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始祖张仲景,但正史为何没有记载他?

文摘   文化   2024-12-21 07:00   河南  

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今天是2024年冬至。这样严寒的天气,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是最抚人心的烟火味道。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兼具自然与人文双重内涵,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南阳的街巷里,至今传递着“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俗语。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源于医圣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张仲景为了救治耳朵冻伤的乡亲,用面皮包裹祛寒药材和羊肉制成“娇耳”,煮熟后分给乡亲们食用,从而治好了百姓的冻耳。

这一善举不仅体现了中医“药食同源”的智慧,更彰显了医者仁心的高尚品质。后人为纪念张仲景的善举,每逢冬至便吃饺子。

因此,张仲景被称为“饺子始祖”。

张仲景被誉为“医圣”!这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张仲景为何被称为医圣?我想大多数南阳人一时间也很难回答出来。

正史为何没记载?

在南阳、在中国以及世界,张仲景可谓是妇孺皆知的人物,只要学过初中历史,接触过中医药的人,都会知道他著有《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的“医圣”。

对于他的这一名号,今人几乎都会认为理所当然。

但用“医圣”赞誉张仲景的功绩,其实是古代医学界学习孔老夫子的圣人名号一样,是后世逐渐“加封”的。

“圣”在汉语中的意思有:最崇高的;称学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指圣人;封建社会尊称帝王;宗教徒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

可见医圣、茶圣、画圣、书圣等,都是各自领域的集大成者。

而且南阳就有四圣,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商圣范蠡,他们是南阳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张仲景其实也是东汉末年的人。

但在三国时代,很少看到他的身影。

张仲景活跃在东汉建安年间,与华佗、董奉,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建安,汉献帝刘协的第五个年号,使用时间为公元196年至220年,共25年。

建安年间,群雄逐鹿中原,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大多发生于此之间。

建安时期,是势力割据、战乱不息的年代,也是风起云涌、慷慨悲壮的年代。

注定不平凡的建安时期,从一片乱世之中出来,诞生了一个气度卓绝的词:“建安风骨”。

曹操外兴军事,内振文学,广纳贤才。与儿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他们不仅在政坛占主导,在文学界同样是领军人物。

以曹家父子为核心,汇汭了一大批文人学士。

在当时的文坛上闪烁着北斗七星:孔融、陈琳、阮瑀、徐幹、王粲、应玚、刘桢,史称“建安七子”。

后来曹魏代汉,“建安”年号结束,东汉的历史也结束了!

作为一代名医,张仲景在正史《三国志》和《后汉书》中竟然没有传记。

《三国志》是四川南充的陈寿写的,距离张仲景的年代最近,他却没有为张仲景立传。

但与他同时代的名医华佗,在《三国志》中却有较长篇幅的传记,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后汉书》是专门记载东汉的历史,但比《三国志》的年代要晚一些,写书之人正是南阳人范晔,他生活在南朝的刘宋朝廷。

范晔作为张仲景的同乡,也没有为张仲景立传,这就更令人疑惑不解了!

同样,另一位神医董奉,正史也没有记载。当时董奉在福建隐居时,老百姓找他看病,分文不取,只需栽种杏树,如此五年蔚然成林,后世便以“杏林”称谓医家。 

后来医术高明的医生被称为 “杏林神医”或“杏林春满”。直到晋代道家葛洪在《神仙传》中记载了董奉,但这也不是董奉。

另外,在山东孔庙之中有杏坛遗迹,为纪念当年孔子讲学而建。“杏坛”自此成为教育行业的雅称。

因此“杏林”与“杏坛”这两个典故要分清楚,不然会闹笑话的!

其实在宋代之前,尽管社会上流传着有张仲景的一些事迹和著作,但他的影响力不算大。

当时社会上也没有叫《伤寒论》或《伤寒杂病论》的著作,所以张仲景在当时,可谓籍籍无名。

另外,也与医生在古代地位有关,连医圣张仲景都进不了正史!

