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 | 以设计之力,焕新长江流域民间手工艺

文摘   2024-09-26 19:49   重庆  

CHINESE HANDICRAFT.

 传承文化  引领生活 

CHANGJIANG HANDICRAFT

长江手工艺

中华手工◎





文化如水,水脉亦文脉

长江是流动的文化

从远古而来,向着未来而去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传统与创新在此融合

展览里,故事的主角是岁月的遗产

传承千年文脉

亦是新生的使命,激活创新设计

赓续生生之美

……




2024年9月26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传播推广资助项目“千年文脉·生生之美——长江流域民间手工艺创新设计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拉开帷幕。


展览由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美术学院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共同策划主办,遵循“人与长江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结合生生美学的叙事,围绕“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造物智慧,形成与手工艺相关“个体-风物-空间-群体”知识体系。


此次展览从“源:万象创生”“流:互融共生”“汇:巧力新生”3个版块展现长江流域恢宏、鲜活的民间工艺文化,通过探讨长江流域设计深度参与民间工艺的创新性发展路径阐释长江文化的包容力与当代性,彰显长江对中华工艺文明,乃至世界工艺文明的杰出贡献。



悠悠长江,横贯东西,蜿蜒千里,奔腾万古。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是泱泱中华的文明之源。蜿蜒6300多千米的悠悠长江,造就了从雪山到海洋,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


广义上的长江文化是一个以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为主体,包含滇文化、黔文化、闽文化、桂文化、淮南(江雅)文化、岭南文化等亚文化构成的庞大文化体系,并随着历史演进,不断发展、扩散与融合。


作为与人类相伴相生的生命河,长江是民间手工艺的创作之源。长江所经之处,自然生物繁衍生息,生命随之而生。百姓秉日用之道,师法自然、寄情于物,化生出一批批手工艺,它们被寄予美好生活的信念,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蕴藏着中华文化延绵至今的基因。






万象创生



源,水之始也。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是泱泱中华的文明之源,在早期文明曙光之后,迎来了空前大发展:从春秋战国时期巴蜀、楚、吴越等区域文化的百花齐放,至秦汉大一统时期的快速发展与航线全线贯通,到隋唐以后沿干支流贯通南北,联通陆海,水运空前繁荣,有“黄金水道”之称。



该单元以文物和民艺数据图谱展示长江文化根脉传承之“源”,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发挥想象、体现智慧,化生出漆、陶、纸、竹和染织绣等民间手工艺样式。并借由此表达真挚美好的情感、寄予生活的信念,以及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心。长江文化便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厚植于人们内心,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互融共生



流,水行也。


观长江之水,自西向东,它将巴蜀之灵动、荆楚之深邃、吴越之秀美融为一体,滋养了无数华夏儿女。长江流域留下了灿若繁星的民间手工艺,并逐渐形成了在材料工艺、器物造型、图案寓意等方面的观念共识。《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便浓缩了古人对手工艺至高境界的理解。



秉持“道法自然”的造物智慧,巧妙地运用本土材料“因材施艺”,为日常生活“制器尚用”,寄美好愿望在“趋利避害”的吉祥图案中,将自然之馈赠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与美学兼具的器物。



该单元以民间手工艺的生态智慧彰显区域文化交流互动和多元发展之“流”,千百年来,长江各文化区工艺思想文化、材料技艺深度交融,以此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巧力新生





汇,巧妙融新机。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长江流域历史悠久的工艺文化生态系统,为当代设计带来多样的文化滋养。民艺人、传承人和设计师主体互相激发,传统造物智慧与当代设计思想相互碰撞,其创新思维潜藏于材料、技术和媒介的转移的过程中。


造物者打破手工艺秩序固有的界限,将设计需求重新置入一种新的生活框架中,激发创意主体的实验性探索。


法无定式,手工艺创新逻辑背后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方法,而是在一种更为开放、多元、巧妙和不断变化的尝试中进行实践,并激发出新时代工艺文化的创造力,探索具有中国当代审美精神和艺术语言的新工艺文化。



本单元以6种协同创新设计模式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之“汇”。生生之美,亦解为中国哲学里蕴含的无限生机与生命力,汇聚生命之创造、生活之趣味、生态之和谐。


重返“日常经验”,回到生活本真,既有民艺二代对家庭传承的迭代,也有艺术家对民艺的实验,还有设计师对材料的重构。不同创意主体跨界共生,促成多元观念下民间智慧的当代蜕变。







展览时间

2024年9月26日-12月15日


展览地点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二楼临展厅B


展览资助

国家艺术基金


主办单位

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承办单位

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合作单位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物馆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媒体支持

新华网 重庆日报 中国美术报 当代美术家

民艺 中华手工 设计 公共艺术

重庆发布 华龙网 第1眼新闻











微博·小红书·视频号

@中华手工

抖音
@Hi,手艺




 - END -



更多合作咨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咨询电话:023-88921516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与手工艺更亲近

中华手工
传承文化,引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