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HANDICRAFT.
传承文化 引领生活
Exhibition
展览
中华手工◎
“廿手艺”邀请展
20 Crafts Invitational Exhibition
二十载岁月,万象更新。“廿手艺”邀请展,很荣幸在《中华手工》创刊20年之际与您见面。
有人说手工是艺术,也有人说手工是生活,当然,手工也是一种生产方式。
《中华手工》精选了全国20种传统工艺,囊括纺染织绣、编织扎制、金属加工、陶瓷烧造等门类,从赏、用、品、饰、玩五大功用角度出发,策划了“廿手艺”邀请展,以期通过作品呈现时代技艺的发展与审美的多元变化,映射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产相辅相成的关系,彰显匠人与科技人员同样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
以物载道,以手传情。
承手艺之志,启科技之光。
丨 赏 丨
《葡萄少女》
姚惠芬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工艺:简针绣
简练、疏密结合的线条勾勒出自由灵动的少女神态和葡萄的质感,并利用多色丝线的分层施加与错综交叉形成色面,大面积借用底料颜色和空间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突破了传统的刺绣风格,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绞胎方器》
洪张良
绞胎艺术家
工艺:绞胎技艺
绞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土揉和在一起,然后相绞以印坯和泥板成型,纹理变化无穷。采用紫、绿、红、黄等多种颜色泥料制作的绞胎器,是作者创作时追求实验性所留下的痕迹与路径从而形成的图案,具有万花筒般的对称性与绚烂感。
《犀牛望月》
王晖
国家级非遗项目蜀绣重庆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工艺:蜀绣(双面绣)
作品采用双面刺绣和金漆木雕犀牛底座结合设计,把主体分为画外画内两个时空。以达到1~2丝精度的丝线双面绣制仙鹤、满月、苍松,形成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绣品采用清代竹胎宫扇扇框装裱,运用参针、旋针、接针、水晶针4种针法绣制,独特的装裱形式具有古典意蕴却不落俗套。
《年年有余》
范炜焱
Kè品牌创始人
工艺:缂丝
在中国传统作品中,金鱼常常象征“好运、富贵、繁荣”。缂丝不同于刺绣,它是一点点从无到有织出来的,并非在成品布或载体上制作,因此具有无中生有、通经断纬、双面可观的特点,所以这3条金鱼与“水面”完全平整,尽显灵动优美。
此为作者在绣品背后所记录的创作心得
《以梦为马》
陈晶
拼布艺术家
工艺:拼布
拼布是作者的梦想,但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还从事一份全职工作,只有夜晚进行创作。因此以画面左侧和右侧的两匹马象征白天和夜晚,朝着不同的方向奋力前行。作品曾入围2018年美国休斯敦国际拼布大赛。
“萤火虫”系列
张湜
扎染艺术家
工艺:扎染
作者巧妙运用古老的扎染工艺,采用精确的控制方式,使得染料在布料上自然晕染,形成独特的纹理与色彩层次。以蓝为底,创造出夜空中繁星点点的意境,似有成千上万只萤火虫轻盈飞舞,闪烁出柔和而神秘的光芒。
《囍》
赵白玲
陇东剪纸艺人
工艺:剪纸
赵白玲是一位年近六旬的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西坡乡李家川白草坡村的村民,身患白化病,不识字,通过剪纸表达内心的想法与情感。她将汽车融入进婚庆剪纸题材中,既有传统的民间美术风格,又表达出对现代社会发展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幅当下少有的具有人生叙事感的剪纸作品。
丨 用 丨
《小宇宙》
蔡泽荣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山神漆器品牌创始人
工艺:大漆描金
《小宇宙》以木胎为底,用大漆调制金粉描绘花纹,似草、似树、似光,同时以菠萝漆装点纹理,似宇宙中繁星闪耀,尽显高雅、华贵之气。
“蓝白”系列玛瑙瓷
朱小杰
石匠、木匠、手艺人
工艺:陶艺
“蓝白”系列玛瑙瓷是朱小杰与荷兰陶瓷艺术家合作的品牌“WORK”中的一个系列,以卵石为灵感原点,通过层层叠加不同色彩的泥料,创造出花器、杯碟等多元形态。底部似水纹荡漾,随手撷取野花小草,插孔点缀,仿佛石上生花,自然雅致。
《螺钿雏菊罐》《螺钿桃罐》
王文波
黑漆漆螺钿工作室主理人
工艺:螺钿镶嵌
《螺钿雏菊罐》以中国传统大漆薄螺钿镶嵌工艺进行制作,将厚度只有0.1mm左右的贝壳片打磨切割,然后将精制的大漆髹涂在表面,经层层髹漆层层打磨而成。正面以盛开的雏菊为主题图案,又似黑夜中瞬间绽放的烟花,斑斓多彩。罐体则采用磨砂质感的漆面,以使其在日常使用中更加耐磨实用,不易残留指纹。制作时间约50天。
