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的朋友在参加我的业务架构课程时,经常问我,业务架构中的业务建模该怎么做?
特别是面对庞杂的业务信息时,常感无从下手。这显然是共性难题,今天就进一步总结,希望能深入浅出,为大家解惑。
我们以某案例来分析,
1 业务缘起
张经理作为某国有银行零售银行部负责人,近期发现客户投诉集中反映贷款流程繁琐、审批周期过长,严重影响客户体验。
不少客户因需多次提交资料、等待审批而放弃贷款申请,而分行客户经理因繁重工作量难以及时响应需求。
为此,银行董事会决定启动数字化转型项目,旨在优化零售贷款流程,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减轻一线员工压力。张经理亟需一套清晰的业务框架,以有序推动项目实施。
德鲁克曾言:“复杂性是企业的敌人,简化是一种美德。”
路要一步一步走,无须一口吃一个胖子。
我们具体设计的时候要分层来开展。
2. 顶层视图(宏观架构层)
爱因斯坦说:“如果你不能用图画出来,你就无法清楚地表达它。”
张经理首先组织了一次跨部门会议,明确零售贷款业务的范围和定位,勾勒顶层架构图,划分为以下核心板块:
零售银行业务:包括储蓄、贷款、信用卡服务等。
公司银行业务:对公贷款、贸易融资等。
金融市场业务:债券交易、外汇买卖等。
张经理重点强调零售贷款业务的重要性,明确其包含以下子业务:
住房贷款
消费贷款
信用贷款
会议明确项目的目标:优化零售贷款业务全流程,将审批时间缩短50%,客户满意度提升至90%。
3. 中层业务流程层
张经理委托业务分析团队分解零售贷款的主要流程,并绘制业务流程图。
流程之美在于它的无缝衔接。
传统的流程设计是不考虑技术因素的,但基于业务架构时需要前瞻性的初步设计,也因此,开展这一层流程设计是需要业务和科技人员共同完成的,也或未来这两类人群就会变成一类人群了。
他们以住房贷款入手,梳理出以下关键阶段:
贷款申请:客户提交申请资料,包括身份证明、收入证明、房产信息等。
信用评估:系统初步审核客户信用信息,并生成信用评分。
贷款审批:人工或系统审核信用评估结果,确认贷款条件是否满足。
合同签订与放款:客户签署贷款合同,银行放款至客户指定账户。
贷后管理:跟踪客户还款记录,发现风险及时处理。
贷款结清:客户还清贷款,银行完成账务处理。
为每个流程环节,团队进一步明确:
输入:贷款申请表、客户资质证明等。
输出:初审结果、贷款审批结果、合同文件等。
参与角色:客户、客户经理、审批专员、风险评估系统等。
关键业务规则:如贷款额度需在客户收入的5倍以内,房贷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
4. 底层业务活动层
张经理要求团队进一步细化流程中的具体业务活动。
数据本身无意义,只有通过分析它,我们才能从中提取出价值。
如果说前面在做数据价值的业务定义工作,那么到了这一层就务必要考虑数据的调用和价值的生产问题。
在贷款审批阶段,梳理出以下活动:
风险评估模型计算:
系统调用数据仓库中的客户信用数据、收入数据,运用风险评分模型生成结果。
输入:客户征信报告、历史收入记录。
输出:风险评分(如“高、中、低风险”)。
人工审查报告生成:
审批专员根据风险评分撰写一份简要的人工审查报告,包含风险点分析和建议。
输入:风险评分、申请材料。
输出:人工审查报告。
审批委员会决策:
系统自动分发审批任务至决策委员会成员,供其在线决策。
输入:人工审查报告、系统推荐决策。
输出:审批通过/拒绝结果。
复杂的系统需要简单有效的规则来推动,在这一层,势必要考虑一些技术手段来实现目的。也即,这些是很多产品厂商在发力的地方。
5. 解决问题
通过这套方法,张经理发现了以下痛点并制定了对应的改进方案:
痛点1:数据采集重复,客户多次提交相同材料。
改进:搭建统一数据平台,客户只需上传一次资料,系统自动关联相应的审批阶段。痛点2:审批效率低下,需人工审核所有贷款。
改进:将高风险客户分流至人工审批,低风险客户直接由系统自动审批。痛点3:贷后管理被动,仅在风险暴露后才干预。
改进:引入贷后风险监控模型,实时跟踪客户的还款能力变化,提前发出风险警报。
在工业化时代,如爱迪生所言: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是避免问题的发生。因为一旦发生,可能就是个大问题,因此要把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但如今这个时代,你可能已经把握不了了,你只能在不断进化的、巨量信息的、新技术环境下的汪洋大海中顺应趋势,恰如乔布斯所言:“创新才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钥匙。”
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不断去寻找老办法、探索新办法并把问题解决掉。
业务架构、业务建模是不是可以照抄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了。
6. 结果与价值
三个月后,零售贷款业务上线新系统:
平均审批时间从10个工作日缩短到2个工作日。
客户满意度提升至92%。
分行客户经理的日常工作量减少30%,有更多时间开展客户拓展。
到这一步,结构性业务的建模主体工作就结束了,是不是没想象的那么难?乔布斯说过:“创新不是复杂化,而是让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
但却对于整个业务架构来说,无比重要。
工具只是一半,另一半是对问题的洞察。
业务任何一个细微环节定义错了,接下来要变动的就多了去了。高德拉特曾言:“在系统中,每一个瓶颈都决定了整体效率。”
到目前为止,其主要是业务层面的专业化梳理工作。接下来张经理要做的是“实体和关系梳理”,且听我们下回分解吧?
最后,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申请加入我们的学习交流微信群,领取数字化资料大礼包,一起进步,共同成长。
信创知识体系架构以及信创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附60页PPT)
Loong的精品课程:
1、【课程】企业级能力应如何系统性打造
2、【课程】To B企业的战略创新与方案产品营销打法
3、【课程】企业的行业分析应如何系统性开展
4、【课程】如何成为一个具备顾问能力的高阶人才
5、【辅导】数字化转型系列辅导
6、【工作坊】业务架构工作坊
鸣谢赞助:22集团 (https://www.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