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他乡的童年》第二季:以影像记录时代 真实再现异国教育风貌

文化   2024-08-31 19:00   海南  
以下文章来源于纪录中国,作者纪录中国




近日,由优酷出品的全球教育探访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圆满收官,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从新加坡的极度内卷到德国的求真务实,从法国的哲学思辨到新西兰的自然课堂,再到泰国的陪读家庭,《他乡的童年》第二季为观众呈现了五国教育的百态图景,记录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温情互动,不仅是对全球教育现状的观察,也是直指人心的叩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如此不同,究竟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真实再现五国教育风貌,构建多元差异的教育网络


《他乡的童年》第二季不是停留在一个地方对人或事物进行观察和访谈,而是围绕教育主题进行多点记录、观察、交流,节目发起人、总导演周轶君以记者、中国妈妈、访问者的身份参与到不同国家的教育实践中,以纪实影像作为载体,增加观众对其他国家教育理念和社会价值观的理解,也打破了观众对其他国家教育的刻板印象和幻想。


纪录片的本质是真实性。《他乡的童年》第二季将镜头瞄准五个不同国家的老师、学生、家长、街头,以此勾勒出各个国家真实的教育图景。新加坡的竞争和精英主义、德国的严谨和允许犯错、法国的松弛与浪漫、新西兰的自然和玩耍、泰国的多元陪读家庭——五个国家,五种模式,截然不同。



不过,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并不仅仅停留在对各个国家教育方法和当前教育实践的线性展示上,而是将其融入不同国家的地理条件、本土文化、民族历史、社会形态当中,在历史文化的对照和互动中搭建起具有差异和多元的教育网络。


以德国为例,直接又坦诚这一教育理念,不仅体现在成熟完备的性教育课程上,还有直面历史的坦诚。孩子们在参观“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时,在碑林中跑来跑去,在孩子们眼里,这可能不是一块块沉重的纪念碑,而是有趣的迷宫。历史以一种日常的面貌进入他们的认知,使他们不必背负先辈的罪恶。


正如周轶君所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存在差异,而教育问题也不是孤立的,它与国家的经济、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紧密相关。”构成各个国家差异而多元教育网络的各个因素都成为了连接节点,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群体、国家政府等多重主体在其中发挥作用。



深描异国他乡教育现象,阐释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


纪录片中的一切深描都是以浅描为基础的,《他乡的童年》第二季里的每一集对该国教育情况的基本描述作为思考的参照点,进一步对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做出阐释。


在《他乡的童年》第二季中,节目发起人、总导演周轶君在镜头面前,以主持人的第一视角来带领观众走进异国他乡的家庭、课堂、公园、街头、操场等场所,访谈、观察、提问等,尽可能地完整真实地记录不同国家的课堂、呈现不同国家的教育理念,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基础上对教育做出观察和思考。


例如,在奥克兰的Swanson小学操场上,孩子们爬到树上,主持人周轶君看到不免担心,继而追问老师关于孩子们是否有保险、家长对孩子户外活动的态度、爬树爬房子是否安全等问题,事实上,这也是所有屏幕前的观众关心的问题,屏幕内外,观众心里的疑问也在纪录片的影像文本里找到答案。



尽管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聚焦在教育这一主题上,但创作团队并没有以主观推断来验证或者设计每一集的主题,确保的纪录片的真实性、准确性,也延展了该片的主题意义,有对现代社会的反思,也有对动物生命的伦理关怀,还有对自然资源的尊重与保护。



目前,优酷平台推出的《他乡的童年》这一教育类纪录片已推出了两季,在这部纪录片里,教育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国家的经济脉搏、历史积淀、文化精髓和社会形态紧密相连。德国的历史观、新西兰的自然观、新加坡的精英主义和“怕输”心态,都与所根植的文化息息相关。而深描方法与自反性思考作为一种纪录片的方法转向,也打开了纪录片的创作视野,使得意义和价值的表达传递更符合当前的传播语境。


聚焦全球化时代议题,一场生动的大型移民现状调查


《他乡的童年》第二季里围绕教育这一线索,跨越五个国家,通过主持人参与性的观察、主观思考和直观感性的叙事,呈现全球多元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继而勾连起宏观的社会文化背景。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每一集的镜头,都捕捉到了不同国家的移民家庭、移民二代、三代。


教育是世界各国的家长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不少家长选择离开故土移民到新的国家生活,而移民家庭是如何面对教育理念差异带来的挑战,移民一代和二代又是如何建立起身份认同的?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每一集也对不同国家移民家庭的现状进行了描摹,试图了解移民家庭面对的挑战。在新西兰,华人女孩陆楠九岁跟随父母移民到新西兰,35岁时当选了新西兰国会议员;来自中国辽宁的女孩在奥克兰的小学上课,其父母认为应该让孩子在小学把“玩”玩儿明白了;在泰国清迈,不少中国陪读家庭慕名来到这里,将其视作留学欧美的跳板,而家长们看似轻松的生活状态背后,也隐藏着种种压力。在德国的课堂上,可以发现不少阿拉伯裔、土耳其裔的面孔,战争的阴影在他们身上从未消失。



可以说,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通过对不同国家移民家庭的访谈,完成了一场大型的移民家庭现状调查实录。既丰富了异国教育观察的样本,也进一步完善了教育纪实影像的叙事思路和逻辑,也是对全球传播语境下教育移民选择的及时回应。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在创作纪录片时,这种全球化的视野和议题的时效性,也为未来纪实影像的实践也提供了无限可能,值得更多纪录片创作者进一步开发和探索。


纪录片+教育学,跨界创新打造纪录片影响力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呈现的“纪录片+教育学”的化合反应,拓展了纪录片的观照视野。节目通过与教育从业者、家长等的交流及受访者在镜头前的自述,“闲聊”式的对话使观众获得了对该国教育的初步把握和认识,开拓观众对教育的整体性视野。


《他乡的童年》不仅在内容上独树一帜,其在纪录片行业的创新与跨界尝试同样值得称道。这部纪录片成功地将教育议题与全球视野相结合,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教育的纪录片,更是一次文化、社会、历史等多维度的深度探索,展现了纪录片在内容创新上的无限可能。



在纪录片叙事体系的打造方面,《他乡的童年》系列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潜力。通过高质量的内容输出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该纪录片已经逐渐构建起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厚内涵的叙事体系。跨国探访的新奇设定,纪录片+教育学的巧妙融合,节目发起人、导演周轶君的号召力,成为吸引观众的一个个有力锚点。作为节目的发起人、导演,周轶君不仅是知名战地记者、国际议题作家、电视主持人、中国语文教科书作者,还是两位孩子母亲的身份,不仅天然地代入中国家长这一身份去看待教育问题,也因其作家和记者的身份,在探访中极具新闻敏感性和深度调查能力,保障了纪录片的可读性、可看性,由此吸引了一大批高知群体、一二线城市家长、以及Z世代观众。



此外,在纪录片的传播层面,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还延伸到了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不仅有效提升了纪录片的商业价值,也进一步扩大了该片的社会影响力,为纪录片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爱上纪录片
“爱上纪录片”为纪录片从业者及爱好者搭建一个开放式的分享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