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MOC | 颗粒造“江湖”

文摘   2024-09-29 14:34   重庆  

CHINESE HANDICRAFT.

 传承文化  引领生活 

BUILDING BLOCKS

积木

中华手工◎




从占据几代人童年重要位置的乐高,到现在遍地开花、不断崛起的国产品牌,积木设计师为玩家设计了成千上万个不同主题的“规定玩法”套装。但跳出官方框架之外,有一群MOC玩家正用积木零件创造出更多可能。


MOC,即My Own Creation的缩写,直译为“我自己的创造”,指跳出积木品牌官方套装的框架,完全依靠玩家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新的模型。没有官方图纸、玩家自主原创是MOC最直接的特点。它并非单纯地按照说明书进行机械拼搭,而是利用所有的积木零件,通过不同方式巧妙结合,搭建属于玩家自己的作品。


发展至今,根据积木类别可以分为砖块MOC、科技MOC两大类,细分又可以分为建筑物MOC、车辆MOC、飞机MOC、机甲MOC、场景MOC和人仔MOC等许多小类。


MOC不设任何限制、玩家自由发挥个人想象力的模式,让不同风格和特色的“门派”相继涌现,造就一个精彩的积木“江湖”。让我们一起步入这个积木“江湖”,共同感知来自积木创作的魅力。







#01

横空出世的“江湖高手”



30多岁正式入门积木MOC领域,几年时间就完成从新手小白到获得多个MOC比赛奖项、拥有数项商业化联名作品的资深职业MOC玩家的转换,“凸凸凸DICKEN”在MOC界就如同横空出世的高手一般,一出场就技惊四座,高产又优质的作品让他迅速在积木“江湖”占据一席之地。


“凸凸凸DICKEN”原名刘棣楷,是一名生活在上海的重庆籍“70后”。在第一次用积木颗粒自主拼出脑海中构想的科技造型后,刘棣楷对MOC的兴趣便一发不可收拾。在接下来的10余年时间里,刘棣楷在作品创作、竞赛比拼、商业合作等领域全面开花,他的MOC人生就如同他风格多样的作品般,永不受限。



创意不受限

万物皆可“造”


夏日清凉折叠椅、劳力士腕表、女士手提包等再塑原型特征的真实物品“还原”,乡间农舍、金霞洞、临渊之塔等场景类MOC的精细打造,也有可能灵光一闪,做出可以敲门的啄木鸟门铃、能收纳项链的葫芦柜……刘棣楷的MOC创作风格多变,积木颗粒在他手中似化为女娲的泥土,可以创造出世间万物。



动漫、游戏和电影常成为刘棣楷的灵感来源,如《火焰花》还原了游戏超级马里奥中的经典角色,作品的尺寸和造型参照了乐高官方套装《吞食花》,摆放在一起趣味十足;《白雪公主·巫婆》则在头部创意运用了2002年的乐高43363套装中,达斯·维达的头盔零件,让模型线条不再生硬。刘棣楷用对零件的熟练使用和高超的塑造技巧,让虚拟世界的形象步入现实,也让自己的想象不再“腾空”。


此外,刘棣楷对异域文化也时有关注。《天狗面具》复刻了日本祭祀活动的佩戴传统,《切断时光之刃》参照了波斯风格,制作出刀鞘、刀具的套装,《埃及鹰首流苏项圈》则还原了实物用金色配上绿松石的颜色搭配……


大多数情况下,刘棣楷的创作过程从画草图开始。他偏好于画手稿,确定好比例后就开始上手搭建,完成主体框架后再修饰细节。“最重要的步骤在于找好比例。”比例是决定一个模型是否协调的关键因素,哪怕只是一个零件的误差,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些作品在搭建完成后,我会拆掉它。积木不同于其他模型,它有良好的兼容性,在拆掉以后又回到了零件状态,成为下一件作品的原料。”积累大量类型的积木零件也是创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他的作品多以中小型为主,制作周期在几天到几十天不等,高效和重复利用的创作模式,让他的创作之路从未停歇。



