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本身具有重要的生活教育功能,在未成年人的劳动教育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家庭有责任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然而受制于诸多因素,劳动所蕴含的独特价值在不少家庭内部并未得到充分重视,部分家长对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误识,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少家庭存在着重智轻劳的倾向;二是劳动与学习的关系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呈现出分离之态;三是在劳动教育方面还不够重视家校协作,容易被归为学校之责。因此,有必要对家庭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一些误识进行纠偏,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有益于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劳动教育观念。
首先,家庭的教育认知要从“重智轻劳”转为“劳智并重”。在一些社会语境中,劳动容易被狭隘地理解为体力劳动,容易导致劳动文化的边缘化,导致一些家长对“劳动”内涵的片面化理解,在家庭教育中就会出现不重视劳动教育的情况。比如劳动教育被排除在家庭的教育计划之外。在家庭的价值序列中,体力劳动的价值被贬低,孩子潜意识里会对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或职业持有偏见,对体力劳动产生负面认知和抵触情绪。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家长对于孩子学业成绩的过于关注和看重,导致对孩子劳动教育的忽视,不愿意让孩子在劳动上“浪费时间”。家庭是儿童接受劳动教育的关键场所,家长对劳动的认知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忽视或轻视在很大程度上容易让孩子漠视和远离劳动。要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从“重智轻劳”转为“劳智并重”,重视孩子的“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其次,家庭的教育实践要从“劳学分离”转为“劳学一体”。在古代社会,劳动不仅是维系社会的基本力量,也是一代代传承生产经验的主要方式和途径。通过亲身参与生产劳动,年轻一代能够学到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随着现代社会的演进,古代社会劳动与教育相互统一和融合的样态已经不能完全地复制重现,但是也不意味着“劳动”与“学习”就要呈现出一种极端的分割状态。劳动完全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和途径,将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性的劳动活动,可以将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具体经验,帮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家庭比学校拥有更多的劳动资源与劳动空间,父母可以在具体情境中挖掘和利用劳动资源,从而实现孩子学习与劳动的有机统一。
家长需要认识到,脱离了生活的教育往往达不到理想的育人效果。而劳动教育恰恰是非常好的生活教育途径,真实的具体的生活体验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比如孩子在数学课堂上学到计算的知识,如果让他们到超市去购买物品,由孩子亲自挑选并计算物品的价格,孩子在这种真实的切身的生活和劳动体验中,就会对数字和计算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会更加有助于他们的学习。但我们时常在现实中听到家长把“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什么活都不用干”挂在嘴边,以学业至上的理由剥夺了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和体验生活的机会。这种教育观念和实践并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只会助长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性,无法促进孩子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再次,劳动教育的职责和场域要从“学校全责”转为“家校协作”。家庭场域在劳动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和持久性作用,其优势是学校和社会场域都难以比拟的。学校的劳动教育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和良好效果,就必须注重家庭的配合与支持,特别要考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契合点。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学校虽然是教育的主阵地,但也难以独自完成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应将家庭视为重要的劳动教育阵地,弥补学校教育在培养儿童劳动实践能力上的不足。
当前中小学已呈现出独特而丰富的劳动教育景象,但是学校场域的局限和相对封闭决定了劳动课程的场地、设备和环境等条件性资源的不足,而相较于学校,劳动教育在家庭场域更容易实现。很多人会把劳动教育完全归于学校的职责,认为劳动教育只有在课程学习中才能实现,这并不利于不同场域间劳动育人价值的互补与协同。新时代劳动教育同样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不仅要依赖学校发挥劳动新形态的育人价值,也需要拓展劳动教育阵地的范围,建立家校联合体,让学生在各种教育场域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并外化于行。
家庭是儿童接受劳动教育的关键场所,家庭既可以弥补学校劳动教育环境和资源的不足,又能够整合社会各方的教育资源。只有充分重视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庭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帮助家长改变对劳动教育的不正确观念,在家庭中注重培养孩子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才能培养出具有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的新时代公民。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28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