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采风作品(九)】赵新平《大美西和 乞巧印象》

政务   2024-09-04 16:15   甘肃  




大美西和 乞巧印象

赵新平



天地孕育,自然造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农耕文明史的华夏大地,几乎每一片土地上都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习俗。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的西和是一块开化很早的土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生息、繁衍,是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地、仇池国故土和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先秦时期,分别为秦人活动区域和一部分氐羌所居之处。秦汉时期,为西县、武都郡、上禄县所辖。魏晋南北朝时,以仇池山为中心建立地方割据政权“仇池国”,前后达358年。北宋时置长道县,并改为岷州所辖。公元1142年,宋金议和,因岷州“岷”字犯金太祖完颜旻的名讳,遂将原和政郡(岷州)首字改为和州。后因淮西已有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将此“和州”前冠以西字,加以区别,故名西和州,西和之名仍沿用。明清时期,改州为县,扩建南城,移治于今城。中华民国,改巩昌阶道为陇南道,辖西和等县,改渭州道,治天水。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西和属天水专区。解放前,西和、礼县部分地区先后交错划治。建国后,西和县属武都专区,1956年改属天水专区,1985年改属陇南地区(今陇南市)。

2024年8月4日至8月10日(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七),“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和以“开放陇南·相遇乞巧”为主题的第十二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在陇南市西和县隆重举行。

走进西和,我才明白,有着七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西和,承载的文明多么令这个世界惊叹!走进西和,我才深深感知,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西和,信仰和传承的力量多么令人震撼!

从走进西和的那一刻起,我的眼睛就再也舍不得离开它了。西和深邃厚重的文化积淀,使县域内积累了一大批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它们就像是一部浩瀚的天书,记载着先祖开创历史的辉煌与艰辛,乞巧、山歌、麻纸、春倌、羊皮扇鼓舞、耍社火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传承多年,久盛不衰,正是在这种氛围中,独特的乞巧风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中国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也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为秦人之祖,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织而闻名,传于后代。织女的传说同周人始祖中发明了牛耕的叔均传说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男耕女织经济结构反映的牛郎织女的传说。随着西和礼县交界处的大堡子山秦文公墓的出土,说明秦人发祥于西、礼二县一带,因此有专家认定,“乞巧”风俗是秦人古老遗风。

乞巧文化是陇南文化资源中的一大瑰宝。流传千年、独具特色的“陇南(西和)乞巧”,被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2006年10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6月,西和七夕节的乞巧活动被国务院增补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12月,西和县被文旅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传统习俗中,人们通常把心目中最尊敬的女性神灵称作“娘娘”,如王母娘娘、送子娘娘等。据老人们口口相传,天上织女“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巧娘娘”。姑娘们怀着对巧娘娘虔诚的敬意,怀着美好的期盼,届时请她下凡,举行乞巧活动,当地称其为“乞巧节”。因参加乞巧的多为未出嫁的姑娘,历代文人又称“女儿节”“女节”。

目前,甘肃乃至全国各地都有乞巧习俗,而以陇南西和县的乞巧节最有特色。国内其他地方的乞巧节多是七月初七当天举行,唯独西和乞巧女儿节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小月二十九)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活动之一。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其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柯杨说。 

如今,在整个乞巧活动中,上至老人,下到儿童所有女性都可参加,但参与主体多为未婚女青年,她们以虔诚的态度、隆重的仪式,祈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祈愿自己婚配如愿,生活美满。这一古老风俗充分展示了心灵手巧的女儿智慧,传承了孝顺贤淑的女儿美德,诉说着自由美好的女儿梦,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

万物葳蕤的七月,行走于西和宽阔丰茂的土地上,总有一种发自肺腑的崇敬之情。群众喜闻乐见的乞巧民俗是活在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记忆中的“活的传承”,这种“活的传承”不仅像是我们的文化基因与密码,还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点点滴滴渗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愈来愈焕发出永恒的魅力,引人向往。

西和,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明。

清晨,阳光初照,微风拂面。位于西和县北部,西汉水上游的长道镇山水环绕,满目青翠,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充满了勃勃生机。连日来,从镇中心小学广场上传来的乞巧歌声悠悠扬扬,更加映衬出它的清雅秀丽。

