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登月提前3年?预计2027年实施,2个进展领先美国重返月球

时事   2024-10-16 19:47   河北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近期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随着我国在第75届国际宇航大会上亮相,以及《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的发布,关于中国未来的太空探索蓝图,特别是载人登月的时间表,备受全球关注。

就在这场大会上,一个“意外”的时间点引发了广泛讨论:中国可能在2027年实现载人登月,而此前我们一直认为这一壮举会在2030年前实现。

这是一次“大胆提速”?还是某种暗示?还是说中国的航天进展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快?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中国载人登月任务的真正进展。从官方的公开资料来看,载人登月确实是中国航天的核心目标之一。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中明确提出,实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彰显大国担当,这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战略性实践。

登月任务并不仅仅是“登上去”,而是要充分利用月球的独特环境,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

中国的初步规划已经明确,载人登月后的科学实验将集中在月球科学、月基科学和资源勘探三个领域,九大方向,为未来的深空探索和资源开发铺路。

在这些目标的驱动下,中国载人登月的推进速度也显得尤为迅速。今年,多个关键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作为任务核心的“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和登月服!

长征十号火箭总长92.5米,起飞重量约2189吨,起飞推力约2678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27吨,未来将可用于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

今年6月14日,长征十号成功完成了芯一级火箭动力系统试车,这是其系统级大型地面试验中的重要一步,标志着长征十号已全面转入开展大型地面试验研制的快车道。

试车过程中,发动机正常启动、稳定工作、定时关机,各项参数测试正常。紧接着7月,火箭三级液氢液氧发动机也首次完成了高空模拟环境长程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消息,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已完成方案研制工作,正在全面开展初样产品生产和各项试验,不出意外的话,预计2027年就能实现首飞。

另一项重大进展,就是今年9月刚刚正式亮相的我国登月服。作为载人登月时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核心装备,登月服主要用于航天员执行月面出舱活动任务时的生命保障和作业支持。

它能够对月球表面的真空、高低温、月尘、辐射等复杂环境进行综合防护,确保航天员在月球上的安全。穿上登月服,航天员可以完成行走、攀爬、驾车、科考等月面出舱活动作业。

自2020年启动研制以来,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研发,无论是从独特的外观设计、科技含量还是小型化集成化设计,都意味着中国登月服的技术积累已接近成熟。

所以,这么看起来,中国载人登月时间点的“突然提前”也不是突然做出的,不过这么高效的进展,估计美国可能真的该慌了!

长期以来,美国将重返月球视为维持其太空霸主地位的重要战略目标,尤其是在“阿尔忒弥斯”计划中,载人登月被视为彰显其全球领导力的重要一步。

但现实是,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并不顺利。

2023年,美国的“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就遭遇了多次延迟,猎户座飞船的隔热罩甚至出现了重大技术问题,在高温环境下,隔热材料意外脱落,导致NASA不得不进一步调查问题的根源。用于月球着陆的星舰着陆器研发进度缓慢,预计要到2028年才能完成。

根据最新的消息,“阿尔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任务可能要推迟到2025年9月,而“阿尔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任务甚至推迟到2026年9月,整个任务都在不断推迟。

相比之下,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却进展非常顺利,并且时间节点可大大提前,这次中国瞄准2027年实施登月,将会令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

美国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此前曾公开表示,他对中国载人登月的快速推进表示“担忧”,这一担忧背后,显然包含了对中国太空计划可能抢先于美国的深层次焦虑。

所以说,谁先登上月球这件事,于中美而言,不仅仅是一次技术上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国家实力和全球地位的竞争。

其实仔细分析中国载人登月的技术准备,2027年实现这一目标并非不可想象。长征十号的核心动力系统试车已经成功,近期第二次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工作也将开展,对其他工况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如果一切顺利,2027年完成火箭的首飞技术验证,在2027年底前载人登月做好准备,基本上可以实现。

此外,中国已经通过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任务完成了大量的技术验证工作。

比如,在嫦娥五号任务中,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成功采集样本,并完成了上升器与轨道器的交会对接,这与未来载人登月时航天员的登月、返回过程高度相似。

而神舟飞船的成熟技术也为未来的月球返回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这一系列技术突破和验证,表明中国的载人登月任务已经具备了非常坚实的基础,2027年实现这一壮举并非遥不可及。

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从技术积累到时间节点,正在一步步兑现。而2027年,不仅是中国航天的一次里程碑式跨越,也是全球太空竞争格局中一个新的起点。

随着月球开发的逐渐深入,未来人类将在月球上展开新的探索,推动文明进步,比如说月球上被誉为核聚变理想燃料的氦-3,以及天然的石墨烯等矿产,这些被称为“未来清洁能源”的物质,谁先掌握谁就将拥有提供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月球的矿产资源和极低的重力环境,也将为未来的空间开发和深空探测提供独特的优势。

所以,无论是哪一个国家,能够率先实现月球资源的开发,都有可能在全球能源和技术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不仅仅是中国的目标,美国也不例外。随着中美两国在载人登月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未来的月球开发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和争夺地缘科技优势的重要战场。

谁能率先登月?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来得更早。而中国,显然已经走在了这场竞赛的前列。

海内人物
用平凡的笔触解读航天科技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正能量都值得点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