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精讲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文摘   2024-11-17 09:00   江苏  


我个人看过《红楼梦》,也看过俞平伯、张爱玲等人评红楼,直到听到蒙曼讲红楼梦,用四个字形容,那就是——惊为天人。如果再加四个字,那就是——唇齿留香。
曹雪芹的《红楼梦》,皇冠之明珠,无出其右者。蒙曼解读红楼梦,个人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有出其右者,她的文采+口才,她的洞察力、见解、人生观都超越了世俗,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

第55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从这一回起,贾府就由盛转衰了,各种糟心事纷至沓来。头一桩就是贾府没钱了,那没钱了怎么办呢?探春牵头先就在大观园里搞起了开源节流的改革,所以这第55回以及随后的第56回都是探春正传,让我们实实在在的看到了贾府三小姐的风采。

要改革,没能力不行,没威风也不行,这第55回呢,讲的就是探春立威的过程。

第一部分,扎手的玫瑰花。

咱们看《红楼梦》啊,总觉得贾府的亲戚都太厉害了,宝钗黛玉湘云个个光彩照人,跟他们一比,贾府的三位小姐真是相形见绌。可是呢,到这第55回,贾府的女儿终于扳回一局,三小姐探春这颗带刺的玫瑰闪亮绽放。

怎么回事呢?起因是凤姐操劳过度小产了,从正月一直调养到八九月份才好。这么大半年的时间,谁来帮着王夫人治家理政啊?王夫人搞了一个三驾马车的格局,一个是李纨,一个是探春,还有一个是宝钗。这三个人怎么分工呢?理论上来讲,李纨是代理,探春是协理,他们俩在大观园开了三间办公室打卡上班,而宝钗则负责各处巡视,查漏补缺。

这个配置本来不错吧,问题是那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说白了就是能力不强。宝钗又是亲戚,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帮着照管可以,不可能主动作为。那这样一来,这三驾马车的重心就压在了探春肩上。

这位三小姐本事如何?马上一个考验就来了,什么事呢?探春的亲妈。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死了,管家娘子吴新登家的来讨示下,看给多少钱发丧。按说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可是在探春这里还偏就引爆了事端,怎么回事呢?

首先就是官家娘子吴新登家一心想看小主人出丑。要知道吴新登家的可是经验丰富的管家娘子,如果是在凤姐跟前,她早就说出许多主意来了,又查出许多旧例来,任凤姐谴责实行。可如今她藐视李纨老实,探春又是年轻的姑娘,所以通报完情况之后,就往那儿一站,一句话也不多说,任凭她二人裁夺。

那光是吴新登家一个人这样也就罢了,其他往来回话的媳妇儿们还多着呢,也都在旁边看热闹,若办得妥当,大家则安个畏惧之心,若少有嫌隙不当之处,不但不畏伏,出二门还要编出许多笑话来取笑。这不就是回目里所说的欺幼主刁奴蓄险心嘛,像极了如今的职场剧里老员工刁难空降干部的做派。

那无心当家的摆了这么一道,李纨果然就中招了,开口就说:“前儿袭人的妈死了,听见说赏银四十两。这也赏他四十两罢了。”吴新登家的听了,忙答应了是,接了对牌就走。这也太急不可耐了,这时候,探春说话了,她说:“你且别支银子。我且问你: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也有家里的也有外头的这两个分别。家里的若死了人是赏多少,外头的死了人是赏多少,你且说两个我们听听。”

这位三小姐的头脑真是好吧,李纨只想到了赵姨娘是姨奶奶,袭人也是姨奶奶,两个姨奶奶等量齐观就好。其实也不光是李纨,咱们一般人不都是这么想的吗?但是探春的头脑可没这么简单,她本身就是姨奶奶生的孩子,她太知道大家子的复杂之处了,就算是姨奶奶也有不同的来路。这就像我们现在大学里头有本校教师,还有外聘教师,这两种人的待遇怎么能一样呢?那还有贾府赫赫扬扬已立百载,这姨奶奶死了,娘家的事儿肯定不是第一次发生啊。既然如此,总得有个旧例可循,怎么管家娘子什么都不提供,上来就问新领导如何处置呢?很明显这是管家娘子欺生,居心不良。

