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风方阵】钱续坤:捻指谈美(六章)

文摘   2024-11-25 10:26   安徽  

捻指谈美(六章)



钱续坤


#01
青瓷之美



   尽管是六律不认、五音不全,但在茶余饭后闲庭信步时,总爱哼哼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这种“美”为何如此让人怦然心动?凭着留存的记忆,我搜寻过祖母在世时珍藏的所有坛坛罐罐,其色要么是土黄,要么是灰黑,要么是赭褐,那种纯青色的器皿真的还不曾见过。现在可难不倒我,各处的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别说一般的青瓷随处可视,即使是汝窑、钧窑、官窑、定窑、哥窑中的佳构妙制,有时也能近距离地一睹芳容。那幽幽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的色彩感受,不仅符合儒道释三家思想对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而且彰显出东方审美中含蓄、柔和、冷静、典雅的精神特质。故而,在我认为——

  青瓷之美,首先美在对古代文化的尊崇。人们现在所说的“七彩阳光”,谓“红橙黄绿青蓝紫”,“青”仅仅是其中的一种,且地位排名第五;而在中国古代社会,只有“五正色”或称“五原色”的说法,即青、赤、黄、白、黑。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五正色可谓染透了中华文明。青色,乃五正色之首,《说文解字》中记载:“青,东方色也。”也正因为是东方色,无论是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背负青天,今将图南”,还是《汉书·礼乐制》中的“忽乘青玄,熙事备成”,抑或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无不表达了古人对青色的喜爱之情。既然如此情有独钟,文人墨客便将其挥洒在笔墨之间,能工巧匠便将其凝固在瓷器之中,这也许就是青瓷艺术的灵感来源之一吧!

  青瓷之美,其次美在对传统艺术的传承。“青瓷”一名,最早见于南宋的《百宝总珍集》。源于大自然的青翠色自从揉入瓷器的那天开始,便如同从大自然中生长出来一般,拥有了无限的生命力。制作青瓷的材料如泥土、釉彩、水、木等,均来之于自然,这符合于天道。青瓷之形之色之态,外观特征皆雌伏静穆,温和恬淡,充满了中国独特的传统美学意蕴。清人蓝浦在其著作《景德镇陶录》中细数了青瓷的历史:“自古陶重青品,晋曰缥瓷,唐曰千峰翠色,柴周曰雨过天青,吴越曰秘色,其后宋器虽具诸色,而汝瓷在宋烧者淡青色,官窑、哥窑以粉青为上,东窑,龙泉其色皆青,至明秘色始绝。”由此可见,“青”在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上,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青瓷之美,再次美在对人文精神的彰显。青瓷以瓷质细腻温婉、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莹润著称于世。《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青瓷所呈现的内涵,取之于自然,因而呈现朴素自然的状态,这也正是中国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唐代高僧释皎然有诗为证:“青瓷雪花漂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唐代诗人陆龟蒙亦有诗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末诗人徐夤更是写道:“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捩翠融青”的美感,是青瓷所呈现的独有特征。这种美感,与自然息息相关,取之自然,加以人工,再呈现自然。所以无论是唐朝的“秘色”,宋代汝窑的“天青”,钧窑的“月白”,景德镇的“影青”,崇尚青色都是其主要追求。那青绿交融的釉彩,蕴含丰富的层次,在炉火的高温作用下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似乎是天地间的烟雨山水,缥缥缈缈中,透出的是青天、碧水、苍山、绿野……自然造化的奇妙意趣与跨越千年的传统艺术互为渗透、融为一体,实在是令人赏心悦目、如痴如醉。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且让我继续哼唱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随便走进哪家博物馆,去吟咏“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诗句,去欣赏那“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的青瓷……


#02
 养气之美



在传统的中医理论里,“气”是指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活动能力,凡是人体的呼吸吐纳、新陈代谢、营养输送、血液循环、津液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故《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医门法律》亦云:“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从这个角度说,“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美好物质。

