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中,儒学是其中最内核的部分,而儒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有“仁”和“义”,仁和义分别有什么深层含义呢?
首先我们看到儒家的理想社会是一套等级森严、井然有序的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孔子对社会秩序的基本看法。翻译过来就是社会各阶级各谋其事,各居其位。
但是在实际情况下,下位的人免不了犯上做乱,上位的人也会极尽能力剥夺下位的人,历史上官逼民反、天下大乱的情形太多。孔子认为要维持君臣父子秩序,要避免社会混乱的办法要借助于仁。
什么是仁?从字形上看仁是两个人,深入理解为两个人之间相处的关系。从字意上理解,仁意为爱人,在社会共识之下爱人。什么是社会共识呢?是礼。礼规定了上位者和下位者要遵守各自的社会规范,仁是约束上层对下层的工具,是要求上位者爱下位者的要求。比如统治者爱护人民,父母供养子女成年,叫仁。
所以,仁的本质是爱,是小爱,是自私的爱。不同于博爱,比如墨家和基督教提倡博爱,要求人们全面同等的爱每一个人。但是儒家认为这种博爱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人性中存在私欲和偏心。
什么是义呢?义是和仁相对的概念,义要求下位者要服从上位者。比如忠和孝都是义,忠是臣子对君主、下级对上级应尽的义,孝是儿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应尽的义。
为什么要做到义呢?这是因为基于恩,上位者在礼的约束下对下位者施加的仁对于下位者而言是一种必须报答的恩情,而报答的方式就是对上位者尽到义。比如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应当在礼的约束下,这种行为对子女来说是一种仁,或者说是一种恩。子女基于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应当承担对父母孝顺的义务,孝便是义,孝也应当符合礼。
儒家认为仁和义是构建理想社会的两个重要标准,正如孔子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