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陈楠:用AI解放双手,但别被它束缚大脑

财富   2024-09-12 08:01   北京  


2019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陈楠曾经和谷歌合作,将AI技术和中国古文字甲骨文相结合进行艺术创作,推出的交互艺术作品《智绘甲骨》。基于当时的机器学习技术,用户在体验中根据提供的插画猜测甲骨文的写法,系统可以判断确认相对正确的字形,并将这些带有体验者各不相同绘画风格的甲骨文转化为动画融入画面中。比如写下“鹿”的甲骨文,这个字就真的按照小鹿的运动方式跳跃穿梭在由“木” “山” “水”等象形字构成的世界里。


这是陈楠教授在创作中与AI技术的初次邂逅。而在随后的几年里,AI技术不断进步,生成式AI走入大众视野,Midjourney、Sora等可以辅助艺术创作的AI工具不断涌现,陈楠教授也十分关注AI对艺术设计的巨大影响,探索在创作的中进一步应用。

但作为一个同时具有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的艺术家,陈楠却断言:“仅凭人工智能技术做不出优秀的创意。至少现阶段做不到。”这种判断不只适用于艺术创作领域,在需要创意思维、设计思维的商业领域也是如此。人工智能或许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双手,是一个得力的助手,但如果过度依赖,则可能困于AI构建的信息茧房之中。


当人们积极拥抱AI,希望与科技工具高效协作时,陈楠教授建议:

1、和AI协作,需要注重三种能力的养成,即完整的知识架构、想象力创意能力以及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工具使用层面的创新能力。

2、人依旧是创意的主体,使用者的认知边界决定了AI的能力边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 陈楠


应用人工智能,我们首先需要形成一个相对成熟完整的知识架构,以及培养大胆创新想象的能力。

对于一个没有创意的人,就算是很熟练地使用人工智能的软件,他做出来东西还是没有创意的。现在,许多人工智能画的作品一眼就能被认出来,就是因为大家的创意构思与形式美学都差不多,所以画面的复杂度、风格都很接近。

就算有了Midjourney,如果美学修养不够、认知有限,也无法创作主动的美的作品。比如说我想画一幅带有丢勒铜版画风格的现代都市插画,创作主体首先要有对丢勒作品的认知,反之,对这一画种一无所知的人是没法通过语言精准叙述这个画面风格的。

另,如果用人工智能画一个司空见惯的素材类插画或按套路制定一个工作简报或分析文章,会充分感受快捷便利,但很难做出具有独特创意、特定概念的结果,而这些起点都应该是创作者实现的构思与想象,或者根据人工智能算出的结果产生的联想或激发的创意。

一个人操控人工智能的时候,他的认知边界就决定了人工智能的能力边界。所以,对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因为有了AI,或是有了谷歌可以随时搜索信息,就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和知识储备。

第二需要关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

前段时间我试着用Midjourney生成1980年代末的我在美校教室怀旧场景,但由于开始描述的语言没有对地域特色、师生的性别年龄等加以说明,生成的图片与我脑画面差异很大,出现了很浓的美国气息,之后通过不断地说明建筑的式样、人物的性别年龄、光线的方向明暗程度等等,终于塑造出和印象中接近的效果。在这个过程里,我发现这是个需要有很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工作。

我从小注重女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曾和她一起用AI画画,因为她的英语表达更通顺精准,总能很快到达或超过预先想象的图像效果。我认为在未来AI应用常态化的情况下,语言表达文字描述能力一定会更加重要,熟悉更多种的语言无疑会面对更多的大数据系统,我们的工作增加更多的“武器”。

但现在一些年轻人表现出“社恐”的倾向,不太主动与人交流,也不太善于表达自己观点想法,这可能会成为他们和AI合作的阻碍。

第三是软件的创新使用的能力,我们应该更敏锐地尝试AI工具的更多应用可能性。

其实在传统的软件中也是一样,一个好的作品往往是多个软件、多种手段综合使用的结果,比如创意文案+平面图形+摄影+工艺制作……对于某一个软件来说,也存在创新性使用问题,比如我曾经使用一种主要针对制作矢量图形的软件,有一个阴影工具可以将图形投影进行分离,还可以变色和编辑透明度,我会专门把这种分离的图形拿来做类似图像软件中边缘模糊的处理,这样的处理速度很快效果也很特别,估计软件设计者当初并没想到会这样使用这个软件。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如此,对于人工智能软件本身的创造性使用,以及如何与其他设计环节、设计专业进行合作,也是关键的一环。

我上大学的1990年代初,社会还没有使用电脑,想要画什么都需要依靠手绘。到了1993年左右,我购买了一套喷枪和气泵,类似今天车身彩绘的工具,可以通过遮挡喷绘很精细具有光影微妙渐变的画面,工作效率已经提升了很多,但如果想要把图案、字体画成具有可供印刷质量的精美完稿还是要花大量的时间。今天,依靠计算机、互联网新技术图像编辑软件已经非常成熟,甚至出现不用软件操作,只用语言描述,机器就可以生成精美图像AI技术。未来,人工智能肯定可以进一步解放双手,特别是那些批量且复杂耗时的工作。那么,我们应该去做什么?如何选择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作为专业职场的创意人、设计师,首先,我们还是要成为创意的主体。无论是品牌传播、项目管理,还是活动策划,我们都需要培养前面说到的三种能力,这样,AI才能当好我们的助手,提升工作的成效。

另外,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接触人工智能技术,第一时间关注它、使用它,尽快适应新的社会变化。

我们需要主动地有选择地学习和训练。许多传统的基础训练在人工智能时代不应放弃反而应加强,比如创意草图、美学基础、设计思维等课程。举个例子,铅笔可以说是一个和你传统的工具,但在计算机时代还在使用,甚至是木杆铅笔。对比来看,20年前曾经风靡一时的BP机却迅速退出历史舞台。究其原因之一,就是铅笔与人思维迅速表达紧密相连。

在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的今天,甚至出现“科技至上主义”的倾向,我应对于科技加以反思,重新关注人文艺术学科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就像李政道先说的艺术与科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这里的艺术是人文学科的同城。面对人工智能,我们毫无疑问要积极学习科学技术,但人文艺术、哲学逻辑、想象力,甚至保持一颗童心都是至关重要的。

陈楠 | 口述  麻震敏 | 采访

本文整理自《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新媒体主编麻震敏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陈楠的访谈对话。




推荐阅读




有人担忧AI是否会取代人类,有人靠着AI卷出一片天。很多企业都开启了全员AI战略,全面培养员工的AI能力。当人与AI的协作成为必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如何让自己和AI的能力都得到提升?点击观看本期“新增长100问”↓



往期推荐



市场份额仍然重要,但没那么重要了

那些频繁跳槽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AI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联系方式

投稿、广告、内容和商务合作

newmedia@hbrchina.org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哈评中文网,获取更多精品内容

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被全球商界誉为“管理圣经”。 更多管理智慧,请登录《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官方网站:www.hbr-caijing.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