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记】“残缺”的感动
文摘
2024-10-31 08:04
浙江
“残缺”的感动
文/叶立华
这是曾经在高新区信懋学校听师傅罗校长的一节作文课,今天又把当时的听课笔记翻出来,重新做了回顾整理。这节课的主题是《撕纸游戏》。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节情趣作文课,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课。罗老师在课堂上除了训练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之余,很巧妙地渗透了“人生”“生命”“时间”“信念”等价值观念,是一节非常生动的生命教育课。罗老师在课堂上将人的一生以一张白纸的形式呈现:按80岁来计算,将白纸平均分成8个单元格,再把自己曾经度过的十来年时光,从纸面上撕去。从而具象地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无情,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时间过得很快。继而通过科学的数据,统计出人的一生当中,许多时间是无效、无为的,比如睡觉、吃饭、刷牙、交通堵塞、洗澡等等,却占据了人生当中47年的时间,再从白纸中撕去这些时间。例子不是主要目的,关键点在于再次感受人生中何为有意义的时间,怎样分配有限的时间。第三个步骤是通过视频浓缩了人的一生从小到老给人留下的岁月痕迹于脸上,更加直观地呈现了人生短暂,岁月无情。学生开始为之动容了,时间的概念已经浸入学生的心灵。老师为了让学生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好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呈现出一组让人感动的画面,张海迪、残奥会运动员、无臂钢琴师刘伟等感人事迹。特别是伴着刘伟用脚趾弹奏出的美妙钢琴曲,学生完全进入了情境,感动不已,此时的说话训练可谓水到渠成,学生的真情自然流露于笔端,充满温情,让人惊叹。可惜整堂课无法用实录的方式记录下来。作为听者,一个成人,站在人生的角度审视课堂,的确让人有所思考,不过我相信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是该思考也有能力思考这样的问题了。罗老师恰到好处地,层层深入地带领学生引发人生的哲思,没有拔高也没有降低,真正做到“文道结合”。回来后,有很多想法。更多的是觉得这堂课如果我来上,能否也带给自己的学生一些思考呢?依自己的习惯,凡听到好课,总想亲自模仿着试试看,也算“自娱自乐”,自己给自己磨磨课吧!下午拷贝了课件,结合班级学生情况稍作了修改,晚上来到阶梯教室,做好了准备。当我让学生从教室“转移”到阶梯教室时,很多孩子都在问:“叶老师,晚上上的是什么课呀?是不是有老师来听课呀?”有个孩子说:“叶老师肯定又要上公开课啦!”我告诉他们今天没有老师来听课,也不是什么公开课,只是想和他们聊聊天,不要有太大的负担。孩子们都释然了,有的还重重喘口气。看来,平时我们真的给孩子太多的束缚了,晚上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因为只有在学生放松的,没有心理戒备的前提下,教育行为才能产生最大的效能。自己并未把这节课纯粹地定位为作文课,如果这样的话,可能会失去应有的效果,学生也会“望而生畏”的。我以谈话的方式按照既有的程序推进,结合训练学生的思考和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既培养语文能力,又受到思想教育。课进行得很顺利。开始以每个人的年龄为切入,让学生感受自己走过的岁月,我让学生在写有“我的一生”的白纸中撕去其中的一小部分,教室里的氛围很热闹。学生并未感觉到生命的逝去有多可惜,有的还面带笑容。由此可见,孩子们真的从来没有思考过时间是什么,这对于即将步入中学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当我让孩子们感受人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无效中度过的,再撕去白纸上的一部分时,有的孩子开始略有所思了。“怎么有这么多时间是没用的啊?”有的孩子发出了感慨,教室慢慢安静了下来。我让学生谈了自己的想法,还是比较粗浅,表达得比较简单和概念化。继而我让学生看视频,人的一生是如何走过的,时间在每个人的脸上会留下深深的痕迹,这让学生们震撼了。从他们张大的嘴巴,专注的眼神中,看出孩子们正在慢慢思考:未来的自己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呢?一个孩子说:“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以后居然也会变成这个样子,真是不可思议!”光让孩子们懂得时间飞逝并不够,要让他们懂得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去实现自我的价值,才是最关键的主旨。当出示了张海迪、残奥会运动员和刘伟的照片与故事,听着那曲刘伟用双脚弹奏的钢琴曲,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写满了沉重,没有像课伊始那样轻松与兴奋了。