探春这么一问,吴新登家的可就慌了,她知不知道有旧例,她当然知道。可是这时候如果说出来,那探春就要问了,你既然知道刚才为什么不说,这不就不好了吗?那怎么回答呢?吴新登家的忙陪笑回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赏多少,谁还敢争不成?”那探春一听,马上笑道,“这话胡闹。依我说,赏一百倒好。若不按例,别说你们笑话,明儿也难见你二奶奶。”

吴新登家的无计可施啊,只好在陪笑道:“既这么说,我查旧帐去,此时却记不得。”那探春一听,又笑了:“你办事办老了的,还记不得,倒来难我们。你素日回你二奶奶也现查去?若有这道理,凤姐姐还不算利害,也就是算宽厚了!还不快找了来我瞧。再迟一日,不说你们粗心,反像我们没主意了。”把吴新登家的臊得满脸通红,其他看热闹的媳妇儿们也都吓得吐了舌头。

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解决的?没过一会儿,吴新登家的就把旧例拿来了,原来贾府凡是家生子出身的,姨娘死了,娘家人都是赏银二十两,外头娶的则是赏银四十两,再有就都是特殊情况了。这样一来,探春他们也就照章办事,赏银二十两完毕。

就这一件事,咱们就看出探春的厉害了。当年凤姐协理宁国府的时候就说过,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哪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她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她们就指桑说槐地抱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很明显,就算是凤姐那样厉害的当家媳妇,这些奴字号的奶奶尚且心存不轨,更何况是探春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姐呢?可是,探春凭借自己过人的精细,三两句话就把有头有脸的吴新登家的斩于马下,这不就是擒贼先擒王吗?她这一招像谁呀?恰似当初凤姐在宁国府严惩那个迟到的婆子吧?只不过呢,凤姐是疾言厉色,连打带骂,而探春却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不怒自威的做派,岂不是比凤姐还要厉害三分吗?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吴新登家的刚刚服帖下去,赵姨娘又找上门来了,而且一进门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闹开了,她说:“这屋里的人都踩下我的头去还罢了。姑娘你也想一想,该替我出气才是。我这屋里熬油似的熬了这么大年纪,又有你和你兄弟,这会子连袭人都不如了,我还有什么脸?连你也没脸面,别说我了!”一面说,一面眼泪鼻涕哭起来。

这赵姨娘是干什么来了,给自己的兄弟争银子来了,那她为什么要为难自己的女儿?一方面固然是她头脑愚蠢,爱争蝇头小利,另一方面这背后未必没有吴新登家的挑唆。这不就是凤姐所说的引风吹火借刀杀人嘛。

那如果说新主子受制于老家奴,这是凤姐和探春都碰到过的问题,那么亲妈挑刺儿插刀可就是探春独有的问题了,那她怎么处理呢?

这探春一听又笑了,她说:“原来为这个。我说我并不敢犯法违理。”一面便坐了,拿帐翻与赵姨娘看,又念与他听,又说道:“这是祖宗手里旧规矩,人人都依着,偏我改了不成?也不但袭人,将来环儿收了外头的,自然也是同袭人一样。这原不是什么争大争小的事,讲不到有脸没脸的话上。他是太太的奴才,我是按着旧规矩办。说办的好,领祖宗的恩典,太太的恩典,若说办的不均,那是他糊涂不知福,也只好凭他抱怨去。太太连房子赏了人,我有什么有脸之处,一文不赏,我也没什么没脸之处。依我说,太太不在家,姨娘安静些养神罢了,何苦只要操心。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太太满心里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务,还没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我。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正经没脸,连姨娘也真没脸!”

