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印记 | 琐谈临夏往昔的剃头业和净水塘

学术   2024-09-12 09:00   甘肃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琐谈临夏往昔的剃头业和净水塘

马效融

一、关于“剃头”的来历

专门有剃头匠或称理发师,这一行业是从清朝开始的。“剃”字的本字是“”或“雍”,即用刀刮去毛发之意。自古以来,汉族男子都留“满头”、胡频,遵循着《孝经》上所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教训,这种习俗一直沿袭至明末。因而古代曾把剃发作为一种刑法,叫做“髡”(Kūn)。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到佛寺里去出家修行的,都要“削发”——由寺院主持给该人“剃度”。也有因封建社会的徭役繁重,不堪其苦,“妄为剃度,(Tuo)号出家”的(见《旧唐书·高祖纪》武德九年条)。

清军入关后,于顺治元年(1644年)发布“剃发令”,当时因人心不服,到处起义反抗,乃暂缓执行。次年,攻下江南,重新颁布剃发令,强迫各族男子必须依从满族习俗剃发。曾规定:凡清军所到之处,限十日之内必须剃掉额头前半部头发,后半部依满族习俗,梳发垂辫,废弃明朝衣冠。对于拒不剃发的,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违抗者处死。这样以来,在清朝统治范围内,人人必须按其命令剃发,遂推进了剃头业的兴起。但在清朝初期,有些仁人志士,不愿归降,遂保留满头,隐居道观,仍着明朝衣冠,如道士打扮。太平天国起义后,令全体将士均留满头,被清朝污称为“发逆”“发匪”“长毛子”。相传太平军起义前,石达开(后为冀王)常资助李文彩(石的部下)在广西贵县城里开剃发店,作为联络点,开张前夕,山(后为南王)为李拟联云:“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

石达开看了后,认为气魄不大,遂改为:“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这一对联引起了不少豪杰的注意和联系,对联也流传了下来。

民国以来,提倡男子剪掉辫子。记得有不少老年人依依不舍。有的在头顶或脑后留一小撮头发,辫成小辫,河州人称之为“尕顶搭”。民国十几年以后,河州人基本上都剃光头。“峯头”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大量流行的。

二、“待诏”称呼的由来

“待诏”原是一种官名。早在汉代,对征召来的有才技的人,在未正式封官以前,称为待诏。有待诏公车,待诏金马等名目。北齐后主置文林馆,引文学之士充之,称为待诏。唐代对待命供奉内廷的人,不仅是文词经学之士,即医卜技术之流,也分别设院给以粮米,使待诏命,也称待诏。所以有画待诏,医待诏等称呼。宋时还有同样情况。宋元时代对手艺工人,也尊称为待诏。如《水浒传》第四回:“智深走到铁匠铺门前看时,见三个人打铁,智深便问道:‘兀那待诏,有好钢铁么?’”相传清朝剃发令下达后,为了贯彻执行这一命令,叫剃头匠带着皇上诏书,担着担子,到处走串,见留有满头的人,不由分说,强行给其剃去前半部分头发。因而剃头匠被尊称为“带诏”“待诏”,一直沿用至今。——最近出版的《临夏市志》中有理发业,俗称“太钊”(第323页)——语,不知出自何典,是否因临夏人呼“待诏”为“tài zhào”或“tài zhàng”,按音附会而写的。

三、“剃头的担(挑)子一头热”

歇后语中有“剃头的担(挑)子一头热”一语,其来历是往昔的剃头匠,大多担着担子,走街串巷,或停在街头巷尾,便利顾客(河州人称其为“买主”)。担子有一定讲究:一头系一个条凳,如小学生坐的课堂凳子,凳子下横装两个抽屉,供装刀剪等工具之用。另一头系一个如现在的脸盆架子,下部装着一个圆柱形的火炉(如俗称神仙炉),火炉上安装筒形、铜质的水缸,缸上放一铜质盆子,如钹(bé)形(底部中间隆起如半球状),用来盛热水洗头。架子上方竖一“旗杆”,旗杆上围镶一小“刁斗”,模仿(缩小)封建社会在督都府门前两旁树立的高大旗杆(上挂旗号),“刁斗”(供载人窥探),用以象征剃头匠是授命带诏执行任务的。据说,非本行(hàng)(有师傅传授)的人不能随便使用这种担子,“掺行”是不允许的。火炉内生木炭火,整天不让熄灭,以免水凉。因此有“剃头的担子一头热”这一歇后语。

四、昔日的剃头铺和净水塘

民国时期,临夏城内关外理发店很少。据统计,1943年只有14户,统称剃头铺或待诏铺,铺面门口贴着“进铺来黑头宰相,出门去白面相公”的对联。铺内设备极简单,除上述剃头担子以外,有的另外设置一条:一端与坐凳等高、另一端较高,呈30°斜面、长约1米、宽约20多厘米的条凳;刮脸时,收它呈“T”状拼在坐凳后,让顾客躺在上面,头枕一小枕。笔者年轻时曾躺过它,既觉难受又怕摔下来!用白土布宽条围顾客脖子,手巾也是土布的,刀具是从四川购进的“土刀子”,非经良匠锲磨,很难锐利。相传有个笑话,一位顾客经受不了老刀剃刮之苦,对匠人说:“你看外面有人没有,如没有,请给我个‘快刑(心)’”!新中国成立后,理发业很少叫剃头铺或待诏铺了,才逐渐更新设备,现今更是日新月异!

为了便于回民淋浴(大净),在临夏回民开设的理发店内,都设有“净水塘”。原来的设置也都很简陋:一间小屋内放一个“汤瓶”(水壶供“小净”用)。屋顶中央悬挂一个小吊桶,用木料箍的或陶罐。桶底部中央开一小孔,用小木塞塞着。室内用青砖铺地,中间留一小坑,通下水道,上盖木板,早先赤脚站在木板上淋浴,后来,有的水塘子里设置木履,供浴者穿用。净水塘只设此种淋浴,供回民男子洗“大净”。1956年,临夏14家淋浴业合营,在解放路设门市部一个,分男女淋浴、盆浴、池浴,1958年转为国营,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至1985年停业。改革开放以来,回族个体经营的男女淋浴室,如雨后春笋,遍布各街巷,设置新颖,服务周到。抚今思昔,理发业也旧貌换新颜了。

来源:<<临夏文史资料选辑>>(临夏州政协文化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 ) 

编辑:马丽娟 责编:方天赐

审核:郭文娟


临夏市胡廷珍烈士纪念馆


开放时间

免费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上午8:30--11:30

    下午2:30--5:30      

周一闭馆


参观须知

团体讲解需要提前一天预约


预约电话

0930--6660318


扫描二维码关注~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临夏市胡廷珍烈士纪念馆
弘扬革命烈士精神,宣传爱国主义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