热爱传统文化

用积木还原国风之美


事实上,用颗粒造万物的刘棣楷,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他用诸多作品创作完成了对传统文化在时代语境下的一次探索与重构。



频频出圈的“观音”系列,给传统文化穿上了“颗粒”外衣。《宋代观音头像》最大的难点在于面容塑造,除了要满足人脸比例的基本要求外,还得表现其特定的主题风格,如庄严、静穆、安详等,耗费了刘棣楷大量时间;《宋代观音菩萨坐像》完成高度为56cm,这也是刘棣楷第一次做大比例的佛像作品。他在颜色上做了减法,并用积木还原呈现诸如发冠、衣褶等细节,造型上也加入了一些个人理解及创新发挥。


复刻现有文物,则是刘棣楷用作品传递传统文化的另一种方式。用积木零件还原的《明代珐琅香炉》,还配了一只可以放线香的长匣,可以真实投入使用;《“贵妇”包》则是对明成化十年(1474年)沐斌继室夫人梅氏生前佩戴的嵌宝石莲纹金盒的复刻,中间部分宝石遗失的细节也得到还原;《鸳鸯戏水金香囊》的灵感则来源于1977年出土的南宋镂空鸳鸯戏水金香囊,尺寸基本和原型一致……



除此之外,还有用米奇头零件制作墨滴的《沙燕风筝》,以中国甲胄为灵感的《宋代凤翅盔》,立体化创作出马、车、炮形象的《中国象棋》,以商代青铜器为原型的纸巾盒设计《亚丑钺》以及葫芦、木鱼等传统文玩造型……刘棣楷用MOC的方式,以充满新意趣味的语言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让它在现代社会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



30多岁入门当“老白”

兴趣引领踏上职业之路


以兴趣和想象力贯穿主线的MOC并没有很高的门槛,只要对拼搭技巧有一定掌握,用零件还原出自己的原创设计就可以被称作MOCer,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松成为MOC设计师。


不同于多数MOCer童年就开始拼搭的经历,30多岁才入门MOC的刘棣楷常笑称自己当时是入门“老白”。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完成角色转换,大量的拼搭经验是其提高MOC技术的关键。“要多看、多拼,但并非直接复制,而是要从原型中学习到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来才是正道。”在刚开始接触MOC时,刘棣楷就常常将品牌官方套装作为学习对象,“官方产品的结构多数都是比较稳定的,而且有很多巧妙的配色和搭建方式,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


刘棣楷和耿磊在“乐高大师”的作品《桃源基地》


在陆续产出一些MOC高质量作品、斩获许多原创搭建比赛的冠军后,2021年,刘棣楷与耿磊组队亮相中国版《乐高大师》第一季节目,通过10期的比拼获得亚军。《乐高大师》每期设置有不同的主题,参赛选手需得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主题创作。


让刘棣楷印象最深的是“悬吊”主题,要求得在一根钢丝上悬空吊住整个作品。“单要保持平衡就是个很大的问题,还要考虑主题相关性。”最终,刘棣楷和耿磊创作出了一个潜水员救助海龟的作品,故事性通过细节之处勾勒出来,整个作品也在钢丝上保持了稳定的平衡,拿到了当期的第一名。



不仅仅是创意和技巧的出彩,刘棣楷的创作很快也得到了市场认可。无论是与“迪库”联名的《七星宝刀》套装,还是与“酷玩潮”合作的《蔬菜精灵》,数个品牌联名印证着刘棣楷完成了个人玩家到职业MOCer的蜕变。


但事实上,在MOC创作、竞赛、商业转化都颇有成就的刘棣楷并不是一名全职的MOCer,他的本职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创作常在下班时间进行,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刘棣楷为创作找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对于刘棣楷来说,MOC更像是一种乐趣,它提供了诸多可能性。玩家可以在这个体系里,用积木实现自己能想到的所有可能。


“我一直觉得MOC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积木MOC可以让人暂时离开现实生活,到积木世界中去。玩家可以通过看、触摸等方式,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想法从构思到落地实现。“这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我觉得这是莫大的乐趣,也是这种乐趣一直在支持着我。”