大家听听这几句话说得多清楚。第一个层次,我是照章办事,一视同仁,并不是针对你,自然也谈不上踩你;第二个层次,我并不是这个家的真主人,我只是替太太办事儿,所以赏多赏少都跟我没关系,也谈不上我有脸没脸;第三个层次,因为我不是太太生的,已经吃了不少苦头了,你若是不体恤我再闹下去,害我丢了差事,那就真是害苦了我了。

探春这番话,欢迎关注公众号“丁中广祥听文化”既有大道理又有真感受,其实说的非常恳切。可是跟亲妈掰扯这些,还是让探春难过起来,所以她原本是笑着说的,说着说着就不由得滚下泪来了。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赵姨娘能不能领会到女儿的苦处,偃旗息鼓?她没有那样的聪明,更没有那样的心胸。

既然讲道理讲不过探春,赵姨娘就开始摆私情了,她说:“太太疼你,你越发拉扯拉扯我们。你只顾讨太太的疼,就把我们忘了。”这话说的更不上道了吧,大家要知道,在古代也好,现代也好,做管理者最忌讳的就是公私不分。大家看《金瓶梅》,潘金莲为什么能得到西门庆的信任呢?因为她虽然穷,但是公私分明。她管账的时候,连她的母亲潘姥姥来看她,跟她要几个车钱她都不肯给,这才是她硬气的资本。

可是赵姨娘倒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就说:探春,你既然管家,就该拉扯我。这不是把女儿架在火上烤吗?这一下探春可真着急了,马上反驳道:“我怎么忘了?叫我怎么拉扯?这也问你们各人,那一个主子不疼出力得用的人?那一个好人用人拉扯的?”

李纨是个老好人,在旁边听他们俩这么吵有点尴尬,就赶紧劝道:“姨娘别生气。也怨不得姑娘,他满心里要拉扯,口里怎么说的出来。”

本来赵国基这事儿一出来,探春就怕别人怀疑她公私不分,现在李纨这么一说,倒像是把这件事给做实了。按照李纨的说法,探春只是不好明说而已,心里还是妥妥的向着赵姨娘呢,这不是扎心窝子了吗?探春哪能背这样的黑锅,立刻就反驳了:“这大嫂子也糊涂了。我拉扯谁?谁家姑娘们拉扯奴才了?他们的好歹,你们该知道,与我什么相干。”

这话说的真是无情了,一张口就把界限划得清清楚楚:我是姑娘,他们是奴才,我跟他们没有关系。她这么说,赵姨娘哪受得了,当即就气得问道:“谁叫你拉扯别人去了?你不当家我也不来问你。你如今现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们尖酸刻薄,可惜太太有恩无处使。姑娘放心,这也使不着你的银子。明儿等出了阁,我还想你额外照看赵家呢。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

你说你是主子,我们是奴才,你跟我们没关系,那我告诉你,你就是奴才生的,那死的赵国基就是你亲舅舅,你想撇清关系,没门!探春没听完,已气得脸白气噎,抽抽咽咽的一面哭,一面问道:“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我倒素习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既这么说,环儿出去为什么赵国基又站起来,又跟他上学?为什么不拿出舅舅的款来?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谁给谁没脸?幸亏我还明白,但凡糊涂不知理的,早急了。”

大家看到没有,这场架吵到这个地步,已经完全偏离了正轨吧。从该给赵国基多少两烧埋银子,变成了探春这个庶出的女儿如何界定自身的身份。偏离了主题不说,两个人的话也都越说越难听,越说越伤感情,这不就不可开交了吗?这就是回目中所说的“辱亲女愚妾争闲气”,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忽然之间神兵天降,外头的丫头传话了,说二奶奶打发平姑娘说话来了。咱们之前就说过,赵姨娘对凤姐一向是既恨且怕,连带着对平儿也敬畏交加,现在一听平儿来了,她马上就闭了嘴。

