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视点丨钢铁行业政策、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楼市   2024-11-12 17:27   宁夏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更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2022年,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路径,提出力争到2025年,钢铁行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这意味着投资和运行成本高将是本阶段钢铁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在此背景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应将钢铁行业作为未来重点关注、深耕细作的领域,发挥有别于银行、租赁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独特作用,依靠功能、专业、人才等多重优势,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从而助推整个钢铁行业的转型发展。本文从钢铁行业政策出发,结合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金融AMC继续在钢铁及相关行业深耕探索提供有益借鉴。


01

STUDY

钢铁行业有关政策分析





01

“十五”至“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政策以化解过剩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

改革开发后的四十余年里,我国钢铁行业实现高速发展。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13.5%,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根据市场供需状况、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灵活调整政策,推动钢铁行业更好地适应发展要求。“十五”至“十一五”时期,我国钢铁行业开始由高速发展阶段逐步转到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控制新增钢铁生产能力、加速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和产品等方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装备和产品升级步伐;从“十二五”开始,钢铁产业政策逐步细化,通过促进钢铁产业布局优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能源环保约束等,推动钢铁工业由大转强;“十三五”时期则进一步明确了压减粗钢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和提高行业集中度等细化目标。经过二十年发展,到“十三五”末,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效果良好,运行质量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为“十四五”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打下基础。

表1:“十五”至“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政策的演变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02

绿色化改造、节能降碳成为“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主要的政策方向

“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总量控制、化解过剩产能。从国家层面来看,“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推动钢铁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进钢铁行业绿色化改造。《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将力争实现80%以上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等发展目标。从地区层面来看,全国主要的钢铁省市均发布了“十四五”时期钢铁行业发展规划,重点内容涉及禁止钢铁行业新增产能、推进行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鼓励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及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目标。从企业自身来看,2021年以来各大钢铁企业已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为未来的主要方向,如宝武提出的“未来钢铁”路线图中将围绕传统高炉流程极致减碳、绿氢直接还原等与能源转型相对应的工艺技术创新,率先取得绿色低碳工艺颠覆性创新;鞍钢专门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宣言,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发展低碳冶金技术。由此可见,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

表2:2021年以来钢铁行业去产能及环保主要政策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02

STUDY

钢铁行业现状





钢铁作为重要的中游行业,上承载有色金属、电力和煤炭行业,下衔接机械、房地产、家电及轻工、汽车、船舶等行业,在中国入世20年来的历程中表现亮眼。排名上,自1996年以来我国已连续28年稳居全球钢铁生产和消费首位。方式上,在经历去产能“刮骨疗伤”、“双碳”目标下节能环保升级后,我国钢铁行业已从传统粗放式发展老路,走上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新路。然而目前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大、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

01

钢铁行业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整体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与原材料价格、下游需求、行业政策密切相关

一是从上游供给看,铁矿石、焦炭、废钢是钢铁行业主要原材料,与钢材价格趋势基本一致(见图1),产量也在2023年达到历史最高。2023年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9.9亿吨,同比增长7.1%,自给率有所提升,但由于国内铁矿资源“贫、杂、细”的特点,使得进口依赖度较高,全年累计进口11.79亿吨,同比增长6.6%,是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自2014年起来自澳大利亚与巴西的铁矿占比接近80%;我国焦化行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在规模、产量、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23年我国焦炭产量为4.93亿吨,同比增长3.6%;2023年全国废钢铁资源产量总量为3.2亿吨,同比增加约2000万吨,2022年全国炼钢用废钢消耗量为2.3亿吨,同比增加1400万吨,2022年全年炼钢用废钢比为23%,与发达国家(2022年美国为69.2%,欧盟为56.3%)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图1:钢材价格与原材料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iFinD