从农历六月二十九日乞巧活动开始,长道镇1个社区、19个行政村的群众除了参演观看各村乞巧展演,纷纷汇聚中心小学广场,因为在这里每天都会上演精彩纷呈的乞巧文艺汇演。宁家庄71岁的王姚子大姐也是演出队伍里的一员,她和几个同村姐妹身着艳丽的盛装,刚刚表演完节目。说起乞巧,她格外激动,她说,自己从小喜欢乞巧,每年都盼着乞巧的到来。小时候物资贫乏,百姓生活虽然比较困难,但越是这样,姑娘家越是渴望参加乞巧活动。每年农历五、六月准备活动就开始了,村里麻利能干的女人当巧头,她们有本事,人缘好,组织能力强,动员大家几分一角地凑份巧资,选取坐巧人家、备办服装、生巧芽、做巧娘娘像。村里习惯耍巧娘娘不耍便罢,要耍至少连续三年。同样坐巧人家也一坐就连坐三年,有巧娘娘赐福之喻,好人家抢着盼着坐巧呢。唱词说:“我耍巧娘娘连三年,吉祥平安保千年”“你家坐巧娘连三年,金银财宝用锨铲”。以前的乞巧活动都是未婚姑娘参加,主要是11岁至19岁年龄段的,当地姑娘思想传统、单纯,期望自己有双巧手,将来聪明贤淑能遇到个好婆家,幸福美满的过上好日子。王姚子说,现在生活好,自己也上岁数了,不再全程乞巧,但家里的两个儿媳又收拾加入了乞巧,令她欣慰的是村里的备巧还要她时刻操心。比方说帮着造巧、生巧芽,乞巧期间管理供奉巧娘娘的厅堂,引导人们如何按程序祭拜巧娘娘等。

我问大姐最喜欢乞巧中哪个环节,她说喜欢其中的《跳麻姐姐》。《跳麻姐姐》是一项带有神秘色彩的耍巧程式,只需耍巧的人参加。有经验的主持人先焚香祷告,跪拜,求神显灵附身。在巧娘娘供桌下坐进去一个小姑娘充当麻姐姐替身,桌边站着其他小姑娘要不停地与麻姐姐唱着问答:“麻姐姐,做啥着哩?”桌下的人说:“簸粮食着哩。”姑娘们齐声唱:“簸东了,簸西了,簸下的粮食鸡噆了。”然后又问:“麻姐姐,做啥着哩?”桌下回答:“磨面着哩。”姑娘们齐声唱:“东磨面,西磨面,渠里无水磨不转。”然后又问:“麻姐姐,做啥着哩?”桌下回答:“擀面着哩。”桌旁姑娘互为问答:“多么少?”“两盆哩。”“薄么厚?”“照人哩。”“长么短?”“噎人哩。”这时,神附身了,桌下的姑娘一边往外钻一边拖长声调大声喊:“麻姐姐的神--来--了!”在场的巧女们神情肃穆,唱起《跳麻姐姐》:“麻姐姐啊,神来了,黑天半夜咋来了?端的盖碗茶来了。盖碗茶,红坛酒,麻姐姐的好巧手。麻姐姐啊快点来,香蜡表纸接你来。麻姐姐啊你咋呢?我给巧娘献茶哩。麻姐姐啊隔山来,腰里缠的银子来。麻姐姐啊虚空来,脚上登的祥云来......”姑娘们唱着跳着,被麻姐姐附身的小姑娘浑身发抖,脸色发白,目光呆滞,语言错乱,情不自控,大家赶紧向她问事,她替神传话,说出巧娘娘如何吩咐大家要做的事情......主持人焚香、吩咐、祷告,请麻姐姐归位,麻姐姐才会离去。至此,仪式结束,小姑娘逐渐恢复神智。

王姚子大姐告诉我说,麻姐姐的神话故事在当地流传很久,活着的时候是命苦的童养媳,与牛郎织女是好邻居,一起住在牛家窑,种麻织布手艺好,教百姓纺织技术。牛郎织女升天后,每年七夕鹊桥相会都会托梦给麻姐姐,说想念人间的姐妹,转告大家要用心学习纺织、女工、针线、茶饭,伶俐一些,贤惠一些,学会勤勉,才能找个好姻缘。因此,每年的乞巧中都要请麻姐姐附身,通过麻姐姐问看巧娘娘有何吩咐有何嘱托。后来,麻姐姐搬到牛家窑南面的平地,一辈子种麻纺麻,从未停歇,死了成为种麻、绩麻的神灵。这个地方现在还叫“麻子坝”呢。她死后,在民间的传承中,织女与麻姐姐渐渐地融为一体,变成了姑娘心目中神圣的巧娘娘。

