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诞辰131周年!河师大校园为何要树立毛主席雕像?

文摘   2024-12-26 10:36   河南  
今天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131周年!
第一次迈进河师大校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我想不少人的答案应该是:向大家招手的毛主席像。
师大是河南省唯一一所树立毛主席塑像的大学。
当时也许感到惊讶,多年以后再回想,感觉颇有深意。
47年来,这尊毛主席塑像巍然屹立于学校图书馆前,蕴藏着师大人的红色基因。
毛主席与新乡

1952年下半年,毛主席开启第一次南巡。视察黄河中下游,探询治理黄河。

等毛主席到达新乡时,由于“引黄济卫”工程,使古老的卫河增加了10多个甚至40个立方米的流量,因此毛主席决定到“引黄济卫”汇口——饮马口看个明白。

毛主席一行登上平原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派的小车,在潘复生、晁哲甫的导向下,绕道向新乡繁华闹市区驶去。

不料,毛泽东在闹市区乘车瞭望时,被群众发现!顿时车子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欢呼声此起彼伏。

王路宾费了很大劲才把毛泽东的车子“解放”出来。

吓得罗瑞卿出了一身汗。毛泽东却不顾这些,手指新乡市的建筑,向潘复生、晁哲甫开玩笑说:“天晓得!你们搞的这一大片,可真不少呀!”

车队从新乡市出来,已是下午3点20分。
上路后因当时路还未能直达饮马口,毛泽东中途下车,徒步两华里多,向饮马口前进。
路上毛泽东又向晁哲甫发问:“卫河,为什么叫卫河?发源都有些什么地方?你研究过吗?”
“卫河流域面积有多大?支流除了漳河外还有什么河没有?”
“卫河最大流量有多大?比黄河小多少?”
毛泽东看见渠道中有一个机器,便问赵明甫:“那机器是做什么用的?”
“那是测量水速的计速器。”赵明甫答道。
又走了一段,毛泽东又指着渠中的一只双脚打鱼小舟问:“河里漂浮的那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赵明甫答:“那是打鱼人用的双脚捕鱼小舟”。
“打鱼小舟?打鱼小舟一只不够了么,为什么要把两只连在一起呢?”
赵明甫向毛泽东述说了这双脚小舟的好处。毛泽东望着资本家出身的李烛尘,语带双关地说:“这是脚蹬两只船么。”
到了饮马口,毛泽东把潘复生、晁哲甫等人甩在后面,精神抖擞地抢先站在“江口”以南的河畔上,饶有兴趣地看了又看,然后问潘复生:“农民对‘引黄济卫’有些什么看法?”
潘复生说:“引黄济卫工程落成通水后,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大家都说这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得好。”
毛泽东说:“还是我们的人民好,引黄济卫好。”
他原地坐到河畔的草地上看,然后又索性双手合拢,手心向上支撑着脑袋,躺在了草地上。仍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流水。
不多时,毛泽东酣然入睡。短时间休息,毛泽东睁开了眼睛。罗瑞卿等过来问:“主席走累了吧?”
毛泽东说:“到小黄河了,我心里高兴,闪了一个梦,不累不累。”
毛泽东问:“水量增加,水位提高,引起渠道两旁土质碱化怎么办?有什么预防治理办法?”毛泽东想起了兰考那位老农的问话。
有人告诉毛泽东,苏联的经验是在渠道种树。毛泽东表示怀疑。
他发现对岸有个牧羊老翁,便匆匆从河南过桥,与那老翁攀谈。
毛泽东看到每只羊的脊背上各涂有红、绿颜色的标记,问:“你的羊怎么都是花的!”
老人说:“这是三家的羊,怕分不开,就染上颜色做个记号。”
毛泽东指着已发白的土地说:“老人家,你有治碱的法子吗?”
老人家摇摇头,他听不懂毛泽东的话。毛泽东失望地返回南岸。
在回程的渠畔上,又碰上四五个带着一两只羊的农民。毛泽东紧走几步,挤在他们中间,与他们攀谈起来:“你们为什么要放羊?”
“搞建设,占了土地,地少了,就来放羊。”
“噢!你们对建设新乡有意见?”
农民们说:“没意见,没意见”。
“政府搞建设,占了你们的土地,影响了生活么?”
农民们说:“政府占了地,给了买地钱。还给家里的年轻人分配了工作,挣工资,养家糊口,不影响生活。
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农民实行土地改革,分了地主的房子、地,翻了身,有房住、有地种,还能吃饱肚子。咱农民应该支持国家建设。”
毛泽东说:“唷!你们的思想很进步么!”
毛泽东指着渠道两旁已发白的土地问:“你们对土地碱化有法子治吗?”
一个上年岁的农民回答:“抬田”。
“怎么个抬法?”
“挖沟。挖了沟,土地不是抬高了么?地一高,水就往沟里跑么。”
毛泽东笑了,说:“抬田的法子好,法子好。”
公路到了,毛泽东一行登上汽车,向新乡驶去。
晚间,毛泽东在专列上休息。专列停在王路宾安排的原道清线的叉道上。
当晚,毛泽东让罗瑞卿打电话询问能否借到《新乡县志》。书很快送到了毛泽东手里。送书人说:“这书我们还有,请主席留下手边做资料吧!不必再还了。”
第二天离开新乡时,罗瑞卿向送书人转达毛泽东的话:“主席让我转告你们,《新乡县志》看妥以后,再奉还。”
回到北京后,毛泽东又托罗瑞卿给潘复生打电话:“主席要看《中州志》,问你们那里有没有,如有,可送一部来。”
时隔不久,毛泽东就将《新乡县志》和《中州志》退了回来,并嘱咐说:“《新乡县志》、《中州志》已看完,这两部书上都有平原省图书馆的编号,不能归个人所有,必须完璧归赵奉还原地。”
岳飞与饮马口
其实饮马口的名字来源与岳飞有关!

