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庄河人的心灵港湾
庄河最好吃的大米
长按识别二维码快来尝尝
走过天南地北最爱家乡味道
文|闫圣戈
写春联、贴春联是中华民族春节的一项传统习俗,它寓意着辟邪赐福,辞旧迎新,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期盼,表达人们对春天的咏赞和对新一年的期待,营造浓浓的节日气氛,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新春佳节平添了喜气与祥和。特别是在辽宁大连庄河的农村,每家每户几乎都要贴春联。
记得小时候,我父亲经常写的一副春联——“丹桂有根独长诗书门第;黄金无种偏生勤俭人家”。贴在我家的房门上,至今记忆犹新,而且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我父亲用春联的形式,告诉我们不怕出身贫寒,只要努力读书并且勤俭持家,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前途,日子就会过得好,过得红火。我还从父亲遒劲丰腴的笔迹中感受到了汉字之美和书法之美。父亲的手写春联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常大,甚至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爱上了春联,爱上了书法,使我与春联结了缘,与书法结了缘。
工作之余,我一直坚持手写春联的创作或叫从事这个营生,给我带来充实与快乐,还成为我养家糊口的重要经济来源。因此,我想以我的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一下庄河手写春联的独特民俗。
庄河民间农村手写春联,主要有如下几大类:
正北祖宗供桌春联
家有供奉宗谱的(祖宗牌位)先把宗谱的彩(掛帖)贴了,这里要贴5个特殊的彩,因为有五个横批分别是:俎豆千秋、本支百世、先人在上、慎终追远、永言孝思。两旁边宝鼎呈祥香结彩,银台报喜烛生花。供桌中间靠边一个牌位:供奉×门三代宗亲之位。
灶王爷春联
灶王爷春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民间传说灶王爷一男一女,男的叫张郎,女的叫丁香,原是离异又复婚的一对夫妻,受上天玉皇大帝册封为灶王爷,到凡间进门入户,监督每户家人的言行德操。腊月二十三晚间,回天宫述职汇报,凡界家家户户都在这天辞灶摆上供品,一碟枣,两碟糖,三碟粘糕辞灶王爷,以便讨好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天地棚对联
一般都在自家院中选一个合适的地方,用木杆子撑起一个起脊棚架上面,罩上苇席瓦片之类的,遮风挡雪的东西。里面供奉天地牌位,牌位两边写着对联:“天地之大也,鬼神其盛乎。中间写着: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之神位。横批:天地万物”。山神庙对联:“山高日月明,庙小神通大。横批:一村之主”。
庭院春联
庭院春联:通常情况下,正北祖宗春联贴完后,贴午门对联 。午门的彩(掛帖)有的人家是贴三个五个七个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午门贴五个彩,窗楣贴三个彩,两边各帖一个小福字。午门贴完后再贴大街门,大街门一般都贴加宽(38cm-50cm)的五言春联。
最后贴几个特殊地方:
粮仓春联:
粮仓春联:金仓不断米,玉围常存粮。横批:五谷丰登或粮食满仓。再贴一张小彩一个小福字,寓意年年丰收粮满仓。
猪圈春联
猪圈春联:大猪年年盛,小猪月月增。横批:肥猪满圈。寓意年年杀肥猪,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鸡窝春联
鸡窝春联:金鸡满架。寓意有鸡蛋吃,有大骨鸡吃。
水井春联
水井春联:井泉龙王。
碾子春联
碾子春联:青龙大吉。
磨盘春联
磨盘春联:白虎呈祥或白虎大吉。
马车对联
马车对联:车行万里,人马平安。
牛马厩对联
牛马厩对联: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
灯笼杆对联
灯笼杆对联:“太公在此”或“大将军八面威风”。庄河农村,家家户户过年还喜欢立灯笼杆。灯笼杆上松柏翠绿,彩旗飘飘,一对大红灯笼高高在上,同时也是燃放鞭炮礼花的必用工具,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庄河人过年立灯笼杆这个民俗。这些表面上看,似乎有些迷信色彩,但我觉得有着特别的意义,是对孝道的一种传承,是对古人的缅怀,绝不是什么迷信。
春条
还有一种特殊单春联:春条,“宜入新春二月天,三四桃花始盛开,五六七八增百福,九子十成丰收年”和“抬头见喜”等等不一一列举。
春联表示庆贺春节之外,还表示“封门”商家关店,店员放假。据说过去讨债的人都不得登门造访,大家都回家过年敬祭祖宗,回家团聚。
上述这些民间春联,在庄河地区至今还赓续着,而且必须是“手写”的。
手写春联的同道人中,虽有加入各级书协的行家里手,随时随地信手捏来,但大都是社会上普通书法爱好者,大庭广众之下,初始于手腕微抖渐渐进入佳境,楷行草隶篆各有所长(主要还是以行楷书为主)。他们往往会趁歇笔休息之机,到各个春联地摊前转转,观摩学习,取长补短。我感觉农民朋友普遍喜欢行楷书春联。尤以颜体楷书和赵体行书为主,要求字体“粗厚、饱满、圆润、端正”,寓意希望来年雨顺风调喜获大丰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过大年。
