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八号将发射,美国货船可回收,为何我国3.5亿造船只用1次

时事   2024-10-10 17:10   河北  

中国的航天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瞩目的焦点,尤其是在空间站的建设和维护方面,展现了非凡的科技实力。

2024年10月,我国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即将发射,与空间站对接完成既定任务,关于货运飞船不可回收的问题,再次引起了不少质疑声。

毕竟,回收技术如今已经不是稀罕的东西,国外,尤其是美国的龙飞船货运版,早就展示了这一能力。

那么,中国为什么不能或者说不愿回收货运飞船呢?

中国的天舟货运飞船毫无疑问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货运飞船之一。

以天舟七号为例,它的长度为10.6米,总重13.5吨,其中载货量高达7.4吨,相较于美国的龙飞船,天舟系列的货运能力远远超过了对方。

龙飞船的载货量仅为3.3吨,而且这一数据还是基于其去掉了载人功能和一些不必要设备后的结果。

可以说,天舟货运飞船在货运能力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具备了很强的任务执行能力,能够支持中国空间站的各类需求。

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尽管拥有如此强大的货运能力,中国却没有像美国那样对货运飞船进行回收再利用。

相比之下,美国的龙飞船在执行货运任务后可以重复使用达五次,而中国的天舟货运飞船却是一次性使用,最终销毁在大气层中。

这种操作方式,让很多人不禁质疑:中国是否具备货运飞船的回收能力?如果具备,为什么不去回收,反而选择销毁?

事实上,中国完全有能力进行货运飞船的回收,单从技术层面来看,载人飞船的回收已成为中国航天的常规操作,且表现出色。

之所以天舟系列货运飞船不走回收路线,其实是因为涉及到一系列更为复杂的战略考量。

首先,货运飞船的核心任务是为空间站运送补给、设备和实验材料,其设计初衷并不是为了回收,而是为了最大化货运能力。

中国的天舟系列飞船在这方面表现出色,每次任务都能带去比美国龙飞船更多的货物。

在设计阶段,中国优先考虑的是如何提高飞船的货运能力,回收技术固然可行,但回收后的维护、修复、再次发射等一系列步骤会带来更高的成本,与之相比,天舟货运飞船的“一次性使用”显得更为高效。

其次,货运飞船与载人飞船不同,不需要将航天员安全送回地球,货运飞船的回收并不具有必须性。

更重要的是,天舟货运飞船不仅仅是用于运送货物,它还承担了太空垃圾的处理任务。每次飞船与空间站分离后,都会携带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在随飞船进入大气层时被一同烧毁,达到了“废物处理”的目的。

如果进行回收,飞船必须携带这些废弃物返回地球,反而会增加地面处理的难度和风险,甚至可能带回未知的太空微生物。

别看美国回收货运飞船听起来“气派”,实际上也是打掉牙往肚里咽,虽然龙飞船可以重复使用,但其在回收后的维修和翻新成本却是惊人的。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龙飞船每次回收后的维护成本几乎等同于重新制造一艘飞船。换句话说,所谓的“重复使用”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经济。

天舟货运飞船的造价虽然高达3.5亿元人民币,但相比于飞船回收带来的额外开销,中国选择让天舟货运飞船在大气层中销毁,反而可以减少后续的维护和修复费用,这个成本显得更加合理。

中国的航天战略并不追求单一任务的经济效益,而是着眼于整体的任务执行效率。每次任务的执行,都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

所以说,天舟飞船的不可回收设计,实际上是基于当前任务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最佳选择。

尽管天舟货运飞船目前采取的是不可回收的策略,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未来不会走上可回收的道路。

事实上,中国的航天技术一直在快速发展,新一代的载人飞船、火箭等都在探索可重复使用的可能性,随着中国空间站任务的不断扩展和国际合作的深入。

像国际空间站那样,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可能会对外“租赁”空间和设施,国外的航天员和科学项目也可能会参与其中,这些任务的密集展开,将需要更多的货运飞船执行发射和补给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回收技术将成为降低成本、提高任务频率的关键,接下来的货运飞船“可回收设计”终将得到应用。

中国的航天战略始终是以稳健、务实为主导,回收与否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任务需求和经济效益进行权衡。

未来货运飞船的回收路线,可能会在特定的条件下逐步展开。

所以,中国货运飞船不进行回收,表面上看似是一种“技术落后”的表现,但实际上,这背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

海内人物
用平凡的笔触解读航天科技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正能量都值得点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