张仲景与诸葛亮

张仲景与诸葛亮是否有交集,这个话题也很有意思。

从他们的生卒年来看,张仲景(约150年—约219年),诸葛亮(181年—234年)。

两人都生活在中国东汉末年,可以说他们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但是他们确切出生年份和去世年份有所重叠,并不是同一年出生和去世。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了10年,公元207年,也就是建安十二年,因刘备三顾茅庐,才初山。

其实诸葛亮不是南阳人,他是山东人。他三岁丧母,八岁丧父,由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

诸葛玄是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的弟弟,两人分别在泰山郡、荆州任职,为人聪慧的诸葛玄深得荆州牧刘表的青睐。

天有不测风云,还没等兄弟二人实现理想抱负,诸葛珪就在任上因病去世,留下了五个子女,即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以及两个女儿。

诸葛玄只得前往兄长子女生前的居处——徐州,去照料诸葛珪的遗孤。诸葛珪去世时,诸葛亮年仅8岁。

当诸葛玄才抵达徐州,并与他的侄子们相聚,曹操的兵马就只扑了徐州城。

曹操并不是为了诸葛玄、诸葛亮,而是为了报仇!

曹操要接父亲来兖州,路过徐州,太守陶谦想结纳曹操,令人带兵护送曹父一行,不料这些人在半路杀了曹操的父亲及其家人。

曹操便发兵徐州,为父报仇。后陶谦得到孔融和刘备等人的救援,再加上吕布袭击曹操的后方,徐州才得以解围。

因曹操冷酷无情,诸葛玄不想投奔曹营。

诸葛玄因此为避战乱,只好带着几个孩子前往庐江郡,投靠与其有交情的袁术。此间还因战乱,导致诸葛瑾与其他人走散。

抵达庐江郡后,诸葛玄经袁术推荐,任豫章郡太守,就是今天的南昌。

诸葛本玄本以为终于可以让自己和几个孩子有了安身之处,便高兴地前往豫章郡上任。

然而,他忘记了袁术的话并不顶用,郡守的任职不是说说就行的。

诸葛玄到达南昌后,却发现自己的官职,已被东汉朝廷任命的豫章郡太守朱皓所取代。

诸葛玄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行路匆忙,手中无一兵一卒,仅有诸葛亮等家属跟随。

再看朱皓,不仅有朝廷的正式任命,还得到了扬州刺史刘繇的支持,手握重兵,独霸一方。

实力就是真理,诸葛玄不得不离开豫章郡。

离开南昌的诸葛玄心灰意冷,感觉无颜再回到庐江郡,只得带着诸葛亮等人回到自己发迹地荆州,想去投奔刘表。

由于舟车劳顿,加之剧烈的人生变化,诸葛玄备受打击,刚刚抵达荆州就一病不起,眼见着就要撒手人寰。

当时,诸葛珪的几个孩子中,大哥诸葛瑾杳无音信,诸葛亮、诸葛均还未长大成人,两个女儿也没有生存能力,诸葛家族岌岌可危。

好在,上天不忍心让诸葛亮这一千古奇才就这样销声匿迹,一位贵人在这个关键的时机出现了。此人正是张仲景。

张仲景比诸葛亮大31岁,此时的张仲景刚好在荆州,被诸葛玄的下人慕名请来为诸葛玄诊治。

命运的齿轮就开始转动了,张仲景、诸葛亮两位名垂青史的人物就在此时产生了交集。

张仲景为诸葛玄进行诊断后,得知他为了几个孩子,已是油尽灯枯,命悬黄泉,即使是医圣,医术再高明,也无法令其康复。

但医圣张仲景,也非浪得虚名。他虽然没能让诸葛玄完全康复,却也凭借自己的高超医术,为诸葛玄延长了一年多的寿命。

这一年对诸葛玄极其重要,这一年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

在这短短的一年中,诸葛玄先后将诸葛珪的两个女儿,嫁于刘表的心腹重臣——蒯良蒯越的蒯氏家族以及沔南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

这两次婚姻令诸葛家族重新踏入了荆州的贵族圈子,也为日后庞德公教导诸葛亮埋下了伏笔。

做完这一切后,诸葛玄便病逝了。

已初具超群脱俗气质的诸葛亮,带着弟弟诸葛均在南阳卧龙岗隐居,自食其力,亲自下田,如其所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直至刘皇叔三顾茅庐,诸葛亮才正式出山。

诸葛亮与张仲景,一个是季汉名相,神机妙算;一个是东汉名医,妙手回春。两人看似不在同一领域耕耘,却有着令人意外的交集。

这就是张仲景、诸葛亮与南阳的历史情缘!