二是从中游生产看,钢铁行业存在较为明显的政策性特征,管控效果明显。在国家产能产量双控政策的影响下,钢铁产品产量自2020年达到峰值后总体呈现波动缓慢下降趋势。从数量来看,2023年,全国累计生产粗钢、生铁、钢材为10.19亿吨、8.71亿吨、13.63亿吨,与2022年基本持平。从区域来看,受益于沿海地区进口铁矿石的物流成本较低,叠加经济发达地区钢铁消费需求旺盛,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是全国产能最为集中的区域。从流程结构来看,长期以来我国钢铁生产一直以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为主,近年长流程炼钢占比基本保持在90%,远高于以废钢为主原料的电炉短流程炼钢。从品种来看,近几年我国特钢产量有一定的增长,但产量占比依然偏低,且中高端特钢占比更少。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优特钢产量保持小幅增长,但占比依然偏低(占全国粗钢产量比例不到16%)。

图2:2012-2022年中国钢铁行业产品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iFinD

三是从下游需求看,国内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放缓致使钢材消费量明显回落。2023年,我国钢材消费量为8.9亿吨,同比下降3.3%。建筑业与制造业是钢铁行业下游需求的两大支柱,涉及房地产、基建、工程机械、汽车、家用电器、造船等多个领域。其中,房地产、基建是钢铁下游消费的主要领域,2021年房地产和基建消费占比分别为36.5%和21.1%,2022-2023年占比仍在继续下滑。当前房地产行业步入下行周期,“房住不炒”的基调延续,叠加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偏紧,高额债务限制基建投资进一步发力,一定程度制约用钢需求。制造业用钢大约占钢材消费总量的1/3,主要集中于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等行业。受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前期新冠疫情影响,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产品表现不佳,而汽车消费在国内持续促消费政策催化下整体回升,一定程度上支撑钢材终端需求。

图3:房地产、基建投资与钢材消费走势图 

数据来源:iFinD

02

龙头钢企持续推进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显著上升,但企业效益波动较大

一是从数量变化看,据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3》统计,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公司排名前50位中,有27家中国钢铁企业;排名前10位中有6家中国钢企,分别是中国宝武、鞍钢集团、沙钢集团、河钢集团、建龙集团、首钢集团。随着钢铁行业去产能政策的实施及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2022年,我国钢产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产量合计占全国钢产量的42.8%,比2021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图4: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CR10

数据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二是以中国宝武、鞍钢集团为代表的龙头钢企继续加快推进行业内兼并重组,在专业化基础上规模化、以减少同质化竞争为目的、以资产划转为特点的战略性重组整合不断提速。2022年以来,宝武先后对新钢、中钢、山钢实施重组整合,鞍钢在东北区域内相继对本钢、凌钢进行控股,沙钢增资抚顺特钢,建龙在托管山西海威钢铁后,又参与重整西宁特钢,中信泰富正式收购南钢集团,河南省政府以安钢为主体组建河南钢铁集团、湖南省政府将华凌钢铁改名为湖南钢铁集团。至此国内已形成以南宝武、北鞍钢为主,沙钢、建龙等民营企业并存,中信泰富在特钢领域一枝独秀,河南钢铁集团、湖南钢铁集团等区域龙头加快发展的钢铁行业第一梯队格局。

三是从经营业绩看,在经历2021年历史最好业绩后,自2022年以来钢铁行业效益持续不佳,整体表现疲软。据统计,2022年钢铁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6.35%,利润下降72.27%,销售利润率仅为1.49%,下降3.54%,资产负债率61.7%,上升0.5%。进入2023年,中钢协统计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为1.32%,同比下降0.17%;资产负债率 62.52%,同比上升 0.27%;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1.37%,营业成本同比下降 0.98%,营业成本降幅小于营业收入降幅 0.3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2.47%。


03

STUDY

钢铁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下降,钢铁产量逐步进入峰值平台发展期,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01

