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中国著名纪录片导演,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艺术史博士。
他别出心裁以电影技术拍摄电视纪录片,每一部作品都历经好几年的时间精耕细作,因此才有了中国纪录片历史上丰碑般的《故宫》《敦煌》《台北故宫》《梅兰芳1930》和《当紫禁城遇见卢浮宫》等。
拍摄《故宫》时的周兵老师
在这些纪录片里,周兵导演以华丽的包装深入浅出说历史,精心考究的制作,既赢得了口碑,也获得了许多奖项的肯定。
7月9号,由周兵老师开设的《周兵纪录片工作坊(第二季)》就要开课。
在这门课上,周兵老师会总结自己30年来创作纪录片的一线经验,对自己曾经拍摄过的纪录片课题进行精华提炼和全面复盘,由此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纪录片拍摄和学习体系。
开课之前,我们采访了周兵老师,聊了聊他的求学经历、与纪录片的不解之缘,以及从业多年来的心路历程。
从传媒大学到《东方时空》
您本科读的是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电视编导专业,博士读的是南开大学的文物及博物馆系艺术史专业;但从1996年开始,您就策划、拍摄了一系列大型的专题性、历史类纪录片——这中间,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跨度?
周兵:这个跨度大,对我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是非常自然的一个发展。从十几岁开始,我就喜欢读历史书,从初中到高中,日常所有的考试,我成绩最高的一直是历史,数学、化学那些课的分数就比较差。高考的时候,有幸因为各种机缘,我考进了中国传媒大学,那时候还叫北京广播学院。我读的是电视编导,很自然地就从事了电视编导的领域。
当时我的老师有高鑫老师、王纪言老师、朱羽君老师和任远老师,教的最多的也都是纪录片,所以我对纪录片有比较深的认知。等到工作以后,我在兰州电视台待了一年多,主要也是在做纪录片——等于是我一毕业就在做纪录片。不过那时候在中国行业里都叫“专题片”,其实也是在纪录片的范畴里。后来我进入《东方时空》,学习和实践最多的,也是纪录片。所以对我来说,从事纪录片,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儿。
《东方时空》早年片头
至于为啥以历史类纪录片为主,就是我刚才说的,从小到大我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读历史书籍,喜欢博物馆的各种瓷器书画背后的故事。所以在做纪录片的过程中,我会很自然地去关注历史,关注跟古代器物、古代艺术相关的知识信息。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会去南开大学读博士,专门学习中国艺术史的原因,我希望自己有一个相对专业的学术训练,这样在我的创作中,我自己就是半个专业,可以去做比较偏学术的研究和调查,这能让我的创作更有效率,也更准确,而不只是作为一个门外汉,单方面地依靠某个行业的学者或专家。
您去读艺术史博士的这个决定,是在您拍大型历史纪录片之前还是之后?
周兵:在这之后。这个时间点比较巧合。2003年我开始做《故宫》纪录片的策划,当然也包括纪录片《敦煌》的策划,就是在那时候,我希望自己去读一个比较专业的艺术史或古代历史这样一个专业。机缘巧合,2006年我还在央视工作,在职考进了南开大学,读的专业其实是博物馆考古专业。这个学习的机会对我来说特别难得,可以接触很多中国古代字画、瓷器和中国古代艺术史类的东西,我花了6年的时间去学习。
《故宫》海报
能介绍下您是怎么加入的《东方时空》吗?
