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河山新集镇的兴建,老集镇——含山庙头也就渐渐地冷清起来了,这也就更让我们有一种急迫寻访的兴致。深秋的一个午后,灿烂的阳光里,迎着夹裹着一丝寒意的微风,我们“寻访老街”节目组,兴致勃勃地再次出发了,走桐德线,一路向西北进发,四十多分钟就到了。
秋日暖阳高照下的小集镇,偶有行人,显得有些落寞与寂寥。河山人习惯于用“含村庙头”,或直接“含村庙”来指代河山新老两个集镇,老含村庙在新含村庙往西南面大概两三百米左右。而含村庙头这名称,原来并不是这个“含”,猜猜原来是哪个“han”呢?答案在节目里。
尽管老含村庙集市,随着1958年,张褚乡并入了河山乡,原属张褚乡的石栏桥小集市随之衰退,河山的含村庙头便兴旺起来,可以说,含村庙头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但那时的老含村庙就在含村村坊上,真的是很小的,有人用三个“一”来概括。是哪三个一呢?听节目。
当时集镇就一条沿河的大街,这条在河北岸的大街还是泥石路,到上世纪80年代才浇筑成水泥路。大街很短的一段,大概只有百来米。不过它倒也是分上岸和下岸的,沿河是一排水阁房子,和我们看到乌镇、新市的那些水阁是一样的,还是很有着江南水乡小镇的味道的。
老含村庙虽很小,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这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水土,总是念兹在兹的姚中华先生,随手手绘出老含村庙集镇的示意图。大街的店铺就集中在同仁桥往东临河那一段。其中的收购站,还有在最东端的的茧站,都是有故事的哦,请点击收听节目。
大街的另一侧,也就是街北面,即上岸的一侧,相对来说,坐北朝南店铺就要少得多了,最东面是一家布店,往西就是一家书店。那时候书店主要卖连环画,过年的时候还卖年画,那时候农村墙上都是流行贴年画。虽然这书店没多少书卖,却曾是许多河山少年心中向往之地。
这两个店再往西面,当时已没有店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供销社造了一栋两层的新房子,才有了生资商店、副食品店、酱酒店、药店等商店,刨烟店、剃头店,裁缝店等个体小店随也之出现了,也就有了街市。要说的是药店一位叫“阿平先生”,有什么故事呢?请听节目。
依傍无量桥港而兴起来的老含村庙头,虽说集镇规模小,主要的大街也在河北面,但其实,其河南面也有一些些的街市,有畜牧站,制面作坊,豆腐作坊等。当年姚中华先生去乡里的上学,就会沿着河南岸这条紧依着河的小街往西,穿过同仁桥,再走过老街,就到学校了。
而这座横跨在无量桥港上的同仁桥,是一座水泥拱桥,也是老含村庙头小集镇上唯一的一座桥。据老人们说,早先是一座石板桥,再稍微东面过去了100米。曾经的同仁桥,早上的时候,当大街上不够摆放时,出早市的村名就摆摊到桥上,桥上也就布满了摊点,十分喧闹。
如今的同仁桥,往昔热闹已一去不复返,但其身姿依然矫健,不过换了名字,叫“含村大桥”了。站在桥上向东望去,1958年拆了含村庙而建的茧站还在。那究竟是先有含村村,还是先有含村庙?已无从考证。传说含村庙独特的庙匾还与古代一书法家有关。是谁呢?听节目。
这同仁桥北桥堍的东侧,有个行船码头,有两条线路,一条是沿向东,到石门的,另有一条,是向西到新市的。起先行船都是手摇船,用橹来摇用篙来撑,后来才换成机动船的。当然,行船早已歇业了,如今的同仁桥边的这个行船码头寂寞了,大街寂寞了,含村庙头也寂寞了。
遥想当年,含村庙头虽然小,却也曾是水阁悠悠、浆声欸乃,妥妥的一番江南小镇的风情呀……
本期嘉宾
姚中华:嘉兴市作协会员、梧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技师
下期“大运河畔的老街”,我们将去寻访灵安的老街,欢迎收听。
摄影:蒋菊芬
文稿:李 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