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云曾风靡技术圈,但公有云并非万能。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对于特定公司(譬如刚成立不久的或者准备关门大吉的、或需要出海合规、CDN等特定服务的公司),公有云是合理选择;但对多数已具规模的公司,自建方案或更具成本效益与安全性。
硬件进步与开源软件兴起,使自建变得越来越容易且经济。
37 Signal的CTO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曾结合自身实践写过一篇关于企业为何要下云的文章,如今,已省下了近百万美元云支出,未来的五年还能省下上千万美元。
我们将其翻译,领略要旨:
过去十余年,Basecamp 业务部分涉足云端,而 HEY 自推出起、便全面拥抱云。
我们在AWS和GCP上广泛部署,深入实践了裸金属服务器、虚拟机,并熟练掌握了Kubernetes集群管理。云计算领域的技术栈我们几乎均有涉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然而,如今对于我们这般稳健增长的中型企业而言,租用云服务(多数情况)实非明智之举。云所承诺的简化与节省并未兑现。因此,我们正筹划下云之路。
云在两端表现出色:一端是应用初创、流量微薄之时,托管服务能大幅简化操作,如 Heroku 所开创的道路,后被 Render 等公司发扬;另一端是负载波动剧烈,需求难以预测之时,云是最佳选择,正如 HEY 推出时所遇。
但如今,这两种情况均不再适用于我们。继续在云上运营,意味着我们要为可能发生的风险支付高昂溢价,犹如在远离地震带的地方购买高额地震保险。
以 HEY 为例,我们每年需向 AWS 支付超过 50 万美元用于数据库和搜索服务。诚然,处理海量邮件数据需强大存储与分析能力,但这费用仍显荒谬。你可知,这笔钱能购买多少性能卓越的服务器?
当下主流观点是:云简单易用,能节省人工成本。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认为在云中运营大型服务如 HEY 或 Basecamp很简单的人,显然未曾亲自尝试。
云简化了某些事务,却也复杂化了其他,且我未曾听闻有我们这种规模的组织因转向云而大幅缩减运维团队。
这不过是云的营销手段罢了,用“你不会自建电厂”或“基础设施非你核心能力”等类比,再加以美化,使云显得光芒万丈,让人忘却其本质不过是“租用电脑”。
更令人忧虑的是,互联网这一去中心化的世界奇迹,如今主要运行在少数大公司掌控的计算机上。
若 AWS 某一主要区域故障,似乎半边互联网都将瘫痪。这绝非 DARPA(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设计互联网的初衷。
因此,37signals 有责任逆流而上。我们的商业模式适合长期自有硬件,多年折旧。增长可预测,我们有专业人才,他们的才华应用于维护我们自己的机器,而非亚马逊或谷歌的。我相信,还有许多公司与我们处境相似。
但在我们勇敢回归低成本与去中心化之前,需转变公众对云服务的盲目崇拜。
自建服务器所需工具已大有进步,使云成为可能的工具同样可用于自有服务器。
莫信云服务商的夸大之词,自建运维并非遥不可及。先辈们在资源匮乏时曾创建了整个互联网,而今此事应更为简单才对,而不是相反。是时候拨云见日,让互联网重焕光彩了。
在过去几个月中,我们一直在考虑将HEY从云平台迁移至自有环境,并考虑采用SUSE Rancher与Harvester这套企业级软件组合。
这些软件若部署在自有硬件上,将能为我们提供近似云端的操作体验,同时对现有HEY系统的打包与部署只需进行最小程度的调整。然而,当获取基本定价信息竟需多次在线会议时,我们便意识到事有蹊跷,遂决定另寻他路。因为最终收到的报价简直离谱。
目前,我们在云上租用硬件与服务的年支出约为300万美元。若拥有自有硬件,并运行开源软件以替代现有方案,我们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大幅削减这笔高昂费用。然而,SUSE给出的报价却更加惊人——仅Rancher与Harvester的许可与支持费用就高达200万美元,且这还不包括硬件成本。
起初,我们以为这不过是企业销售惯用的高价策略,后续会有大幅折扣以促成交易。毕竟,在采购戴尔服务器时,我们常能获得高达80%的折扣,使得原本昂贵的服务器变得经济实惠。但此次与SUSE的谈判却大不相同。尽管我们试图通过讨价还价来争取更低的价格,但对方给出的折扣却微乎其微,仅为3%。
这种谈判过程令人沮丧且耗时。企业销售似乎总在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通过讨价还价、隐瞒信息来试探客户的底线。我们不愿再参与这种无意义的博弈,也不愿让销售人员通过玩弄手段来赢得交易。
因此,我们决定放弃这条路径,转而选择自主建设。我们将打造属于自己的“主题公园”,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技术栈,不受制于任何供应商。我们将构建一个高效、灵活且经济的IT环境,以支撑HEY的未来发展。(End)
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1. 过度依赖云计算带来的隐性成本
是的,部分云厂商惯于通过“降价”吸引企业上云,这看似是成本优势,然而随着云计算的依赖加深,企业的长期支出也会急剧增加。例如,数据传输费用、存储费用等都可能随着云上数据的不断增加而逐渐抬升,特别是当计算需求剧增时,云服务的费用可能超过自建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对于长期依赖云计算的企业来说,这种持续的费用增长将直接影响其利润空间。