当下,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医圣祠文化园,重新焕发光彩,成了南阳文旅的标杆。一千八百多年后,两个人又有了交集!

古代医生的地位

在古代,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生与戍边卫疆的武将和治世理政的文臣相比,地位并不举足轻重。

从古代帝王的统治角度来看,医官很难与这些文臣武将排在相同的位置,因为帝王要靠这些文臣武将来维护国家。

在皇帝眼里,医官做好治病的工作就好。

唐朝时期有个人叫刘习,比较擅长医术,被皇帝赏识。皇帝想任其为盐官,盐官在古代可是个肥差。

这个任命刚发出就被大臣反对,说“医有本色官,若委钱谷,名分不正”,最终刘习被皇帝遣返,不了了之。

《宋史》曾这样评价,国家应对有功之臣大量赏赐,但对太医、嫔御、伶官等赐予过厚,就会过多地消耗国家财富,令边将愤叹。从而心怀不满。

此外,对医官过多赏赐封爵,也会出现得宠者干扰朝廷大政的情况。

史学家是历史的书写者,他们与皇帝对医生的态度会相同吗?
史学家对医生的态度
古代史学家与皇帝的立场并不完全相同,他们秉着客观的态度、写实的精神,书写历史,对医者的立传往往有着独特的视角。
被誉为“史圣”的司马迁,认为扁鹊可称为医学的开山鼻祖。
在《史记》中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後世序,弗能易也”。
司马迁将扁鹊与老子、孙子、管仲其它历史名人,并列作传。
可见司马迁的胆识与气魄,正如其所谓“究天人之间,成一家之言”。
但是,对于普通的医生,司马迁将他们列为技术人员,认为他们竭精殚力,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收入。
把普通的医生与渔夫、猎人、农民、商人等,皆称为“布衣匹夫之人”,因此并未对具体的医者人物进行作传。
《史记》是二十四史的发轫之作,后代的官方正史,皆以此为蓝本。
之后的正史,于是将各朝的名医与相术、卜筮、音律、巧匠等统一编入“艺术列传”或“方技列传”,不乏褒扬的词汇。
同时,他们也认为,在医者行业中,志虑忠纯的人并不是很多。医者携技,会出现种种乱象,会假托神怪,惑乱民心。
只有正直的读书人,才能称为君子,才能卓然于世,他们的事迹应当被记录并流传后世。
其实,华佗最初也是读书人,因为入仕不顺才从医的,虽然医术高超、闻名遐迩,但内心仍然“意常自悔”。
明朝的李时珍,虽然出生于医学世家,却也是在科举之后才弃文从医的。
古代读书人对职业的选择,是以从医为次选、甚至为下等。这是因为只要从医之后,他们基本就与当官无缘了。
在古代入职医官的人,是很难被任命为官员的。读书人,一旦从医为业,哪怕是熟读四书五经、才高八斗,就再也没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了。在大多数朝代中,对此都有明文规定。
在元朝这个不重视读书人的朝代,蒙古人曾问西夏人智耀:“儒家何如巫、医”?
智耀回答说:“儒以纲常治天下,岂方技所得比?”可见医者在古代的地位。
所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广为流传。还有句话就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华佗、孙思邈等历代名医的故事,多数都能在所在的朝代正史中找到相关的记载。
但是与华佗几乎同时代、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却未被当时的正史记载。
更有意思的是,隋朝、唐朝、宋朝的史书,却都不约而同的收录了他的著作。
正是通过他的著作,以及他与同时期历史人物凤毛麟角的交集,张仲景才被后世所知。
比如《脉经》中曾经提到,当时的名医皇甫谧对他极为推崇。
由此看来,从古代史学家的角度来说,医者,不论身世如何,不论贫穷富有,只要医术高超,就值得名垂青史。
在古代,信息交流十分狭隘,正史的记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因此难免会有遗漏之处。

宋代有位名医叫许叔微,是研究《伤寒论》的大家。

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读仲景书,犹为儒不知有孔子六经也。”医学界不读张仲景的著作,就如教育界不知道孔子的六经一样。

可见张仲景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所以历代医家尊他为“医圣”。

那张仲景被誉为“医圣”,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我们下期再讲!

愿相同磁场的人
都可以在这里相聚
喜欢我的文字
请多多分享或点赞

想了解我,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吧!

俯仰人间今古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