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捐人故事|公益的前行之路

民生   2024-12-31 20:30   北京  




本次访谈对象为公益时报的记者赵明鑫,他长期关注公益活动,自2017年起投身于公益事业,并于大爱清尘月捐计划推出后不久便成为了月捐人。赵明鑫以其独特的公益理念和深入的实践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对公益事业的深刻见解。

大爱清尘:赵老师您好,很高兴能够与您交流,可以介绍一下您的工作经历吗?

赵明鑫:我大概在2019年开始参与公益项目的运营,最早主要是负责乡村儿童校园霸凌和性教育项目的执行工作;2021年进入媒体行业,先是在南方周末负责公益项目研究;2023年在公益时报任职记者,主要负责的方向是公益创新。


大爱清尘: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投身公益事业的?

赵明鑫:我第一次做公益是在2017年。


大爱清尘:那个时候您就已经跟大爱清尘的工作人员建立了联系吗?

赵明鑫:那时我还未与大爱清尘结缘。我是有幸听到了王老师关于尘肺农民困境的讲座。当时,我在河北保定读书,一个尘肺农民群体较为集中的地方,这让我对尘肺病群体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切的认识。

大爱清尘:据我们了解,您从我们推出月捐计划的第二个月就参与了对吗?

赵明鑫:是的,我认为月捐这种形式的可持续性相对较强。当大爱清尘推出月捐计划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在此之前,我研究过相关内容,了解月捐模式的优势。因此,当这一计划开始实施后,我便加入了月捐行列。


大爱清尘:在您看来,大爱清尘的月捐模式相较于一次性捐款,是否为尘肺病患者提供了更为长远的援助? 

赵明鑫:确实如此。月捐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构建并维系一个持续关注并致力于此公益议题的社群。我认为,应对任何社会问题的努力都需具备高度的持续性,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的倾注,甚至需要投入大量的社会资源。因此,我对大爱清尘推出的月捐计划高度赞同,特别是当大爱清尘进一步建立了月捐人维护体系,如微信群、小青橙微信账号等等,用以加强与月捐者的互动交流,这让我很欣赏。


此外,信息的透明度也非常重要。在参与月捐的过程中,大爱清尘的伙伴会定期通过邮件、微信等渠道与我同步相关信息,这种做法让我很赞赏。


大爱清尘:通过月捐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紧密地将每一位月捐人联系在一起,是否可以说,这样的模式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的了解更为深入呢?

赵明鑫:至少对我而言,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实质性的反馈。在我看来,月捐的核心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捐赠本身,更在于对这种公益议题的持续关注与投入。我希望,能有更多组织或个体站出来,共同致力于问题的持续性关注和解决。


当我们选择支持大爱清尘组织的活动时,实际上这个时候我们的价值观是相契合的。一个组织或项目的认可度越高,就意味着越多的人认同其项目和该项目的解决方案,这无疑是推动公益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爱清尘:您对大爱清尘有什么样的期待或愿景呢?

赵明鑫:坦白而言,我对大爱清尘的价值观和方法论都深感认同,目前我的反馈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大爱清尘在组织活动时,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总是能够及时地将相关信息同步给月捐人,这种高度的透明度和沟通效率让我倍感欣慰。我认为,这已经是大爱清尘在运营和管理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的一点。


大爱清尘:作为媒体从业者,您如何看待媒体在公益事业中所扮演的角色?

赵明鑫:或许我的视角更多是倾向于公益而非纯粹的媒体。在我看来,公益的核心无外乎两件事:一是救助救需,即在人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二是解决问题,即针对某个社会议题进行处理。媒体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于让更多人,尤其是广大公众,了解并关注这些公益行动。


当今社会,公众的认知是存在分层的,不同群体对同一件事的理解与认知各不相同。主流媒体,尤其是那些专注于深度报道的媒体所承担的角色更为深远,不仅在于传播信息,更在于推动社会各个层面的变革,比如促使地方政府、其他公益组织等做出积极的改变。媒体通过传播让社会议题受到广泛关注,甚至引发内参的重视,这对于推动社会议题向前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大爱清尘:您在参与月捐的这段时间里,是否遇到让您比较印象深刻的事情?

赵明鑫:遗憾的是,我很少有机会参与一线调研。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深入参与调研,产出一些好的报道。然而,在与大爱清尘团队的日常交流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我们之间价值观的高度契合。我们的对话并不局限于资金的筹集与分配,而是更多地聚焦于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份对问题本质的执着追求,以及团队间无间的默契与共识,让我深受感动。


大爱清尘:您的公益理念是什么呢?

赵明鑫:我认为做公益要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公益组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它们并非直接解决问题的执行者,而是推动问题解决的重要力量。在我的理解中,公益组织更像实验室,不断地寻找并验证解决问题的路径,从而推动政府、社会机制等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大爱清尘:在您看来,当前公益组织或公益事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赵明鑫:当前,由于经济环境的压力,普通民众和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紧张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他们难有余力支持公益事业。因此,我认为,如何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是当前慈善组织的一大挑战。此外,在传播方面,我认为大爱清尘还有提升空间,可以更加积极地利用流量媒体、自媒体等新兴渠道,紧跟老百姓的足迹,确保我们的声音能够传达到每一个需要关注的角落。

大爱清尘:您对大爱清尘未来的发展有何建议呢?

赵明鑫:我希望大爱清尘能在现有的政策框架内,继续发挥影响力,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与变革。同时,我希望看到更多具备深厚专业素养且拥有向下视角的志愿者加入公益行列,以更加贴近民众、更加接地气的视角,创作出既简单易懂的传播内容,从而更有效地传递大爱清尘的公益理念,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大爱清尘:对于正犹豫是否加入月捐的潜在捐赠者们,您有何想法与他们分享?

赵明鑫:首先,我认为大爱清尘是一个信息高度公开、行动透明的公益机构,这能确保捐赠者的每一份善款透明流动,这是对各位月捐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的保障。其次,在关注尘肺病这一议题上,我认为大爱清尘的深入程度在国内堪称无出其右。最后,对于有意捐赠的朋友们而言,既然心中已萌生捐赠的想法,那么至少应对大爱清尘在助力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上的不懈努力与显著成效抱有认同。

采编丨黄晓婷

排版丨黄晓婷




往期回顾









大爱清尘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源自2011年6月由记者王克勤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的“大爱清尘•寻救中国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以“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帮一点是一点”为理念,专注于中国尘肺病农民的救助。让生命看见希望,让生活重拾尊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