平儿到底传的是什么话?她说:“奶奶说,赵姨奶奶的兄弟没了,恐怕奶奶和姑娘不知有旧例,若照常例,只得二十两。如今请姑娘裁夺着,再添些也使得。”

大家听这话说的有意思吧,很明显这个赵国基之死就是个试金石,所有人都盯着探春呢。探春是赵姨娘的孩子,赵国基是他血缘上的舅舅,这是任谁也否定不了的事实。凤姐给探春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其实就是给她一个台阶下,让她可以兼顾一下私情。可是凤姐这份体贴其实也是一个陷阱,如果探春真的接受了,那岂不就意味着她还是公私不分了吗?那她以后还怎么挺起腰杆来治家理政?这样想来,就算是没有赵姨娘来闹,探春也是不可能接受这份人情的,更何况她刚刚跟赵姨娘大吵了一架,把话都说绝了。

平儿到来之前,探春不正呜呜噎噎的哭吗?一听平儿这话,她马上就把眼泪擦干了,气鼓鼓的说道:“又好好的添什么,谁又是二十四个月养下来的?不然也是那出兵放马背着主子逃出命来过的人不成?你主子真个倒巧,叫我开了例,他做好人,拿着太太不心疼的钱,乐的做人情。你告诉他,我不敢添减,混出主意。他添他施恩,等他好了出来,爱怎么添了去。”

这不是索性连凤姐的面子都不给了吗?有探春这份百折不回的决心,又有平儿在旁边震慑着,赵姨娘也不敢再闹,只好灰溜溜的走。

就这样了,赵国基事件告一段落,探春智斗五嫂子和赵姨娘,旁敲王熙凤,一下子就把威风给立了起来,貌似温柔和善,却是凛然不可侵犯。这不就是一只扎手的玫瑰花吗?

说到这儿,我就要跟大家分析探春这个人物了。我小的时候看《红楼梦》,这一回真是不大喜欢探春,她在王夫人跟前就是贴身小棉袄,各种讨好,到亲妈赵姨娘这里就是冷若冰霜,翻脸不认人!虽然赵姨娘不大精明,可她也是巧儿捡着旺处飞,妥妥的势利眼啊。有道是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种连亲妈都不认的人,无论如何也让人不大看得上眼吧。

可是现在想一想呢,也觉得探春真是太难了,《红楼梦》这么多小姐姐,也就是她活得最拧巴。就因为是庶出的女儿,她一出生就面临着情和理的挣扎。按照血缘关系和天然的情感,赵姨娘是她的母亲,可是呢按照古代的礼法,她又只能管王夫人叫母亲,那赵姨娘就只能是姨娘,这种别扭感,探春难道感受不到吗?她感受得到啊,那感受到了又该怎么样啊?探春生在古代社会,贾府又是个诗礼之家,情和理发生冲突,她只能选择以礼办事啊。

问题是,就算她严守礼教,把王夫人当成母亲,王夫人真的能像对待亲生女儿那样对待她吗?其实不能吧。那赵姨娘也是个争强好胜的人,看她贴近王夫人,心里能没有怨气吗?也不能吧。这两个母亲之间明争暗斗的复杂心情都投射在小小的探春身上,让她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她哪里承受得了,所以探春比谁都更想要逃离这个家。可以想象如果她能考科举,绝对会比宝玉努力一百倍。可是她偏偏又是个女儿,一步也走不出去,这不就是造化弄人吗?

那可能有人会说了,人家迎春同样是庶出,怎么就没有这些烦恼呢?因为迎春的亲娘早已经去世了,她根本不必天天面对两个母亲的尴尬。另外,迎春也没有探春这样的本事啊,一个没本事的人被压住也就认了,可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被压住不就会拼命挣扎吗?那探春是个有本事的人,她是真希望能够活出个模样来,出一口多少年的闷气,所以她才会如此严格的要求自己,大公无私,坚决不给赵国基任何特殊待遇。这时候她多希望亲妈赵姨娘能体谅她呀,问题是呢,赵姨娘没有见识不说,她自己也是一肚子怨气呀,根本腾不出心情来体恤别人,那这样一来,母女俩不就吵起来了吗?