2. 自建算力中心的可持续性与效率
对于一些大中型企业,特别是有长期算力需求的企业,自建算力中心不仅能够避免依赖外部供应商,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能大幅降低总体成本。
云计算厂商并不是无所不能,特别是在面临复杂的AI推理和大规模计算时,传统的硬件平台自建数据中心在保障数据隐私、算力安全性和延迟优化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优势。
对于那些对时延要求极其严格的场景(如自动驾驶、实时推理等),自建算力中心能够通过更高效的网络架构来减少时延,相比于远程算力服务,自建更具竞争力。
3. 云计算与数据隐私的矛盾
在云计算的使用过程中,数据隐私和安全性常常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随着AI和大数据的应用,企业的数据越来越敏感,存储在云端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数据泄露风险或被滥用的隐患。
自建数据中心可以更好地控制数据流动和存储方式,企业可以自行选择加密和保护措施,降低风险。在这一点上,云计算在数据隐私和合规性方面的潜在缺陷,是企业在选择是否上云时需要谨慎考虑的因素。
4. “下云”再“上云”的趋势,此云非彼云
在一些行业和企业中,“下云”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行业,如金融、医疗和政府等领域,出于对数据隐私、合规性和算力安全的考虑,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自建私有云或是完全脱离公有云架构。
而这些领域的数据对于云厂商来说是宝贵的资源,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会面临法律和监管的压力。因此,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新评估云计算的可持续性,尤其是在算力需求量已经达成饱和的情况下,他们可能倾向于通过优化现有资源而非依赖外部云服务。
不是云不好,是企业对云的形态的认识和需求发生了变化。不能强买强卖。
5. 云计算的市场洗牌
在“低水平内卷”时期,云厂商通过价格战来吸引企业上云,这种模式导致了市场的恶性竞争。然而,随着AI应用的崛起,尤其是在生成式AI需求暴增的情况下,云厂商的服务不仅要关注算力的供给,还需要着眼于如何提升全栈AI能力和“场景化”的服务。
云计算厂商的能力逐渐向“算力服务”转变,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企业都适合这一路径,反而一些企业可能会重新评估云计算的长期依赖性,倾向于更为灵活和可控的私有云或混合云解决方案。
6. 继续走“标品”赚大钱路线还是回归老老实实为客户服务的路线
大单低价中标,这在IT行业屡见不鲜,低价已几乎成为赢标的唯一方式。
价格战压缩了技术和服务的利润空间,迫使IT企业持续削减成本维持生存,怎么可能有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杯水车薪。
行业中最强和最弱的玩家都在退出市场,强的不愿耽误时间、弱的血拼不动。留下的是无法维持高质量运营的、苟延残喘的大规模空壳&外包公司。
“价格低迷”,且“良币被逐出,劣币横行”。
当企业越来越短视,为尽快完成业绩数字极致谋求短期利益,没有长期发展的真实谋划,只能活一天算一天。
提升服务附加值与技术创新,方能打造差异化优势,而当前国内部分大型IT企业多侧重标品,鲜有做到此点。
"标品"鼓吹久矣,有些舆论更以近期某云利润增长为例,归因于"标品"销售,你要搞清楚他的利润数据变高是怎么得来的...
此论易误导IT企业,致其更加专注于"标品"与价格战,忽略核心价值与长远发展,实乃舍本逐末。
个人消费者手机小故障多可自行处理,而企业则不然,对设备稳定性与可靠性要求极高。关键业务中断,如订单提交失败或数据丢失,将直接影响运营。ToB标品之说,难以解释此差异。
你面向企业必然做的是服务第一、产品第二。业务不爽,怎么可能会选择该产品呢?
标品在这个时代没什么前途,产品标准化才是重点。
到底如何理解To B “标品”,不是本文重点,有兴趣可参见我之前写的这篇思考:别再跳坑了!To B企业对标准化产品的误解。
谁在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重视企业服务的各种专业程度高的小企业将兴起,乃市场未来必然之势。而传统企业若继续脱离客户、惯性般的专注于to B标品,必然将掉进周期律,最终,大量小企业壮大,老IT或将退场,新时代到来。
信创知识体系架构以及信创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附60页PPT)
Loong的精品课程:
1、【课程】企业级能力应如何系统性打造
2、【课程】To B企业的战略创新与方案产品营销打法
3、【课程】企业的行业分析应如何系统性开展
4、【课程】如何成为一个具备顾问能力的高阶人才
5、【辅导】数字化转型系列辅导
6、【工作坊】业务架构工作坊
鸣谢赞助:22集团 (https://www.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