱。欢快、嘹亮的歌声,萦绕庭户院落,回荡街头巷尾。唱罢,茶水招待,两村的姑娘坐在一起互称姐妹,有说有笑,十分亲热。招待罢,送到村口大路边,双方依依不舍地告别。

拜巧活动不仅起到了交流观摩的作用,还为邻村、邻街的姑娘搭建了互相建立友谊的平台,又为未婚青年寻找佳偶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七、祈神迎水

七月初七,是乞巧的最后一天,也是乞巧活动达到高潮的一天。这一天要举行祈神迎水、针线卜巧、巧饭会餐、供馔、照瓣卜巧、送巧等多项活动仪式。初七晚上进行照瓣卜巧时,需要大量清水。按乞巧习俗,只有虔诚、隆重地在水神那里迎来的水,照瓣卜巧才最灵验。这就必须在初七上午举行祈神迎水仪式。

祈神迎水仪式,是展示一个点的乞巧水平和姑娘们靓丽模样的最佳时机。所以在迎水的前一天,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如排练队形,选择祭品,确定歌曲,配备汲水工具,安排姑娘的衣着打扮等,样样都不敢有一丝纰漏,以免比不上其它乞巧点,在观众评论中处于下风。

七月初七这天清晨,姑娘们很早起床,精心梳妆打扮,穿戴一新,齐集坐巧处。上午九时左右,在统一指挥下,成排列队,小姑娘按排牵手,大姑娘执扇着帕。由一对手捧香盘的姑娘前面引领,迎水队伍依次跟随,队伍中有专人手提汲水工具。有些姑娘的父母,也跟随在队伍左右维持秩序,以防淘气少年的捣乱。

县城和大村大镇的祈神迎水仪式十分热闹。在各支迎水队伍出发前,所经过的街道两旁,早就熙熙攘攘、擦肩接踵地站满了观众。大多数人是为了看热闹,但也有不少人为婚姻大事而来。有些已到婚龄还未找下对象的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此时站在人群中,专心一意地物色提亲对象。已经提亲还没有看见过女方长相的,则在媒人的指点下,目不转睛地专注着对象的模样。过去,在封建礼教禁锢的年代,好些少男少女的婚姻,就是通过这一天的相亲订下来的。

更为热闹的是西和县城外的东泉处。每到祈神迎水的早晨,看热闹的群众,就把此泉围个水泄不通。县城南关、北关、东后街、西后街、衙门背后、曹家河坝和城郊的上城、朝阳等十多处的祈神迎水队伍相继到达。每支队伍到达后,由巧头在泉边照例祭祀跪拜,姑娘们成排列队,齐唱《迎水歌》:

水神爷面前摆香案,迎上神水照花瓣。

水神爷出了南天门,你把神水赐两瓶。

水神爷打坐水晶宫,你把神水赐两桶。

水神爷身下骑的龙,你把神水赐两盆。

水神爷神泉通九江,你把神水赐两缸。

水神爷给我显灵验,迎上神水照花瓣。

巧娘娘,想你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除唱《迎水歌》外,每队迎水姑娘在众人面前,还要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乞巧歌儿一曲接一曲的唱完。一唱就是好长时间。唱罢,燃放鞭炮,把献给水神的巧芽撕碎撒在泉中,将带来的所有盛水工具汲满水,列队原路返回。从早晨到中午,西和县城外的东泉边,一支又一支的迎水队伍你来我往,人山人海的男女观众前拥后挤。歌声、鞭炮声、欢笑声、喧闹声汇成一片,情景热闹非凡。


八、针线卜巧

乞巧临到最后,要进行“卜巧”活动。就是用一定的方法卜问经过数天虔诚的乞求,巧娘娘使自己变得聪明灵巧了,还是愚昧笨拙了?如若聪明灵巧了,则达到了什么程度?这是乞巧姑娘们急切想要知道的。仇池地区的卜巧方式分两类,一类为个人“针线卜巧”;另一类为集体“照瓣卜巧”(后面另述)。

