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临夏市所有街巷道路都重新进行了命名,因而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街名被人们逐渐所遗忘;也有少量的一些老街名虽在沿用,但对其含义及来历人们不甚了解;还有一些街道已消失在城市改造的进程中,街与名俱不存。此文记录了全市一些主要或有名的街道,带你了解部分街道的“前世今生”,现罗列如下:
寺家店:现叫四家嘴。据大金“进义校尉”王吉《墓志铭》所载:“王吉为河州城下‘寺家店’人”。考其名称,因当时此处为河州城南要津,商旅云集,路边寺旁多有客店,接待过往行旅,故名“寺家店”。经过近千年的岁月流逝,已转音成“四家嘴”。这是已知的临夏确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道路名。仁义巷:临夏市至少有三条名叫“仁义巷”的街道。相传明朝时,有对门两家邻居因巷道围墙占道而发生争执,其中一家便写信告诉在京城做兵部尚书的王竑,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后王竑寄诗一首给家中:“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顿悟,忙将自家围墙退后三尺。邻居看了也非常感动,也将围墙退后了数尺,从此小巷竟成宽巷。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变迁,仁义巷原址已不可考证,但王尚书容人之度、让人之风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至今不衰,这可从临夏市有多条仁义巷中得到印证。木场街:现前河沿以南区域,新中国成立前为木材市场,故名。三道桥:即今解放南路(大夏河桥——三道桥广场)。旧时,人们从大夏河引水三道用以修建水磨,叫磨渠河。河上建桥以通商旅,计有桥三座,故名三道桥。城门楼(摄于1933年)
大巷道:即今新西路。因此巷比附近所有街道都宽,故得名。坝口巷:据此地老人言,旧时在此处筑坝引水到毛家园蔬菜区灌溉,在引水口立半扇石磨盘,水从磨眼汩汩流出,渠不甚大,流经王寺街、石桥巷、韩家寺街到达灌区。王寺街:位于坝口巷东端,因清真王寺而得名。民国时回族名士、商会会长拜景星曾居于此,于1959年任自治州副州长。石桥巷:从坝口出来的渠水在穿大街时建有石桥一座,以西叫上石桥巷,桥东称下石桥巷。上、下二社:现仍沿用此名。以下石桥巷为界,以北叫上二社,以南叫下二社。旧时八坊地区分为几个社(大致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街道办事处或现在的社区),此处为第二社,故名。南关厢:现解放路一带。明朝时,在南门外又修建外城一座,大致从今南门广场至三道桥(解放路)两侧,当时叫南关城,“延袤七里五分,高三丈,阔二丈五尺,南门有楼一座……垛口五百。”(明《河州志》)至民国时尚有部分城墙残存。旧多商铺客栈,商贾云集,自古为河州富庶繁华之地。后河巷:早期,八坊地区河网密布,溪流淙淙,真有“小桥流水人家”的佳景。这些河水除生活用外,主要用于修建水磨。原华寺街沿街有磨渠河一条,称前河,今已废。现军分区背后还存一条小河,叫后河,该巷因此得名。南栅门:旧时河州重要街巷和居住名门望族的闾巷,巷口均有栅栏,晚上关闭。如庆胜路等,过去都有此设施。上马路:今为北大街。旧多斗行(粮店),平时车水马龙,由此而得名。下马路:也叫下菜市。过去,陈方、毛家园菜农常将自家所产蔬菜拉到此处出售,久之则成为菜市场。城门:原指中心广场一带,因旧时此处为南城门,故有此叫法。新城门: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垣尚存,为方便出行,在现小什子东端城墙开一豁口,故名新城门。华寺街:现仍沿用此名,因处清真华寺前而得名,是临夏较有名的街巷之一。喇家巷:因清末河州回族名士喇世俊居此巷而得名,为河州名巷。现仍沿用。喇氏为光绪时举人,曾任四川知府等,因参与“公车上书”而著名。其子喇筱珊,亦为名士,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临夏市市长。