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勉怀寄道林寺诸友——唐·齐己

文摘   2025-01-30 20:00   黑龙江  
荆门勉怀寄道林寺诸友——唐·齐己   

荣枯得失理昭然,谁敩离骚更问天。
生下便知真梦幻,老来何必叹流年。
清风不变诗应在,明月无踪道可传。
珍重匡庐沃洲主,拂衣抛却好林泉。

诗词文本从《全唐诗》

往期回顾:
送人往长沙——唐·齐己
翡翠——唐·齐己
喜夏雨——唐·齐己
剑客——唐·齐己
经典古诗词——唐诗(一)
经典古诗词——唐诗(二)
经典古诗词——唐诗(三)
经典古诗词——唐诗(四)
经典古诗词——唐诗(五)
经典古诗词——宋词(一)(含各代词) 
经典古诗词——宋词(二)(含各代词)   
译文
兴盛衰败得失之理显而易见,谁还会效仿屈原去问天。
出生时便知晓人生如梦,年老时何必感叹时光流逝。
清风永恒诗词应被铭记,明月虽无形道路却可传承。
敬重那庐山与沃洲的主人,挥衣告别那美妙的山水田园。

注释

荣枯:兴盛与衰败。
得失:获得与失去。
理昭然:道理很明显。
敩:学习,效仿。
离骚:屈原的作品,常用来代指屈原及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问天:向天发问,表达不满或寻求答案。
生下:出生。
真梦幻:真实的梦境,比喻人生虚幻。
老来:年老时。
叹流年:感叹岁月的流逝。
清风:清新的风,比喻高洁的品格或永恒的精神。
不变:永恒不变。
诗应:诗歌应当。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美好或理想。
无踪:没有痕迹,不可捉摸。
道可传:道理或道路可以传授下去。
珍重:尊重,重视。
匡庐:庐山,这里代指隐居之地。
沃洲:山名。在浙江省新昌县东。上有放鹤亭,养马坡,相传为晋支遁放鹤养马处。
主:主人,这里可能指隐士。
拂衣:挥动衣袖,表示洒脱不羁。
抛却:舍弃。
好林泉:美丽的山林泉水,代表隐居生活的美好环境。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梦幻以及自然美好的哲理思考。开篇“荣枯得失理昭然,谁敩离骚更问天”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荣枯指代兴衰变化,诗人通过这些自然现象来反思生命的真实与梦幻的虚妄。接下来的“生下便知真梦幻,老来何必叹流年”则深化了这种思考,表明自小便已洞察到世间万物如梦,如同老子所言“人生若梦,为之奈何”,因此老去的时候,不必再为流逝的时光而感慨。
      中间两句“清风不变诗应在,明月无踪道可传”则转向了对自然美与文化传承的赞美。清风不变,暗指诗人内心之坚定;诗应在,表达了诗歌作为传递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明月无踪,则是借用自然景象来比喻道德或真理的深远而又难以触及;道可传,强调了文化和精神价值的传承。

      末尾“珍重匡庐沃洲主,拂衣抛却好林泉”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珍重匡庐,可以理解为珍惜与朋友相聚的时光;沃洲主,或许指的是某一特定之地的领袖或主人,诗人通过这位领袖表达了对共同美好记忆的缅怀。而“拂衣抛却好林泉”则是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的表达,林泉往往象征着清净自在的隐逸生活。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融合了哲理思考、自然美感与友情怀念的诗作。


相约八点半
经典诗文朗诵赏析。个人情感解惑!想用关键词搜索历史文章,可点击右上角头像,点击查看历史消息,搜索在最上面头像及“相约八点半”的上面,只要轻轻向下一拉就可看到。搜索栏输入诗词名或作者名即可,最后点最右下角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