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
——苏霍姆林斯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经常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的孩子只有半数;经常洗袜子的不足四成;经常洗碗、洗菜的有三成多;经常洗衣服的仅两成多。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劳动的机会,缺少最基本的劳动锻炼,当他必须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独立于社会的时候,很难想象是怎样的情景。
PART.1
一、孩子不爱劳动的原因
(一)家长的原因
1.家长重智轻劳,给孩子传达错误的劳动观。家长怕耽误孩子学习不让他干家务,这种观念至少有两点值得思考:第一,不干家务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吗?答案往往令家长失望;第二,家务劳动与学习是泾渭分明毫无关系的吗?答案是经常参与家务劳动会促进孩子学习能力的提升。
2、言行不当,挫伤孩子劳动的兴趣。劳动是人生存的本能,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他们会很自然地模仿大人扫地、摆放碗筷等事情。但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家长:孩子扫地怕扫不干净,孩子洗衣服怕洗不干净,动辄嫌孩子笨,动辄就不耐烦,可是任何技能都需要一个学习锻炼的过程。还有一些父母将劳动作为一种惩罚孩子的手段,孩子的脑中就会把劳动与“不美好”联系在一起,面对劳动时,脑的内在机制就会自动启动,很自然地,孩子会厌恶劳动、躲避劳动。
(二)孩子的原因:自身的惰性
趋利避害是每个人的生存原则,孩子也不例外,所以在没有外界正确引领的时候,孩子的自身惰性就会呈现,如果再经过长时间地强化这种不劳而获,没有劳动观念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孩子讨厌劳动的结果还会有对应的不良品质,即变成了贪图享受、不知道辛苦、任性妄为、没有责任心等。
PART.2
二、劳动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作为人类生存于世界的一种活动,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劳动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劳动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人在步入社会之前,就应该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从小让孩子进行劳动锻炼,使孩子学会做点儿事,减少对成人依赖的心理,将会促进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依赖别人帮助”的独立意识形成,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起着巨大的作用。
2.劳动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必要的力所能及的劳动,能让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别人的付出,从而更加珍惜所得,对别人有一份感恩之心。让孩子从小做些家务,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等优良品质。
3.劳动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劳动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从小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就能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意识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应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并且逐渐养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树立起对家庭的责任感。
4.劳动能促进智力发育。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劳动在智力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形象说明了劳动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双手灵巧的孩子,热爱劳动的孩子,思维一般都清晰敏捷、喜欢钻研。
5.劳动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劳动可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医学科学的研究证明,劳动是多种生理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有利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
6.劳动能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实践证明,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孩子能吃苦,有才干,对生活充满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强于不爱劳动的孩子,有利于孩子全面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7.劳动能让孩子积累更多经验。朱熹曾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只有从劳动中得到的知识,才能真正适合于实际生活,所得的才是真理。
PART.3
三、家长如何给孩子进行劳动教育
1.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家长要想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前提是自己有正确的劳动观念,不以劳动为耻,享受劳动的乐趣,正确的劳动观念才能传递给孩子。
2.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长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3.用合理的方式奖励孩子参与劳动。当孩子心里希望得到家长的夸赞、对能力的肯定时,家长的要求是很有效的,把这种自己心里的希望和做家务联系在一起。当孩子认真地做完一件家务时,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可以让全家人一起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使他产生自豪感,夸一声“真能干”比给他十元钱的效果更好。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避免用金钱作为对孩子的奖励,可采用“代币制”,如孩子扫地或刷碗等劳动连续进行多少天,可以满足孩子一个愿望,可以是孩子的一次陪伴游玩等。
4.陪伴孩子一起劳动。在跟孩子一起劳动的过程也是增进亲子情感的过程。亲子间交换彼此的心得,不但可以增加劳动情趣,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参与感及成就感,并能使孩子体会和了解到家长的心劳。在陪伴孩子劳动的过程中,家长收获的是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断增进的亲子感情,对孩子的了解和信任。
5.鼓励孩子参加公益劳动。鼓励孩子参加公益劳动,培养孩子关心集体、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勤劳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保障。加强勤劳节俭教育既是继承我国传统美德的要求,又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来源:《牵手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