  既然“气”主宰着人类的生命,那么就需要从“天地之气”中去摄取营养物质,用以养护五脏之气,从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至于如何“养气”,古人早已对此进行了总结:“少语言,养真气;寡色欲,养精气;薄滋味,养血气;咽津液,养脏气;莫嗔怒,养肝气;美饮食,养胃气;少思虑,养心气。”很显然,这是从养生和保健的层面来进行善意劝诫的。其实,“养气”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唐代韩愈在《原道》中引用《大学》中的名言“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来谆谆教诲:“养气”既包括修身的范畴,更强调修心的境界。两者相比之下,修心是最困难的。因为修心不仅要在静的背景下净化意识,陶冶性情;更多的是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从而增强精神的承受力、适应力和自控力,进而广闻博见,拓宽心胸,涵养道德,完善自身。

  在修心上,“骨气”是人性中的大美。骨气是长在骨骼间的自立自强,是流在血液中的自信自爱。骨气乃人性中的大美,有骨气的人,人品有高度,人格有硬度。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朱自清“情愿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等等,这些都是做人有骨气的标杆。骨气,就是这样一种折不断、打不烂、压不垮、扭不弯的脊梁。

  “志气”是人性中的醇美。“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志气。古语评论“志”的重要性:“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论语·子罕》)有志气的人,往往奋斗目标明确,做事意志坚定,不怕艰难险阻,不惧逆水行舟。南宋刘过云:“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盱眙行》)志是方向,气是动力,既有方向又有动力,抵达目标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豪气”是人性中的壮美。颐指气使不是豪气,挥金如土不是豪气,飞扬跋扈不是豪气,莽撞蛮横不是豪气。豪气是什么?豪气是一种牺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豪气是一种担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豪气是一种眼界:“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豪气是一种气概:“李白杜甫生不遭,英气死岂埋蓬蒿?”……所以说,豪气是胆识的力量,更是品格的力量。

  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最值得赞美的地方就是注重“养气”。儒家养正气,文天祥《正气歌》中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正气于造化,便是充塞天地的至大至刚之气;于人,正气便是光明磊落的刚正不阿之气。道家修大气,要求眼界大,气象更大,直至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故而在修炼过程中,要以大道为中心,以自然为天意,以日月为双眼,以天地为视野,简单地说,就是在做人做事和看待问题上要以大观小、以全看缺。佛家崇静气,入静是其最大的特征;之所以能够入静,就是因为无欲;之所以能够无欲,就是因为看得透;之所以看得透,就是因为放得下。难怪佛偈云:“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由此不难看出,儒家涵养的正气是阳刚之美,道家注重的大气是雄浑之美,佛家崇尚的静气是恬淡之美。

  “广交友以养人气,好读书以养灵气,不显露以养元气,居中道以养和气,意内守以养真气……”但愿诸君在“养气”的过程中,能真切领悟到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的真谛:“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03
宽厚之美


偶翻《薛文清公读书录》,对其中的两句印象颇深:“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在现代汉语里,“宽”“厚”分开来大多形容计量,一般是与“窄”“薄”相对的;可在古代汉语中,其含义却要丰富得多,并且常常联系在一起使用,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宽”始见于西周金文,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本义为房屋宽大,后来一种义项将其引申为心胸宽阔;“厚”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是指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后来一种义项将其引申为待人诚恳。“宽”和“厚”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在待人接物中表现出来的优良品质——具体地说,前者不严厉、不苛求、不计较,后者不刻薄、不吝啬、不虚伪。由此不难发现,“宽”侧重于体现待人处世的态度,“厚”侧重于强调内心品质的涵养,两者之间是互为联系且辩证统一的:“厚”是“宽”的根基,“宽”是“厚”的体现。