上市街、下市街:民间俗称上驴市、下驴市。现分别为崇文路和青年路。临夏自古为商贸重镇,旧时此处多车马店,脚户行旅、商贾贩卒常歇牲口于此而得名。炉院街:现今崇文路北段。旧时此处多铸造作坊,生产铁锅农具等产品远销甘南、青海,故名。茶司街:现光华路西段(从小什字口到州粮食仓库)。明朝时茶马司厅(主管茶马交易的机构)建于此,这是明代在河州施行“茶马互市”重要国策的见证。革命先驱、临夏早期的共产党员胡廷珍故居在此,故址在临夏市第九幼儿园附近。临夏市第九幼儿园原为明兵部尚书、“庄毅公”王竑(即王尚书)之祠堂。仓门大街:即光华路东端。元时仓廒建于此(现为州粮食仓库),于明洪武年重修扩建,一直沿用至今,被授予甘肃省“中华老字号”称号。陇上学者、自治州副州长张质生故居在此街。张质生长子张思温亦为全国知名学者、诗人。仓门大巷:与仓库门正对齐一条宽巷,清朝时称“大巷”,民间俗称仓门大巷(现名民勤路)。该巷西侧有一小巷窄甚,谓之仓门小巷。马莲巷:现名自立路,在今光华路中端(州仓库和金海洋超市之间)。传说旧时该巷人口稀少,巷内有一水塘边马莲丛生,故有此名。炭市街:州工商银行南侧小巷,其东端与马莲巷相接。清朝时此巷较宽,木炭市场设于此。厅门街:即上尕什字,现称平等路。当时因该巷和茶马司厅相邻,故名厅门街。其西端抵喇家巷,南侧有一小巷称姬家小巷,今名自由路。显庆寺街:即现在的新华街。因旧时有显庆寺(现为新华小学)而得名。罗巷:现名永康路。过去此巷居罗姓人家较多。清同治年间医官罗锦居于此,罗家花园名播陇上,巷以园名。井巷:现名永宁路。传说古时此街有老井一眼,惠及一方,故此得名。张进士巷:现名自立路。该巷因原有清朝河州进士张协曾故居而得名。张协曾,字省三,同治十三年中进士,官至四川彰明知县,其故居现为农发行,州粮食局址。此巷古称“上司街”,其名无考。鼓楼巷、鼓楼下坡:为今永安路和庆胜路。元朝时河州城垣抵近北塬山,明朝河州指挥使徐景“截城之半,南移一里”,使原来的南城门变成了市中心,于是便改南城门楼做谯楼(钟鼓楼),街名由此而得。西城壕(街):由旧时护城壕沟填筑而成街道。另有东城壕等,今俱不存。大衙门口:即红园路东端,因现在的州委、州政府址为旧时镇台衙门所在地,故有此叫法。现人们习惯叫此处为“州委口”,可见古今街巷取名方式如出一辙。凤林街:即现在的凤林路。清朝时“文庙”建于此街,当时就叫文庙街。民国初改叫凤林街,因此处有古“凤林驿”,后建有“凤林书院”(址为今凤林小学),邑之名士多出于此。“凤林”之名源于唐时名县“凤林县”,著名诗人张藉诗有:“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前司街:即现在的前进路。明清时武庙在此街。街名待考。抬头巷:现名短头巷,意为死胡同。旧时巷内有清朱贵将军祠堂,巷口有“忠孝双全”牌坊。西门横街:横,本地人读huai(音槐),现叫光明路。著名书法家、《龙蛇泪痕》的作者王箴(王铁笔)故居在此街。学后街:现名忠诚路。古时在衙署附近都有庙学(学校),此街在旧河州镇台衙门(现州委、州政府)之后,早期“文庙”曾建于此(现电信局附近,清康熙四十五年迁至今凤林路),故得此名。“文庙”移至凤林路后,此处一段街在当时称作“旧文庙街”。卫门街:原址在甘光公司总厂处,街已不存。考其名,明朝初时河州设卫,卫署在此附近,故名,这也是一个年代久远的街名。清进士张和(字理堂,曾任河北涿州知州)故居在此处。民国时耆宿徐绍烈居此。县门街:即现在的新民路,古时叫“州门街”。旧时临夏液压件厂址为州署衙门,得此名。光棍巷:在液压件厂西侧,今已不存。实为“官公(或公馆)巷”之误。古时此巷为官吏家属居所,同现在的政府家属院。尕校场:今甘光公司车间、生产路、临夏市第五中学一带。旧时城北多为衙门、监狱、军事机构等,故此处建有小型“演武厅”,俗称尕校场。东、西、南、北大街:东、西大街分别为现在的民主东路和民主西路。南大街即现在的团结南路(庆胜路口——广场),北大街为现在的团结北路(庆胜路口——甘光公司),此4条大街历代都为主要街道。有花园街(房产局——新华街南口)、秦家巷(州电信局南侧小巷)、达子巷(庆胜路东端,老干局对面)等均为清时就有的街巷,名已不存,其名称来历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