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镇志》记载了他们家族,如今这位老人因着拥有几大橱这样的东西而闻名乡里 | 凡人故事

民生   2024-10-29 17:15   浙江  

秋日的午后,凤鸣街道中群村,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坐在自家的廊檐下,修理着铁耙,阳光洒了他一身,他就是凤鸣街道名人郑善方。老人说,他是家里4亩多地的主劳力,不过老人闻名乡里,不是因干农活,而是他那别具一格的收藏。请一起来听老人收藏的故事。

上世纪四十年代,郑善方老人就出生在了他现在所居住的中群村,祖父给这个喜爱的长房长孙取名的这个“Fang” 是草字头的“芳”,似乎有点儿女孩气,但现在老人的名字虽然听上去仍旧是善芳,却已是方方正正的“方”了。是怎么从“芳”到“方”的呢?答案在节目里。

虽出生在凤鸣中群,其实,郑善方祖上是石门的,爷爷是石门首富顺福长里的管账先生,做过私塾老师,后来搬迁到了乡下造了房子。而郑氏家族可是大家族,在《石门镇志》上都有记载的。说起祖父,老人颇为自豪地说:“我爷爷的毛笔字写得好,他的真迹我还收藏着。”

长大一点的郑善方,就开始上学读书了,他在自家的村里读初小,到伍社庙读高小,中学就到桐乡读了。在学校,郑善方可是佼佼者,至今他的收藏柜子里有着一叠学校的奖状,其中还有登在《凤鸣街道志》里的。老人依然记得当年进城读书的情景,其中有故事哦,听节目。

郑善方考上了桐乡一中(初中部),可别小看初中,这在当时实属于凤毛麟角,全乡只有4人上初中。可惜遭遇了“6263”,郑善方不得已回到了农村。到了1965年,生产队办起了小学,他就成了名乡村教师,他的收藏柜子里,有着一摞与学校有关的东西,如学生名单、毕业照等等。

在教书的同时,郑善方喜欢上了文学。看多了,自然手也开始痒痒了。于是,郑善方开始自己动手写唱词。令郑善方欣喜不已的是,自己写的作品竟然在当时的桐乡县文化馆办的刊物上发表了。当然,他把这些都收藏起来。猜猜他发表的第一个作品是什么?答案在节目里。

因此,郑善方被公社抽调去组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团,还任团长,兼报幕员,跑遍了大半个桐乡去演出。当年的郑善方可风光了,如今差不多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不仅记得那时演出的节目,还背得出其中越剧《沙家浜-茶坊智斗》中刁德一的唱词。当然,这肯定要收藏的。

文艺宣传团解散了,但郑善方写作爱好没有散去。渐渐地他喜欢上了民间文学,每到夜晚他就拿出笔记本,记下当天所听到想到的故事。他加入桐乡民间文艺研究小组,还外出采风。这一本本页面泛黄的笔记本见证了他创作历程。节目里有他说自己的创作故事,点击收听。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使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农村展开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1984年,郑善方拿到了红彤彤的《承包土地使用证》,这第一本证书还是他父亲郑恒福的名字呢。而在郑善方的收藏柜里,珍藏着他家从1984年到2019年的四本《承包土地使用证》。

当然,在郑善方老人的收藏柜里,可不仅仅是宏大叙述的,还有许多别人看来只是寻常物的东东,一张参观券啦、一本剧情说明书啦、一张电影票啦、一本台历芯啦、一张发票啦等等。老人都视为宝贝,收藏起来。其背面都有老人一段段美好的记忆。精彩故事多多,别错过哦!

郑善方老人不论走到哪,都随身带着一串钥匙,钥匙上还编着号,这可是存放他收藏的几大柜子的钥匙,柜子里都是老人眼中的宝贝,在这众多的宝贝,其中他最为珍视、也是年代最为久远的,是他祖父委任状和他的手迹,还有他父亲解放初的那张浙江省农民协会的会员证。

郑善方老人笑称自己是“老寿星骑狗——自得其乐”,平常有空闲时,他会打开柜子,坐下来,一边小心地翻看着宝贝,一边回味着宝贝背后的往事。他说:“别人觉得一文不值,在我的眼里都是宝贝。我不是为钱,我就是兴趣,物质上好处没有,精神上的好处就是开心。”

那每一件收藏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故事,都有着一份记忆,都有着一段历史,这收藏是他一生的记录,也是他珍贵的私人记忆。

下期“凡人故事”,我们将邀请浙江立信集团二公司总经理闻晓枫先生,走进我们节目,讲述他的精彩人生故事,欢迎收听。



摄影:蒋菊芬

文稿:李 冶


FM971桐乡之声
在这里听见桐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