#02

颗粒造“江湖”



当“江湖”上各路英雄、门派相继涌现,一场切磋交流便是所有人翘首以盼的乐事。在积木“江湖”里,AFOL节便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AFOL”在官方给出的定义里有两种诠释,一是指乐高积木的成年粉丝(Adult Fan of LEGO Bricks),另一说法则是一个从未停止玩耍的人(A Person Who Never Stops Playing)。目前全球范围内被纳入官方“AFOL Networking Event”体系的共有12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地方会定期举办AFOL节,为积木玩家提供一个表达和交流的平台,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AFOL节由中国大陆地区7个乐高认证玩家组织及社区共同主办,自2017年起已成功举办6届,每年都能吸引数百位来自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玩家携最精彩的创意作品参展,进一步增进交流,缩短国内、亚洲乃至世界各地玩家间的距离。同时,AFOL节也在社区和更多的乐高爱好者与消费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更多人了解AFOL——这群将积木的潜能玩转到极致的创造者。


作为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展示交流活动之一,每年的AFOL节都集聚了大量创意MOC作品,包括大型合作沙盘、雕塑类、建筑类、艺术画类、科技类、载具类、机甲类、方头仔等。在2024年8月11日结束的第6届AFOL节上,还设置有虚拟拼搭、手绘插画、定格动画等全新展览类别。


除了MOC作品的集中展览,AFOL节还开设了越野赛、机器人格斗赛等丰富多彩的现场活动,并以交流、社交活动以及围绕MOC进行的知识、技能分享为主题,邀请各领域的MOC“大神”带来专业讲座,用积木颗粒打造出以热爱与乐趣为核心的积木“江湖”。



科技类:

用物理机械知识挑战积木极限


 《猫头鹰时钟》

作者:陈诚


作品以猫头鹰为外形,使用了大量电镀金色零件,绚丽无比。物理机械零件的运用,让积木拼搭而成的作品成了一个可以真正运转的机械时钟。除了钟表部分可以运转外,作者还将猫头鹰的眼部做了可动装置,并在两侧和底部加入了高速旋转的机械链条,机械感十足。



《澳门公交车》

作者:ANakbhs


这是一款运用颗粒零件制作外观的科技MOC,原型为澳门某公交公司的51A路公交车,实现的功能有前中后3个车门的联动、转向以及车辆的前进后退与靠站侧跪。作者使用了2个“L”形马达提供动力,1个“L”形马达驱动侧跪,3个“M”形马达分别控制3个车门,车门、车轮转向均可单独控制,是一件完成度非常高的科技类作品。



艺术画类:

积木拼搭出的“3D”画作


 《小丑——跨越世代的同一种欢乐》

作者:米叔、云


作品旨在表达不同世代的儿童印象中的小丑表演形象,设计出小丑人偶弹出魔术盒子的动态造型。周边辅以彩带、气球、道具等小物件,背景以舞台幕布加上黑色背景,给观赏者更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为了展现跨世代,作者将整个作品画面一分为二,分别以红色系与黄色系来呈现不同世代的小丑装束,示意小丑表演为童年带来的是同一种欢乐记忆。



《弗里达自画像》

作者:狮妹


作品在原作《弗里达自画像与带刺和蜂鸟的项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尺寸为53cm×63cm。著名的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是作者钟爱的女性艺术家之一,作者用积木拼搭还原了划伤弗里达脖子的回旋盘绕着的带刺根茎,以及脖子下方一只同样被缠绕住脖子的失去了色彩和活力的蜂鸟。作者希望通过此次二次创作还原、致敬弗里达的坚忍和毅力。







内容摘编自
《中华手工》2024年8月号
文丨唐诗影
图丨刘棣楷 AFOL节组委会



如需了解更多手工艺佳作
请点击下方图片
订阅2024年8月号







微博·小红书·视频号

@中华手工

抖音
@Hi,手艺




 - END -



更多合作咨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咨询电话:023-88921516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与手工艺更亲近

中华手工
传承文化,引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