周兵:十多年前有人专门拍过一个关于《东方时空》初创期的纪录片,就是《点燃理想的日子》。我们那个时代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国家是包分配的,每个毕业生都有工作——这对你们来说,应该是很陌生、很遥远的概念了。我当时正处在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特别好的时代,各个城市的电视台,都很稀缺这种专业人才。
当时我们国家有一个特殊政策,就是你作为甘肃、青海等西北五省的大学毕业生,基本上都要回你的户口所在地,或者你的家乡出生地去工作。国家是希望这些专业人才,能为中国西北地区带来更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所以我毕业后,必须回到兰州,是没有选择的。我在兰州电视台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大概是在93年的5月份左右,我突然发现,中央电视台的早上,出现了一档新节目。那个时候,电视台不是24小时都播的,它只是在下午六七点开始,到夜里12点就不播了。这让我很好奇,早上怎么会有新栏呐?我就早上七点钟起来看,看了一两天之后,内心特别激动,有种很难以表达的情绪。我突然发现,我在大学时受到的专业训练,在这个平台上是可以得到实现的,它成了艺术理想标杆的一个地方。
《敦煌》海报
机缘巧合的是,当时我在北京广播学院的一些同学,也在那工作,他们恰好来甘肃拍摄,我记得是去敦煌拍。当时因为《东方时空》初创,经费也很缺乏,各种条件都很简陋,人手不太充足,就想在当地找一个帮手。经过同学介绍,我就成了制片助理的角色,帮他们落实设备、联系车辆,甚至吃住行也是我负责。就这样,帮他们顺利完成了敦煌的拍摄。
印象最深的,是我参与采访了当时敦煌研究院的院长段文杰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好难得呀。
段文杰先生(1917-2011)
后来他们离开兰州的时候跟我说,在甘肃也可以帮他们拍一些素材短片,放在《东方之子》里。其实就是8分钟的人物类纪录短片。现在想起来,对当时的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吸引——因为在甘肃,能给中央电视台做片子。后来我就自己出创意、策划,既做摄影又是编导,完成了两三部短片,《东方之子》也播出了。那时候我还没想过要去北京,是后来成为我师傅的时间老师,他作为制片人,看上了我这个年轻孩子,就主动邀请我到北京跟他们一起工作。我大概在93年10月到的北京,成了《东方时空》的一员,在央视干了20年。
拍纪录片,要坚持
在接触并从事纪录片之前,您对纪录片的认知是什么样的?这中间有没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纪录片作品或者导演?
周兵:接触纪录片主要是在大学四年。当时对纪录片的认知就是两种风格:一种是来自欧美、日本的原生态的纪录片,另一种戴维宇导演的《话说长江》系列,和刘郎导演的《西藏的诱惑》,这是以文字、文学或某种主题概念为主的纪录片。快毕业的时候,看到了刘效礼导演的《望长城》,它是像BBC那样带有主持人风格的纪录片;还有康健宁和高国栋导演的《沙与海》,是以小人物为主的纪实风格。
《话说长江》片头
其实电影带给我的影响,可能要更震撼一些。我上大学的时候,看电影特别不便利,不像现在。很幸运,当时我们有一门课,是在现在的电影资料馆上,从高碑店出发,来回要坐三个小时的汽车——那时候地铁还不怎么通——虽然很辛苦,但我每周都坚持去,因为它有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电影。
就是在那里,我看到了来自中国台湾新浪潮的杨德昌导演、侯孝贤导演。这些艺术电影,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和教育,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颠覆。以前我们看到电影都是高大上的英雄主题,像《董存瑞》《红色娘子军》。看了那些艺术电影,才知道电影可以这么拍,像纪录片一样,能安静地去观察,很接近我们看到的生活真实。
您开始以导演身份制作的纪录片,全是历史人文类的纪录片(《故宫》《敦煌》《台北故宫》《千年菩提路》《干将之剑》《当卢浮宫遇到紫禁城》《外滩》等),这些题材的选择,是命题作文,还是您个人的兴趣使然?
周兵:像《故宫》和《敦煌》,都是我主动申请去做的,正好央视也有这个需求,等于是一拍即合。像《台北故宫》就是个命题作文,就是有机构来邀请我去做。这些选题,有一部分肯定是我的兴趣使然。我也回顾过自己这二三十年,大部分时间我还是很幸运的,能去创造一个题目,然后在体制的帮助和支持下,去完成这些作品。
周兵导演(右一)在拍摄纪录片《外滩》
您的纪录片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庞大!您是怎样做到,在庞大的拍摄对象面前,完成对资料的搜集整理、查找和应用,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讲述角度和方式的?