可是呢,你别看探春放狠话,那不恰恰是因为赵姨娘是她亲妈妈,试问探春什么时候敢对王夫人这样肆无忌惮?那这样看来呢,这失了态的争吵,恰恰又是一种变了形的亲情,让我们得以窥之探春的心灵深处。她那玫瑰上的尖刺儿啊,在刺伤别人的同时,又何尝没有刺伤自己?

这样看来,曹雪芹一支大笔,真是把这朵扎人的玫瑰给写活了。别的不说,就说探春和赵姨娘吵架时的表情变化吧,从开始的强颜欢笑到滚下泪,来到抽抽噎噎地哭,再到擦干眼泪反驳,这里面的痛苦、挣扎和倔强,我们不就都一目了然了吗?这就是曹雪芹的伟大之处。

第二部分,俏平儿以柔克刚。

整个这第55回的主题就是探春立威。如果说之前的智斗五嫂子和赵姨娘还都是被动应战,那这一部分讲的就是探春主动出击了。

拿谁立威?拿有头有脸的人。谁有头有脸呢?最先撞上枪口的就是凤姐的心腹平儿,这可就好看了。为什么?因为吴新登家的和赵姨娘虽然又蠢又坏,但她们的智商跟探春都不是一个量级的。看探春跟她们俩斗,有点像看武林高手打小学生不过瘾。但平儿可不一样啊,平儿绝顶聪明而又有情有义,看探春和平儿的对手戏,就好像看一场高水平的双人舞,双方你来我往,却又配合默契,同向同行。

怎么叫你来我往呢?《红楼梦》写了两场戏。

第一场是伺候探春洗脸。

探春和赵姨娘吵架不是吵哭了吗?就要重新洗脸。这时候,探春的大丫头侍书刚好不在旁边,那平儿多有眼色,上来就给探春挽袖子解镯子,又接过一条大手进来,将探春面前的衣襟给掩上,这一连串操作给足了探春面子。

这时候刚好有个管家媳妇进来回话,说:“回奶奶姑娘,家学里支环爷和兰哥儿的一年公费。”还没等探春说话,平儿先就喝道:’你忙什么!你睁着眼看见姑娘洗脸,你不出去伺候着,先说话来。二奶奶跟前你也这么没眼色来着?姑娘虽然恩宽,我去回了二奶奶,只说你们眼里都没姑娘,你们都吃了亏,可别怨我。”

探春一听她这么说,就冷笑道,“你迟了一步,还有可笑的:连吴姐姐这么个办老了事的,也不查清楚了,就来混我们。幸亏我们问他,他竟有脸说忘了。我说他回你主子事也忘了再找去?我料着你那主子未必有耐性儿等他去找。”平儿赶紧赔笑道:“他有这一次,管包腿上的筋早折了两根。姑娘别信他们。那是他们瞅着大奶奶是个菩萨,姑娘又是个腼腆小姐,固然是托懒来混。”

可能有朋友就有疑问了,说平儿最是个温良恭俭让的人呢,现在怎么就这么一口一个凤姐借势压人,大有凤姐本人的风范了呢?因为她要消除两头的疑虑啊。要知道这些管家媳妇儿都是在凤姐手底下办事的,他们在凤姐儿跟前都服服帖帖,怎么到了探春手里就如此桀骜不驯起来了呢?这到底是媳妇们欺生,还是凤姐不愿意让她插手家政,有意在背后操弄啊?探春是个精细的人,一定会有这种疑虑吧?