《螺钿桃罐》正面以古画《仙桃图》为蓝本,将3个丰硕圆润的桃子及枝叶用螺钿表现,侧面装饰萎形花朵纹。经过层层髹涂和推光,漆面光可照人,图案也在不同光线下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制作时间约75天。
《竹丝镶嵌熏香盒》《竹丝镶嵌茶盘》
胡超飞
东阳竹编非遗传承人
工艺:竹丝镶嵌
《竹丝镶嵌熏香盒》经过剖竹、启条、刮青、劈篾等工艺处理竹材后,通过精确的计算、精准的切割与卡扣,从而将大量精细的竹片镶嵌成几何图案,再与紫光檀结合形成一款具有独特魅力的熏香盒,是技术与审美完美融合的作品。
《竹丝镶嵌茶盘》将优质毛竹运用粗细篾交织的精湛工艺,编织于竹丝镶嵌细格之中,从而形成一款细腻而独特的茶盘,展现出东阳竹编精湛的竹编技艺与细腻美感,以及所追求的实用性。
《菱纹麻织品》
日德麻纺
工艺:段染纺织
夏布古称苎布,现在主要指以苎麻为原料纺织的布匹,但在历史上,苎布所采用材料众多,葛、蕉、苘等皆有。而段染则是指在绞纱线或织物上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颜色,排列好经线位置进行纺织从而形成图案。这是10多年前采用大麻制作的段染织品,现近乎消失。
“克莱茵蓝”系列金釉杯
辛瑶遥
陶瓷设计师
工艺:陶艺
克莱因蓝兼具高饱和度、空寂感与超越感,甚少在瓷器上应用。作品采用四种釉进行创作,杯身、杯口一小圈釉,底部分别是3种不同的蓝釉。内部上透明釉,再施以纯金釉复烧两次而成。
丨 品 丨
《万花·纯银泡壶》《万花·侧把泡壶》
李小白
工艺:银器锻制
“万”寓意为繁多、万物、万幸等,象征万贯家财、扬名立万、鹏程万里;“花”则象征美好与繁华等。“万花”系列银壶采用纯手工锻打制作,以手工錾刻花朵纹样将铜与银完全相融,以追求工业技术达不到的精细程度。
丨 饰 丨
《清代宫廷团扇》
左书侨
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细金工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工艺:花丝镶嵌
作者巧妙运用中国传统花丝镶嵌工艺,依照清代宫廷团扇形制进行装点,寓意花开富贵。背面施以金箔,尽显雅致华丽。手柄细腻润滑,手持之,一扇一摇间尽显人文之趣。
《镶嵌“花钿纹”主题手提包(榴红)》
端木良锦
工艺:细木镶嵌、髹涂漆艺
花钿是中国古代女子贴在脸上的一种花饰,将木材切至0.4mm薄,用染料浸染,再以微米级激光进行切割拼贴成花钿图案,与意大利染色雀眼枫木搭配,彰显大气的盛唐风貌与审美。
《镶嵌“桃花源”主题晚宴包(霾蓝)》
“桃花源”主题晚宴包是将木皮进行光学切割成不同的零件,再镶嵌成云朵、远山、落樱、桑竹、良田等元素,形成一幅生动的春日美景,也让作品拥有了更加现代的风格与想象力。
《富贵花开》
祝蓉帆
当代编结艺术家
工艺:绳编技艺
项链最初的创意来自一副对联:“如意吉祥如意到,富贵花开富贵来。”以高档丝线为主体材料,全程徒手以传统结式斜卷结编织成无数朵五瓣花,利用细微的色彩差异,叠加层次变化,使历史悠久的绳编有了时尚感的审美设计,走进了晚会、晚宴的场景中。
丨 玩 丨
“棕编动物”系列
王文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工艺:棕编技艺
棕编常见,但能评上国家级大师的却不多。王文定练习棕编40余年,不仅能用粗糙的棕叶表现动物优美的流线形态、外表的肌理感,经过对结构的设置与调整,作品身轻如燕,具有良好的平衡力,栩栩如生。
《蟹》
叶发原
台湾工艺之家、皮塑艺术家
工艺:皮塑
作者利用皮的可塑性制作出立体的螃蟹,用针在蟹腿上戳出无数的小眼来表达纤毛,惟妙惟肖。亦将生皮磨成粉,在细微处装点,展现螃蟹独特的形态和纹理,赋予其生动传神的效果以及趣味性。
《觅》
储铁艺
国家级非遗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工艺:铁画锻制技艺
《觅》的灵感源于作者在生活中对蚂蚁的观察,作者将铁锻制成铁丝,制作成蚂蚁,同时将一张0.8mm厚的紫铜板锻制成枯烂的树叶,将抽象与具象结合,既表达了事物变化的生命过程,又将锻制过程展现出来。树叶与蚂蚁重约0.1kg。
《螃蟹》《星天牛与树蜥》
作者观察螃蟹及昆虫活动时的形态特征以及生活习性,运用铁画锻制技艺将它们创作为艺术作品。用铁的硬度表现螃蟹及昆虫的硬壳感,并勾勒出流线型的体态。内里中空腿上纤细的勾刺栩栩如生。螃蟹重约0.5kg。
温馨提醒
“廿手艺”邀请展
展期1月3日至1月20日
欢迎添加手工君预约观展
丨指导丨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丨主办丨
科学咨询杂志社·中华手工编辑部
丨地点丨
重科院一期B塔楼一楼
点击上方图片
即可订阅2025年刊物
微博·小红书·视频号
@中华手工
抖音
@Hi,手艺
- END -
更多合作咨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咨询电话:023-63424970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与手工艺更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