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老书记,难忘岛里杀猪菜

文摘   2025-01-20 16:45   辽宁  

全球庄河人的心灵港湾

庄河最好吃的大米


长按识别二维码快来尝尝

走过天南地北最爱家乡味道



难忘杀猪菜的滋味

文/尹景顺



入冬以后,随着年关的临近,杀猪菜就成了东北人饭桌上最常见的一道菜。


杀猪菜,顾名思义是杀猪时用新鲜猪肉做出来的菜。前些年在外地,我吃过用萝卜片与猪肉一锅炖的杀猪菜,而在我的老家,多半是酸菜与猪肉相搭配。岛上的乡亲们最擅长做杀猪菜了,他们说,冬季天冷,杀猪菜既能吃肉喝汤,又可暖心暖胃,这个时节,什么菜都比不了它。



搬进城里以后,我们家延续了农村的生活习惯,每年都要盐渍一缸酸菜。当酸菜可以食用了,也常常用来做杀猪菜。伴随着抽油烟机的轰鸣声,厨房里的烟火气弥漫开来,锅里的酸菜、五花肉、大骨头棒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快出锅的时候再放进血肠,防止煮老了影响口感。夫人还会忙着做几道其它的配菜。不等开饭,我一定会先去厨房盛一碗汤,趁热一口下肚,再夹一片肥瘦相间的肉放进嘴里,那个滋味儿,酸香可口,别提有多受用了!


但是确切地说,我们家平日里做的只能是“炖酸菜”,而不叫“杀猪菜”,因为吃起来没有杀猪时的氛围和喜悦,但大家还依然喜欢这么叫,也许是不舍那份久违了的感觉吧。



儿时,我老家的海岛几乎家家户户养猪,我们家每年也喂上一到两头猪,而且是隔年再杀,尽管多费了粮食、糠、菜等饲料,可图的是隔年猪的体大、膘厚、口感好。


童年的记忆里,每年的隆冬季节,渔民歇海了,气温低至可以冻住肉了,就该是杀年猪的时候了。杀猪当天,父母会早早起床,烧上一大锅滚烫的开水,又在院子中间支起一个案板。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会赶来帮忙,男人们帮忙杀猪,女人们则帮忙切酸菜、打下手。


当会杀猪的那个人拎着磨好的刀走进猪圈的时候,猪通常会焦躁不安,或四处乱窜,或躲在猪圈的一隅惊恐地嚎叫。这时父亲会“咯落落”地叫着猪,轻轻抚摸着猪宽厚的脊背,引着它来到猪食盆前,猪边吃边紧张地环顾着周围几张不太熟悉的面孔。等待时机成熟,大家趁其不备,发一声喊,三五个男人一齐扑向肥猪,有的抓耳按头,有的揪腿压肚,一会儿工夫猪就被五花大绑,抬进院子,结结实实地放在早就备好的杀猪案板上。


杀猪可是个技术活儿,不光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准确地刺入要害部位,让猪一刀毙命,再往下,从接猪血、秃噜毛、掏肠再到劈巴整头猪,都需要一定的功夫,而参与杀猪的乡亲一定是“身经百战”才拥有这“庖丁解牛”般的手法,哪里是肉膘、哪里是骨头的缝隙、了如指掌。一会儿工夫整头猪就肢解完毕。这时,厨房的大锅水已烧开,切肉下锅,只需半晌工夫,我就能够闻到杀猪菜的缕缕香味了。



杀猪菜的做法很简单,我的理解就是大锅炖,一般会把猪脖子部位或者方子肉切成大片下锅炖煮,挑选些骨头放进去,放一些花椒、大料、陈皮之类的佐料,等肉差不多熟了,再放入酸菜,汤一定要足,炖的时间一定要长,酸菜吃油,混入了肉味儿,而肥肉又借了酸菜味儿,可谓两全其美。常常是炖上一大盆,吃上好几天。



