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故事】合阳的“科技大棚”初生故事 (连载之一)

文摘   2024-10-25 08:51   陕西  

《合阳故事》   合阳的“科技大棚”初生故事

(连载之一)
2024年的国庆节,我在故乡休息时,与乡友王俊德,王标,任卫明,蕭绪康等几位朋友聊天, 说起30年前的河北之行,为家乡引进大棚菜技术的事勾起了我这个老记者的连续思维。我在想,当年的大棚初生故事,不就是我们合阳的农业发展史吗?咱们与时俱进,在这个新兴起的多媒体时代里,我们为什么不能回忆当年的农业,农村发展历程,讲我们的“合阳故事”,让下一代记住合阳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人和事。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尤其是虹媒资讯的总编任卫明,在他的倡议下,我和当年县农业局局长王俊德,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标等双手赞成。这样,《虹媒资讯》开辟讲《合阳故事》专栏,召开“科技大棚”初生记的座谈会协议成立。
下面全文转载《虹媒资讯》首席记者箫绪康的文章。
   
合阳农业生产变革记
萧绪康
为讲好合阳故事,传承合阳文化,关注合阳未来,10月13日,《虹媒资讯》报编辑部特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原新华通讯社高级记者范德元,原合阳县农业局局长王俊德,原合阳县农技中心负责人王标及技术员王继胜、靳冬生等人,召开“合阳县科技大棚初生记”座谈会,追溯合阳农业生产由指令性阶段的迷盲期,通过外引内联,产业结构调整,解放思想,推广现代科学——设施农业,从守正逐步到创新,进入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此次活动得到陕西省人大代表、合阳县风动公司董事长王社旭的鼎力相助。
1992年10月18日,王俊德走马上任合阳县农业局局长,面临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农民种地效益微薄、手中无钱诸多问题,想方设法找上级跑项目,但收效甚微。1993年5月,他在《人民日报》头版看到新华社高级记者、合阳乡党范德元一则报道河北日光温室夺取高产的消息,眼前一亮,脑海里闪现出引进的念头。他立即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申请,得到支持后,迅速联系到范德元,派遣农技中心负责人王标,带领两名技术人员,赶赴河北考察学习。范德元不失重托,刻不容缓联系河北永年县科技委员会的高级农艺师凌云昕,谈妥派遣技术人员来合阳传经送宝,帮助建设大棚。合阳农技中心立即立项,打响了由传统农业模式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第一枪,成为陕西省推广设施农业的第一家。农业局综观全局,提出了六个一措施。其中有关设施农业的一个是:在3—5年内建一百个点,一千亩大棚,一万亩中小棚。其举措很快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首肯。于是,一场现代化农业革命大刀阔斧地在合阳大地轰轰烈烈展开了!
1993年,设立合阳县日光塑膜拱棚办公室,投资30万元支持大棚产业发展,从河北永年县聘请技术员两名,在坊镇乾落村、嘉德村和洽川莘里、莘野村指导发展百余棚,种植黄瓜、西葫芦。翌年,城关、王村、黑池、新池、防虏寨等乡镇相继发展大棚,由黄瓜、西葫芦逐步扩展到西红柿、西芹等作物。1996年,累计1300余棚,面积500亩,大棚日光温室开发与推广项目获得县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路井镇北党村从山东寿光引进香瓜,种植10棚,棚均产千余公斤,收益7000—8000元。1998年,大棚开始栽植礼品西瓜、香瓜、桃、金寿杏等瓜果。2003年,县农技中心在节水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试验大棚无土栽培礼品西瓜,一举获得成功。2005年,发展到56棚。
2009年,全县新发展设施蔬菜7400亩,带动人均增收490元。金峪镇解庄村示范种植清水莲菜510亩,亩均收益8000元。甘井镇西阳村发展香菇产业95棚120万袋,户均收益在万元以上。2011年,本着“规模适度、产业集中、元素聚集、种养结合、组织完备、服务完善、体系健全”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园区建设,建成王村镇北王村设施农业、金峪镇清水莲菜等8大设施农业示范园和如意绿园、黑池黑西、新池马庄等现代农业示范园,编制出台了《合洽路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规划》,绿园现代农业区荣获“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称号,百良现代农业园区获得“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称号。2014年,合阳设施农业发展到3150亩,其中日光温室940亩,大棚瓜果菜2210亩,全县有现代农业园区33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15个,县级16个。
2015年,坚持以园区理念发展设施农业,引进新优品种11个,分别为葡萄5个、草莓3个、冬枣2个、香菇1个。推广应用新技术6项,面积3200亩。其中日光温室200亩,大棚2430亩,中小棚457亩。2016年,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打造生态农业品牌的意见》,明确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目标、措施及政策。全县发展设施农业4095亩;建成各类现代化农业园区45个。绿园现代农业园区率先引进的香蕉、火龙果、木瓜在合阳试种成功,“南果北移”受到各级领导关注。
2017年,合阳共建设各类现代化农业园区52个,形成省级园区引领、市级园区示范、县级园区带动,设施农业、畜牧业、果业等产主导,镇镇有典型的发展格局。设施农业3050亩,其中,日光温室580亩,大棚2470亩。引进设施瓜果新品种10个;西甜瓜2个、葡萄2个、草莓3个、冬枣1个、香菇2个,推广应用新技术5项,推广面积2000亩。2020年,增加设施面积3500亩,其中日光温室300亩,大棚2700亩,中小棚500亩,改造提升设施面积5000亩。
2021年,合阳设施农业发展按照“首位主导、龙头牵引、园区承载、要素聚集、整县推进”的思路,在陕西省率先启动中省市县现代化产业园“四级联创”机制,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在园区的示范应用。年度内,组织实施百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计划,认定授牌县级农业产业园3批85个。全县设施面积达44200亩。其中,日光温室8000亩,大棚27300亩,中小棚8900亩。设施蔬菜产量6.93万吨。2023年,由于个中原因,设施面积有所下滑,至28496亩,其中,日光温室5170亩、大棚14060亩、中小棚9266亩。各类作物产量42487吨,效益高达3.9亿元,仅南沟村就有葡萄中小棚1500亩,太枣村100个大棚,亩收入27000元。
座谈会结束后,笔者在整理这篇文章时,颇有感触:要不是王俊德当年的冒险引进,要不是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要不是范德元的热心帮助,要不是县农技中心负责人王标与考察小组取回真经,合阳的设施农业会不会领先于陕西省?会不会出现今日之规模?恐怕还是个未知数吧。我相信,合阳的历史一定会牢记当年这些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弄潮儿”!

萧绪康在座谈会上

作者为《虹媒资讯》首席记者

原县农机中心主任王标,原县农业局局长王俊德与范德元在座谈会上亲贴交谈
(原陕西《工人报》记者杨明洲摄影)


合阳虹媒
合阳县虹媒文化有限公司 电话:0913-552800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