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HANDICRAFT
传承文化 引领生活
KNIT
编织
中华手工◎
毛线,可以做什么?
你可能会想起寒冷的冬日、略为老派的审美,母辈坐在窗边拿着钩针,为家中各个成员编织保暖的毛衣、毛帽或者毛线鞋的画面,似乎每个人打开家里的衣柜总能找到一件家中长辈“手工限量版”的毛线作品。
出生在潮汕的芭娜娜探索出了毛线的更多可能性,打造出充满奇幻设定和多巴胺色彩的“小黄香蕉”世界。
得益于父母拥有一间钩花厂,芭娜娜自幼便与手钩阿姨们生活,耳濡目染之下,不到10岁便学会了手工钩花工艺。进入大学学习服装设计专业后,在与各类材料广泛接触的过程中,芭娜娜更是加深了与毛线这一日常而又极具表现力的媒介之间的链接。
2014年,芭娜娜父母的钩花工厂订单断崖式下滑,濒临倒闭,也导致了手钩阿姨的失业。彼时刚毕业的芭娜娜,决定回到家乡,救活钩花厂,与村里几十位失业的阿姨共同探索新的创业之路,“小黄香蕉手钩”品牌随之诞生。
“小黄香蕉”打破毛线的季节限定和类目限制,打造出一系列耳环、帽子、吊带、背包、发带等。这些作品大胆的配色和别致的造型,以及融入对情绪和传统文化的思考,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也使“小黄香蕉手钩”品牌崭露头角。
穿小黄香蕉的
远远就可以认出彼此
丰富跳跃的“多巴胺配色”,夸张大胆又可爱的造型是小黄香蕉产品最大的特点。点开“小黄香蕉手钩”的店铺主页,仿佛进入一个光怪陆离的毛线世界:7个不同图案方块拼接的发带、脑后垂着两条长耳朵的怪诞兔子帽、似乎在跳舞的外星人耳饰以及有着流苏状睫毛的眼睛、长短不一的彩虹线条、张牙舞爪的蜘蛛……
“穿戴小黄香蕉产品的,远远地就可以互相辨认出彼此。”鲜明的风格让小黄香蕉更易链接到同样审美与爱好的群体,强烈的个性化属性亦为用户提供了饱满的情绪价值,让小黄香蕉逐渐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群体。
在创作中,芭娜娜是个不折不扣的“状态主义”。“常有人问我是怎么设计出这些可爱又独特的毛线物件的,其实都源于我当下跟自己状态的对话。”看过的电影、到过的地方、喜怒哀乐的情绪都成为她的创作灵感,在不同的状态下拿出钩针和线团,便创作出专属于当下的物件。
“复苏植物”系列诞生于芭娜娜一则奇异的梦境。某天芭娜娜做了一个关于被植物包裹的梦,隔天醒来她就赶紧用钩针捣鼓起来,梦里被植物包裹时柔软、舒服的触感,整个世界艳丽的色彩等感受都被她用毛线一一还原:侧面挂着6个毛茸茸小球的手提包、紧紧包裹在身上的毛线裙以及刻意抽出一层细密绒条的绿色吊带等,芭娜娜梦境通过创作留存进了现实。
而芭娜娜的最新创作,是于今年10月上新的“怪织幻境”系列,更多的是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勾勒出她幻想中的生物形态。她将2025年生肖“蛇”作为创作主线,钩出1条长170厘米、宽7厘米,形似蛇身的“灵蛇围巾”,荧光绿、芭比粉等超9种颜色形成了强烈的色彩碰撞。看到不同系列的产品,芭娜娜能够立刻回想到自己创作时的状态和情绪,这就是她的创作理念。
“做任何事情,状态尤为重要。”芭娜娜从不会逼自己创作,因为她知道唯有在能够迸发灵感的状态下,才能创作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品牌成立近10年,目前的小黄香蕉手钩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创作和运营模式,保持着一个月上新1至2个系列的速度,一个系列中又包含6至12款不同的单品。
“搞毛线”
也可以成为艺术
芭娜娜说,钩织是她的“解药”。
一次偶然的情况,低落的芭娜娜为了纾解压力和情绪,把自己完完全全地交给了钩织,机械反复的针线交替动作让她彻底沉浸在钩织状态里。就这样经过一个月的重复性动作,芭娜娜才忽然发现自己织出了一张巨大的毛毯,比起实用性而言,这张巨大的毛毯更偏向艺术装置的功能,这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的情绪也早已在钩织的过程中治愈。
就这样,芭娜娜除了创作零售产品之外,也开始接触手钩,制作大型艺术装置,完成从生活到情绪的抒发。