记得多年前我給一位老大爷写了一副祭祀联:祖德宗功千载泽;子承孙继万年春。其中一个“万”字写的是繁体字,出现飞白与枯笔,老大爷一脸愠怒让我“回一下笔”以浓墨形式把飞白与枯笔处理掉,我立即铆足劲运足气,可谓气沉丹田马步站立,尽可能在保持笔画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把笔画写的饱满圆润,把飞白与枯笔处理掉(墨法要求:浓墨,厚实),老大爷见状非常高兴,又告诉我他这副对联的横批需要五个,并说也有人家用四个,都是按上一辈老人留下的规矩办,还强调其中有一个横批“俎豆千秋”千万别写成“祖豆千秋”,因为“俎”才是正确的写法,我都一一照办,最后老大爷卷好自己的春联福字高兴地离开我的摊位,同时临走的时候还自豪地告诉我他有两个儿子、三个孙子,我忽然明白老大爷选择这副祭祀联词句的特殊意义了。祖先的功德惠及我们后代子孙,我们后代子孙一定要孝敬父母并继承祖先的传统家风,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家庭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现在回想一下当初老大爷的话很有感触,手写春联具有很多特殊功用,可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可以满足老百姓“镇宅辟邪增福纳财”,年年平安福寿安康的美好向往,还可以把中国传统书法文化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可以说手写春联是中国书法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有很多哲理,比如手写春联要字体厚重大气端正要纵成行横成列,左右协调(章法要求上下左右排列整齐但又不能状如算子),寓意鸿基稳固方圆合一,福财正道处世规矩,一副对联中重复出现同一个字尽量保持原有的“结字”而不能完全按照书法作品的规则变化去写,春联的字要互相配合呼应,还要有对比开放与收合,包括对联纸张带白头寓意做人做事不能一红到顶,要给人留有余地等等这些习俗民俗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哲理。以上这些民间手写春联同样要继承传统书法的笔法、字法、墨法、章法。
同时庄河民间手写对联达人,甚至独创“对联字体”,把“福”字写成“葫芦福”;把“进”字写成“帆船前进”的图形;把“寿”字写成“猴头寿”等等。
仔细品味下,还真有那样的一种味道和感觉,笔画中略显王羲之“鹅头点”、“扫帚钩”、“蟹瓜钩”的味道,这些民间书法爱好者,虽然不是专业书法从事者,但每一笔每一画,都表达了农民朋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也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最好传承和保护。这些既有传统韵味又有时代内涵的民间手写春联作品,尤其是在“私人订制”中,融入更多的地方特点、家庭特色等因素。不仅可以让大家普及对联常识,而且还能在加强书法交流中增进文化自信。
手写春联红红火火年味浓,一字一画传真情。让百姓喜欢“手写春联”,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手写春联中,这是对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最高礼遇,既回归了过春节的传统氛围,更唤醒了文化,坚定了书法文化自信。我们完全可以从“手写春联”这个年俗文化载体补起,让大家都参与手写对联。这样弘扬传统书法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才不会成为空谈。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是我们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笔者以为要将传统书法文化艺术发扬光大,手写春联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传承方式,人们在写春联、贴春联的过程中,带着辞旧迎新过春节的美好祝福,不断学习和欣赏春联书法,使更多的人对书法艺术感兴趣真爱好,把极富正能量的语句记在心上,使我们受到教益,因此,我痴迷手写春联。
-end-
1956年1月3日至5日,县委召开会议,研究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扩建与合并农业生产合作社等问题。
1994年1月3日,大连市旅游局在庄河海洋乐园召开旅游计划工作会议。1993年庄河市冰峪风景区共接待游客20万次,实现利税300多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往期回顾
焦点丨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原创转发须经作者同意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