  既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宽厚之美当美在何处?《荀子·非相》云:“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言下之意,包容是宽厚的第一块基石,也是人生最大的智慧,正是因为如此,“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法国的著名作家雨果更是谆谆告诫:“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所以,对伤害你的人包容,你会让一个人逃脱心囚;对诋毁你的人包容,你会让一个人懂得大度;对无视你的人包容,你会让一个人学会尊重;对欺骗你的人包容,你会让一个人知晓内疚。不过,包容不是没有底线的纵容,不是没有原则的忍让,包容的背后,是爱护和尊重;包容的蕴含,是爱心和诚意。请牢记:“心若放宽,处处都是晴天;心若狭隘,时刻都会抱怨。”

  宽厚之美,美在仁义。子曰:“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故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仁义”属于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孔子甚至把宽厚待人看作是实现“仁”的五德之一,“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其实,“仁义”的最早出处是《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战国时的孟子对此更是推重这种理念,要求凡人都当有宽厚待人的品格:“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到了汉代,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阐发与推崇,“仁义”成为传统道德的别名,而且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故而宽厚的人,不仅要有仁慈宽大之心、怜贫惜弱之心、怵惕恻隐之心,而且要有刚正不阿之义、管鲍相交之义、甘于奉献之义。还是清代的文学家姚莹说得好:“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矣;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自誉,仁之贼也,自毁,义之贼也。”

  宽厚之美,美在修身。《大学》上说得很清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先修身而后求能”。此语客观地指出了修养对于个人价值的重要性。至于如何修身?首先要正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一代先哲对世人的鞭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代良吏对自己的箴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一代忠臣对生死的抉择。于是,这样的人就有了一身正气,即使霹雳轰顶而色不改;就有了一腔豪情,即使狂沙扑面而眼不迷;就有了一颗赤胆,即使万箭穿胸而志不移。其次要严谨。严谨是对生活负责任的一种态度,也是对自己修身的更高要求;严谨是务实、高效、规范的一种表现,更是洁身、克欲、自律的一种手段。再次要忠诚。忠诚是对一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是否合格的一个检验标准,宽厚的人既会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更会抱朴守拙、脚踏实地,绝不会口蜜腹剑、阳奉阴违。

  心胸唯宽,功德才厚;雅量容人,福报才深。宽厚之美,是一种悠然包容的风度,是一种智慧处世的态度,是一种如沐春风的温度,是一种难以企及的高度!




#04
匠心之美



古语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意即不论经营何种行当,从事何种工作,只要苦心经营、耐心钻研、匠心独具,都会拥有一技之长,都能成为行家里手。这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工匠精神”特别契合——其实,“工匠精神”就是对从业者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等价值取向的完美呈现,因此我们在大力培育与弘扬的同时,还需要尽情讴歌“匠心之美”。

  匠心之美,美在爱岗敬业。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要始终做到“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执事敬”,是指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懈怠;“事思敬”,是指临事要专心致志不倦怠;“修己以敬”,是指修身要恭敬谦逊不厌怠。他在《论语·述而》中进一步表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此句不仅点明了“干一行爱一行”的真谛,而且道出了“爱一行钻一行”的要义;尤其是“不知老之将至”,更是对“活到老,学到老”精神的最好诠释。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木工宗师耀史册的鲁班,甘当螺丝乐奉献的雷锋等等,都是爱岗敬业的典范。

  匠心之美,美在精益求精。《道德经》云:“为无为,事无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既有细小、细微之意,更有精细、精致之谓。《诗经》中所言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时的工作态度。还有,庖丁解牛皮骨相离而和音律,卖油老翁钱孔注油而钱不湿,贾岛推敲月下柴门而传美谈等等故事,无不说明这个道理:“无数事实说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邓小平语)

