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材料不用一寸钢筋,建设没用一台现代化机械,原料靠石头,技术靠人工,是以“人海战术”在千年险关上建起的亚洲第一石拱桥。它,实现了石门县东西两岸人民千百年来“天堑变通途”的梦想和期盼,更刷新了河北赵州桥跨径保持1300多年的历史纪录。名山大川之所以闻名,除了风光旖旎,多是因为地理之便,沾了文人骚客的光,享了帝王将相的福,引得他们登高必赋,禅祭必封。位于湘西石门县境的“湖南屋脊”壶瓶山,尽管千峰竞奇,万水争秀,由于地处偏僻,位居“蛮荒”,自古不仅登临者少,吟唱者少,连知道它大名的也很少。据说李白流放夜郎,途经壶瓶山,曾经吟出了“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的佳句,但这样的佳句在《李太白全集》中还没有发现过,也许是好事的落魄文人借诗仙之口打抱不平吧。湖南常德市石门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脉边缘,幽谷深山犹如千万道屏障将山里人与外面的世界阻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石门物资运输除了丰水期有行船(帆船),沿渫水可直达泥沙集镇外,其余要靠马帮驮运和人力肩挑背负。黄虎港号称“湘北第一险”,渫水与相恋河在此交汇,两岸便是万丈悬崖。
未有黄虎港大桥之前的数千年,湘鄂边界的山民由此渡港登山,蜿蜒石级达1500余级,是通往石门县城的鸟道。
两岸峭壁数百仞,中央一水如矢出。
当地俗语云:“到了黄虎港,爹娘都不想。
两岸都是悬崖峭壁,峡谷幽深,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来形容,自然恰当不过了。《唐氏杂钞》云:“黄虎出没水港,啸声震荡,与涛声共响,声惊层岭之外。渫相二水合处有歇虎坪,上行数丈,江边高耸一石,为虎啸岩,沿相连河(即后河)上行一里许,是为黄虎跳涧之处,虎港之名由此而来,以阴森恐怖而少人往来焉。”虎港是壶瓶山集镇东面的一段峡谷,是壶瓶山镇群众来往石门县城的必经之路,更是西接湖北恩施、宜昌,东连常德、张家界的交通大动脉。时间到了1958年,年轻的新中国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国家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加快发展化肥工业,决定开采储量为亚洲第一的清官渡磷矿。这就意味着必须修通石门至清官渡的公路,而黄虎港是必经之地。黄虎港工程,是石清公路线上108公里处的一个“路桥结合”工程。也就是现如今人们所看到的,悬崖绝壁上开凿出来的4.8公里公路,和横跨黄虎港峡谷架设的宽8米、长103米、高51.2米的黄虎港大桥。1958年4月,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第二工程队,也就是湖南路桥集团的前身,奉令前往石门县泥市承建石清公路泥市至清官渡路段的工程,交通运输部公路设计院派员指导。为了攻克黄虎港大桥这一高难度工程,工程队还专门成立了大桥指挥所,省交通运输厅从第一工程队抽调干部、技术人员20余人支援,第二工程队还派人专程到湖北招雇了从事土石方工程的民工500多人做临时工。1958年7月,黄虎港大桥动工建设。
资源匮乏的50年代末,要修通黄虎港大桥,极不容易。
仅有的一辆解放牌汽车,是从省管国营企业借来的,仅有的2台最原始的木炭动力的发电机、抽水机,是唯一的机械设备。十字镐、钢钎是黄克诚总参谋长批条子的抗美援朝战争所用的剩余品。
黄虎港两岸悬崖峭壁,山势自然坡度达八十多度,高耸两百余米,水深不见底,被称为天险毫不夸张,行走其间也难免失足坠落深涧。
要在这个天险之地施工作业,建设队伍面临的巨大困难和挑战可想而知。光运输石料就是一件十分棘手的难题。
大桥需用物资共二万七千吨,都要从两岸二百米高的悬岩上运到工场。坡陡路窄,运输困难,在工地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大搞群众运动,采取了多样运输交叉作业的办法。
平地用土车、陡坡用滑船,空中用索道,水上用帆船,终于在二点七公里运距上运量达到日产百万以上,满足了工程需要,为大桥施工一跃再跃创造了有利条件。”
那个年代,在物资匮乏、环境险恶的条件下,“就地取材、自力更生”贯穿着黄虎港大桥建设的始终。来自四面八方的工人说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克服重重困难,热火朝天地为黄虎港大桥建设奉献着力量。有资料记载,施工高潮时,参与建设者多达四千余人,工人自行加工了石灰百吨、火药65吨、木材2300立方米、木炭200吨,保证了工程需要,节省资金6万元。历时1年零3个月,时至1959年12月20日,主拱为净跨60米,拱矢度1/3,设计荷载为汽-13级,挂-60级,桥面净宽8米,高51.2米的黄虎港大桥顺利竣工,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石拱桥最大跨径的新纪录。1959年12月21日至27日,交通运输部在石门召开现场会。会议指出:“大桥的建成,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石拱桥最大跨径的新纪录。大桥的设计者们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石拱桥的丰富经验,建成了我国目前跨径最大,桥孔最高的石拱桥,使我国桥梁建筑技术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从此,石门县东西贯通,“天堑变通途”。黄虎港工程是湖南省树起的迎难而上、挑战自我、建设新中国的榜样,时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亲笔题词:“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劳动者的伟大创造。”这是一座被载入史册的桥梁,也是一座令人感动的桥梁,在那里流传着桩桩件件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事迹。1959年7月4日清晨,爆破队队长、共青团员杨万柱下到一口32米深的炮井里,清理渣石准备装炸药。忽然,一般硝烟扑来,他感到呼吸困难,立即呼救。在这危急关头,共产党员覃事春不顾自身安危,毫不犹豫地拴上安全带,直下井底。此时的覃事春开始昏迷无力,又跌落井底。这时,共产党员王继美挺身下到井底,将覃事春和自己拴在一起。两人被吊出洞口时,王继美开始昏迷,而覃事春已经停止呼吸。人们为覃事春舍已救人的的事迹深受感动,齐颂覃事春精神与黄虎港大桥永存。1959年和1960年初,参与黄虎港大桥的千余名主力建设者,经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批准,转为工程队正式全民国家工人。黄虎港,如从山腰长出,如从天外飞来,如彩虹卧波,如玉龙饮涧,轻盈飘逸,丰神炯然。如若不见桥上车辆穿梭,你会认为那只是一玲珑奇巧的工艺品,镶嵌在翡翠绿中,其形、其势、其色、其神,巧夺天工!想了解我,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