而这种沉重正是他们学会了思考人生的意义,稚嫩但不乏深远。我没有暂停音乐,和孩子们一起看着,听着。有的孩子双手托着下巴,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的刘伟,有的孩子眼中闪动的泪花,有的孩子摘下眼镜偷偷抹去即将滑落的泪水。我知道,或许他们为这些生命中的强者而动容,或许为自己的碌碌度日而反悔,有责备,有感动,当然也包含改变。这出乎我的意料,这也正体现了这节课带给学生的生命价值。我并没有让学生说出心中那份感动,孩子们提笔疾书,在残缺的白纸上写下自己内心的想法。教室里充满了我期望中久违的宁静。很享受这份安宁,我的心和他们一起跳动,我伫立在讲台前,与他们一同沉思。孩子们的笔尖流淌下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还有那份对时间的重新认识与感悟,那份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汇报交流,验证了我的想法,孩子们的语言的确让我感动。课即将结束,每个孩子的桌面上摆放着残缺的纸片,没有一个孩子把它扔了。我和罗老师一样,让孩子们将残缺的纸片带回教室重新复原。每个孩子捧着这堆碎纸,回到教室,大家用各种粘贴胶带一片一片小心翼翼地粘着,有的孩子粘完后对我说:“老师,这张纸我想自己保存着,留作纪念吧!”我当然同意他们的建议,孩子们都将白纸还原成原来的模样,但唯一不同的是上面多了一份深深的思考的印迹,这份思考或许将影响他们的未来。这就是今天带给我的那份“残缺”的感动,我们的教育是否应该更多一些这样的感动?【小徐】有时候,时间真的可望不可及啊!它过去了再也无法回来了。即使能回来也只不过是一场不真实的梦而已,让人觉得虚幻。“珍惜时间”好像从很小的时候就说过,但是有多少人去好好珍惜过呢?让我去把握好时间吧,而不是看着它的逝去而默默地流泪……【小戚】时间是自己的,挥霍时间就是浪费生命。面对这些残疾人,我感到很内疚,上这堂课之前,我并没有真正领悟过时间的价值,我要珍惜时间了,这堂课对于我来说很重要,也很感人。【小郑】如果时间是用秒来计算的话,我的时间还剩多少呢?我走过的时间里,有多少是浪费在空虚中的?我还剩多少时间?我还剩多少时间?是否也应该像个临死的老人一样,重新审视自己,和对待生命与死亡的态度。人生如戏,但没有彩排……【小陈】时间过去了很多,自己在这12年来却根本没有做过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时间一点一点地逝去,要加油了。真心地问自己,坚持做过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吗?【小鲍】迂回的时间,埋没的生命;过去的日子,剩下的年华……【小柳】在人的一生中,有多少个十年?减去一些无关的事儿,只剩下不多的20年。我们是否应该去珍惜?时间老人不会多给你时间,只有自己懂得去珍惜。【小钟】哎,我仿佛看见了自己的生命只有这么一点点的时候,真的很惊讶!看着刘伟哥哥只能用双脚弹奏钢琴,我难过,但更钦佩他坚强的毅力。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让生命变得更加光彩……【小韩】珍惜时间吧,比起那些不健全的人,我们都很幸福。我们应该好好利用时间,让时间变得更有意义。时间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从我们身边溜走。我们应该利用剩下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人生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小杰】人的一生极为短暂,如果不抓紧干事儿,那就会平庸地离开这个世界。虽然我们还小,但我们也会很快老去。小沈阳说过:“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我们让时间一年一年地溜走了,我们在它溜走的过程中到底做了些什么?生命教育是一个人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而当今社会,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几乎空白。因此,“生命教育”于现时代的学生是一个极有必要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位日本教育学家说,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这种情怀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主题活动、课程整合等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强烈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并努力实现其人生价值。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不易和可贵性,使学生能真正从心底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