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庄河人的心灵港湾
庄河最好吃的大米
长按识别二维码快来尝尝
走过天南地北最爱家乡味道
庄河“海滩银行”的黄金年代
庄河海洋村
一度是庄河最有名也是最富裕的村子
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
上个世纪80年代
海洋村就是享誉世界的"东方蚬库"
和"中国活贝出口第一村"
80年代央视海洋村纪录片
在潮汐的涨落之间
黄海在这里建立了
一片既是陆地又是海域的神奇领地
——潮间带
面积广阔的滩涂
孕育了种类丰富的滨海生物
滩上贝类密集的
就像铺盖在上面一样
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
世世代代靠海吃海
赶海成了他们
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之一
图|汤亚辉 90年代海洋村图片
九十年代初
这里形成了规模盛大的赶海产业
每逢潮水退去
当地的、外来的
几千人浩浩荡荡趟过十八里海路
在这里手式挖拾
丰富的贝类海产品
人们一分钟耙蚬壳上百次
早已司空见惯
蚬贝一公斤能卖八角钱
挖出的蚬子加工整理后
空运出口 赚取外汇
图|汤亚辉 90年代海洋村图片
这个拥有五千多人的渔村
90年代后期
成为一个社会总产值
连续5年超过了10亿元
利税超过1亿元的庄河“首富”村
家家二层小楼
一个村的收入比同时期庄河北部地区
几个乡镇加起来都多
2004年大连电视台制作的关于海洋村挖蚬贝过程的纪录片《海路十八里》
随着黄海潮间带资源的面积锐减
无序采捕和污染加重
赶海产业的盛况也早已不复昨日
2010年的海洋村下跪事件
也使海洋村的发展大伤元气
“海滩银行”的黄金年代
庄河“首富”村的赶海盛况
都成为一段曾经的小城故事
-end-
1955年12月23日,县花纱布公司因炉火烧着地板发生火灾,烧毁各种棉布7000余尺,办公楼1座,损失达8万元。
1962年12月23日,县委制定《关于深入开展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巩固集体经济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方案》。
往期回顾
围观丨《中国公路》推出的第三条庄河公路,是你家门前的路吗?
焦点丨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原创转发须经作者同意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