  匠心之美,美在执着专注。我国古代早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法国伏尔泰也有句名言:“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至死都不能放手。”从中外实践经验来看,匠心都意味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付出,都暗指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曹雪芹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柳青在皇甫村扎根14年,深入了解农村与农民的生活,才创作出鸿篇巨制《创业史》;双目失明、两耳失聪的海伦·凯勒,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把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正所谓:执着专注乃“任尔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匠心之美,美在突破创新。古人云:“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匠心的最高境界就是敢于突破,追求创新。放眼耳熟能详的“三百六十行”,大部分匠人继承了优良的传统,却没有大胆地创新。如果仅仅只是不停地复制古人的作品,哪怕手艺再好,也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匠人。所以在传承上一代技艺的同时,需要用新时代的表达方式来加以呈现,因为一件别出机杼的作品,它是会说话的,会让人看到它的灵魂与生命。日本的秋山利辉在《匠人精神》一书中,就强调了造就匠心精神的三个要点“守”“破”“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并且相互递进的,尤其是“破”与“离”,要求在突破完善中超越,在颠覆成见中创新。当今社会,我国从事高铁研制生产的铁路工人和从事特高压、智能电网研究运行的电力工人等,都是“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他们让中国创新影响了整个世界,也让创新中国炫彩了整个世界。

  匠心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工作态度,代表着一种精神气质:守正、踏实、严谨、专注、钻研、韧劲……如果人人都能将这样的品质在内心沉淀,那么正如一首诗歌所吟咏的那般:“精心流淌过的日子/就是一场人生的修行/精益求精的不是手艺/而是匠人心中的信仰!”




#05
中和之美


在传统美学中,优美与壮美是两个常常被对举的范畴,优美对应的是阴柔之美,壮美对应的是阳刚之美。实际上,在优美与壮美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刚柔相济的综合美,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和美——这种美意蕴和谐融合,情感力度适中,具有和谐、含蓄、典雅等诸多特性。

  其实在我国古代,中和这一美学范畴包含着浓厚的政治主张与道德观念,因此从先秦始,中和的内涵一般既指美学的,也指道德的。诸子百家时代,儒家经典《中庸》把“中和”提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思想认为要视天下为己任,必须担当起沟通天人的职责,只有取得心和,才能实现政和;只有实现政和,才能做到“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道家也以“和”为贵,《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绝对无偶的,所以是“一”,但是这个“一”中包含着辩证统一的两面,也就是阴阳相和,重“和”便能体现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与融合力,不仅天与人的对立可和,儒、道、释三者之间可和,大至无限、小至具象的一切不同对立均可相和。如果心物合一、知行合一了,那么也就意味着达到了中道、中正、中行、中节的最高境界。故和谐性是中和之美的首要特征。

  含蓄性是中和之美的另一特色。含是含隐,蓄是蓄秀。所谓隐,就是言外之旨;所谓秀,就是篇中之萃。《文心雕龙·隐秀》曰:“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清代的田同之亦云:“古人诗意在言外,故从容不迫,蕴蓄有味,所谓温厚和平也”。这些观点虽然源于“温柔敦厚”的儒家传统诗教,但是都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和的艺术表现注重婉转曲折,强调韵味深长。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长吉的“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使人感到的不仅仅是采菊看山和弹琴看人而已,前者的襟怀冲淡和后者的风情旖旎,都流于言外,体现了不同风格的中和之美。

  典雅性也是中和之美所孜孜以求的。古奥庄重,雍容雅致,谓之典雅。唯其古奥庄重,故情感的表现必求合乎法度规矩;唯其雍容雅致,故兴味的寄托必求合乎中和标准。那么,中和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中,即适中(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和,即平和(行云流水、波澜不惊)。在艺术形式上表现为,“古奥与新巧相悖,庄重与洒脱相违,雍容与峻切相左,雅致与通俗相反”。(王明居《诗风格谈》)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白居易的“来如春梦多少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等等诗句,无不说明中和之美犹如手中碧玉,既光辉内敛,又温润透明。

  事实上,以中和为美的美学思想,经过大浪淘沙与历史沉淀,已成为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一个鲜明特色。音乐上所追求的传统雅乐,绘画上所强调的浓淡虚实,书法上所要求的用笔结字,建筑上所尊崇的两边对称等等,处处都有中和之美的影子。借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载季札对《颂乐》的一段著名评论作为结语:“直而不倔,曲而不屈,进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此可谓掌握了中和之美的要义,悟出了中和之美的真谛。