周兵:再大的题材,也是有规律的。我是从电影和文学里,学到的经验。年轻时我读最多的就是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还有其他经典的文学故事。它们和电影一样,都有自己的核心事件、核心人物、核心场景。这对我创作纪录片是有帮助的,它们让我知道,即便面对庞大的历史题材,只要抓住核心事件、核心人物、核心场景,基本上就不会出问题。
这个世界有时候看起来特别复杂,尤其是面对历史的时候,浩如烟海,但实际上它又很简单,抓住基本规律就好了。像《故宫》就很简单:谁发起的、谁创意的、谁推动的,抓住这些就抓住了核心事件跟核心人物。
其实最大的挑战,是你基本的认知历史的基本常识和审美训练。这个是需要长年累月训练的。像最近还在创作关于敦煌的纪录片,如果是一个陌生导演,他要花很长时间去翻阅资料。但我对敦煌有十多年的不断学习和观察,所以我能在两三个小时里,去解决陌生导演可能要花十几天才能完成的资料查找工作。
纪录片《敦煌》片头
也就是说,这个积累过程特别重要。包括刚才你问我为什么要去学中国艺术史,这都是我在不断地积累、学习。像我背后这个书架,里边有大概上百本关于敦煌的文献资料,这都是我十多年里慢慢积累来的。
接受采访的周兵老师
《当卢浮宫遇上紫禁城》投资近千万,《外滩》的投资有1300万,《下南洋》总投资超过2000万,《千年国医》投资更大,好像有3000万。这对纪录片来说,算是超大体量的投资了吧?能分享下您是怎么为这些项目找到投资的吗?这中间有什么窍门吗?
周兵:作为纪录片的导演和制片人,最大的困难和挑战,就是创意完成后,你怎么去落地?也就是有没有资金支持你去完成创作。我是被迫变成找钱的导演和制片人的。之前在央视,体制内是有计划的,做项目是有预算的。《故宫》不是计划内的项目,所以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去找钱,后来的每个项目都有去找钱,中间经历了很多挫折、失败和困难,甚至被人忽悠、欺骗。
纪录片《故宫》片头
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我做了好几部上千万级别的纪录片,大家都觉得“哇,周兵导演你很会找钱”,其实每一部都是血泪史。这个很多导演都会经历的,但我之所以能找到,现在想来是我在央视遇到了很多很好的领导,他们非常有见识,鼓励、支持我的创作热情。像《敦煌》,投资成本也是超过1000万,我也是花了很长时间一点点去申请、落实的,需要很多重要资源的负责人和领导来帮助我。
最大的困难和痛苦,就是我要去坚持。像《千年国医》,我花了将近5年的时间去找钱,因为它是一个超大体量,没有人愿意投资。其实对很多娱乐真人秀来说,它是一个小成本,因为有明星。但对纪录片来说,这就是非常多的钱。我还拍过一个纪录片叫《千年菩提路》,大概也是2000多万的投资。当时是上海的一个企业家,他非常支持我,我们花了8年的时间完成这次创作。
纪录片《千年菩提路》片头
找钱这块,我其实没什么窍门,如果有人觉得我成功的话,那就是我在坚持,在厚着脸皮不停地去找人、不停地去找不同的机构,说服他们、拿到投资。
这个过程里,您有接触过影视公司吗?
周兵:我没有找过任何一家电影制片公司。他们是商业的投资人,基本上不会愿意来投我们这种体量和内容的纪录片,因为这种纪录片不具备院线电影的商业属性,说白了就是投钱进来,他们不太可能拿到院线去大卖。
我们做的,更多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播,所以大量的投资都来自国家的平台,比如说央视,或者是上海的SMG(上海广播电视台)。像《当卢浮宫遇上紫禁城》,就是SMG和一个民营的良友集团,共同参与投资的。
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电影制片公司,来投我的项目。
纪录片《当卢浮宫遇上紫禁城》片头
纪录片拿到投资后,最应该把钱花在哪些地方?
周兵:最大的分为三块:一块是人力成本,因为有像我的纪录片,一部下来有上百甚至几百人,最简单的也有十几个人、几十人;第二个是器材,第三个制作,也就是所有的后期制作,包括视觉制作、声音制作、音乐制作等等。每一个岗位,都意味着金钱的支出。
要考虑好岗位和流程分配的事情。所以我在这个课程里也会提到这一点,每一个流程为什么要讲那么清楚呢?就是当你执行到非常有经验,或者说执行力比较清晰的时候,你的资金的使用,也会比较有效,更容易节约成本。
整理丨毛头 所见即所想。
排版丨pelyliu
责任编辑丨T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