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唐·王昌龄

文摘   2025-01-22 21:00   黑龙江  
春怨——唐·王昌龄  

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
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诗词文本从《全唐诗》  《乐府近代曲》载《盖罗缝》二首,前一曲乃王昌龄《出塞》第一首,第二曲即此诗也,不著作者姓名。 

往期回顾:
送谭八之桂林——唐·王昌龄
何九于客舍集——唐·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
采莲曲——唐·王昌龄
送程六——唐·王昌龄
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龄
别辛渐——唐·王昌龄
送窦七——唐·王昌龄
梁苑——唐·王昌龄
巴陵送李十二——唐·王昌龄
送朱越——唐·王昌龄
送张四——唐·王昌龄
青楼怨——唐·王昌龄
西宫秋怨——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唐·王昌龄
卢溪别人——唐·王昌龄
太湖秋夕——唐·王昌龄
春宫曲——唐·王昌龄

送柴侍御——唐·王昌龄

闺怨——唐·王昌龄

从军行二首——唐·王昌龄

宴春源——唐·王昌龄

浣纱女——唐·王昌龄

答武陵田太守——唐·王昌龄

题僧房——唐·王昌龄

送崔参军往龙溪——唐·王昌龄

送薛大赴安陆——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采莲曲二首·其二(吴姬越艳楚王妃)——唐·王昌龄

龙标野宴——唐·王昌龄

长信秋词五首·其四(真成薄命久寻思)——唐·王昌龄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奉帚平明金殿开)——唐·王昌龄

青楼曲二首——唐·王昌龄

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龄

听流人水调子——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塞下曲·其一(蝉鸣空桑林)——唐·王昌龄

经典古诗词——唐诗(一)
经典古诗词——唐诗(二)
经典古诗词——唐诗(三)
经典古诗词——唐诗(四)
经典古诗词——唐诗(五)
经典古诗词——宋词(一)(含各代词) 
经典古诗词——宋词(二)(含各代词)  
译文
与家乡的书信往来已断绝在白狼河以西,桃花李花也因无人欣赏而失去光彩,只有黄鸟在哀啼。
深春时节,连最后的寒雁都已北归离去,出门远望,一片荒草萋萋,令人肝肠寸断。


注释
音书:指家书或书信。
杜绝:断绝,不通。
白狼西:泛指边疆西方的偏远之地,白狼为古代北方民族或地名。
桃李:春天开花的树木,常用来比喻青春年华或优秀人才。
无颜: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此处形容因无人欣赏而显得黯淡。
黄鸟:一种鸟,叫声清脆,常被赋予哀愁的意象。
寒雁:指春季北归的大雁,象征离人思乡。
春深:深春,指春天的晚期。
归去尽:全部都已返回北方。
出门:离开家门,踏上旅途。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痛心断肠。
草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借以表达荒凉凄清的景象。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种悲凉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满。首句"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中,“音书”指的是没有声音的书信,这里用来形容信息的阻断和隔绝;“杜绝”则是指完全切断,而“白狼”可能象征着某种凶猛或孤独的存在;“桃李无颜”则是春天本应绽放的花朵却失去了色彩,显得索然无味;“黄鸟啼”虽有鸟鸣,却也带有一丝无奈和悲凉。

      第二句"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这里却是一片萧瑟,连寒雁都已归去;“出门”一词暗示着诗人对外界的观察和心境,“肠断”形容心中的哀痛之深;“草萋萋”则是春天中颇为冷清的一景,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的隔阂。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和鲜明的意象,将诗人对于春日的失望和孤独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约八点半
经典诗文朗诵赏析。个人情感解惑!想用关键词搜索历史文章,可点击右上角头像,点击查看历史消息,搜索在最上面头像及“相约八点半”的上面,只要轻轻向下一拉就可看到。搜索栏输入诗词名或作者名即可,最后点最右下角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