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主题展示活动,以“旅行”为切入点,对于HD的孩子来说有太多可展示的内容了。毕竟在这个暑假,大部分孩子也是飞遍了全球,充分领略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见识到了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情。
很多孩子向往的国际都市,还有著名大学也是如愿以偿,还有部分孩子用照片,用文字,用视频记录了自己的旅行经历,相信对于“旅行”,孩子们一定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恰好借这次班级展示活动就是最好的体验与表达的方式。从最初的活动策划,和孩子们商议具体展示形式,到排练,再到今天的集体展示,两周的时间孩子们经历着,也收获着。尤其是对于部分比较鲜有上台机会的孩子来说,是一次挑战,更是一个展示班级精神风貌的舞台。
比如,最初想采用个人展示的方式被孩子们推翻了,看来孩子们还是喜欢集体上台。从升旗手到主持人孩子们自主报名,小P的钢琴弹得不错,自然被推荐担任舞台现场伴奏。
关于旅行,我想让孩子们读一些文章,然后以诗歌朗诵的方式呈现。我首先想到了泰戈尔的《旅行》。
旅行
作者/泰戈尔 译者/冰心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
旅途也是很长的。
天刚破晓,我就驱车起行,
穿遍广漠的世界,
在许多星球之上,留下辙痕。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
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旅客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叩,
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
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
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
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在这里!”
这句问话和呼唤“呵,在哪儿呢?”
融化在千股的泪泉里,
和你保证的回答“我在这里!”的洪流,
一同泛滥了全世界。
我很喜欢这首诗,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旅行,时间是一生,看似有一个终点,但其实那是起点。我们似乎习惯了漂泊,却又常常与自己灵魂的家门擦肩而过。
这段问话来自《圣经·创世纪》,看似寻常之问,实则概括了我们永恒生命的真意。这首诗的开篇是比较直接地道明旅行的方向,孩子们是有经历的,像小W的爸爸带着他两次前往318,孩子在谈到旅行话题的时候还是能充分地感受到他在旅途中所承受那份小小的艰辛。
而后半部分更注重个人对旅行的深度体悟,还带有宗教的意味,旅行即人生,旅行即追寻一种心灵的安宁与纯净,旅行即修行,读这首诗,如若能短暂的安静,你会发现诗中最后的问话原来如此美妙,如此深情,如此旷古烁今。不过,这对于小孩子来说还是很难理解,也很难通过朗诵表达出来的。
于是,我又找到了台湾作家三毛的作品《远方》。
远方
作者/三毛(台湾)
常常我跟自己说
到底远方是什么东西
然后我听见我自己回答
说远方是你这一生现在
最渴望的东西就是自由
很远很远的
一种像空气一样的自由
在那个时候开始我发觉
我一点一点脱去了
束缚我生命的
一切不需要的东西
在那个时候海角天涯
只要我心里想到我就可以去
我的自由
终于在这个时候来到了
远方有多远
请你请你告诉我
到天涯到海角
算不算远
问一问你的心
只要它答应
没有地方
是到不了的
那么远
这首诗让我们读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感受到了三毛对自由的向往,对生命的热情和追求,也感受到了她的灵魂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这也是我们要传递给孩子的精神世界。
其实和孩子们一起品读这首诗的时候,当孩子谈到自己站在海之角,山之巅,遥望富士山,从天空俯瞰夜幕之下的大都市等等,内心还是很有共鸣的,“旅行”和“远方”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对自由的向往,是面对艰难险阻的毫不退缩,是对未来永远充满希望……
也想通过这首诗唤起了孩子对于生命的热情,还有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这也符合今天的主题“旅行,让我心向远方”。最终和孩子们选择了这首诗。
练习的时间很短,但每个孩子都很用心,用自己的声音传递对作品的理解,努力做到最好。
两位演讲的孩子讲述了自己在假期里旅行的故事经历,也站在孩子的角度更好地诠释了“旅行,让我心向远方”的意义。还得感谢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下边是孩子们的旅行视频记录。
【班级活动】小企鹅班“邂逅春天 · 诗意生活”亲子摄影作品展
【班级活动】小企鹅班“美声诵经典 · 悦读迎新年“朗读展示活动
【班级活动】不负“拾”光 · 一路繁花---小企鹅班“十岁成长礼”
【班级活动】愿少年,乘风破浪---小青竹班家长开放日“毕业心语"(视频)
【班级活动】"咔嚓"一声,当古诗遇见春天---小青竹班第二届亲子摄影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