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将促进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深化国企改革的双重推动下,钢铁行业发展得到明显改善,但相较于其他主要生产国,我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相对较低。日本、欧盟、美国前四大钢企的产量分别占其钢铁总产量的75%、73%、65%,韩国前两大钢企产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85%,而我国前十大钢企的产量仅占到全国总产量的40%左右,距离规划目标还有约20%的空间。因此,从已经发布的《“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到《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再到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可以看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通过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实现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是未来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02

钢铁产量随着需求下降逐步进入下降周期

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来看,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等会带来对钢铁的较高需求,粗钢产量增速与建筑业产值增速呈现正相关关系。从房地产角度看,202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6.16%,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而二三线城市房屋空置率居高不下,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未来房地产行业用钢需求大概率将逐步下滑。从基建角度看,我国近年来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高铁及高速公路网基本实现全国大范围覆盖,基建投资已经进入补短板阶段,未来基建领域用钢需求增量空间有限。从制造业角度看,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短周期内制造业领域投资及消费带来的用钢需求增量非常有限,虽然长期来看,国内制造业景气度有望随着经济复苏而再度上升,用钢需求存在一定增长空间,但仍难弥补未来建筑用钢需求下滑带来的影响。总体看,在需求下降背景下,未来几年内我国粗钢产量将进入缓慢下降周期,特别是中小钢厂普遍存在产量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市场话语权较低等问题,生存空间将会受到严重挤压,行业洗牌加剧,兼并重组的机会也将增多。 

03

制造业升级将带动特钢需求

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及智能化应用的加快,钢铁生产的重点品种将由普碳钢逐步转向高端特钢为主。从上游供给看,当前我国特钢产量占比偏低,优特钢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粗钢总产量比重不到16%,高端特钢供给严重不足。从下游需求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深化,在制造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的带动下,电力设备、油气开采、新能源汽车等下游行业对不锈钢、合金结构钢等高性能、高精度的特钢产品的巨大需求将刺激特钢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从市场表现看,特钢价格指数保持相对稳定,即便自2022年以来钢铁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大多数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均出现下滑,但特钢企业经营情况明显好于普钢企业,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抗周期性。从政策导向看,国家高度关注、大力支持特钢产业的发展,近几年出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都对特钢相关产业做出具体引导部署,陆续出台《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产业政策,为特钢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特钢需求增长空间巨大。 

04

“双碳”目标推动钢铁工业转型升级

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推动了钢铁工业生产方式从粗放高碳向绿色低碳的根本转型。一方面,“双碳”目标的提出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促使其大幅度增加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目前,钢铁工业消耗的能源仍主要为煤、焦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在钢铁工业中尚未得到大规模应用。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钢铁企业将会相应调整和优化用能结构,更多地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探索与能源企业合作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助力企业实现“双碳”目标,从源头上推动钢铁产业的用能低碳化。另一方面,“双碳”目标提出将钢铁再生循环利用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钢铁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利用性能,这是钢铁行业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工作的一个重要优势,对于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废钢为主原料的电炉钢,既能保护原生矿产资源,又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目前,我国废钢消费量与粗钢产量的比值、电炉钢产能占粗钢总产能的比例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以废钢为主的电炉钢冶炼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机会。 

当前钢铁行业虽然处于低谷期,面临着需求端疲软、原材料成本上升及内部转型困难等多重挑战,但从上述钢铁行业政策、现状及发展趋势可以看出,钢铁行业绝不是夕阳行业,未来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金融AMC应积极发挥金融体系“稳定器”和实体经济“助推器”功能,以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为导向,利用自身的政策性和专业性优势,抓住钢铁行业周期转换调整的机遇,以传统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主业为基石,不断扩大、延伸诸如并购重组、市场化债转股等业务的范围和规模,以为钢铁行业实现产业提质升级、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助力钢铁强国建设、民族振兴伟业。

中国长城资产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www.gwamcc.com)官方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朋友提供中国长城资产及资产管理行业最新资讯,分享有价值的国内外经济、金融领域动态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