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大爱清尘的公益道路上,我们见证了无数爱心人士的善举与坚持,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与责任的真谛。今天,我们要向大家讲述的,是一个失业青年如何在失意中依然不忘回馈社会,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失业补偿金全部捐献给大爱清尘,用于帮助那些深受尘肺病困扰的家庭。这份奉献,不仅是对大爱清尘的信任与支持,更是对社会正义与良善的坚定信念。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故事,去感受那温暖人心的力量。
2012年,我从新闻上了解到王克勤老师在媒体行业的从业事迹,并从那时起开始持续关注他和大爱清尘。去年11月,我决定加入月捐,又在今年2月参与了一帮一助学。我对助学对象只有一个要求,离我越近越好。为什么呢?因为不太信任,我想一旦有机会就可以征得同意去实地求证。刚好,山东烟台就有一位小朋友。
我相信王老师的为人,但做事的并非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我支持组织里的人维持生计、体面生活,但我不能忍受把慈善当生意,自己摇身变成最大受益人。每次想起吴花燕这类痛心的事,我都在想:我们究竟在做什么?
眉须臾资助的孩子一家与我们道别
说是失业,不如说是自己的选择。社会有病、职场有病,但归根结底是人有病,得治。9月初,我开始收集证据为被辞做准备。10月22日上午,公司找我协商,说我不配合工作,拒不参加会议诸如此类,我一概回答“没问题,我不认可,我有证据”。
公司聊到补偿金,又是打感情牌又是哭穷。“我的底线就是依法依规一分不少的给我,不然就走仲裁,我愿意拿出一倍于补偿金的钱跟你走法律。”40分钟协商很快结束,次日一早公司就同意补偿了。我怕协议里有坑,于是麻烦同为大爱清尘月捐人的郝律师帮忙把关,感谢郝律师及时、专业的帮助。
这位我决定给她“治病”的同事,也是直接导致我失业的人。她也有子女,就不想想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一天也会遇到中午12点准时开会,下午6点下班准时开会,而且一开就可能长达数个小时,整个人都饿得头晕目眩。短视往往让人只能数清留给下一代的钱,却看不清留给下一代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一开始,公司以为这是我一时兴起,为了拿到补偿金而拿捐款当借口,也许事后就不捐了,但将这笔钱尽数捐出是我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我希望这笔钱能帮到一点,让大家遵守法律和规则,让大家互相尊敬、人格平等;不希望这笔钱仅变成存款的一部分。我渴望一个良性的社会,不希望自己忍气吞声、无所作为。更重要的是,我非常感谢女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她说:这些钱留给需要的人或许比吃喝玩乐更有意义。
10月23日,我告知了月捐小青橙被公司优化后准备捐出补偿金一事,她便问我要不要借这个机会参加公益行。当时我想出行住宿都是花费,还不如把这钱捐了,所以就婉拒了。但经过一夜思考,次日中午我还是报了名:一来我从未接触过尘肺病人,甚至听都很少听到;二来确有一些疑问想要去实地了解一下。
功不唐捐,这就是我此行后最大的感受。
眉须臾发放发热马甲
周三做好决定,周五天还没亮我便坐公交车出发,经过了公交、地铁、高铁、再换地铁、城际大巴、乡村巴士,换乘了6趟交通工具,终于在下午4点多到达了距离县城30公里、海拔1200多米的三川镇。
大爱清尘位于三川镇尘肺病康复中心的专员秋丽姐到车站接我,并请我吃了顿饺子,第二天我们便开始了入户探访的行程。前两天,我们为距离较远、出行不便的长辈们送去制氧机和发热马甲;第三天,在康复中心为前来康复的康友们发放发热马甲。
秋丽姐为王大哥讲解马甲的使用与保养知识
抱犊寨是此行中距离康复中心最远的地方,我们把车停在山脚下,步行十几分钟才到达王大哥的家。说是路,其实就是用一层薄薄的碎石子铺成的土路,只能容纳一辆车行驶、路面凹凸不平、坡特别陡、路旁没有任何的护栏,稍一不慎车就有可能翻落到山脚,我是不敢开的。
探访的一路上,长辈们总是给我们塞苹果、核桃、AD钙奶等等,他们的热情就像山里的农作物一样丰饶、深厚。小动物们也十分友善,返程时,王大哥家的小白狗一路送我们到山脚下的碑石,才转身回家。
王大哥家的小白狗
第三天上午,我们在康复中心为尚能出门的康友们集中发放马甲,发放完后大家便开始锻炼,随后各自离开。我坐在门口休息,一位大哥临走前过来与我郑重地握手并说了声“谢谢你”。我其实不善言辞,开始只是应和着与他告别;又回头看了一眼时,发现他也看了看我,于是又互相挥了挥手。
我能感觉到我们是比较相似的,虽然交流不多,但彼此间的眼神与情感是真挚的。也是在这一刻,我具象地感受到了自己每月捐出的善款,是如何在陌生的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联结并发挥正向影响的。也许此行的意义就在这里。如果朋友们有机缘参与一下还是很好的,可以切实了解下基层在做哪些救助、钱花在哪里、哪里存在问题...