龙是芭娜娜艺术装置中常有的元素。《手钩神龙》是一条长20米的龙,这是一条可以随时变化的龙,可以说承载着芭娜娜不同状态下的想象力:手钩的特性让芭娜娜可以随时修改这条长龙,为它增加1条橘色的胡须,或是更换它的绿色眼睫毛。《哇哇龙》则是一条全身钩满“哇”字的粉龙, 芭娜娜与钩花阿姨们一起在龙年钩了这条特别的龙。她说毛线不会说话,但也可以是一门“语言”。“哇”是不加掩饰、真实自然的赞美,或许刚好表达了人的心灵受到“撞击”的一瞬间。
除了创意毛线装置以外,芭娜娜还在空间展陈上将手钩装置运用得淋漓尽致。西方或者中式建筑中,柱子是重要支撑。《新柱式》用温暖柔和的毛线包裹冰冷垂直的柱子,用轻柔的毛球作柱头起到“支撑”楼板的作用,让看似无形的力量在这些材质与图案之中被标志出来,从而颠覆人们对“支撑”的传统认知,即力量也来自于温柔、包容与爱。还有充满抽象艺术美的《毛线女孩》,用精巧挂饰搭配绿松的《快乐树》,情怀满满、蓝黄配色映衬祖辈带来的温暖的《祖母玩具》,以及《笑脸桌子》《刺眼台灯》《织物钢琴》等。
永不枯竭的想象力让小黄香蕉手钩相继与木木美术馆、上海时装周、阿迪达斯等品牌合作,通过与品牌、艺术家在理念上的碰撞,创作出一个又一个有趣的艺术装置。
打造可触摸的毛线空间也是芭娜娜十分热衷的方向。在框起来的空间里,放进自己设计的沙发、桌子、花瓶、钢琴,再铺上地毯、挂上各种创意毛线装置……强烈的色彩碰撞,似乎在现实世界中分离出一个多巴胺的毛线世界,让进入这里的人们可以摒除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只专注在手指的翻飞中——与到访的人们一起坐在地毯上手钩是芭娜娜最喜欢的一件事,“毛线是温暖的,它与挂在墙上的挂画不同,它可以触摸,也可以和人们一起钩织,它是一种交流的‘语言’”。
10年的“燃料”
是保持想象
如今已成立近10年的“小黄香蕉手钩”早已建立稳定的客群,也从单打独斗拥有了自己的运营和手钩团队,不仅有线上店铺,也开拓出线下门店、工作室等。但事实上,小黄香蕉的“生长”并不是一帆风顺。
开拓市场是最大的难题。2014年淘宝网等线上平台鲜少有手钩店铺,线下的手钩产品更是局限于传统范围,大众也对其也有“老派”“不够时髦”的刻板印象。要做,那就先要摸透大众的搭配习惯、喜好,再对症下药地开发产品。
于是自2015年1月起,芭娜娜陆续前往广州、澳门等城市参加市集摆摊,在全国各地积累了一批忠实的消费者,也初步打开了市场。但摆摊这样流动性较大的模式,与手钩创作需要安静的状态背道而驰,于是在“漂泊”一年半以后,芭娜娜决定“驻扎”下来。
2016年6月,芭娜娜在云南大理开了第一家实体店铺。遗憾的是约1年后,大理古城进行统一规划与整改,芭娜娜挂在门口树枝上的手钩物件也被要求收起来。这让喜欢自由的她感到局限,于是芭娜娜搬到了云南喜洲的一间院子,打造了一个新的手钩空间——院子被芭娜娜划分成两个部分,前面打造成了店铺,用来摆放出售手钩产品,自己则生活在后面的院子里,也时不时在这里组织一些教学或交流活动。在这里,芭娜娜度过了近3年的时光,2021年9月,芭娜娜又回到了手钩事业开始的地方——潮州。
经过7年的打磨和游历,小黄香蕉手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完善商业化运营模式、扩大市场成了芭娜娜的下一个目标。于是,芭娜娜在潮州成立了公司、开设了工作室,2023年还在上海巨鹿路开了线下实体店铺,目前已形成稳定客流,集艺术装置空间和产品售卖的潮州线下空间也在稳步推进中。
芭娜娜对未来充满期待。“想做手钩香薰挂件,毛线留香特别久,喷一点香水就可以作为扩香挂件。”“还想尝试做一些家居摆件,比如用毛线钩一些摔不碎的花瓶,还有冰箱贴、挂毯、杯套……”行走10年,芭娜娜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便是推动“小黄香蕉手钩”向前的燃料,在小黄香蕉的世界里,万物皆可“手钩”。
内容摘编自
《中华手工》2024年10月号
文 | 唐诗影
图 | 小黄香蕉手钩
如需阅读更多内容
请点击下方图片
订阅2024年10月号
↓
微博·小红书·视频号
@中华手工
抖音
@Hi,手艺
- END -
更多合作咨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咨询电话:023-63424970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与手工艺更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