在等待开饭的过程中,帮忙的人会把一切都收拾停当,把骨头和肉分类挂起来,等待日后天然的“冰箱”将其冻实后,再放入大缸储存。猪头、猪蹄、猪排和猪下货,在杀猪当天一般是不炖的,留着过年的时候再吃。帮忙杀猪的乡亲们一边挂肉一边收拾院子,只一会儿工夫,一片狼藉的院子便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一切忙活利索后,父母会招呼大家进屋暖和暖和,脱衣洗手,然后入座,等着开饭。这天的主菜就是一大盆杀猪菜,再加上几盘血肠、配有海蛎子、龙须菜等凉拌下酒菜。令我们小孩子垂涎欲滴的还有㸆猪油剩下的肉渣,岛里人称之为“肉滋拉”,拿起一片放在嘴里慢慢嚼,简直香得不行了。


在那个年代,杀年猪就像过节一样热闹。这一天,所有被请的人都可以放开肚子大快朵颐,那些爱喝酒的亲朋好友喝得痛快,酒足饭饱后还会打几把扑克,有时晚上再吃一顿,直到深夜才心满意足地离去。临走,父母还不忘给他们端盆杀猪菜或者割块猪肉带回家,以表达谢意。整整一个腊月,乡亲们轮番杀年猪,村子里猪叫声此起彼伏,家里的老爷们帮了这家吃那家,可是过足了杀猪菜的瘾,当然也常常喝得东倒西歪。



又到了雪花飞舞的时节,离开海岛这些年,每逢彻寒来袭,总会怀念起那些逝去的充满温暖的日子,我们一家人常常一边吃着“仿制”的杀猪菜,一边回忆曾经由杀年猪、吃杀猪菜所带来的快乐时光。如今已然住上楼房的现代人,没有了当年住平房那种邻里的亲近感,没有了趴墙头唠家常和相互送好吃的随和,没有了想什么时候串门就什么时候串门的任性,更少了一群人一起杀猪、一起吃杀猪菜的畅快。纵然已经离开老家近四十年了,但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和杀猪菜的香味儿,依然留存在我的记忆中。


退休后的某一年,我让家住海岛的三妹替我养了一头猪,待那头猪长到膘肥体壮的时候,我趁着国庆假日,携夫人和儿子回岛杀猪。虽然还没到冷冬季节,虽然雇佣的是专业杀猪人员而非乡亲帮忙,但我的本意就是要重新找回杀年猪、吃杀猪菜感觉。杀猪的当天晚上,就在妹妹家接待游客的民宿大厅,摆了足有五大桌子酒席,将岛上的亲属和朋友悉数请了来,宴席的主菜当然是杀猪菜,把妹妹辛辛苦苦替我养的猪,几乎干掉了一半。席间,大家聊家常、话当年,开心极了,那天我一高兴,差点喝得忘了形。散席时,我也效仿父母在世的做法,每户拎走一条肉、一包杀猪菜。那个热闹而温馨的场景,至今想来仍是兴奋不已!


品鉴美食,感悟时光。一道杀猪菜,包含的不仅是美味,更多的大概是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情友情的珍惜吧!


-end-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尹景顺,美篇笔名“言和意顺”。1950年6月生于庄河王家岛,先后任王家公社党委书记、中共长海县委宣传部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大连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大连市宗教事务局)主任。退休后笔耕不止,出版过《余年碎笔》等多部文集。



庄河历史上的今天

1973年11月20日,中共旅大市委决定:张成林、夏炳双、张培德、由培江任庄河市县革委会副主任。


1982年1月20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军政座谈会。驻军领导,县委书记张有山,副书记王之明和县长刘成新、副县长汤闯等出席会议。









往期回顾

围观《中国公路》推出的第三条庄河公路,是你家门前的路吗?

关注巴黎奥运会,有庄河体育健儿吗?

焦点

庄河历任市(县)委书记都是谁?

围观这排面!平台首发的庄河婚礼登上人民日报!

热文丨几代庄河人的“精神殿堂”,现在已经“禁止靠近”

美文丨庄河的“军中茅台”和老将军的故事

围观丨曾经的庄河三条名街之一,明阳“坎子街”

关注丨登上央视的这个美女歌手,咱庄河的!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原创转发须经作者同意

天南地北庄河人
凝聚乡情,汇聚乡谊,欢迎订阅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