大姐讲完麻姐姐的故事,叫上她的同伴,也是负责祭拜巧娘娘事宜的67岁的王雪梅大姐,热情地拉着我走到小学操场北面一间供奉巧娘娘的房间,让我也拜拜巧娘娘,一年事事顺遂。巧娘娘门前人群簇拥,拜谒的人一拨接着一拨有序进行。附近龙八村55岁的刘中雄带着4岁的孙女也来给巧娘娘上香,他说巧娘娘很灵验,能保佑娃娃健康平安。刚跳完《麻姐姐》的麻欣怡在妈妈的陪伴下也来上香,小欣怡和妈妈都长得很漂亮,她还有一个6岁的妹妹,也是村里的乞巧演员。妈妈自豪地说,两个女儿很乖巧,学习好,懂礼貌,年年拿奖状呢。作为父母很支持她们参加乞巧,希望孩子能学到更多做人做事的知识。和她们一起祭拜巧娘娘的还有龙八村的康婷小姑娘,穿着一身粉嘟嘟的莲花裙,跟着母亲来的,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眼眸中透着欢喜的神情。我眼中的乞巧姑娘们,因为感恩,所以敬畏;因为敬畏,所以信仰;因为信仰,所以传承。许多普通家庭世代自觉守护传承着乞巧,用这份坚守回报祖先的恩德,这份坚守也给她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

站在端庄慈祥、雍容华贵的巧娘娘坐像前,双手合十,一颗心瞬间找到了归家的安宁,似乎人世间都静下来了。岁月如织,我愿意留下来,像西和的姑娘们一样,在信仰里一颗心始终向着美、向着善、向着光。

每至农历七月初,一年一度的乞巧文化活动让西和县城以西5公里处姜席镇境内的晚霞湖精彩纷呈、锦上添花、流光溢彩,成为人们热衷的旅游景点。近几年,依托乞巧文化传承发源地,晚霞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按照秦汉风格统一打造了谢庄、姜窑等环湖乞巧民俗村、乞巧文化生态园和星级农家乐,铺设了硬化卵石人行道,建起牌坊、码头等,在环湖农田栽植了桃、杏、梨、核桃、金丝柳等观赏性经济林果和园林花卉苗木。现湖水库容为1035万立方米,水域面积为1800亩,周围群山环抱,苍翠起伏,湖内鱼游虾戏,水面莺歌燕舞,蔚为壮观,良好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给游客创造了观光、旅游的便利条件。

宽阔的晚霞湖上备有游艇、汽船和冲锋舟,随时可启航摆渡,欣赏风景如画的湖光山色,也可以选择登上环湖的浏览道,临风舒展,凭湖眺望,散步、拍照、集会、观光。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乞巧歌舞,可以让游人观赏到我国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乞巧文化艺术活动。2006年首届甘肃西和仇池山歌文化艺术节主会场亦在此设立,晚霞湖是目前陇东南地区最大的水库,也是甘肃著名的高山水库,风景秀丽,交通便利。2008年,晚霞湖水利风景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现已经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明媚的阳光下,汉白玉“织女”(“巧娘娘”)雕塑头顶蓝天,高高屹立在晚霞湖畔北岸广场上,与自然山水紧紧相依。在人们心里象征着西和乞巧文化中的织女形象,融合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是几千年来乞巧文化的积淀与象征。著名学者赵逵夫指出:七夕文化是建立在银汉、牵牛星、织女星三要素上形成的,同时有生活中的西汉水、农耕文化、纺织文化,以及喜鹊、耕牛等形象实体。西和乞巧文化中的巧娘娘是汉文化与女子审美共同作用下塑造的理想人物,集东方女性美德的大成,更是广大女子的精神寄托。“织女”雕塑的作者为1984年创作著名雕塑作品《黄河母亲》的何鄂女士,织女雕塑于2009年8月26日(农历七月初七)落成于西和县晚霞湖畔。据说,雕像运达当天,晚霞湖景区霞光满天,忽现彩虹,为织女像的落成增添了神秘祥瑞之兆。

一边愉快地观赏乞巧演出,一边寻景那些俊俏的乞巧姑娘。在一片浓密的树荫下,我刚好遇见演完《七仙女》节目的姐妹们。她们各个粉面含春,身着长及曳地的薄纱红衣裙,腰间以洁白的云带束结,显出盈盈身姿。她们头上的仙女发髻繁丽雍容,发间耳间艳丽的花朵、珍珠珊瑚簪、耳环等装饰随步飘逸,晶莹闪烁,映得姐妹们面若芙蓉,宛如仙女下凡。她们是来自附近苏河乡孟庄村不同家庭的好姐妹,年龄在30岁至45岁之间,身材、容貌俱佳,参加乞巧已有二十余年。平时,大家各自外出务工,收到乞巧开始的讯息后就返回村里着手准备工作,她们自己编排节目,七人分别扮演七仙女,边跳边唱,唱词包括:开头两小节(齐唱),中间七小节(七仙女分别唱),后四小节(齐唱)。说起演出,大家非常兴奋,因为是口唱,姐妹们要精心排练,不敢出任何差错。

