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枯荣,都是大自然的伟力所致,春夏秋冬,流年往复,随着时间的奔流,我们的心理也如四季轮转,时而急剧变动,时而缓缓流动。
进入大学,由于以往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不同,增加了很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在适应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云师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通过对“树洞信箱”活动中同学们的心理困扰进行收集、分类、总结,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有着时间、季节上的共性和特点。为此,特推出《写给大学生的二十四封信》专栏,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集结成二十四封来信,与传统二十四节气相呼应,结合心理学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选用不同心理咨询技巧和方法进行解答。我们期望,以书信往来的方式,在四季变迁的时光里,为大家提供自我调整的心理小贴士,给大家最温暖的支持和陪伴!
写给心理老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心理老师:
转眼间,我就要毕业了,在大学的四年里,我一直是形单影只的存在。
我喜欢一个人走路,眯着眼睛看早晨的太阳;喜欢一个人坐车,用音乐隔绝外界的声音;喜欢一个人看电影,有趣就大笑,感动就流泪;喜欢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跑步。我也有很多很好的朋友,也很喜欢跟她们一起聊天吐槽,一起暴饮暴食,一起打牌唱歌。
但更多时候,我并没有好朋友陪在身边。因为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很懂我,都可以向他们大吐苦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认识的人,我只是微微一笑,或者一句“哈喽”“嗨”。老实说,比起尴尬地挤在人群中,我更喜欢一个人待着,跟着自己的节奏走。
我知道每个人都很忙,没有多少人真正愿意花时间陪你。所以,完全不必为了逃避孤独,或是害怕被看到自己一个人,而去委屈自己迎合别人。我没有被排挤,只是不愿意让自己勉强去“合群”罢了。因为我就是我自己,永远不需要去解释什么来求得别人的理解。让我泪流满面的东西,也不必拼命解说,以期望能多打动别人几分。有朋友在身边,挺好;如果没有,就安心做自己。这大概也是我一直孤独的原因吧。
但是老师,我现在真的很迷茫,以前一个人的时候,内心毫无波澜,不悲不喜,现在因为我尝试去“合群”,我的内心像极了心电图,我想要合群的喜悦,但却承受不了付出真心换回的是假意。我已经迈出第一步了,甚至往前走了很多步,却不知道终点在哪。每一个夜晚我都无法入睡,每一个黑夜我都与泪相伴。或者说,每一个夜里,都是焦虑与抑郁交织,在此,我想问问老师,什么是焦虑?什么是抑郁?我到底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学生:张三
认清自己,与焦虑抑郁共舞
亲爱的张三:
你好!
在收到你的来信时,老师发现你的心,并不是那么的宁静。
那到底什么是焦虑?什么是抑郁?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焦虑是个体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致使失败感、内疚感增加,所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性的情绪状态。焦虑作为一种情绪感受,一般可以通过身体特征体现出来,比如肌肉紧张、坐立不安、茶饭不思等,严重的会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心悸、多汗等症状。
什么是抑郁呢?抑郁是一种较持久的、忧伤的情绪体验,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抑郁只是偶尔、暂时的,属于正常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我调节,能够自我恢复。也有少数人会显著而持久地处于心境低落状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并伴有严重的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问题,这时的抑郁可能已经转化为病态情绪,即抑郁症。严重者会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读到这里,是否感觉就像在读一本专业书,专业名词镶嵌在固定句式中,显得枯燥而无味?
通俗来讲,当我感到快乐时,我们会说“舒畅”;感到不快乐时,会说 “抑郁”;感到烦躁坐立不安时,会说“焦虑”。这些词,可以做形容词,也可以做动词。用作形容词时,它们是在描写快乐或不快乐的状态;用作动词时,我们可以用它们去说明自己快乐或不快乐的原因。这便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焦虑和抑郁。
那当我们焦虑、抑郁时该怎么办呢?