 个人针线卜巧的方式有水面浮针卜巧和燃香穿针卜巧两种。水面浮针卜巧就是在迎水仪式结束后,盛数碗迎来的神水曝晒在院中的阳光下。不一会儿,水面就会产生一层隐隐约约的薄膜。此时,想卜巧的姑娘就准备数枚小号绣花针,先在神桌前炷香、叩头,默默祈祷,求神赐巧。然后走到院中曝晒的水碗前,在数位女友的围观下,憋住呼吸,将数枚绣花针小心翼翼地依次横着放入碗中。针若浮在水面,便为得巧,浮得数量越多,时间越长,证明得巧的程度越高。此时,卜巧姑娘满脸喜色,大家拍手叫好,表示祝贺。得巧者便又去神桌前炷香叩头,以谢神恩。若针浮的较少,且很快沉入碗底,便为没有得巧。卜巧姑娘神色沮丧,大家默不作声或小声安慰。燃香穿针卜巧就是在七月初七夜间,卜巧的姑娘先要准备绣花针一枚,绣花红丝线一根,在神桌前炷香叩头。然后拿上针线,请女友燃香一根,一起走到黑暗处,拿香的女友将香头红光吹亮,卜巧姑娘借助这点红光,全神贯注地往针眼中穿红丝线。若线顺利穿入针眼,便为得巧,大家欢天喜地拥卜巧姑娘在神桌前叩头谢恩,并将红丝线缝在巧娘娘的衣角上,以示自己永远心灵手巧。若将线多次未穿入针眼,便为没有得巧,大家都闷闷不乐。


九、巧饭会餐

在整个乞巧活动中,姑娘们都是各自回家吃饭。到七月初七下午,按乞巧习俗,凡参加乞巧的姑娘,都要在坐巧处一起吃顿“巧饭”。据说吃了巧娘娘恩赐的饭,能保佑一年内消灾免病。此项活动俗称“办会会”,实为巧饭会餐。

每个乞巧点的会餐人数,按地域的大小而不同,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七八十人。按惯例,解放前,巧饭会餐前每人都要缴一碗白面,锅碗瓢勺等,可临时借用或自带。油盐菜柴可按本人家庭情况自愿缴纳。巧饭会餐,也不是什么七碟八碗的酒肉筵席,而是一顿极普通的带有神佑色彩的臊子面或大锅烩面片。如今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巧饭会餐的标准也在提高。姑娘们已不是缴面会餐,而是凑份子钱会餐,饭菜也超出了原来的臊子面和烩面片的标准,明显比过去的丰盛。巧饭会餐也正是姑娘们显示厨艺的难得机会,所以大多数姑娘会绾袖系裙,主动参加,忙出忙进,干得热火朝天。

巧饭会餐开始前,第一锅的第一碗饭先要供奉给巧娘娘。由巧头在神桌前行供饭礼,礼毕巧饭会餐正式开始。姑娘们以年龄大小为序各盛一碗,边吃、边说、边笑。由于巧饭是大家亲手做成的,又是一次难得的集体会餐,加之有神灵保佑的含意,所以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十分开心。为了使其他人也能得到神灵的护佑,家中有老人或病人的姑娘,在巧头的许可下,可以先端一碗回家,让老人食用后健康长寿,病人食用后早日康复。有些姑娘还将年幼的弟弟或妹妹带来一起会餐,以求得到巧娘娘的庇护。


十、供馔

     许多宗教和民俗的祭祀活动中,都要进行供馔仪式。通过隆重的仪式,把供奉的东西祭献给神灵,以表示祭祀者的虔诚。在乞巧节中,大的乞巧点也要举行这种仪式,当地俗称“转饭”,大体如下:七月初七下午巧饭会餐结束后,先在坐巧人家庭院正中,安置一张八仙桌,将所有姑娘祭献和集体购买的供品,分类装碟陈列在桌上。在八仙桌和神桌的左右两侧,各站两位姑娘,准备“转饭”时递接供品。其他姑娘列队,牵手站在神桌前。队前一人手端水瓷碟,水上浮有棉花制作的鸳鸯数对;另一人手端木盘,盘内放置为巧娘娘梳头打扮的木质梳、篦。乞巧组织者在神桌前照例祭祀跪拜后,宣布供馔仪式开始。神桌前列队的姑娘齐唱《转饭歌》:

大姐娃转饭把香插,二姐娃转饭点黄蜡。

三姐娃转饭三作揖,四姐娃转饭烧表纸。

五姐娃转饭点心甜,六姐娃转饭仙桃圆。

七姐娃转饭油果香,八姐娃转饭酸梨黄。

九姐娃转饭葡萄串,十姐娃转饭把神献。

巧娘娘,想你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此时,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的群众,早把坐巧人家的院子挤得满满当当。随着歌声,“转饭”队伍由屋内走出,端鸳鸯瓷碟和梳、篦木盘的姑娘前面引领,其他人牵手跟随,边走边唱,走到院子正中,绕八仙桌转一圈后齐站桌前,原桌前的两位姑娘双手合十相向行恭手礼后,将桌上的一碟供品,递给队伍最前排的姑娘手中,随后队伍继续唱着走回屋内。按乞巧风俗,此时歌声不能中断。如《转饭歌》唱完,就接唱其他乞巧歌曲,直至院中八仙桌上陈列的供品全部转接完毕,集体供馔祭巧仪式才告完毕。