#06
谦让之美


明代王守仁《传习录》中有句名言:“谦者,多善之基;傲者,多恶之魁。”意即谦虚是各种善事的基础,骄傲是各种恶事的根源。谦让是谦虚的一种表现形式,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论》:“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这是司马迁对韩信做人不知谦虚退让的感叹,言下之意,韩信虽然在用兵上有卓越的才能,可是其人格魅力在关键时刻还是大打折扣的。

  同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记述的故事,则演绎了一曲“将相和”的精彩好戏,蔺相如那种“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磊落胸襟和谦让情怀,令廉颇羞愧不已以致甘于负荆请罪。还有《孔融让梨》《王泰让枣》以及《六尺巷》等等故事,无不说明谦让是一泓清泉,能够浇灭熊熊燃烧的嫉妒之火;谦让是一把雨伞,能够抵挡铺天盖地的甜言蜜语;谦让是一部史诗,能够谱写高山仰止的壮丽篇章。连英国的哲学家穆尔都发出如此的感慨:“谦让是深埋在地下的甜根,一切神圣的美德都从那里萌生。”(《天使的爱·第三个天使的故事》)

  其实,美德的“萌生”既需要“阳光”的沐浴,也需要“雨露”的润泽,更需要“土壤”的滋养。中华民族从来就有崇尚谦让的传统,儒家将谦让视为一种尊贵的道德,倡导“克己复礼,天下归仁”;释家将谦让视为一种胸襟,主张“慈悲为怀,乐善好施”;道家将谦让视为一种要领,强调“将欲夺之,必固举之”。所以谦让之美,美在谦恭下士,美在大智若愚,美在通亮豁达。

  要想深谙谦让之美的道理,必须少私寡欲、为而不争。老子曰:“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此处的“私”指的是修福成德,是一种关乎长远、不见于形的利益,所以凡事顺其自然就好,不必为一己私欲争先而上,适时地以下为让,不仅会成全了别人,而且能保全了自己。俗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要想掌握谦让之美的技巧,必须扬长避短、善解人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人亦如此。在与他人交往时,要积极地看到对方正直的、善良的、无私的、阳光的一面,并以赏识的、倾慕的、赞许的、鼓励的眼光来表达你的认同感。与此同时,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来反省自己,故而世间真正的高手,是能战胜别人,但不一定非胜不可;是能稳操胜券,但不一定决一雌雄。“谦让即是对自己人格的诠释,更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名人的论述可谓切中肯綮。

  要想达到谦让之美的境界,必须淡泊名利、心胸旷达。做人境界的高低,常常体现在处理人际关系的不同方式与方法上,有的人善于化解矛盾,有的人容易激化矛盾,引发矛盾最多的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关系,要么为金钱尔虞我诈,要么为虚名不择手段,要么为美女巧言令色……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对方没有触碰到你坚守的底线,不仅不会伤到彼此之间的和气,反而能够成就对方,当然最后也能成就你自己;并且一个人越是知识渊博、才华出众、成就非凡,他的人生格局往往就越高,对事物的认识也会越深刻,越能做到“去留无心,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

  林则徐有副著名的楹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既然谦让是一种美德,那么就让我们让出涵养、让出情操、让出气度、让出品格吧!



    作者简介:钱续坤,汉族,安徽怀宁人,1970年5月出生,现为怀宁县文联主席,同时兼任《怀宁文艺》主编。工作之余,主要从事散文、随笔和散文诗的创作,作品散见于全国各地以及港澳台地区大小报刊杂志,已出版散文诗集《我只是一条河流》、散文集《闲雨轻敲鱼鳞瓦》、《民间的红》。认为敲于键盘的所有文字都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是心绪的真情告白,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灵魂的剖析以及对人生的感喟。

END




▶一审 |陈唯忆

▶二审 |查贵琴

▶三审 |何诚斌

投稿邮箱:

HNWriter@163.com

怀宁作家
以文会友,相聚京黄故里;以诗交心,抒写独秀风情。怀宁人文、历史、现实,因您的关注而生辉。怀宁作家,怀宁县文学爱好者的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