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52年来首次尝试登月,“游隼号”失败原因公布,又是阀门故障

时事   2024-09-14 16:41   河北  

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本是一次备受瞩目的太空探索行动,期望借此展示其科技和制造业的领先地位。

然而,今年1月8日凌晨,搭载“游隼”号着陆器的“火神”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实施美国阿波罗登月52年来的首次探月行动。

仅仅7小时后,这个耗资1.08亿美元、历时17年研发的登月梦想就开始崩塌,最终以失败告终!

8月27日,Astrobotic公司发布了关于“游隼”号登月着陆器的调查报告。

报告指出,任务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进系统中的一个压力控制阀(PCV)发生了故障,导致大量氦气意外进入氧化剂罐,最终储气罐压力超标破裂。

根据Astrobotic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这个阀门,在火箭发射时经受了巨大震动,导致内部螺纹部件松动,最终引发了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在航天界,有一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游隼"号的失败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但是,这个故事远不止于此。深入调查报告,还发现了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事实:这个关键部件的供应商已经几经更换。

Astrobotic公司在2019年便开始与供应商共同研发推进系统中的阀门,然而,由于口罩影响,2021年供应商无法继续参与项目,导致Astrobotic不得不自研阀门系统。

2022年,公司使用了新的供应商阀门系统,测试中频频出现故障。即便经过修复,满足了验收标准,可没有彻底根除的阀门故障,最终还是在任务中引发了致命问题。

这一系列的波折不禁让人质疑:Astrobotic公司是否过于轻视了零部件的重要性?只追求效率和成本控制,而忽视了质量和安全?

这份20页的调查报告中,虽然对阀门的具体制造商只字未提,但有传言称故障与印度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有关。

3个月以前,波音的星际客机也因阀门故障陷入困境,而那次问题就是指向了印度供应商的零部件。

如果“游隼”号的阀门供应商也是来自印度,那就搞笑了,印度真是把美国“坑”惨了!

不过这种可能性应该不会太高,毕竟按照美国人甩锅的惯性,问题来源如果真的指向印度,或许早就公布于众,也不会一直藏着掖着了。

一个小小的阀门,几经更换供应商,经过“验收标准”却无法通过实际航天任务的考验,这一事件也让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遭受了巨大挫败感。

NASA副局长尼基·福克斯在事后声称,任何创新都伴随着风险,每一次探月努力都是一次新的机会。

然而,细究这些任务背后的细节,从波音星际客机的接连故障,到"游隼"号的失败,再到NASA最新发布的SLS火箭质量报告,不难发现,美国的航天工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航天工业是一个对细节极度敏感的领域,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而美国制造业的衰退造成的高端制造能力下滑,已经影响到了航天任务的“成功率”。

美国一直以其科技领先著称,然而近年来,高端零部件的匮乏、质量管理的松懈,这些问题正在一点点侵蚀着美国航天工业的根基。

过去,美国制造业曾是世界领先的象征,但如今,美国制造业长期外包、产业空心化,其在高精度、高要求的领域已经无法保持过去的水准。

随着更多制造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美国本土的高端制造能力还在逐渐削弱,而这种衰退似乎还在继续。

所以,“游隼”号的失败只是冰山一角,更大规模的失败可能还在前方。

NASA原计划于2024年进行的“阿耳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飞行任务已被推迟至2025年,原计划2025年的载人登月任务也顺延至2026年。

原因何在?很大一部分在于美国航天制造业无法提供足够高质量的火箭和设备。

SLS火箭作为NASA载人登月的主力火箭,在8月发布的质量报告中被曝出生产过程不符合质量标准,核心级和最上级的质量问题严重。

这一问题让NASA不得不重新审视其登月计划,并大幅推迟任务时间表。

一个无法确保质量的火箭,无论技术多么先进,都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NASA显然不敢冒这个风险。

近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嫦娥五号的月球采样返回,到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中国的每一步都稳扎稳打,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执行能力。

中国的制造业基础稳固,不仅拥有可靠的供应链,还具备强大的制造能力,特别是在高端制造领域,已经能够自主研发并生产符合最高标准的航天设备。

反观美国,零部件供应链、整体系统集成、资金预算、质量管理处处都是问题,所以"游隼"号的失败不是终点,可能只是美国衰落的一个“开始”!

海内人物
用平凡的笔触解读航天科技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正能量都值得点赞!
 最新文章