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我校本科生在中科院1区top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教育   2024-10-28 20:20   云南  

本科生、第一作者、权威期刊

在这些闪耀的标签背后

又有着怎样的努力与坚持呢

今天,就跟着官微小编一起

走进学霸背后的故事




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



近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2021级化学专业本科生赵海雪、彭靖涵在赵学老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1区top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题为《Curvature strain tunes electron transfer accelerates peroxymonosulfate activation to achieve high-efficiency advanced oxid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曲率应变调节电子转移加速过氧单硫酸盐活化实现高效先进氧化)的高水平科研论文。文章采用双重限域策略在多孔空心碳载体上引入了原子尺度分散的单原子钴位点,借助曲率应变效应促进氧化剂过硫酸氢钾转化为活性氧,促进了水中抗生素污染物的降解;采用多种控制实验和模拟计算揭示了过硫酸氢钾活化机制及污染物降解行为,对发展先进氧化技术促进污水高效处理有重要价值。该工作以科研训练项目为支撑,历时一年完成。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抗生素)日益增多,这些污染物难以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为寻找有效方法消除水体中的抗生素类污染物,降低污水净化成本,赵海雪在赵学老师的指导下,将研究聚焦于先进氧化技术。通过精心选择与制备的催化剂,直接破坏抗生素分子的结构,从而实现其在水体中的快速矿化,为水体污染的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助力绿色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实现。

经过不懈努力,赵海雪及团队成员实现了关键性的技术突破。他们研发的催化剂将金属钴原子巧妙地镶嵌在中空碳球表面,既保持了金属的高活性,又有效防止了其聚集,这样一来,催化剂的“战斗力”就大大提升了!团队不仅成功制备了高效催化剂,还初步探索了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化学氧化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不仅快速高效,还避免了传统处理方法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同时,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也注重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一旦这种高效催化剂能够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就能大大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成本,为城市的发展减轻负担。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赵海雪表示她将致力于研发成本更低、原料可就近取材的先进技术催化剂,服务于高性能污水处理平台。目前,她们已经基于柚子皮发现了容易制造且催化性能好的催化剂材料,在消除水中微塑料方面有了新的进展,现已完成了前期研究和部分报告的撰写。




“做研究并非一蹴而就”



面对无数的研究课题,刚入实验室的赵海雪也曾感到迷茫与无措,不知道从什么课题进行研究,哪一个研究方向比较适合自己。“幸运的是,我遇见了赵学老师,赵老师是我科研路上重要的引路人。”赵海雪说道。赵学指导赵海雪团队成员广泛搜集国内外关于新型材料、性能优化以及环保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献,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赵学带领团队成员对关键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引导团队成员发现新型材料性能优化的关键技术和环保领域的发展趋势。赵学老师还时常组织她们进行小组合作与探讨交流,深入实验室进行研究。在一次次的讨论与思想的碰撞中,最终,赵海雪选择“探索新型材料的性能优化及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作为研究课题。

在研究过程中,赵海雪经历了不少困难和挫折。“期间,我遇到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在测量污染物吸光度时,实验材料用量出差错导致实验数据与理论预期存在显著偏差。”赵海雪回忆道:“这个实验的关键是通过向污染物中加入适量的催化剂来测试污染物吸光度及计算降解率,但由于实验过程中催化剂用量的不确定性导致实验反复失败。”面对困难,赵海雪从未想过放弃,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一遍又一遍地检查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节,一遍又一遍核算降解率,不断调整实验方案,重新评估材料的性质和质量,并优化了催化剂的用量和反应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终,她们成功计算出了催化剂的降解率。

 “除了老师给予了我很多帮助,我还要感谢我的队友彭靖涵。”从进入实验课题开始,赵海雪和彭靖涵几乎就没有分开过,她们一起查文献、想方案,面对实验的失败,相互鼓励、打气。“幸运的是我们俩还是舍友,忙着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可以一个人去买饭,另一个人继续做实验。我们俩的默契配合使实验进行得更高效。”赵海雪回忆道。当时,在新冠疫情和学业压力的双重挑战下,她们依然坚持挤时间进行实验,轮流记录数据,共同度过了无数个难忘的日子。赵海雪说:“有一次为了测试和记录产品性能的稳定性,我们在实验室待了一整天,直到宿舍门关闭之前才赶回去。那一刻,虽然有些疲惫,但我们却感到无比充实。”在一起做研究的过程中,她们建立了深厚情谊。

不断战胜困难,不断突破研究新技术,让赵海雪她们体会到了科研的艰辛与乐趣,也让赵海雪坚信“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始终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就一定能在科研领域取得更多的成果和突破。 





定格生活中的小确幸



春意阑珊,夏日清漪,金秋银杏,冬日暖阳……赵海雪喜欢拿着相机记录生活的点滴,记录云师校园的四季更迭,记录花开花落的静谧美好。对她来说,校园里的每一处都是摄影素材,清晨的露水与朝阳、午后窗外的蝉鸣与树荫、傍晚操场的篮球活动,图书馆、蓝花楹、南湖北潭……“我觉得我的校园很美,我喜欢它的每一个清晨与午后、落日与黄昏,我想用相机把目之所及的美好记录下来。”赵海雪说,她想让每一个最美好的瞬间成为永恒。

赵海雪部分摄影作品

“很幸运在大学期间加入了校学生新闻中心,成为了一名校园摄影记者。”赵海雪说:“我一直想系统地学习摄影技术,但都没有机会,直到我加入了学生新闻中心,学到了很多摄影技巧,也收获了很多友谊。”赵海雪积极参与各类校园拍摄活动,每当看到自己拍摄的照片被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选用,那份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这是对她摄影技术的肯定,也是对她热爱生活态度的认可。回忆起参与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活动拍摄任务时,赵海雪眼睛亮了起来:“非常幸运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进行交流,我用相机记录他们精彩的比赛现场,他们会向我询问射箭、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也会和我讲述自己国家的文化。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成为了文化交流的使者。真的是一次很特别很有意义的交流。”



赵海雪参加“汉语桥”活动部分摄影作品

赵海雪说:“就像化学实验一样,摄影是我日常生活的催化剂,催促我体验世界不同的美。现在我慢慢地由拍景转为拍人像,也想在摄影技术上有更大的提升。”  

在科研的道路上,她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生活的舞台上,她记录美好、追求美好。优秀的赵海雪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她还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一些建议,鼓励大家保持对科研的热爱,面对挫折和瓶颈时,要勇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并迅速调整策略,坚持不懈地追求科学真理。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她会带着这份坚持与热爱,继续探索未知的世界。

往期精选:

闻一多舍生取义:斗士永生

闻一多舍生取义:我以我血荐轩辕

在云师,感受绝美云霞的浪漫!

文章来源 | 叶宝莲

素材来源 | 赵海雪

图文排版 | 杜瑞芳

责任编辑 | 杨丛森 李璐

终审 | 余冰释 张辰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