反过来说,外头的媳妇们也在看着,大家都知道凤姐最看重权力,现在探春管家,凤姐到底是什么态度?媳妇儿们其实也有自己的揣度,那平儿不是凤姐的心腹吗?大家就都把眼光集中在她身上了。那平儿怎么表态?她当即就抬出凤姐来,对着媳妇们就是一顿弹压。这传递出什么信号?其实就是我们二奶奶坚定地和三小姐站在一起。那有了她这么一番强硬表态,两头的心不就都踏实了吗?探春少了猜疑,媳妇儿们也不再去想那些邪门歪道的事儿了。

这还不够,教训完媳妇儿们,平儿转身又跟探春赔笑道:“姑娘知道二奶奶本来事多,那里照看的这些,保不住不忽略。俗语说,‘旁观者清’,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或有该添该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头一件于太太的事有益,第二件也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的情义了。”

听听这话说的太好听了吧,不仅李纨和宝钗大为赞叹,连探春都笑了说:“我一肚子气,没人煞性子,正要拿他奶奶出气去,偏他碰了来,说了这些话,叫我也没了主意了。

大家说这段话的妙处在哪?这正是以最委婉动人的方式打开天窗说亮话。平儿知道探春要立威,必定不会止步于吴新登家的和赵姨娘这个层级,一定会啃几个硬骨头。换句话说,她是必定会向凤姐开刀的,那怎么办呢?平儿根本不等探春杀过来,自己主动就给探春授权了,让她发挥旁观者清的优势,随意添减,还说这才是真的体现了姑娘对我们奶奶的情谊,这不是既消除了疑虑又占据了主动吗?

探春得到这份授权,她是什么反应?她可一点都没客气,当即就用上了。刚才不是有一个媳妇儿来支上学的银子,她就问了说:“环爷和兰哥儿家学里这一年的银子,是做那一项用的?”那媳妇就说了:“一年学里吃点心或者买纸笔,每位有八两银子的使用。”

一听是这么个用处,探春可就不答应了,她说:“凡爷们的使用,都是各屋领了月钱的。环哥的是姨娘领二两,宝玉的是老太太屋里袭人领二两,兰哥儿的是大奶奶屋里领。怎么学里每人又多这八两?原来上学去的是为这八两银子!从今儿起,把这一项蠲了。平儿,回去告诉你奶奶,我的话,把这一条务必免了。”

这不就是改了凤姐规矩吗?而且她这还不光是向凤姐开刀,而是同时剑指三方啊。要知道,李纨是探春此刻的同事,而且还是她名义上的领导。而贾环又是探春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探春砍这两个人的费用,可是比赵国基事件的威力又大多了。很明显这位三姑娘可不是柿子只拣软的捏,她这是既不惧上也不徇私,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那面对她这番改弦更张,平儿怎么说?平儿笑道:“早就该免。旧年奶奶原说要免的,因年下忙,就忘了。”这一句话就证实了平儿刚才表态的真实性了,三姑娘说的就是二奶奶想办,但是还没办成的,所以二奶奶一定没意见。既顺承了探春,又维护了凤姐儿,这不就是柔中带刚,以柔克刚吗?

再看第二场戏,伺候探春吃饭。

经过这么一个上午的折腾,也就到了午饭时间了,因为每天都只有李纨和探春在大观园的议事厅办公,所以小厨房就只上了他们俩的饭菜。可是这一天不是因为赵姨娘大闹,把宝钗也惊动过来了吗?探春就吩咐说,把宝姑娘的饭也端来一处吃,那丫头们一听就赶紧吩咐外边的媳妇们去传饭。这时候探春就高声制止了,说:“你别混支使人!那都是办大事的管家娘子们,你们支使他要饭要茶的,连个高低都不知道!平儿这里站着,你叫叫去。”

这可太不给平儿面子了,要知道这些管家娘子都是在凤姐手下讨生活的,而平儿呢,又是凤姐的代言人,所以他们对平儿一向是毕恭毕敬。就在刚才,平儿不是还正颜厉色地教训过他们吗?可是现在呢,探春却偏说他们都是办大事的管家娘子,不该做这样传话叫人的琐事儿,平儿是个丫头,是个闲人,让平儿去。