十一、照瓣卜巧

在乞巧活动中,除举行个人“针线卜巧”外,还要在七月初七晚九时左右举行集体“照瓣卜巧”。即用巧芽在神水中的投影图案卜问自己的巧拙和祸福,俗称“照花瓣”。

照瓣卜巧开始时,所有姑娘手端白釉碗分站神桌两旁。先由巧头在神桌前照例祭祀跪拜,并默默祈祷:“请巧娘娘给黑眼的阳人赐个好花瓣,指一条手巧路”。礼毕,大家用数板调齐唱《照花瓣歌》:

我给巧娘娘点黄蜡,巧娘娘你把善心发。

巧娘娘给我赐花瓣,照着花瓣许心愿。

巧了赐个花瓣儿,不巧了给个烂扇儿。

巧了赐个扎花针,不巧了给个钉匣钉。

巧了赐个扎花线,不巧了给个背篼襻。

巧了赐个铰花剪,不巧了给个挑菜铲。

巧了赐个擀面杖,不巧了给个吆猪棒。

巧了赐个切肉刀,不巧了给个朽心桃。

巧了赐个写字笔,不巧了给个没毛鸡。

巧了赐个磨墨砚,不巧了给个提水罐。

巧娘娘给我赐吉祥,我给巧娘娘烧长香。

巧娘娘给我赐花瓣,照着花瓣了心愿。

唱罢,由巧头把迎来的神水,分别倒入每个姑娘的碗中,开始照瓣卜巧。

照瓣卜巧是很有趣的乞巧活动。开始时,先把一枝巧芽顶端的叶芽掐下,再把嫩茎掐成若干小段,分别一段一段地投入碗中。把碗端在灯光下,浮在水面上的叶芽或小段嫩茎,由于光的折射作用,在白釉碗底会呈现不同的投影图案。投影大多呈各种花瓣状,这也是俗称“照花瓣”的由来。但也会呈现出其它形状,如针、线、笔、砚、鸡心、如意、铲子、镰刀、锄头、捧槌、牛头、狗尾等。卜巧姑娘就按各自碗底投影的图案解读分析隐寓的含义,卜知巧娘娘赐予的巧拙和祸福。如投影图案为针线时,则表示心灵手巧;如为铲子捧槌时,则表示心笨手拙;如为鸡心如意时,则表示吉利祥瑞;如为牛头狗尾时,则表示晦气灾祸;如为笔砚时,则预示将来的夫君会是文人;如为镰刀锄头时,则预示将来的丈夫会是农民等。有些年龄较小的姑娘,多请有经验的妇女或大龄姑娘帮助自己解释碗底投影的含义。此时,一般对带有吉利祥瑞的图案,都会乐意一语道破,大家立即围观,表示祝贺和羡慕;对带有晦气和不祥的图案,不愿按意直说,多用模棱两可的话语加以掩饰,以免卜巧姑娘扫兴失望。有时为了逗乐寻欢,被请的人对投影图案会做出诙谐打诨的解释。如把鸡心图案说成“这像一顶男人的帽子,将来你一定找个好对象”。把如意图案说成“这像一个小娃娃,将来你定会养个胖小子”等。随着这种解释,免不了引起一阵哄堂大笑,一场追逐嬉闹。如果自己的投影图案被大家确认为心灵手巧、吉利祥瑞时,卜巧姑娘兴高采烈,一定要将碗中的神水猛喝一口,期望使虔诚乞巧得来的这一切长期在身上显灵。照瓣卜巧活动,在一片期待、兴奋和欢乐的气氛中进行,历时两三个小时方告结束。姑娘们通过照瓣卜巧,期盼心灵手巧,期盼吉利祥瑞,渴望幸福美满的生活。


十二、送巧

照瓣卜巧完毕,表明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即将结束,就剩最后一项送巧仪式了。此时,姑娘们怀着惜别的心情,抓紧在送巧前仅有的一段时间尽情唱巧。深夜12时左右巧头很不情愿地宣布送巧仪式开始,姑娘们也万般无奈地分站神桌两旁,齐唱《送巧歌》之一:

白手巾绣的牡丹花,巧娘娘走家我咋家(我怎么办呢)?