受我资助的尘肺家庭孩子目前上小学,每学年需捐赠的善款为1100元,包括1000元的助学金和100元的执行成本。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公益捐赠还需要收取执行成本。小青橙向我解释这笔费用一般是用于一线人员入户探访时产生的交通费、保险费、餐费,以及机构运营的成本等,我表示了理解。
但在这趟行程中,我才真实感受到这笔费用在入户探访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认可了它在进行公益性捐赠时确实是一笔必要的费用。
量力而行去支持我们所认可的人和事是有意义的。救助是一方面,同样重要的是传递一种用心才能照见的希望,给我们带来盼头。难能可贵的是大爱清尘深知这苦难的根源,不遗余力地动员人大代表给党和政府建言献策,完善法律法规,呼吁加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作为。
村间的小路
探访结束后,我经常独自在附近的村里溜达。山间的空气很好,生长在这里的尘肺患者却被粉尘所侵蚀,无法畅快地享受这清新的空气。
“如果干净的肺是可能的,那么干净的社会就是可能的”,让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更好更有希望,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一个人为自己周遭、自己生活的土地所滋生的不义与丑恶感到羞愧与愤怒,公开质疑、大声疾呼,这不是人之所以为人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吗?我们做不了储安平、王重民、遇罗克、张志新......但也绝不能没有怨言、没有愤恨,认为什么都可以忍受、可以迁就,随遇而安。
对苦难和其根因视而不见就是慢慢埋葬自己。狭隘的利己私心会让人只盯着自己的父母子女、自己的房子车子。到底拥有怎样的衣食住行才能让我们不再追逐?拥有多少存款多大权势才能让我们回头看看这世界?一个只为自己抗议、只争自己利益的人将孤立于世界。当他陷于苦难时,正义的帮助迟迟不到,更大的侵犯就会接踵而来。
带点功利来说,助人者人恒助之,在我看来助人实则助己。胡适说:争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助人者其实才是真正的利己主义者,可以说助人就是最大的利己,为别人鸣不平就是为自己积谷防饥。
这质性自然的性格固然会让我们失去一些东西,但收获的却是珍贵的体验。朋友说:这生活这社会已经这样了,已经很难受了,你还要发一些负能量的东西,除了让我们看到后更难受你能改变什么?是啊,古人云: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有时我想,我们不过是有着不同的见解,却是望着相同的方向罢了。
看看这片土地,近代和今天,体制内外、社会各界,有那么多人用自己的方式为大家所向往的美好生活而努力,我为有这样的前辈们感到幸运。如果他们公开这社会的顽疾,并试图找到病因加以根除就是负能量,那所谓的正能量又是什么?不正是遮掩病情、冷眼旁观、颠倒黑白假大空吗?翻开中国近代史,看看那极度的私心和冷漠旁观曾把我们带向何种境遇。
木心说,对生命、对人类,过分的悲观和乐观都是不诚实的。当我们静观这一表象的世界,不再意志消沉、患得患失、参禅问道,而是尽绵薄之力付诸行动、走出家门关心别人时,必会得到这世界的热情拥抱。
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眉须臾与康友们合影
撰文 | 眉须臾
编辑丨纳茨
排版丨黄晓婷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