这是当众打平儿的脸哪,那探春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还是立威:既然你们见平儿都像耗子见了猫,那我就让你们看看,哪怕是你们眼里的老虎,在我这儿照样只是一只老鼠。

问题是探春这一招能不能成功,那就要看平儿肯不肯配合她。如果换做我们一般人,听了这样的吩咐,肯定会不痛快,我如此抬举你,你还如此折辱我,恐怕当场就要变了脸色。

那平儿是怎么处理的?她可不像我们这么头脑简单,平儿二话没说,答应一声就出来了。那平儿刚一出屋,那些媳妇们可就把她给拦住了,笑道:“那里用姑娘去叫,我们已有人叫去了。”说着呢又是给她铺干净坐褥,又是给她泡好茶,这不也是在安慰她吗?那平儿也不推辞,大大方方的就坐下了。她既不烦恼也不抱怨,还指着媳妇们悄悄的说,“你们太闹的不像了。他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这是他尊重,你们就藐视欺负他。果然招他动了大气,不过说他个粗糙就完了,你们就现吃不了的亏。他撒个娇儿,太太也得让他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样。你们就这么大胆子小看他,可是鸡蛋往石头上碰。”

众人都忙道:“我们何尝敢大胆了,都是赵姨奶奶闹的。”平儿也悄悄的说:“罢了,好奶奶们。‘墙倒众人推’,那赵姨奶奶原有些倒三不着两,有了事都就赖他。你们素日那眼里没人,心术利害,我这几年难道还不知道?二奶奶若是料差一点儿的,早被你们这些奶奶治倒了。饶这么着,得一点空儿,还要难他一难,好几次没落了你们的口声。众人都道他利害,你们都怕他,惟我知道他心里也就不算不怕你们呢。前儿我们还议论到这里,再不能依头顺尾,必有两场气生。那三姑娘虽是个姑娘,你们都横看了他。二奶奶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只单畏他五分。你们这会子倒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怎么样?平儿在这屋外头说的话,跟刚才在屋里头说的又不一样了。在屋子里头她是替凤姐代言,所以字字强硬,主打以势压人。可是来到这屋子外头,坐在媳妇们中间,她又摆出自己人的姿态,和风细雨,主打以理服人。

她讲的是什么道理?第一,探春有身份,按照旗人的风俗,未出嫁的小姐在娘家地位极高,连二奶奶都不敢把她怎么样,你们怎么就敢欺负她?第二,探春有能耐,二奶奶在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面就单怕她,你们跟她叫板起,不是太岁头上动土?

要知道探春刚才对平儿可是极尽打压之能事啊。可是,平儿不仅不生嫌隙,反倒还继续替探春吹喇叭、抬轿子,帮探春立威,这不就是难得的智慧和心胸吗?这还不够,平儿还尽己所能帮探春消火减震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平儿正和媳妇们说话,只见秋纹走过来了,众媳妇忙赶着问好,又说:“姑娘也且歇一歇,里头摆饭呢。等撒下饭桌子,再回话去。那秋纹可是宝玉房里的丫头,平时豪横惯了的,马上就说了,“我比不得你们,我那里等得。”说着便直要上厅去。这时候平儿赶紧叫她说快回来。那秋纹一回头,看见是平儿就笑道,“你又在这里充什么外围的防护?”一面回身便坐在平儿褥上。平儿就悄悄问她:“回什么?”秋纹道:“问一问宝玉的月银我们的月钱多早晚才领。”平儿道:“这什么大事。你快回去告诉袭人,说我的话,凭有什么事今儿都别回。若回一件,管驳一件,回一百件,管驳一百件。”