有心把巧娘娘留一天,害怕桥拆了没渡船。

有心把巧娘娘留两天,害怕走迟了天门关。

有心把巧娘娘留三天,害怕老天爷寻麻烦。

有心把巧娘娘留四天,留不下来了也枉然。

白手巾绣的苦瓜子,想留巧娘娘没法子。

七月里,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

随着略带忧伤的歌声,巧头在神桌前照例祭祀跪拜。礼毕,姑娘们走到神桌前成排列队,牵手摆臂,齐唱《送巧歌》之二:

巧娘娘穿的神仙衣,巧娘娘走家我送你。

巧娘娘影子出了门,巧娘娘先行我后行。

巧娘娘影子出了院,我送巧娘娘心里乱。

巧娘娘影子上了房,我送巧娘娘脚步忙。

巧娘娘影子驾了云,转脸到了南天门。

巧娘娘影子走远了,把我丢下不管了。

巧娘娘影子没得了,由不得人着哭开了。

七月里,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

随着忧伤的歌声,由两位大龄姑娘把巧娘娘纸扎像从神桌上捧起。其她姑娘成排列队,手合胸前各执燃香一支,手捧香盘的姑娘前面引领,在鞭炮声中,送巧队伍簇拥着巧娘娘像走出坐巧处的大门,顺着迎巧时的路线,缓步向送巧地点走去。一路上,大家互不言语,心情沉重,惜别的气氛笼罩着整个送巧队伍。

到达送巧地点后,由巧头将巧娘娘像放在地上。大家面对神像成排列队,牵手摆臂,齐唱《送巧歌》之三:

烧的长香点的蜡,野鹊(喜鹊)哥哥把桥搭。

野鹊哥,野鹊哥,你把巧娘娘送过河。

驾的云,打黄伞,你把巧娘娘送上天。

驾的云,坐的轿,你把巧娘娘送进庙。

驾的云,乘的风,你把巧娘娘送进宫。

野鹊哥哥把桥搭,你把巧娘娘送回家。

七月里,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

随着十分忧伤的歌声,巧头在巧娘娘像前照例祭祀跪拜。礼毕,大家齐唱《送巧歌》之四:

白手巾绣的是水仙,一股子青烟上了天。

白手巾绣的一枝兰,再也见不上巧娘娘面。

白手巾绣的竹叶梅,巧娘娘一年来一回。

一年三百六十天,巧娘娘下凡只七天。

啥时能见巧娘娘面?除非明年再下凡。

啥时教我做茶饭?除非明年再相见。

啥时教我绣花衣?除非明年七月七。

啥时教我用笔砚,除非明年照花瓣。

白手巾绣的芍药花,巧娘娘一走想死家。

白手巾绣的葡萄蔓,巧娘娘一走心想烂。

白手巾绣的莲花台,今年去了明年来。

等到明年七月一,头顶香盘再迎你。

七月里,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

在送巧歌声即将结束时,姑娘们全体跪拜在地,巧头手执蜡烛,将巧娘娘像点燃。火星点点飞耀,袅袅青烟直升夜空。这时充满忧伤和惜别之情的姑娘,心情格外悲伤和复杂。有的姑娘来年可能出嫁外村,再也不能参加陪伴自己成长、带来无数期盼和欢乐的乞巧活动,心情异常难受。多数人唱着唱着便失声痛哭。这哭声和歌声汇成一片,在夜深人静时显得格外凄凉和悲壮。

送巧仪式结束,姑娘们手牵着手,怀着忧伤悲痛的心情在不断地嗟叹和唏嘘声中,穿越茫茫夜色,沿着迎巧送巧的老路默默返回。就这样,经过七天八夜的乞巧节,就此落下了帷幕。                   






作者简介


杨克栋,甘肃西和人,系西和县政协退休干部,民俗专家,现为中国民俗协会会员,省民俗协会理事,西和县乞巧民俗研究会副会长,先后编著有《仇池风—西和山歌集》和《仇池乞巧风俗录》《陇南老山歌》(上下集)等专著。


刘高潮,甘肃西和人,系陇南市人大退休干部。现为省作协会员、省书协会员,甘肃西狭颂文化促进会顾问。出版有散文随笔集《文心若水》

本文配图由作者提供


  

end

 

来源:陇南文联

爱国 为民 崇德 尚艺

西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西和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重要力量。


监制:吕程    审核:韩强    编辑:杨凯



扫码关注我们      西和县文联


西和县文联
推动文艺创新,促进社会和谐,以发现培养文艺人才为己任,推动西和文学艺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