饮马口位于新乡和平大道的卫河之滨,石牌坊附近,是古代一个重要的古码头。

北宋末年,金兀术率兵南下中原,30万金兵横冲直闯一路杀到新乡。

宋徽宗急命令岳飞带领岳家军抢先渡过黄河,直奔新乡,在金兵的眼皮底下,扎下18个营盘,构成了一道阻击金兵南渡黄河的强大防线。

这饮马口相传就是岳家军修整时战马饮水之地。

岳飞抗金,曾两次收复新乡县城。

岳飞被害后,新乡人在宋王庄西南地的高岗上修建了岳飞庙,该庙的全称是“宋忠武穆王庙”(此庙是全国最早的三座岳飞庙之一)。

遗憾的是,此庙已经毁于抗日战争时期。

河师大与毛主席像
师大的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理科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
在曾经风雨飘摇的抗战岁月里,理科先辈们坚持“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五次迁徙,千里辗转,在烽火连天中守护文化命脉,在枪林弹雨中播撒智慧星火,谱写了一曲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时代壮歌。
老校长、爱国志士、化学家、教育家李俊甫先生带领青年师生,在战火中抢救实验仪器、图书资料,彰显了与敌抗争、无所畏惧的果敢和坚毅。
在一九七六年,一个淳朴的年代,一群淳朴的人。他们怀有的是一份简单的忠诚与热忱,不夹杂任何其他情感。
那又是一个万众一心的年代,毛主席对中国人民的影响真正深入了最底层,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工人农民,都深深崇敬着他。
师大的主席像正是传达着这样一种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向心力,历史的渊源铸就了师大与主席像的缘分。在人民的呼声中,主席像应声而起。
作为工程的负责人,黄经伦老师担负起重要的责任。主席像要建立在正对校门口的广场上。
但由于主席像的形象有多种备选的方案,单单就这个问题黄老师五次进京去到专塑主席像的设计部门去考察。
最后经由多方讨论还是敲定了右手挥手的形象。
为了找出一个最佳的方案,黄老师亲自把每一种颜色的人造花岗岩都做了尝试,足有六十五块之多。
黄老师自己剁浆,验色,又充分考虑到雨水可能对主席像色彩的影响,因此并未采取纯白色的颜色设计,最后选择了这种朴素庄重的颜色。
最终在一九七七年,经过一年多的施工,主席像终于落成。自底座至顶端八米一八的主席像由此成为师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同时也鉴于其他地区相同形象的主席像,有些右手手臂在建成不多久后便出现了下坠的工程败笔。
黄老师和设计师及施工人员们不惜辛苦,在主席抬起的手臂里又多加筑了两根钢筋,以至三根钢筋完美地支撑起花岗岩的重量使其数十年纹丝不动。
真正让人意想不到又鲜为人所知的细节是,作为高大的标志性建筑,在主席抬起的右手中指指尖,设计师还精心安放着一根避雷针,以防止雷电活动对主席像可能造成的影响。
就连在主席像周围的四盏花灯,都与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玉兰花灯也是一模一样的。
毛主席与教师
现实中,很少有人把毛主席与“教师”这一普通职业联系起来。
然而,这位闪耀着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书法家、诗人等诸多光环的伟人,的确一直对教师职业情有独钟。
到了晚年,他依然喜欢与人谈论“当小学教员”那段倍感自豪的“教书岁月”。
青年时代的毛主席最大的人生愿望和职业梦想,是“一心想当教员”。
早年在填写《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时,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栏,他郑重地填写了“教育事业"。
1936年7月16日,他在延安接受斯诺采访时谈到1913年春报考师范学校的初衷时说:当时,“我也在认真地考虑自己的‘前途’,我差不多已经作出结论,我最适合干教书”。
1919年4月,毛主席在周世钊的推荐下被长沙修业学校高小部(修业小学)聘为历史教员。
作为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职业,毛主席终生对自己的“小学教师”生涯极为珍视,引以为豪,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提及,念念不忘。
毛主席从“教师”职业踏上其壮丽的革命生涯,又以“导师”身份践行其神圣的历史使命。
后来,他将中国大地变成一所大学校,让中国共产党书写的辉煌历史成为一本大教材。
他的思想,已深入中国人的心灵和血脉,化作一种永恒的精神力量。
我想师大在校园中树立毛主席雕像,也有这种传承吧。
百年河师大
2023年,恰逢河师大百年华诞!
师大的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理科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
在曾经风雨飘摇的抗战岁月里,理科先辈们坚持“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五次迁徙,千里辗转,在烽火连天中守护文化命脉,在枪林弹雨中播撒智慧星火,谱写了一曲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时代壮歌。
老校长、爱国志士、化学家、教育家李俊甫先生带领青年师生,在战火中抢救实验仪器、图书资料,彰显了与敌抗争、无所畏惧的果敢和坚毅。
师大之荣耀,熔铸在百年薪火相传、弦歌不辍的红色基因里。
师大之荣耀,凝聚在百年开拓创新、矢志一流的目标追求上。
师大之荣耀,镌刻在百年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使命担当中。
愿相同磁场的人
都可以在这里相聚
喜欢我的文字
请多多分享或点赞

想了解我,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吧!

俯仰人间今古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