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对话交流
孩子每天都向前走去,
作为老师,
我们多么渴望
孩子能得到人生的快乐和感动,
得到生命的全部涵义,
得到人世间所有的幸福。
而一本绘本,就是一颗会长出幸福的种子。
2024年11月26日,萧山区湘湖片“艺向慰来”名师工作室联动南江幼儿园开启“走进绘本,走近儿童”的特别专场活动。活动邀请“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教授董文明”“原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教学中心主任杨勇”为工作室的成员们以及在场的20多所幼儿园的老师们进行讲座。
01
图画拉上文字一起奔向儿童
杨老师为我们带来《图画拉上文字一起奔向儿童》精彩分享,以绘本有爱到爱为出发点,指出图画和美术这两者实则并不能一概而论,绘本的图画通过造型、色彩、构图、美的法则、表现技法、材料等来表现故事情节,其中还有编排、装饰、字体、纸张、印制等。
色彩—《菲菲生气了》
2000年
凯迪克银奖
杨老师为我们介绍到绘本通过色彩的冷暖体现菲菲的情绪变化:红色代表生气,绿色、紫色代表火气的下降......全书的色彩由暖到冷再到暖,向我们展示了冷暖色调的不同体现了环境和主人公情绪上的变化,体现了菲菲从玩得高兴到生气离家出走再重新回到温暖的家里的情绪变化。
构图—《玛德琳》
1940年
凯迪克银奖
以绘本《玛德琳》为例,从构图形式讲解了绘画所能表达的不同心理。杨老师以运动员起跑时的姿势做类比,夹角越小表示越紧张的氛围。绘本中克拉薇老师奔跑的插画就从夹角的大小表现她从紧张、害怕到放松的心情变化。
节奏—《迟到大王》
绘本《迟到大王》运用了3+1节奏,杨老师指出这是绘本中最常用的一种故事节奏。由三个矛盾冲突做铺垫,最后让故事达到转折点与高潮。
杨老师也介绍了4+1、3+2等故事节奏,并提出不管绘本运用哪种节奏,都是为了让孩子循序渐进地带入绘本,沉浸于故事之中。
02
在绘本中看见孩子
董文明
浙江大学语言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教授,儿童剧研究中心主任。
讲座初始,董教授以绘本两大世界级奖项——凯迪克奖和格林纳威奖的评选标准为参照,带老师们领会“好绘本”的秘密,其中凯迪克奖最出人意料并发人深思的一条标准是“好的绘本并不需要考虑教育意味,不以传递教条为目的,以确保绘本的文学纯粹性”。
《这不是我的帽子》
只凭鱼儿延伸的细微变化和水草的些许移动,讲述了一个连讲述着都猜不到的故事。
——2013年凯迪克评奖委员会
一条戴着一顶圆圆的蓝色帽子的小鱼,一条悄悄尾随其后的大鱼,一丛又高又大又密的水草,会发生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董教授用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肢体动作将老师们拉入了小鱼的内心世界。
董教授提到这一绘本的最大奥秘,在于采取了截然不同的两个视点:文字全部是小鱼的视点,而图像主要是大鱼的视点,文字所营造的安静安全的氛围与图像所呈现的危急情境构成了一种完全背反的图文关系,而正是这一背反制造了紧张而又可笑的戏剧效果,如此日常的一个儿童事件,在大师手下瞬间升华艺术杰作,这正是所谓的“小故事•大概念"吧。
《三只小猪》
2002年
美国凯迪克奖
在董教授的讲述下我们发现在这本书中,三只小猪经历的每个故事都用了不同的字体和画风。作者大卫•威斯纳巧妙使用错落的空白页,营造出一个脱离纸面的立体空间,让幼儿不再一味跟随文字阅读故事,而会不自觉想:“图画是怎么说的?”
董教授提到优秀的绘本不仅仅是故事的描述,更是对孩子内心世界的生动反映。所以,我们要学会透过绘本看孩子,他用一句话给我们展示了多本优秀的绘本,让我们看到了他对于绘本发自内心的热爱,也让我们对不同的绘本产生了好奇。
讲座接近尾声,董教授为老师们进行了绘本相关问题的答疑解惑,进一步帮助老师们重塑绘本观。并总结到,绘本适用于0-100岁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我们都是儿童”,绘本并不是儿童的专属,也适合成人。
愿我们在绘本中找到童真,从绘本走进儿童内心,静待花开!
在绘本中看见孩子的眼神,
在绘本中听见孩子的心跳,
在绘本中嗅到孩子的气息,
在绘本中摸到孩子的肌肤,
在绘本中看见孩子的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