我央求她们小声再唱一遍,她们开心地答应了。树荫下,大家围坐一圈,大姐孟招莲起头,大家齐唱:“七个仙女本在天,南天门外看凡间,凡间一片好河山。”“手里都把宝贝提,要给凡间好处哩,要显姊妹的本事哩。”接着大姐孟招莲唱:“大姐拿着风火扇,向下一绕起雷电,妖魔鬼怪难逃窜。”二姐孟招娣唱:“二姐拿着阴阳镜,前是龙来后是凤,照得风调又雨顺。”三姐孟玉琴唱:“三姐拿着司命香,一口吹去漫四方,六畜兴旺人安康。”四姐楚牡丹唱:“四姐拿着甘露瓶,当空一甩细雨淋,能叫山山有树林。”五姐杨会琴唱:“五姐拿着绷子转,转出花籽千千万,要叫人间铺花瓣。”六姐孟玉红唱:“六姐拿着宝葫芦,只向人间撒五谷,只望人间衣食足。”七姐孟彩莲唱:“七姐样样都没拿,看见牛郎没成家,要到人间种庄稼。”接着,大家齐唱:“只为牛郎人勤快,又耕又种有能耐,生性老实心不坏。”“新麦下来自己推,要吃果子树上摘,想听曲子自己吹。”“唱上山歌吆上牛,一家大小热炕头,不朝不拜不磕头。”“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姐妹们唱完,意犹未尽,眼里全都闪烁泪光,袅袅余音在耳畔缭绕,内心一如晚霞湖水,清澈无垠,却有海的壮阔,神一样的光芒......

此情此景,我心中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惊。不论人类文明如何演变,真正留得下的唯有遗址遗迹与文化传承,犹如姐妹们头上红艳艳的花朵,火焰一般,在心里燃烧着,永不熄灭。也许,口耳相传的乞巧正是因为格外的纯粹简单,反而令人感动,难以忘怀。

这些执著于乞巧文化的姐妹们为了一份发自内心的热爱坚持几十年,她们认为家乡富裕兴旺,自己姻缘美好,这样才是幸福圆满的一生。她们都是默默付出乞巧的西汉水儿女,她们心中永远不变的,是对乞巧的世代传承。她们的血液里流淌着礼仪、诚信、谦恭、善德,依旧是秦人风尚,历经千年风雨不朽的秦人风尚。这不正是当今社会中最需要的,也是我们最应该传承的乞巧文化吗?

在当下经济全球化、文化趋同的背景下,对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至关重要,西和的乞巧风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意味。乞巧,是一种精神,饱含着西汉水人民的康宁好德,洋溢着西汉水儿女的热血激情;乞巧,亦是一种乡愁,见证了仰韶、马家窑、齐家等人文资源的跌宕绵延,寄托着西汉水儿女的豪迈担当;乞巧,更是一种情怀,发自肺腑的精神原乡,抒发了西汉水儿女对故土深深地爱恋。

甘肃省乞巧文化传承人、西和作家赵君平说:“传统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中,从迎巧开始、祭巧、唱巧、祈神迎水、相互拜巧、巧饭会餐、跳麻姐姐、转饭、照瓣卜巧、以送巧结束的集体活动,包含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风土人情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期间乞巧村庄里所有的女娃娃会身着盛装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用最传统舞蹈和唱腔欢庆‘巧娘娘’下凡,歌词的内容中大多包含着对巧娘娘的崇拜和敬仰,表达着女孩子希望巧娘娘赐给她们一双巧手,更表达着女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美丽的晚霞湖畔,欢声笑语。离开的时候,已近黄昏。夕阳下,澄澈的湖面被微风吹起阵阵涟漪,湖中层层叠叠的芦苇泛着碧绿的光晕,灼人眼目。走在曲折迂回的湖心亭子间,周遭随风摇曳的荷叶映衬着粉嫩的荷花宛如仙境一般,还有淡淡幽香飘来,一颗心,既温馨,又安然。

远处,山脚下的人家隐约有黛青色的炊烟升起,而湖边步行街上华灯照亮,依旧人群蜂拥,繁华一片。这个时候,山色、花色、水色几乎统统融在了一起,陶醉了身在其中的人们。或许,正是这样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依托的环境,育化了一颗颗向往美好的心灵,让生活在大美西和的人们多了一种期待和坚韧,也多了一份追求幸福的勇气。或许,这就是秦文化长久浸润的体现,也是巧娘娘信仰崇拜得以传承的再现,真心祝愿流传在西汉水流域的西和千年乞巧,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姿的光彩。





作者简介


赵新平,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中国林业生态作协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陇南市作协会员、宕昌县作协主席、海棠读书会副会长。


  

end

 







来源:陇南文联

爱国 为民 崇德 尚艺

西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西和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重要力量。


监制:吕程    审核:韩强    编辑:杨凯



扫码关注我们      西和县文联


西和县文联
推动文艺创新,促进社会和谐,以发现培养文艺人才为己任,推动西和文学艺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