秋纹听了,忙问:“这是为什么了?”平儿与众媳妇等都忙告诉他原故,又说:“正要找几件利害事与有体面的人开例作法子,镇压与众人作榜样呢。何苦你们先来碰在这钉子上。你这一去说了,他们若拿你们也作一二件榜样,又碍着老太太,太太,若不拿着你们作一二件,人家又说偏一个向一个,仗着老太太,太太威势的就怕,也不敢动,只拿着软的作鼻子头。你听听罢,二奶奶的事,他还要驳两件,才压的众人口声呢。”秋纹听了,欢迎关注公众号“丁中广祥听文化”伸舌笑道:“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的臊一鼻子灰。我赶早知会他们去。”说着,便起身走了。

那大家说平儿这是在干什么?这一方面固然是维护怡红院,维护朋友,让他们别碰钉子,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减少探春立威的成本。毛主席不是说,所谓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探春要立威,固然需要拿几个有体面的人扎法子,可是如果一上来就四面出击,搞得到处都鸡飞狗跳,那也不行。所以还不如让大家都暂避锋芒,她自己来当背锅侠就好。

这样看来,平儿没去传唤,而是坐下来给大家做思想政治工作,真是太有用处了。有她这么替探春宣威讲法,其实就收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这不还是以柔克刚吗?

那要知道平儿从凤姐那领命出来的时候,可是根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儿。因此,她的全部反应其实都是自作主张,根本就没有跟凤姐商量的机会。那她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咱们看看凤姐的评价就知道了。

伺候完探春吃饭,平儿就回去复命。那凤姐就问她,怎么去了这么半天?平儿就把刚才的缘故都细细的说给凤姐了,凤姐一听就笑:“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可能有的朋友又不明白了,凤姐是个多要强的人,探春又是驳她的事情,又是打压她的人,她怎么不恼,反倒还高兴起来了?因为凤姐是个真正的聪明人哪,她跟平儿说得清清楚楚:“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我如今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百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家下人也抱怨刻薄;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

什么意思呀?第一,贾府的财政状况已经是越来越不乐观了,而探春无论是不追加赵国籍的烧埋银子,还是减免掉几位小公子的学堂开销,其实都是立足于节流,这个改革的大方向对,这是于公有利。

第二点,凤姐管家这几年也没少想了省钱的法子,可是她的主攻方向都是从下人手里克扣,这是不得人心的。按照她的话说:“再要穷追苦克,人恨极了,暗地里笑里藏刀,咱们两个才四个眼睛,两个心,一时不防,倒弄坏了。趁着紧溜之中,他出头一料理,众人就把往日咱们的恨暂可解了。”

这不就是把探春当替罪羊了吗?凤姐是个极端精明的人,既然于公于私都有利,她又怎么可能为了那一点小小的面子而不高兴呢?恰恰相反,她当即就决定了要收服探春,好拿她当个臂膀。怎么收服?凤姐就交代平儿了,“擒贼必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倘或他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辩,你只越恭敬,越说驳的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一犟,就不好了。”

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了,平儿刚才的所作所为是完全踩在点儿上了,可以说凤姐想到的她都想到了,而且不等凤姐吩咐,她就先做到头里了,事实上她做的比凤姐想的还要好,凤姐只是让她一味服软,而平儿恰恰是柔中带刚,既突出了探春的权威,又维护了凤姐的尊严,这才和探春跳出了这么一场有俯有仰,有张有弛,也有理有节的双人物。

大家要知道,探春也是个识才爱才之人哪,经过这么一番交手,她既树起了威风,也真正了解了平儿的智慧和品格,所以才叫她快点吃了饭,回去再跟她们一起商讨改革大计。

我们都知道一句老话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是平儿作为凤姐的老心腹,却又被吸收进了探春的改革新班底,这不就是对她的最大褒奖吗?本号有偿提供与此配套的音频资源,如有需要可与我联系。

蒙曼精讲红楼梦第五十四回

丁中广祥听文化
以声音之美,传文化之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