首先,情绪问题的产生是在告诉你一些信号。这就和你生理上得了病一样,比如你常头痛,但是如果你一直揪着你的头痛,甚至是开一些镇痛片去镇痛,反而掩盖了疾病的真相,这个真相是什么?可能是你平时熬夜,可能是你饮食习惯不好,可能是你生活的环境所导致的。
焦虑、抑郁往往相伴而生,当这些情绪产生后,可能是提醒你关注某些潜意识的创伤,这些潜意识的创伤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本质。我们要解决的并非是当前症状,而是症状背后的本质。
其次,要接纳自己,直面这些负面情绪。有时候我们不敢直面这些情绪,是因为恐惧。恐惧什么?当然是早期的内心创伤。
仔细想想,或许我们都能知道,就是这些创伤,导致我们现在出现这么多问题,这些创伤阻碍了你,但是与此同时,它也提醒了你,有很重要的东西被遗失了。只有找回这一部分东西,你才能成为一个更完整的自己。比如一个总是对人不友好,总是挑毛病的人被别人嫌弃,但是他又不会自我反省,直到有一天,所有人都离他而去,他开始焦虑、开始抑郁,抱怨别人为何如此狭隘,怪罪焦虑、怪罪抑郁。
直到有一天,回过头来反思,你才发现自己与同学、他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原因。所以,你需要接纳自己,卸下自己的伪装,开始承担起改变自己的任务。你需要认清自己的位置,你总是指望自己变成谁,但你却无法变成谁,你的力量与能量全部消耗在了变成谁上,这样的模式会让你越来越累,越来越无力。
最后,焦虑、抑郁这些情绪问题可以通过平时生活习惯的调节去改善。比如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缺乏睡眠会让身体无法清除体内过多的皮质醇,而较高含量的皮质醇是引发焦虑和压力的原因之一。
饮食调理也是极为有效的调节方式,科学研究表明,人在焦虑、抑郁时,吃甜食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好。这是为什么呢?其一,吃东西时要咀嚼,而咀嚼运动对舒缓紧张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其二,补充足量蛋白质是非常有效的,作为生命活动的头号物质,人体每天至少补充50~70克蛋白质,它是构成神经递质的主要原料,此外,摄入甜食可促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的分泌,降低我们对痛苦的敏感度,其他淀粉类食物也有此功效,如豆类食品(红豆、绿豆)、水果(荔枝、桂圆)等。
说到饮食调理,不得不说,情绪的变化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情绪问题,生理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有研究表明,心理活动不管正常还是病态,必然有它的生理因,而一般人感觉心理问题不可捉摸,往往就是找不到它的生理因。
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影响我们的情绪呢?从生理角度讲,心理活动就是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素的“活流动”,而血清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我们人体中,有血清素、多巴胺、内啡肽三种快乐物质,其中,血清素是我们人体内产生的一种神经传递物质(神经递质),是一种自体活性物质,大约90%合成和分布于肠嗜铬细胞,通常与ATP(三磷酸腺苷)等物质一起储存于细胞颗粒内。情绪问题与血清素大大关联,我们平时的压力、睡眠、营养不良等问题都会导致血清素下降,而血清素的下降,会导致我们焦虑、抑郁。
那么,如何保持大脑血清素水平的平衡呢?这个时候,氨基酸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血清素是由叫作氨酸的氨基酸产生的,很多食物都具有补充氨酸的作用,如肉类、坚果类、碳水化合物等都可以提升我们氨酸的水平。同样,维生素D在氨酸生成血清素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维生素D的补充也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对于焦虑、抑郁情绪的调节也有非常大的作用。实践证明,运动对于平衡人的神经系统、调节人的情绪、消除烦恼、控制紧张和焦虑情绪具有药物无法取代的作用。运动训练可以预防心脏疾病,改善心脏功能,长期有氧运动还能增加抗炎因子,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健康。
关于焦虑和抑郁情绪调节的方法,在此大致就说这些。个人天资习惯不同,不可一概而论。聪明如你,时间久了,自会找出属于你自己的方法,就算是心理老师也不能给予你一个明确的方法清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在此祝你,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
心理老师:刘源
心理中心设置于同析一幢一楼的“树洞信箱”将持续为大家开放,当你对生活、学习中的困扰感到无解时,请快快来投递你的烦恼。
云南师范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心理咨询热线 | 0871-65911306
QQ在线咨询 | 2322824898
地址 | 同析1号楼三层
往期精选:
云南网:云师大科研团队持续开展马铃薯育种研究——激活种业“芯”动力
素材来源 |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图片来源 | 胡文熙 杨润霞 王娟
图文排版 | 杜瑞芳
责任编辑 | 杨丛森 李璐
终审 | 余冰释 张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